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写作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中考拐点】写作篇专题二作文三、优秀范文展示
读了以上材料,请以“梦想”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出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有一片杉树林,它经历了无数次风暴,却不见有哪一棵树被风暴吹倒折断过。原来,这些杉树的根,盘根错节,互相纠缠在一起,已分不清哪条根属于哪棵树,好像那所有交错在一起的树根,都属于每一棵树,就像是一条条相互挽在一起的手臂。
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如我们所遇到的旱灾、大风、冰雹、暴雨等自然灾害,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灾区人民团结起来战胜了困难。其实,人们只要懂得相互挽手,相互帮扶,相互关爱,就能战胜人世间的一切风暴。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20行以上)。③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我们要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用生动的文学语言和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装点祖国的秀美河山,描绘中华民族的卓越风华,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要抒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实践,抒写多彩的中国、进步的中国、团结的中国,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习近平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 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请将白居易的《观刈麦》扩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一)与挚友相伴的日子,我们互励互助,共同成长;与父母相伴的日子,承欢膝下,享受亲情;与书籍相伴的日子,博览古今,通晓世事;与爱相伴的日子,学会关心,懂得感恩……
请以“与 相伴的日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二)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南飞的大雁是对北方寒冷的告别,秋天的落叶是对炎热夏季的告别,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每一次的告别,都有一个故事,或激情燃烧,或凄美动人,或惊心动魄。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朗读者》七期卷首语)
请以“告别”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套写;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
由蝌蚪到青蛙,褪掉尾巴,才能长大。
从蝌蚪到青蛙,可能转身并不需要华丽,但一定需要彻底。
即使能生活在岸上,也不要永远留在岸上;即使能生活在水里,也不要永远留在水里。
冬天来了,它也需要蜷伏一个冬季;但春天来了,它一定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就读学校名称。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