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愚公移山》,完成小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面山而。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甲】“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署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乙】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丙】“子子孙孙无穷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面山而      高临下      安乐业 B、九十      苟偷生      得过 C、寒暑节      平近人      来之不 D、惧其不      壮心不      死而后
(2)、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翻译:凭您(愚公)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再说往哪里放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呢?

理解:太行、王屋二山阻塞出行,愚公的妻子虽然对此提出疑虑,但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可见她对愚公移山一事的赞同。

【乙】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翻译:你(智叟)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改变,连寡妇家的小孩都比不上。

理解:智叟说北山愚公不聪明,愚公很气愤,他认为在这一点上智叟还不如寡妇家的小孩。

【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翻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理解:愚公相信人力是无穷的,只要世世代代坚持不懈,敢于直面困难,移山一事就会成功。

(3)、根据《愚公移山》及下面的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 羝乳乃得归。

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取材于《苏武传》)

注:①[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②[武]苏武,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③[啮](niè)嚼。④[旃](zhān)毛织品,同“毡”。⑤[羝](dī)公羊。⑥[廪(lǐn)食]公家供应的吃的。⑦[去](jǔ)收藏。⑧[汉节]汉天子所授予的符节。⑨[旄](máo)古代竿头上饰有犁牛尾的旗帜。

“坚韧不拔”的意思是意志坚定,不可动摇。上文中愚公面对大山居住,因为“①”,毅然决定②;材料中苏武被匈奴幽禁,即使③,也绝不吃匈奴给的食物;即使被安排到无人之地牧羊,面对“④”的无理条件,始终不屈服,最后回到大汉。这些行为都体现出两人坚韧不拔的品质。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站在山脚下的人
        27岁时,他从牧师转行去当画家,深信自己会在绘画艺术上有所成就。
  一天,他拿着自己的几幅临摹画作,去巴黎向一位知名的画家求教,希望他能指点一二。可一连去了好多次,对方都以他的作品太稚嫩,根本不具备绘画天赋为由拒绝给他指导,甚至连面都懒得见。
  无奈之下,他只好守在这位画家的院门口,希望能在他出门时拦住他。
  一天,画家果然被他等到了,“我对您的才华仰慕已久,请您务必花几分钟时间,指点一下我的作品。好吗?”说完,他便将自己的画双手奉上。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位画家不但没有伸手去接画,反而以无比轻蔑的语气说道:“让我去看一个无名小卒的画,除了浪费我的时间外,没有任何意义。”
  对方的话极大地伤害了他的自尊,但他还是稳了稳情绪,然后微笑着说道:“如果把绘画艺术比作一座高山,那么现在的您无疑是站在山顶的那个人,而我则毫无疑问是站在山脚的那个,您若是朝下看我,自然觉得我渺小得如同一只蚂蚁。”
  大画家听后哈哈大笑:“既然你懂得这个道理,就应该知趣地离我远一点!”
  他点了点头:“从下一刻起,我便会离您远远的。可是,难道您就不想知道山脚下的人看山上的人是怎样的感觉吗?”
  “什么感觉?高山仰止?”大画家得意地反问。
  “不,我在山脚朝上看您,同样也觉得您渺小无比。”他淡淡地答道。
  就在那位画家惊愕不已时,他接着说道:“人是不能永远站在山顶的,无论他站得多高,始终都是要下来的;而站在山脚的人,只要肯努力,也一定有登上山顶的一天 , 不是吗?”
  后来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攀上了绘画艺术的最高峰。不错,他正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画家之一——文森特·梵高。

阅读下面文言文后,完成下列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 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柳宗元)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 , 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 , 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 , 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①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②夕岚:傍晚的山光③勒:抑制④石篑:一个人的号⑤傅金吾:任金吾官的傅某⑥张功甫:人名⑦恋:迷住⑧ 绿烟红雾:指绿柳红桃,叶茂花盛,颜色浓艳⑨湖光染翠:湖水成为绿色⑩设色:用颜色描绘⑪夕舂:夕阳

(《西湖游记》袁宏道)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