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同步测试

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结合文章,分析并评价这句话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我说,你听
        ①她曾经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且是站着说,微笑着说,声情并茂的说。她也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论你多木讷、多胆怯,她都有办法让你开口。
        ②有人说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温和的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会被她的课迷住。
        ③有一个学生,恰好转到她的班。因刚到新地方,上课有点走神。她正在台上讲作文,说到细节描写的话题。她说:“譬如,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④大家一齐向那个新同学的头发看,新同学的脸微微发红,心立刻回到课堂上。
        ⑤她若无其事地继续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
        ⑥那个新同学先获得了发言的机会。
        ⑦她鼓励说:“我刚才说了你的头发,你现在可以说我的某个特征。看,你可以后发制人,主动权更大。”同学们又笑。
        ⑧气氛轻松活泼了,新同学也不怕了,她果断地说:“老师,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⑨她大声说“好”。
        ⑩那位新同学渐渐发现,她们班有一个共同的喜好,就是特别喜欢语文学科,这与她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
        ⑪那个当年的新同学就是我。后来,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学习教书的艺术。
        ⑫有一年,学校考虑到她快退休了,没有给她排课,只是让她负责年级学科的教研工作。她很生气。那次,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她说:“不上课,有什么教可以研的?”学校只好继续让她授课。就这样,她一直工作在讲坛第一线。从教几十年,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也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最后,她是从讲台上退休的。
        ⑬可是,现在她不会讲话了,经常一个人长时间静坐。别人问她话,她也不理。医生说她是脑梗,大脑80%混沌。我不愿相信,一个擅长语言的人,并且是一个让语言散发魅力的人,会失去语言。
        ⑭也许,她是讲累了,一旦有机会休息,就想好好享受一下。等她休息好了,就好了。可我面对她,呼唤“老师”的时候,她坐在轮椅上,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我的眼泪喷涌而出。
        ⑮她家的茶几上有不少中学语文课本,是医嘱进行刺激治疗的道具。
        ⑯我打开一本书,轻轻对她说:“老师,以前,我听你讲了许多年。今天,我来说,你听。”她没有一点反应,保持原姿态坐着,雕塑一样。
        ⑰“她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⑱“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⑲她的头微抬,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变化,似乎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她的嘴唇颤抖着用微弱的声音说:“好!”

下列材料不需要全部精读,建议先浏览(约2分钟),再读“成果交流”的问题,然后根据需要跳读、圈划。

关于《流浪地球》观影的综合性活动

引子:今年春节,有部国产电影非常火,影片讲的是太阳系面临毁灭,人类为了生存,要带着地球在宇宙中重新找一个星系定居。可是在途经木星的时候,却遭遇了生死险情,最后通过全人类的齐心协力和英雄的自我牺牲,成功闯关,继续漫漫征程。这部电影就是《流浪地球》,它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大片。

这部电影在学校里也引发热议。某中学九(1)班同学在语文老师指导下开展了综合性活动,同学们分组先收集材料,接着采用模拟对话的形式梳理材料,最后阶段是成果交流。

Ⅰ材料收集(略)

Ⅱ材料梳理

(第一小组):对话主创

    编剧汪海林说,“创新”是流浪地球“火”起来的根本原因。假如地球末日来临,人类该怎么办?这是很多科幻电影的主题。此前国外科幻大片的故事,人类大多选择放弃地球,搭乘飞船飞向外太空。而《流浪地球》第一次给故事设置了全新的背景,通过1万个行星发动机把地球推离太阳系,在空间站的引领下,人类带着流浪的地球一起寻找新家园。

    汪编剧说,《流浪地球》还有着创新的英雄形象设定。地球在流浪中,遭遇了即将与木星相撞解体的危机,为了应对这一危机,全球成立了联合指挥政府。最后关头,要推动撞针,集中发动机的火焰,去点燃木星,这是避免地球毁灭的唯一可能性。危难之时,由平民和专业军人组织的中国救援小分队,发起了对全球人的召唤。

    为了真实显示这些前所未有的场景,节目组做了3000多张概念设计图,8000张分镜头画稿,制作了10000多件道具,还制作了10万延展平米的实景搭建。运载车、地下城、空间站、发动机等等,这些前所未有的东西,细节都非常精致。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拍摄时,演员们的戏服是特制的盔甲,沉重而且密闭不透气,这些都构成了不小的挑战。

(第二小组)对话观众

简约:昨天刚看完,没有一段爱情的桥段,竟然也能看哭,我们终于有自己的太空科幻片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早就脱离了神话,但影视作品却总逃不开神话束缚,这一部电影突破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宇宙观,还有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照,点赞点赞!

弯弯:看完后值得深思的一部科幻片!正如片中刘培强所说“没有人的文明是毫无意义的”……

Cathy&猫:原著的精彩是电影很难演绎的,理解他们的付出,但我还是会选择原著,反复在脑海回味,每次都能发现新大陆。

苹果虫:在电影中,我看到理性与情感的关系仿佛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在同一片空间中,过度压缩任何一方都是危险的。所以电影里空间站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莫斯”对吴京说,“让人类完全服从理智,真是一种奢求”。这说明,情感恰恰是人类区别于冰冷机器的地方,在理性和科技的成就背后,在灾难面前,让人的生命充满厚度的正是人的亲情爱情和友情。

翠:最爱大刘的小说,这次的《流浪地球》我已是二刷。意料之外的特效大场面可以说是满足了我对中国科幻电影的梦想,这部小说和改编的电影都令我挺满意。

(第三小组):对话作家

同学小田(记者):首部用您的作品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备受关注。不过,很多大改编的电影往往都难以忠实原著。如《流浪地球》原著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冷漠的,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生存。而在电影里,主人公刘启心里一直思念着父亲刘培强,天上的刘培强也始终关心地球上的一家人。如果您的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后和原著差异过大,您会在意吗?

刘慈欣:虽然我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我个人坚信技术能解决一切问题。但电影和小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呈现形式,小说改编的电影在很多时候难以做到忠实原著。所以我不会在意电影剧情和小说差别大不大,但我会很在意改编的电影好不好看。如果一部叫做《三体》的电影制作精良、剧情精彩,但和《三体》小说的剧情天差地别,我也会欣然接受。

我觉得,小说改编电影应当遵循电影艺术本身的规律,完全忠于原著并不一定是好事。小田:之前有媒体报道,您并不太喜欢漫威系列科幻电影,请问,①________________?

刘慈欣:漫威的电影制作精良,特效很好,还有着几十年时间慢慢积累起来的IP基础。但它呈现出的东西给人一种流水线生产的模式感,商业化的味道比较浓,所以我个人不是特别喜欢。

关于好的科幻电影具备哪些要素,我说不全面。个人认为它一定要有独创性、有深刻的思想,并用让人震撼的方式表现出来。在《流浪地球》中,中国文化中的许多很深的东西,比如像我们对家园、对故土的眷恋,中国哲学的生活方式等,都有所表现,这也是电影成功的因素之一。

小田:《三体》中曾用一段诗歌描写先进的外星文明(歌者文明),让人印象十分深刻。诗歌在硬科幻作品中并不常见,请问,②________________?

刘慈欣:这和《三体》中丝毫没有描写三体人的形象是一个道理,因为我们很难用画面来表现超级文明,所以尽量写得比较文艺和抽象,很多经典科幻作品中都有类似的处理方式。我认为,对外星人的描写,就好比维纳斯的手臂,怎么装都不对,除非是类似《异形》当中那种几乎没有太多智慧的外星人。但实际上,我们根本无法判断外星人是不是有智慧。所以我选择诗歌的方式表现外星文明。

Ⅲ成果交流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母爱像棉花盛开

徐学平

①听说,每一位母亲都是大地上盛开的花朵,有人说母爱温馨如康乃馨,有人说母爱圣洁如鲁冰花……然而,我那与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母亲却从来没见过这些娇贵的花儿。我也一直在寻找,寻找一朵属于母亲的花。

②母亲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她用天底下最无私的爱养育着自己的三个儿女。小时候,家里的经济并不宽裕,母亲却总能让我们时常成为小伙伴们羡慕的对象,或是一本有趣的小人书,或是一根美味的冰棍儿……而母亲,她对自己却节俭到了几乎苛刻的程度。

③记得,我在一篇小学作文里曾经这样描述过母亲“我从来没有看到妈妈穿过漂亮的衣服,她很普通,普通得就像田野里随处可见的狗尾巴花。”那是我第一次把母亲比作花儿,尽管那个懵懂的比喻一度成了村民的笑谈,但母亲那淳朴的形象却永远烙在了我心中。

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母亲的了解也不断地增多。我曾经见到过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两根乌亮亮的麻花辫,原来母亲也是很美的。然而不幸的是,她婚后不久父亲的身体就一直不好,母亲便不得不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

⑤母亲不分昼夜操劳着,家务、农活、牲口、孩子……母亲总有忙不完的事,再也无暇去照一下镜子梳理一下自己秀美的长发了。在我心中,我觉得母亲有时好像命运多舛的苦菜花,有时却像挺拔坚强的向日葵。然而,我又总感到这些花儿还是代表不了母亲,总觉得还缺了些什么。

⑥直到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刚找到工作的我便迫不及待地赶回家,'因为我想早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那天,见到母亲时,她正在棉花地里摘棉花。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黄,只有星星点点的棉花还在竞相开放,洁白的棉絮漫天飞舞,和母亲的白发一起在风中飘扬。

⑦得知我即将参加工作,母亲的双眼顿时噙满了欣慰的泪水。她高兴地说:“快,帮妈把地里的棉花摘了,明天就送去收购站,说不定还能给你换套像样点儿的西装呢!”望着母亲因长年累月的辛劳而过早苍老的身影,蓦然间,我觉得她仿佛也成了一株随风摇曳的棉花。

⑧棉花的一生共有两次“花”开:花龄期的棉花开出的花朵很美,白的纯洁,粉的谈雅,但是为了孕育棉花,她只能萎谢掉自己美丽的容颜;产棉期棉花会把自己所有的养分都毫不保留地提供给棉桃,于是叶蔫了,枝枯了,洁白的棉花终于盛开了,而这一次,她枯槁的却是自己全部啊!

⑨棉花,可谓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乡间植物了,但那不正是我苦苦寻觅的母亲花么?母爱像棉花盛开,她穷其毕生的精力只为换取最终无私的绽放,吐出棉,纺成纱,拧成慈母手中线,织成游子身上衣。

(选自2019年5月《贺州日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