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中部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一夜之间,周围不少朋友都在讨论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有人用它即兴创作诗歌,有人试图用它设计小说大纲,还有程序员用它解决工作问题……根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89%的美国大学生在用ChatGPT写作业——这个数据恐怕是言过其实了,但至少说明该程序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②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带给人的感受实在一言难尽。Ch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更多的突破性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

③对此,一些行业的从业者不乏“本领焦虑”。有人让ChatGPT写一篇时评,它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用户评价称“虽然不算特别出彩,但也中规中矩”。有自媒体运营者试图让ChatGPT分析某国产车品牌能否打败国外竞品,结果程序输出了一篇有观点和简要论述的分析短文。它的出现让人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回答“客观题”,还可以有模有样地回答一些“主观题”了。

④但是,大可不必就此认定ChatGPT是某些行业的“终结者”。目前,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例如,有人用杜撰的学术概念“镜像等离子规范场”提问,结果发现人工智能不懂装懂地卖弄“学识”,而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尽管人工智能输出了看似结构完整的文章,但不少答案依然“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

⑤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大学生之所以很快爱上这款程序,是因为大学里不少作业并不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重复教科书中的现成理论,再加上一点网络上能搜到的案例即可。

⑥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则只是无意识的表现。比如,比起创作一篇小说或写一篇原创散文,人工智能更容易成为一个“诗人”,这是因为诗歌在形式上更加抽象,也更容易通过组合不同词语实现模仿;还有人喜欢用人工智能作画,敲几个关键词,就能输出一幅基本功扎实的画作,但说实话,这些画充其量只是替代了某些“艺术工厂”的流水线式生产。

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对创造性工作来说一无是处。研究人工智能的学者王咏刚就认为:“无论是AI对话、AI写文章还是AI作画,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固有的非确定性、发散性、天马行空的特点,恰好可以成为激发人类灵感的好帮手。”人的灵感并非从天而降,很多时候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人工智能背后的庞大数据库,可以扮演“巨人”角色,让创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人从重复性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聚焦于真正的创造。

⑧随着素材的积累,比ChatGPT更“聪明”、更“全能”的人工智能,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诞生。对此,人们与其焦虑“机器取代人工”,不如敞开胸怀,欢迎技术进步给工作与生活带来的改变。指挥机器的是人,不是机器本身,而要让机器的“大脑”更好地服务于人,也离不开人的主观意志与创新创造。人类腾出更多精力,聚焦于思想与观念的创新,机器当好“秘书”,在科学与文化领域一定会取得更深远的突破。

(1)、下列对本文说明内容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
A、ChatGPT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B、从业者没有必要为ChatGPT的出现而焦虑。 C、人工智能对创造性工作来说并非一无是处。 D、人类应尽快造出全面超越人类的智能机器。
(2)、下列对人工智能优势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应用了更多突破性技术,搜集了更多素材,能够更好地解答用户的问题。 B、人工智能可以理解各类问题,不仅能回答“客观题”,而且能回答一些“主观题”。 C、人工智能擅长解答重复性、记忆性问题,有助于大学生巩固知识,提升创新能力。 D、人工智能拥有庞大的数据库,能够激发人类灵感,让创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3)、阅读第⑧段,请你分条简要概括作者对人类应该怎样面对人工智能的建议。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不吃早餐到底有多伤身

范志红

       ①说到吃早餐,很多人都会用“没时间”来搪塞,也有人会说“食欲不好,吃不下”。无论说什么,归根到底都是一个原因——早餐不重要。

       ②俗话说“早餐如进补”,无论中外,营养学家都提倡好好吃早餐。人们早就知道,不吃早餐可能增加胆结石的危险,容易患上胃肠疾病,容易发生低血糖等问题。在小学生中进行的研究发现,一些儿童学习能力较差,与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差有关。这可能是因为到了三、四节课时,孩子血糖水平下降,引起大脑思考能力和注意力下降,从而导致学习能力下降。

       ③国外也有很多调查研究证明,不吃早餐会增加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风险。一项2012年发表的研究对29206名没有糖尿病的健康男性跟踪调查16年发现,和每天规律吃三餐的人相比,每天不吃早餐而只吃1-2餐的男性患糖尿病风险会升高25%。另一项2013年发表的研究则对26902名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和每天规律吃早餐的男性相比,不吃早餐的男性患冠心病的风险会上升27%。

④还有一项对3598人跟踪调查18年的研究发现,每周吃不到三次早餐的人,和每周吃三次以上早餐的人相比,平均体重要高1.9千克。每天规律吃早餐者,腹部肥胖的危险下降22%,体重超标风险下降20%,患糖尿病风险下降19%,患代谢综合征风险下降18%,高血压风险下降16%。

       ⑤这些研究证明,不吃早饭的人,会更容易患上肥胖、糖尿病和冠心病。

       ⑥既然早餐如此重要,可是,如果早上实在没有什么食欲,又该怎么办呢?

       ⑦首先,一般来说,如果睡眠不足,早上非常困倦,身体还没有醒来,是不太可能产生正常食欲的。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法就是不要熬夜,提前上床,让早上精力更加充沛,同时早起半小时。这样,胃肠自然就会进食的动力。

       ⑧其次,如果你早上长期不吃早饭,胃肠没有在这个时间分泌消化液的习惯。这时不必强迫吃下大量食物,而应当循序渐进。先从喝水、吃流食开始,比如喝一小碗粥,吃一小碗汤面,喝点酸奶、豆浆等,慢慢培养胃肠早晨对食物的兴趣。只要坚持一段时间,胃肠就能逐渐养成定时分泌消化液的习惯,食欲也就逐渐旺盛了,可以增加食量直到正常状态。

       ⑨另外,早餐的质量也很重要。有淀粉类主食,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蔬菜水果,吃起来感觉舒服,这就是完整健康的早餐了。想在早餐时吃到优质蛋白质其实很简单,鸡蛋、豆浆、牛奶、熟肉、豆腐、等都可以。早餐吃蔬菜也不难,比如吃个茴香鸡蛋馅的包子,吃碗加了一把青菜的汤面。

       ⑩吃到丰富又舒服的早餐,不仅能让人整个上午都精力充足,而且会让人感觉一整天都舒心、幸福,还能远离糖尿病和冠心病,何乐而不为呢?

                                                                                                                                                                      (选自范志红的搜狐博客,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万年奇葩叉角羚

    ①非牛,非羊,非鹿;一科,一属,一种。哺乳纲偶蹄目的动物中,生活于北美洲西部草原以及荒原等开阔地带的叉角羚无疑是很“奇葩”的一种动物。

    ②叉角羚更为奇葩之处在于,它的双角中间都长有一个向前分叉的小角,这也正是其名字的由来。

    ③自古速度耐力难两全。最高时速可达一百一十五千米的非洲猎豹疾如闪电,却只能维持三分钟左右的奔跑时间,高速跑出三四百米的路程,否则就会“过热死”。非洲野狗虽然擅长远途奔袭,然而其五十五千米的最高时速实在是不值一提。而叉角羚最奇葩之处就在于,它在北美大陆长期而且同时保有速度之王和耐力专家两个荣耀头衔。

    ④出生才几个小时的小叉角羚就已经是奔跑健将了,而出生四天之后的小叉角羚就已经跑得比人还要快。成年叉角羚个体身长约一点四米,体重约五十千克,最高时速接近或达到一百千米。成年叉角羚可以以七十千米的平均时速连续奔跑十几千米甚至更远的距离而不疲惫,无论是速度与耐力都是美洲狮、猞猁和狼等北美捕食动物所望尘莫及的,堪称一台高效而出色的奔跑机器,。

    ⑤叉角羚曾经的最佳“陪练”是于一万年前更新世末期在地球上绝迹的北美猎豹。为了避免自己丧身于豹爪之下,在与“陪练”一起“赛跑”的四百万年里,叉角羚练就了一身速度与耐力俱佳的好本事并一直保持至今。

    ⑥叉角羚的高速度和久耐力主要来自于其“设计合理”的四肢、带有弹性的脊椎、功率强大的心脏和广布于其细胞内部的线粒体。

    ⑦叉角羚拥有细长而轻健的四肢以及柔韧性好的脊椎,这让它跑动时的步幅更具流线型,它全力奔跑时的大部分时间里身体都处于腾空状态,一跃可达六米之遥,而地面只是下一次飞跃的一个跳板。叉角羚的心脏体积是同等体重的绵羊的两倍,扩容升级的心脏可以更及时地向血液中输入更多的活力之氧,从而保证了狂奔之时呼吸和能量转化的顺畅进行,为此很少看到叉角羚出现如猎豹般奔跑后大喘气的状况。此外,叉角羚细胞内密布着“动力车间”——线粒体,这让其在奔跑之时能量充盈,“电力十足”。

    ⑧于是,因为在速度上和耐力上的杰出表现,“一羚当先”的叉角羚成为令北美所有捕食者都感到十分自卑的“天才运动员”。

    ⑨在北美猎豹退出大自然舞台的一万年里,体能似乎有些开发过度的叉角羚并没有因为“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赛跑对手而放慢节拍和放弃“比赛”。事实上,它一直都在进行“一个人的比赛”,始终保持无与伦比的竞技状态,不断巩固自己在速度与耐力上的优势,遂成为北美大陆乃至整个生物圈中一朵名副其实的万年奇葩。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病菌影响心理与行为

    ①病菌影响身体,不言而喻;可病菌影向心理和行为,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

    ②病菌导致的传染病给人类和其他动物带来了沉重的生存压力。只有那些拥有能够抵御病菌威胁的身体和行为机制的物种,才能在一个遍布微型捕食者的世界里存活下去。如果把来自病菌的威胁看作是一把锁,那么人类至少有两把可以开锁的钥匙。其中一把是我们熟悉的身体免疫系统,而另一把就是行为免疫系统。

    ③不过,生物学家认为,身体免疫不是万能的,它不是免费的,需要会出代价。身体免疫可能发生识别错误,结果可能导致对自身正常细胞或者组织的攻击。身体免疫系统的运作需要耗费相当能量,可能会影响其他身体机能的发挥。身体免疫需要让一批细胞担任抗体,从而可能削弱或者破坏这些细胞原有的功能。因此,尽管身体免疫通常很有效,也不能经常使用。否则,没有几个人受得了。身体免疫还具有滞后的特点,只有在病菌进入人体之后这一系统才会启动。

    ④加拿大心理学家舍勒和邓肯提出了行为免疫的概念。这一套包括了情绪、认知、动机和行为在内的复杂系统,其功能是在身体免疫系统启动之前提早发现并远离可能存在病菌的场所或线索,从而减少疾病感染的可能。其实,很多动物都在这么做。比如,牛羊会避免在撒满粪便的草地上觅食,雌性牛蛙会避免跟已经染病的雄性牛蛙交配,一只得了小儿麻痹症的黑猩猩会被其他黑猩猩孤立。

    ⑤舍勒和邓肯批出,人类的不少社会心理类似于行为免疫。某些个体在形体和动作方面偏离常态,因而可能被无意识地感知为疾病症状,进而导致了针对他们的歧视。

⑥舍勒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人们歧视某些人,是因为把他们当成了病菌携带者。认为自己身子弱容易染病的人,很少跟残疾人、肥胖者、破相者以及年老者交往。他们害怕染病,因此拒人于千里之外。他们所拒的是可能携带病菌的人,在下意识里容易把偏离常态的这些人联系在一起,虽然这些人可能并未携带病菌。

⑦害怕病菌还会导致对陌生人的恐惧。人们对自己人的偏爱,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跟我们携带有相似的病菌,因而不太可能把致命疾病传染给自己。跟自己人相比陌生人更可能导致疾病感染。同时陌生人也更可能有意无意违背当地的习俗,而这些习俗不少都是用来防止疾病传染的。舍勒等人发现,人们面对陌生群体,越是觉得容易感染疾病,就越容易怀有敌意,甚至有可能产生一种强烈的种族主义倾向。

⑧当然,行为免疫虽然导致携带病菌者被别人孤立,但也给了他们自己观察世界的机会。写《我与地坛》和《病隙碎笔》的史铁生,疾病缠身,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只能跟轮椅亲密接触。他们对世界的观察非常深刻,笔下不时会有富有哲理的句子。无独有偶,进化生物学的创始人达尔文也是一生为病困扰,身体不好,需要妻子的照料。他们长期深居简出,在孤独中笔耕不辍,完成了汪少伟大的作品。

(选项自《中国科普文学精选》,有删改)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坐,你未必会

    许多人日常办公只需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台电脑,他们工作时要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一坐。殊不知,身体的隐患也由此而生。如何坐,大有学问。

    中国自古有“坐如钟”的说法,有些人认为人体只有维持在腰背挺直、脊柱坚挺的状态下才对腰椎和颈椎最为有利,这是不科学的。在办公桌前的正确坐姿应该是:坐时尽量拉近座椅与办公桌的距离,从臀部到腰部至后背全部紧贴座椅靠背,必要时可在腰部和座祷靠背间放一靠垫:头颈部保持中立位,同时调整座椅高度,使双臂自然下垂时桌面刚好处于肘关节处;保持膝关节稍高于髋关节的姿势,使双脚能充分接触地面,必要时可在办公桌下放一脚垫。

    在此姿势下,人体腰背部得到了座椅靠背充分的支撑,人体脊柱系统及其相关肌群也获得了充分的放松,自然会感到舒适安逸,不易疲劳,脊柱及椎间盘更不易发生蜕变;头颈部处于自然中立位,不过分前屈和后伸,使颈椎保持在正常的生理弧度,颈项部肌肉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同时双肘关节与桌面处于平行位置,使腕关节得到了充分的放松:膝关节稍高于髋关节则有利于腰椎保持正常生理前屈住。这样,各种关节疾病自然就少多了。

    好的坐姿还有赖于科学的座椅,合适的座椅可以减缓久坐的危害。椅子的高度要合适。过低则人的膝盖就会拱起。产生不适感;过高则身体压力会集中至大腿,令大腿受压,严重的会导致小腿肿胀。椅子的座面要合适。过窄则身体两侧的肌肉会受到挤压,会感到疲劳;过软的椅子易令人曲起身子,全身肌肉和骨骼受力不均,导致腰酸背痛。工作椅子的靠背也要有讲究。只要不影响使用者的活动,靠背的高度低可至使用者的第一、第二腰椎,高可到使用者的肩胛骨、颈部。靠背的倾斜角度约为110°,而且倾斜角度应该是逐渐向后增加的,它对人体的支撑点也同时逐渐向上转移。

    即使这样,也不宜久坐。久坐将对人体健康造成多种危害,可能导致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即使每天锻炼30~45分钟,其余时间还是坐着,仍属于久坐,仍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那些不经常锻炼的人则健康受损的几率更大。所以要保持身体健康,办公室人员必须经常起身运动。有事要与同事交流时,你最好直接走到同事身边亲口告诉他,而不是坐在那里给他打电话或者发电子邮件;经常起身喝茶休息一下,以增加起身活动的次数:工作间隙应该经常随着呼吸做提肩动作,每隔5~10分钟抬头后休息片刻:坐久后离开凳子活动一下或躺着休息一下也是必要的。正常情况下,每坐45分钟左右,应该起身活动一下。其实,除写字或者打字、点鼠标需要坐着之外,办公室的一些工作还可以站着完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从”天宫”归来,神十五飞船返回舱有话对你说(节选)

亲爱的朋友们,我是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我想你们已经得知了我搭载着3名航天员成功返回的好消息,相信你们一定是振奋不已,而我的内心也是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吧。我和轨道舱、推进舱相连,共同组成了神舟飞船。和人体结构类似,我也有”内脏”“骨骼”“皮肤”, 甚至”外衣”,我的“皮肤”和”骨骼”是紧密连接的,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研制人员把它们叫做”蒙皮+筋”结构。蒙皮类似于”皮肤”,起到舱体密封作用,筋类似于”骨骼”,起到支撑加强作用,而为了让我能够在太空超2009C的巨大温差环境下维持舱内适宜的温度,研制人员还会为我穿上一层特殊的”外衣”——热控涂层。在我的体内,还有 降落伞舱、航天员座椅等产品布局。

至于我是如何成长为这个样子的,都需要经历哪些步骤,可以用6个字”铣”“吹”“卷”“缝”“热”“穿”来简单概括。下面,让我给大家科普一下其中的四个方面吧!

“吹”座椅,护航天地往返

大家都知道,我们神舟飞船返回舱内航天员座椅有着特殊的外形轮廓,航天员坐在其中就像胎儿在母体中的姿态,在强过载冲击下,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伤害。但是好多人并不知道这套座椅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实不相瞒,它们是”吹”出来的。工艺人员常常挂在嘴边的”吹”,其实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热成形工艺方法,它的学名叫做”超塑成形”。这种工艺方法在约500℃和4个大气压的条件下实现铝板大变形量复杂轮廓零件的整体精密成形。生活中一些豪华跑车的变化流线车身上也有应用。

‘缝”舱体,确保天衣无缝

我的身体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安全和舱体密封要求,需要通过焊接的方法实现,而负责焊接的操作者们也常常被称为”铁裁缝”。

其实,要让我的身体”天衣无缝”,难度很大。告诉大家一组数据吧,在我的身上有50余条焊缝,总长度近70米,焊点数量2600余个。为了把我完美打造出来,需要用到10余套工装、70余道工序,上百个零件,会涉及到手工焊和自动焊两种方式。

为了保证焊接质量,焊接时要时刻观察”缝合”质量,因此焊接技能大师们往往一趴就是半天,每次身上都会被汗水湿透。而每当看到美丽的”鱼鳞”状焊接纹路时,我都会在心中为他们的高超技艺点赞!

“热”处理,保持标准身材

西游记故事中,孙悟空经历太上老君的三昧真火,练就金刚之躯和火眼金睛。其实我也需要经历”三昧真火”,这样我的身形会更加标准。

在”塑形”的过程中,我先后经历490- 500℃及160- 190℃的高温历练,使我的骨骼更加健壮。另外,在加工阶段和整舱焊接过程,我的身体会产生内在的不适感,工程师把它称为”残余应力”。它的存在会导致我在任务执行时,产生裂纹、变形的风险,所以他们会设置1-2次”热敷”,采用100-120℃的温度,将我体内的残余应力进行释放,从而保证我在飞行时的良好状态。

“穿”外衣,呵护在轨冷暖

当我与空间站交会对接后,”身体”难免会被其他舱体遮挡,因此表面最低温度可低于零下100℃。不过,有时候我的局部又会持续受到太阳照射,最高可超过100℃。为了给航天员提供合适的环境,研制人员设计出了一款低吸收-低发射热控涂层,并喷涂在我身体表面。我就像穿了一件神奇的银色控温”冲锋衣”,能够在200℃大温差、长期低温及强辐射的太空中,将舱内环境温度控制在18-26℃,自在翱翔。

至于大家好奇的返回舱返回地球后,外表面金光闪闪的样子,那其实就是我们银色外衣在返回地球时,与大气层高速摩擦并氧化变黄后的样子。

介绍了上面这么多,不知道朋友们是否对我的成长经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回想二十年前,我的五哥(神舟五号飞船)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任务,成为我们”神舟家族”永远的骄傲。那时,还没出生的我,注定会肩负起更新更重的载人航天使命。

六个月前,我们神舟十五号飞船成功与空间站交会对接。那一刻,中国空间站组合体首次形成了由6个航天器组成的”三舱三船”的最大构型,6名中国航天员在太空首次上演”太空会师”。此时,不辱使命、安全回到祖国大地的我,依旧内心激荡、难以忘怀。

如今,中国空间站已全面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5月30日,我在中国空间站热烈迎接了十六弟(神舟十六号飞船)的到来。相信十六弟在新的征途上,将会悉心守护”博士”乘组,保障他们在新任务、新征程中工作和生活安全。期待几个月后,我们在美丽的地球家园再次相聚。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众号

主题二拓展训练关于“气温探究”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

①入夏以来,北半球多个国家遭遇持续高温天气,欧洲多地突破高温历史纪录。气象学家们普遍认为,今年全球气候变暖的节奏、程度、高温的极端性与破纪录频次十分罕见。

②北半球极端高温由多重因素导致。一是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今年夏天,大气环流系统表现出一致性的暖性高压环流系统控制情形,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带和伊朗高压均阶段性增强,形成大范围的整体环球暖高压带。受高压系统影响,热空气会留在近地面,散不出去,就会让这个地方非常热。

③二是跨越3年的拉尼娜事件对大气环流异常“推波助澜”。拉尼娜事件指的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使得热带纬圈环流加强,引发纬圈次级环流的齿轮效应。今年春季以来,赤道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在加强,加上印度洋海温异常,推动副热带高压持续增强。

④三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增暖放大与调制作用。数据显示,全球气温每上升1℃,大气水汽会增加约7%,使得极端降水概率增加。过去50年一遇的高温会成为10年一遇的事件,变得更为频繁。事实上,近年来全球气候系统的不稳定已经在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广发、强发和并发,气候异常状况显得更加持久和频繁,更多区域在遭遇更多的复合极端事件。

⑤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逐步认识到全球气候异常可能同热带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有关。现在人们已充分认识到,碳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一大主因,创纪录的温室气体浓度正在推动温度上升,使天气变得更加极端。

⑥面对更加严峻的气候挑战,人们需要充分意识到潜在危机,采取切实行动。早期预警是应对灾害行之有效的方式,各国应建立和完善针对极端气候的多部门预警防御协调体系,早预警、早行动。 同时,有必要建立协调统一的全球温室气体监测基础设施,为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行动提供支撑,从而更好地实现《巴黎协定》相关目标,共同减缓气候变暖进程和减小带来的影响。

(选自2022年8月2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材料二〕

①今年夏天,无论身在何方,有一件事人们达成了共识:热。

②从8月12日至今,中央气象台已连发10个最高级别高温预警:红色预警。8月17日,国家气象中心评估,综合考虑高温事件的平均强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

③过去一个月,35℃以上高温天气覆盖中国450万平方千米。杭州、南昌、上海、福州、重庆、长沙等地高温天数超过25天,超过 200个国家级观测站突破最高气温历史极值。上海自 1873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总共出现21个40℃以上的极端酷热天气,光是今年夏天,就“包揽”了三分之一。

④这场60年一遇的高温,使得很多医院的急诊科和重症监护室涌进比往年更多的中暑和热射病患者。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今年7月以来,全国已经有至少35人死于中暑。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不仅仅是中暑,高温会影响人体很多系统,引起包括心血管、呼吸道、脑卒中等疾病高发,还会引起精神疾病,比如,更多的暴力事件、更高的自杀倾向等。

⑤应关注高温天气下所有人的生命安全,加强对敏感人群的保护,尤其重视户外工作者的工作条件改善,包括遇到高温天气,在非紧急情况之下,他们有权利减少工作时长,减少户外工作等。公共卫生等部门应多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人们认识到什么是高温事件,该事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如何,热应激反应的特征等;并鼓励人们在高温期间自主采取适应行动以降低风险,例如多喝水、不饮酒、穿轻薄衣物、关注周围老人的健康状况等。

(选自2022年 8月 22 日《中国新闻周刊》,有改动)

〔材料三〕

①今年夏天的高温事件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综合强度强。气象监测显示:6月13日至8月30日,区域性高温事件持续79天,覆盖范围超过500万平方千米,全国有23个省份出现40℃以上高温,366个国家气象站的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

②由于高温持续时间较长,一些河流在主汛期出现干枯现象。在长江流域,多处水位创有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低,洞庭湖、鄱阳湖提前“入枯”。 同时,高温天气也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种种不利影响,如用电需求激增、水电产能下降、农业生产受阻、森林出现火灾等。

③今年高温事件的极端性特征和气候变化的背景是密切相关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中指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20世纪中叶以来已经观测到了许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其中高温的多发是非常显著的特征。

④“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警示,提示我们要更加深刻地认识气候变化,从各个方面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气候专家章大全说,“这几年,我国在农业生产、洪涝灾害、建筑设计等方面应对气候风险和减灾防灾的能力都在提高。但另一方面,也应提高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的意识,利用气候预测产品未雨绸缪应对气候风险,努力将社会经济影响和损失降到最小。”

⑤专家解释,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今年夏天的高温打破了历史纪录,具有一定的极端性。但从气候周期性规律来说,由于地球气候系统有自我调节功能,极端事件发生概率的上升并不意味相同类型的极端事件每年都会发生。

⑥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这要求气象部门进一步提升预报准确率,同时将预报对象向下游进行拓展,发展基于灾害风险评估的气候风险预测,以便决策部门和社会公众更加科学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

(选自2022年9月5 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小乐准备制作一份有关气温探究的手抄报,请你帮助他完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