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上海市松江九峰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 

人类的体温为何是37摄氏度?

①我们已经习惯自己的体温,以至对它视若无睹,除非中暑、发烧、寒冷,才会关注它。如果静下来思考我们的体温为何如此,会发现其中暗含着更加久远的故事:恒温动物异军突起,与变温动物争夺天下。这是一场考验能源获取、动员效率、反应速度,甚至需要抵御生化武器的持久战争。最终,恒温动物完成了改朝换代的壮举,彻底占据了天空和大地。 

②我们都知道人类的体温是37摄氏度,其实人类的体温会因为身体部位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③然而,恒定的体温并非理所当然。当体温高于环境温度,身体因为热传导与辐射持续丧失热量,且温差越大,热量损失越快。若要维持体温不变,就必须在体表建立有效的隔热层,同时在体内源源不断地制造热量,才能平衡损失。这意味着人类必须频繁地进食、进水,才能保证体温不会大幅变化。相比之下,对体温不那么讲究的变温动物,在相同的体重下,对能量的需求只有恒温动物的1/10,这让它们更加容易在食物匮乏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④这样看来,变温动物的生存策略似乎更加高明。但实际情况是,奢侈消耗热量的哺乳类和鸟类,反而完全占据了大地与天空、高山与两极,它们才是当今世界占统治地位的物种。 

⑤这是因为,恒温动物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 

⑥当气温太高,缺乏体温调节能力的变温动物必须躲藏起来,防止体温过高导致死亡;当气温太低,它们又需要寻找外部热源,或者进行休眠。恒温动物受气温影响更小,因而能适应更多变的环境,抢占更多生态位。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南北两极有很多哺乳动物和鸟类,却没有爬行动物。

⑦变温动物在外界气温变化较大时,还会行动缓慢、反应迟钝。这是因为动物体内控制所有生化反应速率的酶,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相差10摄氏度,都会带来2到3倍的变化。而恒温动物总是保持在自己的最佳温度,生化反应速率更高,因而拥有更加出色的反应和运动能力。

⑧然而问题还没有解决,虽然恒温具有这些优势,人类为何会停留在37摄氏度?

⑨其实不止是人类,一些常见的哺乳动物的体温也都非常接近这个数值。鸟类的体温更高一点,不过一般也相差不大。

⑩如果我们把常温、常压下水的冰点和沸点及其之间的温度,看作一条线段,那么就会发现,黄金分割的另一端是38.2摄氏度,非常接近于我们的平均体温。大概这只是一个美妙的巧合。但生物学家卡萨德瓦利发现,黄金体温确实存在,而问题的关键与毫不起眼的真菌有关。 

⑪自然界存在着种类繁多的真菌,其中不乏致命的杀手。比如娃壶菌,对几种蛙类来说,感染就意味着死亡。熊蜂微子虫,会在熊峰体内大量繁殖,导致它们肚子太大无法弯腰交配。尽管能接触到超过4000种真菌,哺乳类动物却只会感染其中不到500种,大部分也不会致病。对鸟类的研究也同样显示,真菌能引发的鸟类疾病非常少。这让它们相对于容易感染真菌的动物,具有很大生存优势。

⑫除了免疫系统的功劳,体温也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⑬提高体温可以杀灭更多真菌,但是更高的体温也消耗更多热量,在不生病和不饿死之间,人类或是其他动物必须选择一个平衡点。卡萨德瓦利对这两者进行建模和计算,发现存在一个投入与收益的最优解:36.7摄氏度。

⑭体温低于这个“黄金体温”的哺乳动物,都更易感染真菌。比如在北美,异温性的蝙蝠在休眠时体温会下降到环境温度,这让它们很容易感染真菌,引发白鼻子综合征,并大批死亡。 

⑮于是,在残酷的自然选择和简单的数学原理之下,人类的体温就固定为37摄氏度。 

(1)、说说本文标题的作用?
(2)、 第7自然段运用了哪两种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异罕起”“改朝换代”等词语说明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不同地位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并不漫长的过程。 B、在食物匮乏的环境中,与体重相同的恒温动物相比,变温动物对能量的需求相对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的生存能力更强。 C、真菌能引发的哺乳类动物和鸟类疾病非常少,这让它们相对于容易感染真菌的动物,具有很大生存优势。 D、37摄氏度是人类在不生病和不饿死之间选择的一个最佳平衡点。
(4)、 第12段中加点词语“大多数”能否删掉,为什么? 

“因为大多数真菌的活动温度在4到30摄氏度,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真菌能在37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存活。”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桥在水上
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许多座桥,桥总是架在水上。
星期天清晨,一片宁静。我站在一座桥上看风景。
桥上没有行人,桥中央的栏杆旁躺着个男子。这几天,我每天从桥上走过,总能看见他蜷缩在这里。
一辆红色小轿车出现在桥头边。车门开了,两个孩子从车里跑了出来,后面是一位中年妇女。男孩六岁模样,女孩小一些。孩子们朝桥上跑来,女人站在桥头观望。
两个孩子各抱一个纸袋,奔到男子身旁站住。早上好!男孩女孩异口同声说。 早上好!男子翻了个身,坐了起来,靠在桥栏上。他头发蓬松,胡子拉碴,深色的夹克衫满是污迹。
这是你的早餐!男孩把手里的纸包递过去。这是你的苹果!女孩把手里的纸包也递了过去。
女孩双手撑在膝盖上,你吃吧,这是我妈妈做的三明治。
男子疲惫地说,对不起,昨天晚上我发烧了,还不想吃,谢谢你妈妈,我一定会吃的。女孩说,哦,我发烧的时候,也不想吃饭。
我克制不住自己的好奇,站在桥栏边,装作欣赏河上的风景,一字不漏地听着他们的对话。
先生,男孩问,你为什么睡在这里呢?
我没有房子。
女孩马上说,你可以住到我们家去,我们家有房子。
谢谢你,可我不能去你家。
为什么呢?女孩很惊奇。
那不是我的家,每个人都应该住自己的家。
你的家在哪里?男孩问,。
我的家在外地,房子被大水冲掉了,我没有家。
两个孩子沉默了。过了一会儿,女孩问,先生,我能不能抱抱你呢?不,不不,男子惊慌地缩了缩身子,低头看看肮脏的衣服,我很久没有洗澡了……话还没说完,女孩伸出细小的胳膊,绕住男子的脖子,男子犹豫了一下,紧紧地抱住了女孩。随即,男孩也扑过去,三个人拥抱在一起。
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一动也不敢动,怕扰了桥上这无比温馨的一幕。我问自己,我会让自己的孩子去拥抱一个肮脏的发着烧的乞讨者吗?我知道,我是宁愿给钱给物也不愿让孩子这样做的。我遥望对面桥头的母亲,她依然站在那里,粉红的围巾飘动。
我能和你玩一会儿吗?一转眼,女孩已经坐到男子的膝盖上,像自,T-亲人一样。男子激动得声音发颤,我怕是感冒了,会传染给你的。女孩说,不要紧的,我打过感冒预防针。男子说,可是,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玩的呀。
我有玩具!男孩从口袋里掏出一辆掌心大小的玩具汽车,递给男子。男子接过去。看了看,往地上一收一放,小汽车呼啦一下滑了出去。三个人趴在桥上一起玩了起来。咯咯咯的笑声在空气里震荡,传得很远。
太阳升高了。桥头的母亲抬手看了看表,喊道,孩子们,时间到了,该走啦!两个孩子依依不舍地站起来,和男子挥手说再见。可是不一会儿,两个孩子再次飞奔而来,每人给男子手里放了一张纸币。女孩说,妈妈说了,谢谢你陪我们玩得那么开心!男孩说,谢谢你让我们有这样快乐的早晨!
谢谢你们,我也非常快乐。坐在地上的男子扒着栏杆摇晃着站起来,他伛偻着身子,不停地挥手,谢谢,谢谢,告诉你妈妈,这是我来到这个城市最快乐的一天!
桥上这感人的一幕,让我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良久,我缓过神来,走过去,给了男子一些钱。男子正在流泪,他说他的孩子们寄养在亲戚家,等他赚钱寄回去。可是他病了,没钱医治,又不能打工,只能暂时在桥上乞讨度日,这几天发烧了,头痛欲裂。他曾想从桥上一跃而下,可是今天,上帝派这两个孩子带信来,让他一定要活下去。
(作者:王周生。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闲话白菜
                                                                                                   钱国宏
        ①白菜是南北方一种极其普通的蔬菜。别看它普通,闲暇时,弄一桌“白菜宴”,既解馋又养生。
        ②白菜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据考证,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种类北方有胶州白、北京青白、天津绿、东北大矮白菜、山西大毛边等;南方有乌金白、蚕白菜、鸡冠白、雪里青等。
        ③白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菜中之王”美称。用于炖、炒、熘、拌以及做馅、配菜都可以,故俗语云:“肉中就数猪肉美,菜里唯有白菜鲜。”
        ④白菜除作为蔬菜供人们食用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古代医书《名医别录》里记载:“白菜能通利胃肠,除胸中烦,解酒毒”。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白菜汁,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并说“冬汁尤佳”。
        ⑤白菜食法颇多,从烹调方法上看,无论是炒、熘、烧、煎、烩、扒、涮、凉拌、腌制,都可做成美味佳肴,如果同鲜菇、冬菇、火腿、虾米、肉、栗子等一起烧,还可以做出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菜肴。用新鲜猪肉末制成丸子,再加大白菜红烧,这是河南地区有名的“大白菜烧丸子”。把干辣椒节过油炸,然后用醋与白菜块同炒,这是有名的“醋溜白菜”。东北有道名菜就叫“栗子烧白菜”,这道菜的特点是汁鲜味美,酥烂适口,红白黄三色相间,色、香、味兼备。此外,还有“奶汁靠白菜”、“如意白菜卷”等等一系列菜肴。
        ⑥总之,白菜食用方法很多,仅入书的就有数百种。在东北,吃得最普遍的还是炖白菜汤和炖酸菜。东北人喜欢把白菜渍成酸菜,酸菜炖火锅、炖大骨头成为了东北人引以为豪的家常菜。酸菜炖大骨头端上桌后,香气缭绕,热气腾腾,骨头肉颤巍巍,丝丝缕缕,泾渭分明;酸菜晶莹剔透,油花闪烁,让人举箸之际,耳边油然想起东北腔席卷四方的断喝:“翠花,上酸菜!”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疼痛里开花

       ①阳光洒在光洁的路面上,清晨的空气里带着清新的味道,燕小鸥拖着长长的影子出现在街角,艰难地向前走着,一步,两步,腋下的双拐随着脚步发出轻微而短促的咯吱声。她的脸上出了一层细密的汗,在朝阳下闪着淡淡的光晕。

       ②每迈出一步,燕小鸥都会皱一下眉头,仿佛腿上的每一个关节都像是有针在攒刺。不远处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她立刻舒展眉头,慢慢地走过去,那个身影正挥动着扫帚,清扫着路边的落叶。燕小鸥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响亮地打着招呼:“大爷您早!”扫地的大爷转过身来,脸上挂着慈祥的微笑,看了看燕小鸥微微颤抖的腿,便过来扶她在路边坐下。

       ③两个人面对着初升的太阳,坐在那里谁也没有说话,大爷满是风霜的脸上,一抹微笑如春风拂过无数山冈,于是条条沧桑的皱纹也生动起来。燕小鸥看得入了神,就像大爷看太阳看得入了神。当太阳转到一栋楼房的后面,斜斜地投过来一片影子,燕小鸥才拿起拐杖,大爷忙伸手搀她。站起来后,她说:“我休息好了,要回去了,别担心,我能走回去!”大爷用不变的微笑送她离开。

       ④走在回去的路上,燕小鸥才发现,今天又比昨天多走出了十步。她在心里默默地数着自己的脚步,从阴影走到阳光下,慢慢地没入街道转角处。而扫地的大爷也才收回目光,继续低头去扫那些不停飘落的叶片。

       ⑤这是在这条僻静的街上,每天清晨都会上演的一幕。

       ⑥等燕小鸥到了楼门前,我才从那边的小广场上跑过来,一边问:“今天怎么样?比昨天多走了多远?”一边背起她,她伏在我背上,手里提着拐杖,高兴地说:“多走了二十步!这条街快走出一小半了!”我说:“姑姑还在家里担心你呢!怕你摔倒!”她轻笑:“我妈就是事多,摔一下又能怎么了,谁学走路没经历过摔摔绊绊的?”

       ⑦十六岁的表妹,年初的时候一场事故,导致她丧失了走路的能力,卧床三个月后,腿才渐渐恢复知觉,医生说,必须要自己锻炼走路。开始的时候,我背她下楼,她拄着双拐甚至一步都迈不出。可是即使如此,她也要坚持自己站在那里,几天之后,她终于迈出了第一步,虽然满脸淌汗,可是却高兴得大叫。她渐渐地能慢慢拄拐行走,我也放了心,她自己练自己的,我去那边的小广场和一群大孩子踢球。

       ⑧可是有一天,燕小鸥就摔倒了,她没有喊我,只是想自己挣扎着站起来。可是如此简单的一个动作,她却难如登山,总是刚刚起身便复又跌倒。这个时候,扫大街的大爷便出现了,将她扶起。她腿上的血甚至渗透了裤子,可她没有哭,而是笑着向大爷道谢,大爷只是慈爱地笑着。她试着向回走,大爷并没有帮助她,只是用微笑鼓励她。

       ⑨那天回到家,姑姑一个劲儿地埋怨她,她看着妈妈帮她处理腿上摔破的地方,笑着说:“真好,我终于能体会到小时候学走路的感觉了!”

       ⑩那天以后,便总能在清晨的那个时间遇见扫地的大爷,就在前方不远处。每一次,燕小鸥都要走到大爷身边问候一声,然后再回头向家走。渐渐地,她发现,每天早晨,大爷的扫地的位置都会向前移动一段,这样她几乎每天都要比前一天多走一些。她觉得这个方法真好,把目标分割成眼前的一小段一小段,便不会觉得那么无望。

       ⑪时间一天天过去,秋天深了的时候,燕小鸥已经能拄着拐在那条长长的街上轻松地走一个来回,而那张微笑的脸也每天如约出现。燕小鸥开始丢了拐走,仿佛一个重复的过程,那个大爷就那么陪着她一段一段地向前延伸着路程。第一场雪落下来的时候,燕小鸥已经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走路,她说她要开始练习跑步。然后她说起那个老人,说他的微笑有一种穿透人心的感染力,是他帮着自己走过那么多的艰难。

       ⑫燕小鸥跑步的时候,我也跟着她一起慢跑,再到快跑,后来便是在那条街上跑上几个来回,每次经过那个大爷,我都同着燕小鸥一起和他打招呼,他则用不变的微笑迎着我们通红的脸。那半个冬天,那张笑脸也温暖了我的心境。

       ⑬后来,燕小鸥完全恢复,可是每天早晨跑步的习惯却保持了下来。第二年春天的时候,有一个早晨她回来后,对我说:“街上扫地的换人了,那个大爷退休了,回老家去了!我还没来得及和他好好说说话,还没来得及对他多说几声谢谢呢!”

       ⑭我说:“你摔倒疼痛的时候,不和大爷说,等他走了才想起要说话。其实,就算你说了,他也只能听你说,你还不知道吗?他年轻的时候服错了药,烧坏了声带,再也不能发出声音了!听说他受了不少的苦,可是从没沮丧过!”

       ⑮燕小鸥的眼里一下涌满了泪水。

       ⑯不过我们都相信,大爷的微笑永远不会改变,不管在哪里,不管经历怎样的事,都会一样的灿烂着。就像我小小的表妹,经历了那么多的疼痛,却从不说,只是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迎着那张温暖的笑脸。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个春天,很暖

章月珍

    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婆婆竟然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说那些都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在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

    那个冬天,很冷……

    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怯怯地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灌好热水袋给惜愉捂手,夏天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之所以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谁也无法代替的。”女儿失望地低下了头。

    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愤愤地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都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如此情绪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小男孩子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她奶奶,大声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孩愣了一会儿,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

    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她让奶奶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她们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也笑了。

    那个春天,很暖……

现代文阅读

春天的味道

周钰姣

①春风起,藏在泥土里的色彩纷纷铺展开来。遍地的野菜也被唤醒了,它们争相冒出地面。野葱、香椿、蕨苔、荠菜……都是餐桌上的美味。

②春意催人。寻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带着两个孩子来到郊外,我们寻找着一种只有清明前后才会出现的食材——清明草。

③“妈妈,这是不是清明草?”女儿肉乎乎的小手握着一团黄色小花,踮着脚,把花举得高高的给我看。

④“要从中间掐断,你看,正好是妈妈手掌的长度,这样的才嫩。”我蹲下身子,教孩子如何采摘,熟悉的话语随口而出,仿佛它们一直就等在我的嘴边。

⑤记忆奔涌而来。这是外婆的话!三十年前,外婆就是这样教我

的啊。

⑥“小宝,我们去摘清明草做粑粑。”当年的我和眼前的孩子一样大。早上九十点钟,露水收干,草地不再湿鞋,外婆就一手挽着竹篮,一手牵着我上了后山。

⑦“外婆,哪有清明草啊?这么多花花草草,我的眼睛都看花了。”

⑧外婆蹲下身子耐心教我辨认:藏在山上草丛里的水分少一些,但更有韧性;而躲在稻田里的,水分较多,更嫩一点。

⑨日头越爬越高,阳光倾泻而下,把春花春草涂得更加鲜亮,也把外婆那件藤黄色的棉衣染成了金色。

⑩“你看,用指甲轻轻一掐就行了,要留一个手掌的长度,这样的清明草是最嫩的呢。”外婆做着示范,又叮嘱我,“不要连根拔掉,它会重新长出来的。”

⑪日头爬到正上方时,篮子就装满了。外婆牵着我往回走。吃过午饭,她就忙碌起来,她要用刚刚采摘的清明草做清明粑。

⑫将清明草反复清洗,晾干、切碎;搬出角落里的石磨,顺着錾路洗净、擦干;端出浸泡了一夜的糯米——外婆推着石磨,我站在小木凳上,手拿勺子给磨眼儿一点点喂米。“哗……哗……”石磨转动,磨声响起,雪白黏稠的米浆汩汩地从磨缝流到磨盘,越铺越厚,我的喜悦也越来越浓。

⑬沥出沉淀后的糯米面,就要加入清明草了。除了嫩嫩的茎和叶,清明草的花也是可以食用的。不用额外加水,直接将清明草和糯米面反复揉搓,直到汁水浸出,将糯米面染成葱绿色。不一会儿,外婆的额头渗出了晶莹的汗珠,我赶紧找来毛巾帮她擦拭……

⑭“妈妈,我给你擦擦汗。”孩子稚嫩的声音将我唤回当下。两个孩子正兴致勃勃地守着我。我不停地揉搓着,直到面与草完全融合。

⑮当年,外婆照顾着家中每个人的口味,准备了三种各具风味的清明粑:苏麻、花生、芝麻、冰糖粒混在一起的甜馅,花生粒、肉丁、盐菜碎炒制成的咸馅,还有直接把绿色的糯米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的无馅。蒸好的清明粑褪去了葱绿,变成了深沉的橄榄绿。我一口气吃了三个——甜馅糖汁黏稠,甜而不腻;咸馅鲜香滑嫩,令人胃口大开;无馅料的,淡淡清香在舌面徐徐洇开,从舌尖到舌根,袅袅升起一股清甜,久久不散。原来,没有馅料的参与,清明草的香味更加纯粹、醇厚。外婆看着我,眼睛笑得弯弯的……

⑯三十年后的今天,咀嚼着清香微甜的清明粑,我又想起外婆站在一片蒸汽中的微笑:“小宝,这就是春天的味道呀。”

⑰终于盼到出锅,孩子们吹着清明粑上的热气,等不及放凉就塞进嘴里。

⑱“什么味道呀?”我笑着问。

⑲儿子嘴里塞得满满当当的,声音有些含混:“淡淡的甜。”

㉑女儿抢过话来:“是春天的味道。”

㉑“是啊,三十年前,我的外婆就把春天的味道传递给了我。现在,我又把春天的味道传递给你们……”

(有删改)

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风有信 花不误

卿闲

①院里笼罩着淡蓝色的烟霭,这是一个细雨蒙蒙的天气。杏花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开了,而且绽放得那样浓烈,在蒙蒙的雨丝里更显得莹润秀雅。这样的雨天,人们都不愿意撑伞,大概是怕破坏了这烟雨朦胧的诗意吧。

②我家的小孩背着书包,站在停车棚旁边的一棵杏花树下,静静地仰望着满树明丽的杏花。我们坐在车里看着他,虽然我要赶时间去上班,孩子要赶时间上学,却没有忍心打扰他。

③“让他看一会儿花吧。”孩子爸爸说。

④孩子心里肯定也知道早上时间的宝贵,还是愿意停下来欣赏一会儿花开的美。刚才在早饭的餐桌旁,孩子一边吃饭一边兴致盎然地和我们玩飞花令的游戏,孩子一口气说出很多春天的诗句,有些连我都接不上来。其中提到了“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也许正是杏花的诗句,让他看到杏花时,心里荡漾起诗意的情绪,感到欣喜和亲切吧。

⑤这个春天,孩子很是忙碌,主动要用功读书。他被学校选中要参加诗词比赛,一边是繁忙的功课,一边要大量地背诗。他没有喊累,而是神采奕奕地投入诗词比赛前的准备。晚上作业完成后默默背诵,早上他卧室的灯又先亮起,他又在背诗了。他告诉我,怕自己起不来,定了两个闹钟。今天早上,他坐在餐桌旁吃饭,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他越来越喜欢诗词了。

⑥想起前段孩子被选上参加诗词比赛的那天,我们去接他,从来没见过他那么高兴,开心地唱着“春风得意马蹄疾”。说起被选上的缘由,在刚开学的才艺展示课上,他洋洋洒洒,抑扬顿挫地背了一首《将进酒》。老师问他还会哪些,他又背了《从军行》《蜀道难》。这给老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同学们都觉得他诗词积累得多。

⑦孩子对同学说,我能被选上,得好好谢谢我老妈。那天,孩子对我说起这些时,我心里自豪,但更多的是欣慰开心。像是自己犹犹豫豫的想法,一直提着惦记着,终于被事实证明是正确的那种轻松透彻的喜悦。

⑧因我对诗词的喜爱,假期时便让孩子背诗。相比于听故事、做手工,背诗是很有些费力的事。假期时间充裕,我给他选了一些比较长的诗,有些字他还不认识,字句也不理解,我又没时间一点点教他,就让他查字典,看注释。这对一个孩子确实有点难度,况且那时的他对诗词并没有兴趣,也考验着他的耐心。在我的要求下,他又不得不做。我又总是抽查,他只好不情不愿地背着。

⑨有时候,看孩子背得吃力,我就想撒手,让他自由自在地玩吧,去做自己喜欢的。尤其是看到很多人说,父母不要把自己喜欢的强加给孩子,又想到自己成长过程中,不是也反感父母强加在自己身上的希望吗?可是,当回首从前的时候,又懊悔自己浪费了大好光阴,没有好好听父母的话,甚至希望父母对自己更严厉些,这样就能多学点知识。人总是这样,错过了,才知道珍贵,特别是光阴,该读书的少年时光,就要好好读书,然而往往这些只有长大了,人世里一番历练,尝些苦头后,才会明白。况且年少时,记忆力最好,现在背会了,不容易忘。我现在就不行,背了很快就会忘记,知道诗句的好,就是记不住。大概现在面临的问题多,心思不清静了。

⑩我就是在这样的矛盾里徘徊着,纠结着,但也在坚持着自己的想法。

⑪一个假期过去了,倒是有了一些小小的收获。孩子会背了不少长诗,他慢慢对诗词有了一些好感,尤其喜欢李白那样豪迈潇洒有气势的诗歌。时常,他自己会不由自主地像唱歌一样唱出一些诗句。听着他得意地诵诗,我知道他已经找到了快乐。

⑫陈忠实先生决定走文学这条路时,在笔记本的扉页上总是写着这句话: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⑬我想,只要耕耘,多多少少会有收获的。只要坚持,就会花开。现在院子里,不仅是杏花开了,海棠花也开了,很多花都在信守着约定,如期绽放。“风有信,花不误,岁岁如此,永不相负。”这个信字,就是我们的诚挚,我们执着地努力和耕耘。

(选自《湛江晚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