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语文作业本】八年级下册写作学写读后感

任务一展板评星
(1)、 学完本单元后,老师布置作业,要求就这个单元的某篇课文写一则200字左右的随感。下面是四位同学的作业,请你给它们评星,并说明理由。

A.作者所描绘的地方是一个美丽的桃花源。这里土地平旷,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清澈的池塘、挺拔的桑树,男女老少都安居乐业,其乐融融。村中的人最为热情,每家每户都争着招待外来的人,老人与小孩在壮年人的照顾下过得无忧无虑。我真喜欢这儿!

——《〈桃花源记〉随感》

评星:☆☆☆☆☆

B.《蒹葭》中诗人用蒹葭来寄托自己对爱人的思念,诗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现出诗人不停地从河的上游到下游来回寻找爱人的踪迹,以至于出现了幻觉。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求而不得的惆怅心情。

——《〈蒹葭〉随感》

评星:☆☆☆☆☆

C.人之所以被称为高等动物,那是因为人有毅力。《蒹葭》一诗中的主人公为追随、寻觅伊人,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的步伐。生活中也是如此,每个人都会有想到达的远方、想追寻的人,既然如此,何不像他那般努力? 也许最后“伊人”早不复存在,但你会发现在努力的路上,你已到达了比远方更远的地方。

——《〈蒹葭〉随感》

评星:☆☆☆☆☆

D.《核舟记》所记载的修狭桃核,“为人五”“为窗八”,又能清楚地看到许多人的神态动作,可见手艺人的技艺高超。但如今许多传统手艺都渐渐消失,小时候听过的吆喝声,如今难觅踪影,小巷总是空荡荡的,感觉似乎少了点什么。正如《老木匠桑伯》里写的一样,那是手艺人一生挚爱的事情啊,快节奏的生活却已经抛弃他们了,他们喘不过气了。

————《〈核舟记〉随感》

评星:☆☆☆☆☆

理由:

(2)、 展板评星活动之后,小组同学围绕“怎样写好读后感”展开了讨论。请写下讨论结果。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他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在网络上引发了如潮点赞。在某种程度上,李克强总理是在代表千千万万的网民发声,是在为面临网络服务质量不佳与资费过高的用户“维权”。李克强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不仅关系到普通用户的体验与感受,更可能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程与谁能抢得有关领域的制高点。

材料二:如今,手机款式不断翻新,功能不断增多。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农村学生使用手机也逐渐多了起来,一年前只有10%,现在已达到40%以上。手机进校园,不仅浪费了学生许多学习的宝贵时间,影响听课效率;容易滋生事端,学风涣散,还严重败坏考风,各种事故防不胜防。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意大利2007年起就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芬兰禁止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否则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2009年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制定高中学生“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同年8月,印度教育中央委员会要求中学将手机禁用范围从教室扩展至整个校园;2009年10月9日,法国参院通过法案,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在中国,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

材料三:中国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统计图表

项目

上网时间、年龄

调查项目

每天都上网的学生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10岁以前“触网”

所占比例

82.9

70.4

61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