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中国的亭子与园林
叶朗
①亭子是园林中重要的点景建筑。明代著名的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有极为精辟的论述:“……亭胡拘水际,通泉竹里,按景山颠,或翠筠茂密之阿,苍松蟠郁之麓。”可见山顶、水涯、湖心、松荫、竹丛、花间都是布置园林建筑的合适地点,在这些地方筑亭,一般都能构成园林空间中美好的景观艺术效果。
②也有在桥上筑亭的,如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北京颐和园中西堤上的桥亭等,亭桥结合构成园林空间中的美好景观艺术效果,又有水中倒影,使得园景更富诗情画意。
③亭子以其美丽多姿的轮廓与周围景物构成园林中美好的画面。如建造于孤山之南,“三潭印月”之北面柳丝飞翠小岛的杭州西湖湖心亭,选址极为恰当,四面临水,花树掩映,衬托着飞檐翘角的黄色琉璃瓦屋顶,这种色彩上的对比显得更加突出。
④清新秀丽的济南大明湖,向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美。湖中的小岛上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历下亭,杜甫曾到此一游,题诗曰:“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清代书法家何绍基将此诗句写成楹联,挂于亭上,名亭、名诗、名书法,堪称三绝。人因文而传,亭因文而名。可以说,正是亭为园林中游历的文人士大夫挽联题对点景提供了场地;也是它,丰富了中国园林艺术的文化内涵。
⑤在我国园林中,亭几乎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如果园林是一篇文章,那么其中的亭,就是园林的句读,是文章中的标点符号。一座园林里没亭,就像一篇文章没有句读。在园林中高处筑亭,正是仰观的重要景点,又可供游人统览全景;在叠山脚前边筑亭,以衬托山势的高耸;临水处筑亭,则取得倒影成趣;林木深处筑亭,半隐半露,含蓄而又平添情趣。
⑥亭子还在中国园林的意境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亭子的造型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一个屋顶,几根柱子,中间是空的。这样的建筑物起什么作用呢?它的作用就在于能把外界大空间的景象吸收到这个小空间中来。元人张宣有两句诗:“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这就是亭子的作用,就是把外界大空间的无限景色都吸收进来,使中国园林的意境更为深远。中国园林的其他建筑,如台榭楼阁,也都是起这个作用,都是为了使游览者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也就是突破有限,进入无限。
(文章有删改)
亭子不仅仅是重要的景观建筑,也是园林艺术中文人士大夫挽联题对点景之地。
【材料一】
你了解自尊吗?在心理学中,自尊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评判:“我们怎么看待自己,我们是否喜欢我们眼中的自己。”当人们对自己有现实的和欣赏的看法时,我们就可以认为他拥有自尊。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到自己没有价值,这是为什么呢?
自我价值感的缺失,可能源于我们因为不够完美而感到内疚和羞愧。这里涉及了两种看待自我价值的方式:第一种,自我价值等于外在,自尊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上升或下降。例如,当有人称赞你的表现时,你可能会感觉很好;当你经过了一场艰难的考试,你会感觉很糟糕。如果把你的价值依附于外在,一旦情况变得糟糕,你可能会非常难受。第二种,自我价值独立于外在。此时,不管外在的事物或环境如何,你的价值就是恒定不变的。
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也可能是因为不合理的想法挫败了我们体验价值的能力。这些不合理的想法被称为认知扭曲。让我们看看生活中常见的认知扭曲类型:
·心理过滤——你无视所有的正面事件,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消极的细节上。
·“应该”句式——你习惯于用“(不)应该做”来鞭策自己,这会让你产生抵触情绪。
·读心术——如果发现他人的行为不尽如人意,你就认为是针对你。
·先知错误——你觉得事情只会越来越糟,对这一预言你深信不疑,以至于丧失信心。
·责任归己——将消极事件更多的归于自己的过失,不能客观分析成因,不能看到他人也有责任。
·贴标签——根据局部信息或某次事件,使用高度情绪化语言对自己进行整体评价,且往往是负面消极评价。
·双目镜把戏——你把事实过分放大或者缩小,通常是放大缺点、问题,缩小优点。
(节选自格伦·R·希拉迪《重建恰如其分的自尊》,有删改)
【材料二】
著名心理学工具——“乔哈里窗”
“乔哈里窗”经常被用作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和个人成长的工具,所以又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乔哈里窗通过确定个人自我意识的窗口区域,使人们可以努力增强自己的优势并解决自己的弱点。
乔哈里窗 | ||
自己知道 | 自己不知道 | |
别人知道 | 开放区 | 盲区 |
别人不知道 | 隐藏区 | 未知区 |
心理学认为,只要一个人的“开放区”扩大了,他的自尊就会增强。将“盲区”转化为“开放区”,需要学会聆听,主动请周围人提出对你的意见。要将隐藏区变为开放区,人们可以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事实进行对比,直面问题,并慢慢改变。想要把未知区变为开放区,我们可以尝试新的兴趣和经历,进入不熟悉的领域。
【材料三】
如果想要呵护、提升我们的自尊,该怎么做呢?
自我观察,看看自己身上是否存在“自我攻击”现象,针对自我攻击提出质疑。我们可对内心想法作如下思考:这个想法现实吗?这个想法是否有助于我下一次更好地应对?
转变对失败的想法,试着把失败当做一件事对待,而不是把它变成对自己的标签。低自尊者倾向于把失败当做对自己价值的全盘否定,认为“我失败了,所以我是个失败的人”;而更合适的想法是“我只是在这一件事上失败了”。“失败的人”似乎很难改变、令人绝望;而只是在一件事上没做好,却还是有希望再把这件事做好或是在其他事上取得成功。
然而最重要的是,你要明白,行动本身才是实现自尊提升的有效动作。行动、获得正向反馈、然后自尊提升;或者行动、失败、正视失败、再次行动直到成功、然后获得正向反馈、实现自尊的提升。
我们还需要和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并且从中得到帮助。社会支持能给我们带来两种滋养自尊的感受:被爱的感觉和被帮助的感觉。我们求助时,仔细倾听他人是怎么支持和宽慰我们的;也可以记住当好友来找我们寻求帮助时,我们是怎么鼓励和表达爱意的。当你指责自己、贬低自己时,想想那些你对朋友们说过的话,把自己当做好友对待。
(节选自法国精神科医生克里斯托夫•安德烈与弗朗索瓦•勒洛尔所著《恰如其分的自尊》)
【材料四】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