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 孔乙己 练习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到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a)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地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 (b)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c)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d)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②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在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③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在文中的□里填写的标点符号是(    )。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3)、 写出选段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4)、分析第①段中画序号的语句的描写方法和作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a句是外貌描写,说明孔乙己好喝懒做,四体不勤。 B、b句是语言描写,表明孔乙己以谎言来维持自己的“尊严”,精神麻木可悲。 C、c句是动作描写,说明孔乙己深怕旁人揭他的短处,想在瞒和骗中苟且偷生。 D、d句是动作描写,“摸”字形象地写出了孔乙己虽有钱却舍不得花的吝啬心理。
(5)、 第①段中两次写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笑”,这有什么作用?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A、揭露封建社会的冷酷。 B、批判当时群众的麻木、冷漠。 C、加强喜剧色彩,是对孔乙己可笑性格的嘲讽。 D、增加悲剧气氛,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强烈的对比。
(6)、掌柜一再提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对其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掌柜唯利是图,一心只想到钱。 B、含蓄地表现孔乙己的地位低下,全部身价还不如十九个钱。 C、担心孔乙己不能还他的钱。 D、表明孔乙己每况愈下,穷困潦倒。
(7)、对第③段话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孔乙己是否已经死了,没有根据,作者无法交代清楚,所以用“大约”“的确”自相矛盾的状语反映这一事实。 B、作者通过“大约”“的确”这样矛盾的语言,含蓄地表达了矛盾的心境。 C、“的确”表示准确无误,“大约”表示不准确的估计,作者通过似乎矛盾的语言,含蓄地表达了不希望孔乙己这样悲惨地死去的意愿。 D、作者运用看似矛盾的两个状语,深刻地揭示孔乙己活着无人关心,死后无人过问的悲惨命运。
(8)、“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一句,除了交代时节气候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顾晓蕊
         ①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阳春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素淡的花苞次第开放,满院流溢着醉人的清香。
         ②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最开心的,要数采摘槐花。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捋,一嘟噜花朵落进筐里。
        ③在那贫寒的年代,槐花无疑是一道美食。或蒸或炒,皆唇齿留香。然而,苍翠遒劲的老槐树,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如巨人般轰然倒下。翌日清晨,发现槐树被拦腰截断,细碎的花瓣飘落一地,生命的华美与脆弱瞬间交替,让人久久地怅然无语。 
        ④此后不久,我们便搬家了。十余年时光缓缓淌过,日子过得平淡而适意。三年前的一天,宁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妈妈放下电话,脸色煞白,双手颤抖,对爸爸说:“儿子在工地上出事了!” 
       ⑤那是怎样惊心的一幕,现场发生爆管事故,弟弟身上多处烫伤,从八米平台跌落下来。他在重症病房里,度过了生命中最难捱的两个月。出院后,他不愿照镜子,也不愿出门见人,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独自舔舐着心底的伤痛。
       ⑥妈妈说:“这样会闷出病来,出去走一走吧。”我想了又想,决定陪弟弟回故乡。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与忐忑,不知这一趟旧地重游,将给弟弟带来怎样的影响。
        ⑦走进童年的小院,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浓烈而又执着。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那棵树。 
       ⑧那一刻,安静极了。忽一阵清风拂过,雪白柔软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两行清落了下来。自从弟弟受伤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他流泪。 
       ⑨泪痕很快被风吻干。他侧过身来,说:“姐姐,给我照张相吧。”我掏出数码相机,紧张得按了三次快门,才拍下这美好的瞬间。弟弟倚着老槐树,感叹地说:“槐花虽小,却有阳光的味道。”他笑了,目光变得坚强,从灵魂深处射出来。
        ⑩半个月后,我们回到家。照片洗了出来,弟弟把它摆在床头,背面写着一行蓝色小楷: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至此,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很快,弟弟又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11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枝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须,就是默默地承受。人这一生,有这么一棵树,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选自《阅读与鉴赏》,有改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