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太平崔默庵医多神验,有一少年新娶,未几出痘,遍身皆肿,头面如斗,诸医束手,延默庵诊之。默庵诊症,苟不得其情,必相对数日沉思,反复诊视,必得其因而后已,诊此少年时,六脉平和,惟稍虚耳,骤不得其故。时因坐舆道远腹饿,即在病者榻前进食。见病者以手擘目,观其饮啖;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问:“思食否?”曰:“甚思之,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崔曰:“此症何碍于食?”遂命之食,饮啖甚健,愈不解,久之,视其室中,床榻桑椅漆气熏人,忽大悟,曰:“余得之矣!”亟命别迁一室,以螃蟹数斤生捣,遍敷其身。不一二日,肿消病愈。盖其人为漆所毒,他医皆不识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默庵诊之      延:                      ②必得其因而后  已:                      ③盖目眶肿      尽:                              ④思否?        食:        

(2)、下列句中的“之”的用法与“延默庵诊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久之 B、遂命之食 C、辍耕之垄上 D、忘路之远近
(3)、翻译下列句子

盖其人为漆所毒,他医皆不识云。

(4)、读完文章,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举一反三
【古韵品成长】

材料一:

睢阳学舍书怀

宋•范仲淹

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箫。

多难未应歌凤鸟 , 薄才犹可赋鹪鹩

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

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注】①此诗是作者年轻求学时所作。②歌凤鸟:楚狂接舆曾以凤凰作歌劝孔子避世。③赋鹪鹩:晋代张华初未知名,著《鹪鹩赋》以自寄,被阮籍叹为“王佐之才”。④化用西晋诗人左思《咏史》中的诗句:“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该诗表达了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

材料二:

彼希声之凤皇,亦见讥于楚狂;披不世之麒麟,亦见伤于鲁人。凤岂以讥而不灵,麟岂以伤而不仁?故割而可卷 , 孰为神兵;焚而可变,敦为英琼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范仲淹(灵乌赋)

【注】①割而可卷:切割东西就会卷刃的刀剑。②英琼:指宝石

材料三:

范文正公微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位相乎?”不许。复祷之曰:“不 , 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叹曰:“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

吴曾《能改斋漫录》

材料四:

公以进士解褐,为广德军司理,日抱具狱 , 与太守争是非。守或怒之,公不为屈,归必记其往复论,编之语于屏上。比去,至字无所容,贫止一马,鬻马徒步而归。

公服中,言朝政得失及民间利病,凡万余言,王曾见而伟之。时晏殊亦在京师,荐一人为馆职,曾谓殊曰:“公知范仲淹,舍不荐,而荐斯人乎?已为公置不行,宜更荐仲淹也。”殊从之,遂除馆职。顷之,冬至立仗,礼官定议,欲章献太后,请天子帅百官献寿于庭,仲淹奏以为不可。晏殊大惧,召仲淹,怒责之,以为狂。仲淹正色抗言曰:“仲淹受明公误知,常惧不称,不知己羞,不意今日更以正论得罪于门下也。”殊惭无以应。

公在杭州,子弟以公有退志,乘间请治第洛阳,树园圃,以为逸老之地。公曰: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乎居室哉。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树第治圃顾何时而居乎

——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注】①具狱:已经结案的案件。 ②第:住宅 

从业与民:为政宽简,与民同乐

【甲】方贬夷陵时,无以自 , 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注释】①枉直乖错:冤假错案。②润身:修身养性。③宽简:宽松简明。④便:安逸,安适。

【乙】

丰乐亭记(节选)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翁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修之来此,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释】①本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②滃(wěng)然:水势盛大的样子。③刻露:鲜明地显露。④本:根据。⑤上:皇上。⑥刺史:即作者。

【丙】

别 滁

花光浓烂柳轻明,

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____,

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释】①诗人在滁州做了两年官后,改任扬州知州,这首诗就是当时所作。同学们又搜集到欧阳修两次被贬时期的作品,从这些作品中,我们能看到欧阳修为官的思想和作为,完善对他的认识。请你完成相应任务。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