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一系列战时的经济措施在战后没有得到调整,苏俄国内矛盾迅速激化,经济生产陷入停滞,农民不堪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购,有意缩减生产;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及1913年的一半,播种面积只及1913年的86%,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13.8%,人民生活困苦,连最起码的生活物品都非常缺乏,列宁敏锐地感受到了这一问题,及时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摘编自《世界通史》

材料二:1927年12月,苏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示,要求大大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但是刚决定跃进就遇到了巨大障碍。1928年初,国家收购上来的粮食只有513万吨,……国家面临缺粮的威胁,更无法高速发展工业。于是,斯大林决定采取非常措施,强行收购粮食,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方式在具体实践中展现了其高效性,这也是其获得民众拥护的重要因素之一。
 

——摘编自《强国之鉴》

(1)、材料一表明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斯大林为实现工业化采取的重大措施。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国家政策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