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杭州市文晖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期末诊断试卷

读传记·识风骨

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纪念木心

路明

①木心,本名孙璞,号牧心,出生于乌镇东财神湾。1937年年末,乌镇沦陷。当时木心10岁,“小孩子们唯一能做出的抵抗行动是,不上日本宪兵队控制的学校。家里聘了两位教师,凡亲戚世交的学龄子弟都来上课”。

②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少年木心口出狂言,【甲】“写诗么,至少要像杜甫那样才好说写诗”,惹得长辈们哄堂大笑。有的只当是童言无忌,有的说他是“四金剛腾云,悬空八只脚”。

③木心和茅盾是远亲,孙家花园和茅盾故居在一条街道的两端。茅盾到上海做事,在乌镇留下一屋子欧美文学经典。年少的木心手不释卷,如饥似渴地阅读,“得了‘文学胃炎症'"。

④书读多了,他便尝试着创作。起初是模仿古人的风格,家人看了他的诗,商讨:“弟弟年纪这样轻,写得这样索净,不知好不好?”木心写道:“我知道他们的忧虑。大抵富家子弟行文素净是不祥之兆,会出家做和尚的。”

⑤19岁时,他借口养病,独自上莫干山,雇人挑了两大箱书,其中有他钟爱的福楼拜和尼采。一个人住在家族废弃的大房子里,专心读书、写文章。白昼一窗天光,入夜燃矿烛一支。从夏初一直写到第二年的雪化时,交出三大篇论文——《哈姆菜特泛论》等,不为发表,不求成名。

⑥锦衣玉食的生活并不能让这个少年满足,尤其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安逸仿佛是原罪。“人家出洋留学,我只见过平静的湖。人家打过仗,我长到十多岁尚无上街买东西的经验。”

⑦1947年,一腔热血的木心参与了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乙】他走上街头,演讲,发传单,大卡车上跳上跳下。

⑧1948年,木心短暂投奔新四军,绘制马思列毛的巨幅画像。后因此事被开除学籍,又被国民党通缉。木心避走台湾,直到1949年才返回大陆。不久他在解放军部队中做宣传工作,因自小患肺结核,一边咯血,一边扭秧歌、打腰鼓。

⑨“文革”时,他先是在本单位监督劳动,扫地、扫厕所。他的家被抄查三次,挖地三尺,数箱画作、藏书、20集手抄精装本全部被抄走。后来被囚禁18个月,折断三根手指。某夜他来看守不备,从木橱栏里钻出,逃出后茫然自顾,发现竟没有可以去的地方,只得又从刚钻出的木栅栏里钻回。

⑩他在烟纸背后写,在写交待材料的纸上写,夜里没有灯,就盲写。他前后写下65万字,层层叠叠的蝇头小楷几乎无法辨认,他藏在破棉絮里带出来。这65万字里,没有声嘶力竭,没有血泪控诉,有的只是他对美学和哲学的思考,以及断续写下的诗。是艺术让他熬过最艰难的岁月。木心说,平时只知艺术使人柔情如水;浩劫临头,才知道艺术也使人有金刚不坏之心。

⑪1982年,木心旅居美国。在纽约牙买加区的一幢小公寓里,他以绝笔的心情日日写作,写出了大量的论文、随笔、小说和诗歌。

⑫上世纪80年代末,他为一群旅美的中国艺术家讲“世界文学史”,从而开始了一场长达五年的“文学远征”。后来,陈丹青整理了那五年的五册听课笔记,共85讲,逾40万字。这不是一本纯粹的文学史,而是木心的个人文学记忆,是木心之所以为木心的渊源。这是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也是文学的福音书。

⑬2006年,在孙家花园的废墟上新建起一座二层小楼,周围香樟、榆树丛生,名曰“晚晴小筑",那是木心晚年隐居之所。此时他在乌镇已无一个亲人,他是这个古老大家族的末代苗裔。

⑭2011年12月21日3时,乌镇。那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归去了。

⑮用木心自己的话来总结他的一生,是合适的:难得有一位渺小的伟人,在肮脏的世界上,干净地活了几十年。

屈原列传(节选)

【西汉】司马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 ,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 , 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 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注】①楚之同姓:屈、景、昭氏都是楚国王族的后代。②左徒:楚国官名。③志:记,这里是指记忆力。④伐:夸。⑤三闾大夫:楚国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官。⑥见放:被放逐。⑦哺其槽、啜其醨:吃酒渣,喝薄酒,只徒一醉。⑧瑾、瑜:都是美玉。⑨察察:洁白的样子。⑩汶汶(mén mén):浑浊的样子。⑪温蠖(huò):灰尘重积的样子。

(1)、传主的生平经历能流露出他的性格特征,请根据提示,梳理木心的生平与性格。
(2)、读文言传记需要先释义,请根据方法提示,疏通文义。

文言词句

方法提示

释义

屈平草稿未定

查字典法:①连接;连续。②缀辑;撰写。③专注。

。填序号:

发行吟泽畔

课内移法:军士吏被甲

世混浊而我独清

语境推测法

(3)、传记在记叙事件时会通过人物的言行,让人物“自行”展现思想情感、性格特点等,请分别结合文章品析。

《在黑暗中大雪纷飞》

《屈原列传》

请在【甲】【乙】两句中任选一句品析。

品析: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4)、阅读传记,要从字里行间体察作者的态度,请你分析作者在写作时对传主的情感。
①他的家被抄查三次,挖地三尺,数箱画作、藏书、20集手抄精装本全部被抄走。后来被囚禁18个月,折断三根手指。(从传记文体特点角度)
②博闻强志,于治乱,于辞令。(从词性角度)
(5)、完成传记阅读后,小文联系课内所学和《红星照耀中国》进行总结。请补全学习整理单。

“读传记·识风骨”活动学习整理单

风骨

代表人物

典型事件

联想到的诗句

 

屈原

富贵不能淫。(孟子《富贵不能淫》)

陶渊明

宁固穷终生,也要坚守清节,不为五斗米折腰。

爱国

木心

参加解放军部队的宣传工作,一边咯血,一边扭秧歌、打腰鼓。

。(李贺《雁门太守行》)

A.朱德

B.周恩来

C.红小鬼

我选择,事件: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