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金培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乙】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释】①让:责备。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蒙以军中多务

②但当涉猎

鲁肃过寻阳

(2)、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自青州入魏,复南奔       十余里无迹 B、拳勇人       及鲁肃寻阳 C、自以为大有所       精求精 D、涉猎经史,有才干       品学
(4)、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

(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傅永为什么会“发愤读书”?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古稀树八十八号
①那天,二叔打电话给我,说我们家那棵大核桃树旁,被钉了一根水泥桩。“你知道的,我大字不识一个,有的邻居说政府把我家的龙脉给钉死了,也有人说我们家这棵核桃树要吃国家补助了……你哪天回家来看看?”
②我家房子下边的这棵核桃树,说是我爷爷小的时候栽的。小时候,每年过年第二天,父亲都叫我们拿起斧头去树下比划:看你今年肯不肯结,看你以后敢不敢变成铁核桃树。父亲一边反复骂核桃树,一边围绕核桃树主干,在厚厚的树皮上砍下数刀。我问父亲为何如此残忍?父亲说不教训一下它,它是不会好好挂果的,要是变成了铁核桃树即便肯挂果,也吃不出来。其实父亲的意思也是在教育我们.因为我们很调皮,他怕我们走上歪路。
③我参加工作以后,很少回老家。农闲时节,母亲就经常走到核桃树下,盼着我们回来。父亲说有天晚上,母亲做了一个美梦,梦见我们一家四口都回家来了,第二天下午,她便在核桃树下等我们,也许是冥冥中母子一种特殊的感应,太阳快落坡时,果真把我们盼回来了。从那以后,母亲隔三差五的便在这棵核桃树下做针线,同时盼我们、等我们、看我们。可望眼欲穿,也看不见我们到来。天黑了以后,她只能拖着瘦小的身体疲惫地回家了。
④那年,母亲生病了。任我们怎么劝说,她都不肯到医院去治疗。她说自己都那么大把年纪了,叫我们不要浪费钱,今后用钱的地方多,必须用在刀刃上。我公务在身,不能天天在家陪她,那时候,农村也没有钱来买手机,为了每天都能了解到母亲的病情,我就把我的手机放在家里,教他们如何使用。我天真地认为,只要每天多打几个电话,受到安慰的母亲便会慢慢好起来。
⑤可一个多月过去了,母亲的病情依然没有好转。我清楚地记得,母亲病重的那些日子,她天天让家人把她背到核桃树下,然后身靠两人都合抱不拢的树干,望着县城到我们老家的路。每走过来一个人,她都目不转睛地盯着看。母亲问家人,我肯定这段时间工作忙吧,不然早应该回来看她了。母亲说,她多半过不了这个坎儿。如果那样,就把她抬到远点的地方烧了;然后把骨灰散在这棵核桃树下,有这棵大树来遮风挡雨,她就不会被日晒雨淋了,还可以看我们回家了没有。
⑥在一个寒风嗖嗖、寒气袭人的夜晚,母亲没有能逃脱病痛的魔掌,水远地离开了我们。
⑦家人们把她的骨灰撒在了这棵核桃树下,然后盖上一层泥土。我们每年都给核桃树进行松土.施肥、浇灌。由于管理得比以前更加细致,核桃树也很懂我们的心思,每年都肯挂果,而且品质越来越好,为一个小家带来了不菲的收益。我想, 这就是母亲最后的遗泽了吧。
⑧后来,我们每次回老家,都必须买些好吃的、好喝的,来敬这棵核桃树。
⑨听了二叔的话,我赶紧回了一趟老家,远远看见核桃树旁确实钉了一根水泥桩。走近一看,桩上刻着:古稀树八十八号。原来这是县里普查古树时,把我家这棵核桃树列入了保护范围。说来也巧,这编号八十八正是母亲的享年.
⑩八十八号,古稀树!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