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辽太祖立国后“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金世宗令人译《五经》,“欲女真人知仁义道德所在耳”;西夏虽以佛教立国,但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从辽、宋、金输入汉文典籍以满足阅读需求。上述现象反映了( )
A、多元一体的格局 B、儒学正统秩序的重建 C、文化认同的理念 D、崇文尚读风气的盛行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何以中国?这看似宏大的命题,却为一代代青少年反复追问。从家门到校门,从迈向社会到走向世界,这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需要回答的“成长课题”。

层次

内涵

政治

“中国”一词最关键的意义是连系于“天子支配天下的政治体”,如《诗经》说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里的“中国”就是中央地域的概念,而中央地域概念就是权力的中心。

地理

“中国”最初的意思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之地,与“四方”对称,是一个地理概念,伴随政治衍生。后“中国”指代古代华夏族聚居地域,主要指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秦一统天下后,“中国”范围进一步扩大。汉唐以降,“中国”涵盖范围在空间上又有所伸张,包括东、南到大海,西、北达大漠的广阔领域。

文化

在古代观念上,四夷之与诸夏实在有一个分别的标准,不是“血统”而是“文化”。两宋时期,“中国”出现几个民族政权对峙局面,政治中心和地理空间范围上的“中国”已经破灭,此时“中国”一词更加强调的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元明清则沿袭这一趋势,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在华夏大地流传开来。

民族国家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打开清朝大门,“中国”一词开始作为与外国对等的国名使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国签署的中英《江宁条约》(通称《南京条约》),出现了“中国”与“英国”的对称,并多次出现“中国官方”、“中国商人”的提法。此后,清政府多以“中国”名义与外国签订条约。

新中国

庚子之役后,梁启超等人率先提出“新中国”这一概念,开始国人对于中国未来的设想。辛亥之后,国人丰富发展“新中国”一词的内涵,立宪派一方坚持建立君主立宪式的“新中国”,革命派则坚持民主共和式的“新中国”。五四前后,国人纷纷提出建设“新中国”,特别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观的推动下,“新中国”的涵义进一步深化,囊括了民族独立的内容。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新中国”一词的无限能量释放出来,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一词完成了使命。

——摘编自史宏波、黑波《近代以来“新中国”名词的历史考察》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或多个角度,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