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容易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读下面的说明性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①按照生物的新陈代谢规律,生命细胞会按照各种不同的时间周期正常死亡——凋亡,这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细胞凋亡是有秩序的。如果凋亡过程出现紊乱,不到该死的时间提前死了,那就会引发多种疾病。例如人接受射线的过量辐射,或者因药物副作用的影响等,细胞就如过早凋零的花朵,细胞活不到预期的寿命,就会引发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甚至诱发癌症等。

②那么,该如何挽救那些“不该死”的细胞呢?20世纪末,科学家通过小鼠实验发现,“蛋白激酶IKK”能够通过激活细胞存活因子——一种能阻止细胞非正常死亡的特殊蛋白质,以此来抑制细胞凋亡。但前不久,中国科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这种蛋白激酶的作用还不仅仅有这一项,这种蛋白激酶同时还发挥着抑制促凋亡因子——一种能加速细胞凋亡的特殊蛋白质的作用。这就是说,“蛋白激酶IKK”在保护细胞正常寿命时是“两手抓”,一方面调动保护细胞寿命的有生力量,一方面打压损害细胞寿命的“坏分子”。这一发现提示人们,未来要挽救那些“不该死”的细胞,就可从借用“蛋白激酶IKK”的“两手抓”做法,去研发预防和治疗细胞不正常凋亡的药物。

材料二:

①在人体内,有一类细胞就能摆脱凋亡的命运而长生不死,它们就是癌细胞。那么癌细胞为什么“死不了”呢?又是谁把它们制造出来的呢?

②我们已经知道,每条染色体的末端含有一段被称作端粒的特殊DNA序列,端粒的长度代表着一个细胞的寿命。当细胞每分裂一次时,它就缩短;当端粒最终消耗殆尽时,细胞就死亡。但端粒的长度受螨粮酶的影响。瑞典科学家发现,正常情况下,一旦胚胎发育阶段结束,除了成体干细胞之外,其他的细胞就停止产生端粒酶了。但是细胞一旦发生突变而重新激活端粒酶,那么当细胞分裂时,在端粒酶的作用下,这种怪异细胞的端粒就会变长而不是缩短,于是这怪异的细胞——癌细胞就“死不了”了。

③那么,这些要命的癌细胞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我国复旦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证实,当人体内的异柠檬酸脱氢酶发生突变后,在人体细胞内会生成一种名叫“2HG”的代谢物,这种代谢物很可能会在人体内不断堆积,让细胞发生癌变。因此说这种代谢物很可能就是癌细胞的“制造者”。

④科学家指出,未来治疗癌症除了想办法从源头预防“2HG”的代谢物的出现外,重点要想办法铲除癌细胞的端粒酶,这样就可以让“死不了”的癌细胞“去死”了。

材料三:

①尽管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铁律天条,可是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却似乎并不想屈从于这个残酷的自然法则,一直在寻找永生不死的途径。

②不过,人类在这方面的探索前景似乎并不乐观。爱尔兰的科学家认为,人类永生不死可能是永远的梦了,因为我们的身体里所具有的某种抑制癌细胞分化的机制,同时也抑制了细胞团发育成再生器官,如果解除细胞不死的“魔咒”,那么人类就会被癌魔包围。

(1)、下列分析与上面三则材料不符的一项是( )
A、“蛋白激酶IKK”能抑制细胞凋亡,同时还发挥着抑制促凋亡因子的作用。 B、端粒的长度代表着一个细胞的寿命,但端粒的长度受端粒酶的影响。 C、人体内的异柠檬酸脱氢酶发生突变后生成的“2HG”代谢物被证明是癌细胞的“制造者”。 D、尽管人类一直在寻找永生不死的途径,但现有科技表明人类永生不死可能是永远的梦。
(2)、材料一中画横线部分运用的说明方法中,不包括( )
A、作假设 B、举例子 C、打比方 D、下定义
(3)、下列对材料二中加点短语“正常情况下”运用效果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体现说明语言生动幽默 B、体现说明语言鲜明简洁 C、体现说明语言准确严谨 D、体现说明语言富于变化
举一反三
阅读《“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时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②事实上,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

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

       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晴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⑥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 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 4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07 年有 600 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 年这个数字增加到 1500 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 5 年增长一倍。

       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________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⑧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角色的复杂心态。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说折扇

赵珩

    ①中国人对折扇的喜爱已超出了它的实用价值,将其视为集多种艺术审美的工艺品,同时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收藏门类。自明代以来,上自宫廷,下至民间,都有收藏扇子的嗜好。乾隆时的《石渠宝笈》中著录的扇面集册就有四十三种,成扇或扇页的收藏多达数百种。民间收藏家的收藏数量也颇为可观。读《红楼梦》,贾赦给人最恶劣的印象是巧取豪夺石呆子收藏的古扇数百把。石呆子收藏扇子大约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反复鉴赏取舍,方能收集数百把精品,他把那些扇子视为性命,一旦为贾赦霸占,竟致家破人亡。

    ②我们今天看到的折扇究竟起于何时?历来有很大的争议。一般认为折扇是始于宋代,或说是日本传入,或说是高丽传入,但折扇在宋代已经出现,基本上是没有疑义的。最具代表性的材料当属宋人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对折扇做过较为详尽的描述。从日本、高丽传入之说,多因日本、高丽使臣常常以折扇作为向宋元朝臣通谊的“私觌物”,也即见面礼。这种由使臣进贡或馈赠中国君臣的小礼物,从宋代至明代皆有之。直到明代永乐中,“朝鲜进折叠扇,上喜其舒卷之便,命工如式为之,亦谓之撒扇”。因此可以说折扇的普及当在明代初年才开始,而明以前文献中所提到的扇,基本上说的是竹扇、羽扇、蕉扇和纨扇之属。

    ③以团扇为载体的绘画法书,自明代中叶开始转向折扇。除了职业画家之外,文人士大夫也将题写、书画扇面视为一种以文会友、交际应酬的风尚,甚至广及僧道闺阁、商贾市井。纵观明清绘画史,扇面的比重不可忽视,虽然其创作空间受到一定的局限,但凡工笔写意、皴擦点染无不展现其间,山水人物、花卉翎毛,无不传神其上,由此成为中国画的一种特殊形式。古人重法书,绘画次之,因此总以法书为正面,而以绘画为背面。按照通常的规矩,一柄折扇以一书一画为宜。

    ④自明代至清初,一般来说是文人画家创作于扇面,而能工巧匠施技于扇骨。直扇骨的材质也更趋于多样化,从一般的方竹到湘妃竹、凤眼竹、桃丝、乌木、檀香、黄花梨、鸡翅木、紫檀、楠木,直至金漆、螺钿等工艺和象牙、折扇是舶来品,那么一经中国文化的浸润,也会发挥到极致。而扇骨的镌刻也是由名家或书或画,定稿后再经名家操刀镌刻,或者说是对扇骨的再度创作。在镌刻扇骨的名家中,既有专门的民间匠作高手,也有本身就是书画家的文人雅士。从清末的赵之谦、任伯年、陈宝琛,到民国时期的张大千、王梦白、汪慎生、张伯英、于右任、齐白石等,无不在 扇骨上进行书画,到今天不少已成为绝品。

    ⑤戏曲舞台上的不同人物,都会以扇子作为辅助道具,增添舞台审美效果,生旦净丑都有使用。生行中以小生使用最多,显示其风流倜傥;老生执扇,则表现一种安详与闲适。武生用扇的不多,最有代表性的是《艳阳楼》高登使用的大折扇,长约三尺许,展开硕大,充分显示了人物的桀骜与霸气。旦行用扇有一定的讲究,端庄者多用小型泥金彩绘的折扇,如《贵妃醉酒》中杨玉环的牙柄泥金折扇。丑行中的文丑、方巾丑也多使用折扇,但却开合动作较大,合拢时以扇柄指指划划,甚至将扇子插入脖领,充分显示了人物的恶俗。

    ⑥时过境迁,现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空调冷气普及,即使在三伏溽暑,也能达到“不知寒暑之切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节奏随之变化,折扇作为用具和佩饰已经愈来愈远离了现实生活,但它给人们带来的美的享受,却很难令人忘怀。我怀恋那折扇,怀恋那渐渐逝去的优雅。

(选文有删改)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漫话石鼓文

①汉字的演变是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篆书,由篆书到隶书,然后才是现在使用的楷书和行书,但事实上,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小篆现在还比较多见,大篆则仅以石鼓文为代表。由于石鼓文的发现早于殷墟甲骨文,曾被当做中国最早的文字,因此,石鼓文极受历代学者们的重视。

②什么是石鼓文呢?就是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文字,也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石刻文字,作为国宝,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石鼓上刻的都是四言诗,每面石鼓上一首,内容为歌颂国君游猎情况。其字体既不同于金文,又不同于小篆其字形比金文更整齐,结构又近于小篆,显然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在汉字发展史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而为历代学者所重视。

③据史籍记载,石鼓于唐代初年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出土,后被置于陈仓(今宝鸡市附近)之野。当时在凤翔做官的郑余庆将之移至凤翔夫子庙予以保护,经五代战乱,全部散失。入宋,凤翔太守司马池四处寻访,集得九鼓,至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找到另一鼓。北宋末年移至汴京保存,宋徵宗下令以金涂字,以示责重。金兵攻占汴京,以为奇物,于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运至燕京(今北京市)元代又散失于草野之中,后被国子助教成钧发现,由兵部派车运回国子监,这以后就一直保存在北京,到1933年,被运往南京,埋于地下,解放后访得,再运回北京。

④关于石鼓文的时代,唐代张怀瓘等人以为周文王时物,韦应物等人以为周宣王时物,至南宋史学家郑樵始提出石鼓文为秦刻石;今人马衡以为秦穆公时物,郭沫若以为秦襄公时物,唐兰则考为秦献公十一年刻,可以认为:石鼓文是春秋时期秦国的石刻文字,是研究汉字发展和石刻艺术的重要文物之一。

(选文略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一夜之间,周围不少朋友都在讨论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有人用它即兴创作诗歌,有人试图用它设计小说大纲,还有程序员用它解决工作问题……根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89%的美国大学生在用ChatGPT写作业——这个数据恐怕是言过其实了,但至少说明该程序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②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带给人的感受实在一言难尽。Ch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更多的突破性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

③对此,一些行业的从业者不乏“本领焦虑”。有人让ChatGPT写一篇时评,它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用户评价称“虽然不算特别出彩,但也中规中矩”。有自媒体运营者试图让ChatGPT分析某国产车品牌能否打败国外竞品,结果程序输出了一篇有观点和简要论述的分析短文。它的出现让人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回答“客观题”,还可以有模有样地回答一些“主观题”了。

④但是,大可不必就此认定ChatGPT是某些行业的“终结者”。目前,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例如,有人用杜撰的学术概念“镜像等离子规范场”提问,结果发现人工智能不懂装懂地卖弄“学识”,而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尽管人工智能输出了看似结构完整的文章,但不少答案依然“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

⑤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大学生之所以很快爱上这款程序,是因为大学里不少作业并不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重复教科书中的现成理论,再加上一点网络上能搜到的案例即可。

⑥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则只是无意识的表现。比如,比起创作一篇小说或写一篇原创散文,人工智能更容易成为一个“诗人”,这是因为诗歌在形式上更加抽象,也更容易通过组合不同词语实现模仿;还有人喜欢用人工智能作画,敲几个关键词,就能输出一幅基本功扎实的画作,但说实话,这些画充其量只是替代了某些“艺术工厂”的流水线式生产。

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对创造性工作来说一无是处。研究人工智能的学者王咏刚就认为:“无论是AI对话、AI写文章还是AI作画,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固有的非确定性、发散性、天马行空的特点,恰好可以成为激发人类灵感的好帮手。”人的灵感并非从天而降,很多时候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人工智能背后的庞大数据库,可以扮演“巨人”角色,让创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人从重复性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聚焦于真正的创造。

⑧随着素材的积累,比ChatGPT更“聪明”、更“全能”的人工智能,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诞生。对此,人们与其焦虑“机器取代人工”,不如敞开胸怀,欢迎技术进步给工作与生活带来的改变。指挥机器的是人,不是机器本身,而要让机器的“大脑”更好地服务于人,也离不开人的主观意志与创新创造。人类腾出更多精力,聚焦于思想与观念的创新,机器当好“秘书”,在科学与文化领域一定会取得更深远的突破。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各题。

走进宋代名迹《千里江山图》

①朱唇、远山眉、山峰发髻、青绿长裙……央视虎年春晚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青绿”一出场,从社交媒体到微信朋友圈,都迅速被刷屏。而“舞绘”的渊源来自宋代青绿山水画《千里江山图》。

②《千里江山图》为大青绿设色绢本,染天染水,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气势辽阔超凡。它是宋代至长的画卷,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我国山水画美学巅峰之作,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它不仅是“近千年来青绿山水画第一神品”,更是北京故宫博物院“镇院之宝”,国家一级文物,是地地道道的国宝级画卷,一曲锦绣山河的颂唱。

③《千里江山图》还是北宋版的“航拍中国”,采用大型长卷式构图,以游走观看山水的方式表现时间上的连续性。将视觉移动过程中的连续画面统一在想象的空间中,描绘了千山万壑、江河交错的壮丽河山。

④全画景物丰富,布置严整有序。依据构图的变化,可以将画面大致分为6个部分,几个部分之间以水面、游船、沙渚、桥梁相衔接。每一帧随意截取都是极美的,连碧绿澄澈的水波纹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⑤在艺术上,《千里江山图》有两个最大的特点。

⑥首先是其空前的长度,且长得完整和谐统一。中国古代画家普遍喜欢长卷,著名的《清明上河图》长近5.3米,《富春山居图》现存两段相加约为6.9米,而《千里江山图》达到了11.9米,是中国流传下来的最长的画卷之一。

⑦作为真正的绘画艺术作品,《千里江山图》解决了山水长卷的布局。既言“千里江山”,画面自然必须开阔,整幅画构图景象雄浑壮阔,气势磅礴,像一首交响乐。七组群山长短不一、疏密有致。长短不一、疏密有致。画面里有连绵大气的江河交错、烟波浩渺,也有水车、渔村、寺观、农舍、酒馆、书院等细节。如果把画面切割成无数个局部,每个局部都可以是一幅画。

⑧其次是其青绿艺术的运用,在解决宫廷山水画设色问题的同时,建立了“丰亨豫大”的审美意识。

⑨《千里江山图》赋予了青绿山水一种清秀的贵气。

⑩作为代表皇家气质且是皇帝本人亲自指点的作品,《千里江山图》的绘制无疑是“不惜成本”。这幅画所用的绢价值不菲,而青绿颜料更是十分昂贵。这也是为什么设色山水的诞生早于水墨山水,但唐代后期逐渐让位于后者的原因。

⑪《千里江山图》是青绿山水的巅峰,溥光曾经评价其“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它让青绿设色这种绘画表达方式成熟且固定下来,后世更发展为金碧山水。水墨固然是中国艺术、中国气质的瑰宝,但青绿则是大自然的本真颜色,更有一种清丽灵秀。虽然青绿山水不如水墨山水那样润泽有韵、境在形外,但直到今天依然得到传承并受到人们喜爱。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