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试卷

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此时此刻,郊区滨海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好多天过去了,正当期待已经变得无法忍受的时候,同儿子一样焦虑的母亲一面往屋里跑,一面激动地喊道:“列宁格勒来信了!!!”

这是州委打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简单几个字:

……祝贺成功。

他的心欢腾地跳动起来。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他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乙】

祥子找好车厂,回来取铺盖,看见小福子的眼已哭肿。他不会说什么,可是设尽方法想出这么两句:“等着吧!等我混好了,我来!一定来!”

……烟卷可是已吸上了瘾。一坐在车上,他的大手便向胸垫下面摸去。点着了支烟,他极缓慢吸吐,眼随着烟圈儿向上看,呆呆看着,然后点点头,仿佛看出点意思来似的。拉起车来,他还比一般的车夫跑得麻利,可是他不再拼命的跑。在拐弯抹角和上下坡儿的时候,他特别的小心。几乎是过度的小心。有人要跟他赛车,不论是怎样的逗弄激发,他低着头一声也不出,依旧不快不慢的跑着。他似乎看透了拉车是怎回事,不再想从这里得到任何的光荣与称赞。

(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出自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主要记叙了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 B、甲文中提到的列宁格勒来信是州委的电报,州委是对保尔受到党的表彰以及保尔妻子入党表示祝贺。 C、乙文出自《骆驼祥子》,小说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北京风土人情的描写。 D、乙文中,祥子在虎妞死后生活窘迫,没有能力帮助小福子改变命运,苦闷消沉。
(2)、.面对困难,保尔和祥子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结合整本书内容简要介绍。
举一反三
读传记·识风骨

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纪念木心

路明

①木心,本名孙璞,号牧心,出生于乌镇东财神湾。1937年年末,乌镇沦陷。当时木心10岁,“小孩子们唯一能做出的抵抗行动是,不上日本宪兵队控制的学校。家里聘了两位教师,凡亲戚世交的学龄子弟都来上课”。

②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少年木心口出狂言,【甲】“写诗么,至少要像杜甫那样才好说写诗”,惹得长辈们哄堂大笑。有的只当是童言无忌,有的说他是“四金剛腾云,悬空八只脚”。

③木心和茅盾是远亲,孙家花园和茅盾故居在一条街道的两端。茅盾到上海做事,在乌镇留下一屋子欧美文学经典。年少的木心手不释卷,如饥似渴地阅读,“得了‘文学胃炎症'"。

④书读多了,他便尝试着创作。起初是模仿古人的风格,家人看了他的诗,商讨:“弟弟年纪这样轻,写得这样索净,不知好不好?”木心写道:“我知道他们的忧虑。大抵富家子弟行文素净是不祥之兆,会出家做和尚的。”

⑤19岁时,他借口养病,独自上莫干山,雇人挑了两大箱书,其中有他钟爱的福楼拜和尼采。一个人住在家族废弃的大房子里,专心读书、写文章。白昼一窗天光,入夜燃矿烛一支。从夏初一直写到第二年的雪化时,交出三大篇论文——《哈姆菜特泛论》等,不为发表,不求成名。

⑥锦衣玉食的生活并不能让这个少年满足,尤其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安逸仿佛是原罪。“人家出洋留学,我只见过平静的湖。人家打过仗,我长到十多岁尚无上街买东西的经验。”

⑦1947年,一腔热血的木心参与了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乙】他走上街头,演讲,发传单,大卡车上跳上跳下。

⑧1948年,木心短暂投奔新四军,绘制马思列毛的巨幅画像。后因此事被开除学籍,又被国民党通缉。木心避走台湾,直到1949年才返回大陆。不久他在解放军部队中做宣传工作,因自小患肺结核,一边咯血,一边扭秧歌、打腰鼓。

⑨“文革”时,他先是在本单位监督劳动,扫地、扫厕所。他的家被抄查三次,挖地三尺,数箱画作、藏书、20集手抄精装本全部被抄走。后来被囚禁18个月,折断三根手指。某夜他来看守不备,从木橱栏里钻出,逃出后茫然自顾,发现竟没有可以去的地方,只得又从刚钻出的木栅栏里钻回。

⑩他在烟纸背后写,在写交待材料的纸上写,夜里没有灯,就盲写。他前后写下65万字,层层叠叠的蝇头小楷几乎无法辨认,他藏在破棉絮里带出来。这65万字里,没有声嘶力竭,没有血泪控诉,有的只是他对美学和哲学的思考,以及断续写下的诗。是艺术让他熬过最艰难的岁月。木心说,平时只知艺术使人柔情如水;浩劫临头,才知道艺术也使人有金刚不坏之心。

⑪1982年,木心旅居美国。在纽约牙买加区的一幢小公寓里,他以绝笔的心情日日写作,写出了大量的论文、随笔、小说和诗歌。

⑫上世纪80年代末,他为一群旅美的中国艺术家讲“世界文学史”,从而开始了一场长达五年的“文学远征”。后来,陈丹青整理了那五年的五册听课笔记,共85讲,逾40万字。这不是一本纯粹的文学史,而是木心的个人文学记忆,是木心之所以为木心的渊源。这是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也是文学的福音书。

⑬2006年,在孙家花园的废墟上新建起一座二层小楼,周围香樟、榆树丛生,名曰“晚晴小筑",那是木心晚年隐居之所。此时他在乌镇已无一个亲人,他是这个古老大家族的末代苗裔。

⑭2011年12月21日3时,乌镇。那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归去了。

⑮用木心自己的话来总结他的一生,是合适的:难得有一位渺小的伟人,在肮脏的世界上,干净地活了几十年。

屈原列传(节选)

【西汉】司马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 ,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 , 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 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注】①楚之同姓:屈、景、昭氏都是楚国王族的后代。②左徒:楚国官名。③志:记,这里是指记忆力。④伐:夸。⑤三闾大夫:楚国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官。⑥见放:被放逐。⑦哺其槽、啜其醨:吃酒渣,喝薄酒,只徒一醉。⑧瑾、瑜:都是美玉。⑨察察:洁白的样子。⑩汶汶(mén mén):浑浊的样子。⑪温蠖(huò):灰尘重积的样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