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消息二则》分层作业

课内阅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西起九江(不含)”中能不能去掉“不含”一词?为什么?
(2)、这则消息中与“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形成鲜明对比的词语有哪些?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文章写三路大军的战况时,详写东路军,略写西路军和中路军。请结合全文说说这样的详略安排有什么好处。
举一反三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波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

       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地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是被带入晶莹的天空中了。

       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隽逸地从容地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小燕子却从容地憩着了。它们展开了双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双翼如浮圈似的支持着体重,活是一只乌黑的小水禽,在随波上下地浮着,又安闲,又舒适。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

       在故乡,我们还会想像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

       海水仍是平贴无波,许多绝小绝小的海鱼,为我们的船所惊动,群向远处窜去;随了它们飞窜着,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划起的长痕。这小鱼是我们小燕子的粮食么?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

       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冬景

贾平凹

    早晨起来,匆匆到河边去,一个人也没有,那些成了固定歇身的石凳儿,空落着,连烫烟锅磕烟留下的残热也不存,手一摸,A.冷得像烙铁一样地生疼。

    有人从河堤上走来,手一直捂着耳朵,四周的白光刺着眼睛,眯眯地睁不开。天把石头当真冻硬了,瞅着一个小石块踢一脚,石块没有远去,脚被弹了回来,痛得“哎哟”一声,俯下身去。

    堤下的渡口,小船儿依然,柳树上,却不再悠悠晃动,横了身子,被冻固在河里。船夫没有出舱,吹着他的箫管,若续若断,似乎不时就被冻滞了。或者嘴唇不再软和,不能再吹下去,在船下的冰上燃一堆柴火。烟长上来,细而端。什么时候,火堆不见了,冰面上出现一个黑色的窟窿,水嘟嘟冒上来。

    一只狗,白茸茸的毛团儿,从冰层上跑过对岸,又跑回来,它在冰面上不再是白的,是灰黄的。后来就站在河边被砸开的一块冰前,冰里封冻了一条小鱼,一个生命的标本。狗便惊奇得汪汪大叫。

    田野的小路上,驶过来一辆拉车。套辕的是头毛驴,样子很调皮,公羊般大的身子,耳朵上,身肚上长长的一层毛。主人坐在车上,脖子深深地缩在衣领里,不动也不响,一任毛驴跑着。落着厚霜的路上,驴蹄叩着,干而脆地响,鼻孔里喷出的热气,向后飘去,立即化成水珠,亮晶晶地挂在长毛上。

    有拾粪的人在路上踽踽地走,用铲子捡驴粪,驴粪却冻住了。他立在那里,无声地笑笑,做出长久的沉默。有人在沙地里扫树叶,一个沙窝一堆叶子,全都涂着霜,很容易抓起来。扫叶人手已经僵硬,偶尔被树枝碰了,就伸着手指在嘴边,笑不出来,哭不出来,一副不能言传的表情,原地吸溜打转儿。

    最安静的,是天上的一朵云,和云下的那棵老树。

    吃过早饭,雪又下起来了。没有风,雪落得很轻,很匀,很自由,在地上也不消融,虚虚地积起来,什么都掩盖了。天和地之间,已经没有了空间。

    只有村口的井,没有被埋住,远远看见往上喷着蒸气。小媳妇们都喜欢来井边洗萝卜,手泡在水里,不忍提出来。

    这家老婆婆,穿得臃臃肿肿,手上也戴上了蹄形手套,在炕上摇纺车。猫不再去恋爱了,蜷在身边,头尾相接,赶也赶不走。孩子们却醒得早,扒在玻璃窗上往外看。玻璃上一层水汽,擦开一块,看见院里的电线,差不多指头粗了:

    B.“奶奶,电线肿了。”

    “那是落了雪。”奶奶说。

    “那你在纺雪吗,线穗子也肿了。”

    他们就跑到屋外去,张着嘴,让雪花落进去,但那雪还未到嘴里,就总是化了。他们不怕冷,尤其是孩子,互相抓着雪,丢在脖子里,大呼大叫。

    一声枪响,四野一个重重的惊悸,阴崖上的冰锥震掉了几个,哗啦啦地在沟底碎了,一只金黄色的狐狸倒在雪地里,殷红的血溅出一个扇形。冬天的狐皮质量好,正是村里年轻人捕猎的时候。

    麦苗在厚厚的雪下,叶子没有长大,也没有死去,根须随着地气往下掘进。几个老态龙钟的农民站在地边,用手抓住雪,捏个团子,说:“那雪,好雪,冬不冷,夏不热,五谷就不结了。”他们笑着,叫嚷着回去煨烧酒喝了。

    雪还在下着,好大的雪。

    一个人在雪地里默默地走着,观赏着冬景。前脚踏出一个脚印,后脚离起,脚印又被雪抹去。前无去者,后无来人,他觉得有些超尘,想起一首诗,又道不出来。

    “你在干什么”一个声音。

    他回过头来,一棵树下靠着一个雪桩。他吓了一跳,那雪桩动起来,雪从身上落下去,像脱落掉的锈斑,是一个人。

    “我在做诗。”他说。

    “你就是一首诗。”那个人说。

    “你在干什么”

    “看绿。”

    “绿在哪儿”

    “绿在树杈上。”

    树上早没有了叶子,一群小鸟栖在枝上,一动不动,是一树会唱的绿叶。

    “还看到什么吗”

    “太阳,太阳的红光。”“下雪天没有太阳的。”

    “太阳难道会封冻吗?瞧你的脸,多红;太阳的光看不见了,却红了你的脸。”

    他叫起来了:

    “你这么喜欢冬天!”

    “冬天是庄严的,静穆的,使每个人去沉思,而不再轻浮。”

    “噢,冬天是四季中的一个句号。”

    “不,是分号。”

    “可惜冬天的白色那么单调……”

    “哪里!白是一切色的最丰富的底色。”

    “可是,冬天里,生命毕竟是强弩之末了。”

    “正是起跑前的后退。”

    “啊,冬天是个卫生日子啊!”

    “是的,是在做分娩前准备的伟大的孕妇。”

    “孕妇!”

    “不是孕育着春天吗?”

    说完,两个人默默地笑了。

    两个陌生人,在天地一色的雪地上观赏冬景,却也成为冬景里的奇景。

选自《贾平凹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书社1992年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种爱

丁立梅

    ①认识陈家老四,缘于我婆婆。婆婆来我家小住,我下班回家,陈家老四正站在我家院门口,跟婆婆热络地说着话。

    ②陈家老四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父亲过世早,上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都已另立门户。他们与他感情一般,与母亲感情也一般,平常不怎么往来。只他和寡母,守着祖上传下的三间平房度日。

    ③他没正式工作,蹬着辆破三轮,上街帮人拉货。婆婆怕跑菜市场,有时会托他带一点蔬菜回来。他每次都会准时送过来,看得出,那些蔬菜,已被他重新打理过,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婆婆削个水果给他吃,他推托一会,接下水果,憨憨地笑。路上再遇到我,他没头没脑说一句,你婆婆是个好人。

    ④他却得了绝症,肝癌。穷,医院是去不得的,只在家里吃点药,等死。精气神儿好的时候,他会撑着出来走走,身旁跟着他的白发老母亲。小区的人,远远望见他,都避开走,生怕他传染了什么。他坐在我家的小院子里,苦笑着说,我这病,不传染的。我们点头说,是的,不传染的。他得到安慰似的,长舒一口气,眼睛里,蒙上一层水雾,感激地冲我们笑。

    ⑤一天,他跑来跟我婆婆说,阿姨,我怕是快死了,我的肝上积了很多水。

    ⑥我婆婆说,别瞎说,你还小呢,有得活呢。

    ⑦他笑了,说,阿姨,你别骗我,我知道我活不长的。只是扔下我妈一个人,不知她以后怎么过。

    ⑧我们都有些黯然。春天的气息,正在蓬勃。空气中,满布着新生命的香,叶在长,花在开。而他,却像秋天树上挂着的一枚叶,一阵风来,眼看着它就要坠下来,坠下来。

    ⑨我去上班,他在半路上拦下我。那个时候,他已瘦得不成样,脸色蜡黄蜡黄。他腼腆地冲我笑,老师,你可以帮我一个忙么?我说,当然可以。他听了很高兴,说他想在小院子里种些花。你能帮我找些花的种子么?他用期盼的眼神看着我。见我狐疑地盯着他,他补充道,在家闲着也无聊,想找点事做。

    ⑩我跑了一些花店,找到许多花的种子带回来——太阳花、凤仙花、虞美人、喇叭花、一串红……他小心地伸手托着,像对待小小的婴儿,眼睛里,有欢喜的波在荡。

    ⑪这以后,难得见到他。婆婆说,陈家老四中了邪了,筷子都拿不动的人,却偏要在院子里种花,天天在院子里折腾,哪个劝了也不听。

    ⑫我笑笑,我的眼前,浮现出他捧着花的种子的样子。真希望他能像那些花儿一样,生命有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⑬某天大清早,买菜回来的婆婆突然说,陈家老四死了。

    ⑭像空谷里一声绝响,让人怅怅的。我买了花圈送去,第一次踏进他家小院,以为定是灰暗与冷清的,却不,一院子的姹紫嫣红迎接了我。那些花,开得热情奔放,仿佛落了一院子的小粉蝶。他白发的老母亲,站在花旁,拉着我的手,含泪带笑地说,这些,都是我家老四种的。

    ⑮我一时感动无言,不觉悲哀,只觉美好。原来,生命完全可以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存活的,就像他种的一院子的花。而他白发的老母亲,有了花的陪伴,日子亦不会太凄凉。

现代文阅读

老师:下面文章约2500字,略读此文,请尽量在6分钟左右读完。略读时,请注意文章写了关于外婆的哪些典型事件。之后再精读文章,捕捉文本细节,于细节关联中体会作者的情思

带外婆出去玩

李娟

①我们无论去到哪里,都一定会带上外婆的。要不然怎么办呢?她快九十岁的人了,要是把她一个人撂在城里或内地的话,那多可怜啊。虽然我们生活也不好,在山里四处奔波的,连个像样的床也没法给她老人家支一张,也不能给她弄点好吃的东西。但一家人好歹都能在一起,无论干点什么,都放心。

②我妈的理由则是:有老人在嘛,出去玩的时候嘛,就有人看商店了嘛。

③可惜这个算盘没打好,别看外婆年龄大了,人还灵醒得很呢。又刚刚从内地来,看到什么都稀罕极了,玩心比谁都重。一听说我们要出去玩,就不声不响一个人悄悄地换了衣服和鞋子,戴上草帽,拄上拐棍,早早地站到路口等我们了。

④我们实在不想带她出门。没办法啊。以前在库委牧场做生意,住的是木头房子,虽然跟牛圈差不多,但人走空了至少还可以象征性地锁一下门。到了沙依横布拉克,住的是帐篷,就几块塑料布盖住了全部的商品,一定得留人看门的。再说外婆毕竟上了年纪,爬坡上坎的也不行了,哪能跟上我们这么利索的年轻人。我们和她一起出去的话,得先猴一样蹿出去一截子,再等她老人家半个小时,然后再蹿一截,再充满耐心地等。在险要处,还要陪着她老人家提心吊胆地一步一步挨过去,总之,出去玩的话,只要带上外婆,肯定不会玩得尽兴。

⑤但要把外婆一个人留在家里的话,我们在外面也不会有多自在。一路上又老操心着家里,只想早早回去。除了惦记她一个人在家寂寞,不安全以外,还有——她老人家老是把货架上好吃的东西自以为不露痕迹地偷出来,发给附近的小孩子。我们出门半个小时后,就开始掐算了:开始少苹果了……再过一会儿又想:一把糖又没了……回去的路上:这下好了,泡泡糖盒子也空了……

⑥于是,每次回家的情景便是这样的:小店门口簇拥的孩子们一哄而散,剩一地的果核糖纸。外婆笑眯眯地站在最里面,高高兴兴地、假假地说:“今天生意好得很!特别是吃的东西卖得最快!”

⑦这倒也罢了,哄了小孩子总能落下点人情(我们这里的小孩子每次到森林里拾柴火回来,都会往我们家门口的柴火垛上扔一两根)。她一天到晚自作主张地胡卖东西,就不可原谅了。

⑧一次,她把二十块钱的胶卷两块五毛钱就卖出去了。那个捡了大便宜的人,第二天居然还想来捡,被我们骂了一顿。然后我们又回过头使劲埋怨外婆。谁知她老人家还振振有词:“那么丁点大的小盒子,哪值得到这么多的钱?你们不要乱卖东西!”——看,她还说我在乱卖。我们板着脸,都不理她了。过了一会儿她好像终于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情,但仍然虚弱地为自己进行最后的开脱:“再怎么说我还是收了他两块五,总比一分钱不要白送给他强嘛……”

⑨家里有了这么个老太太,真是毫无办法。

⑩另外,她注意到了我们三块钱就卖出一瓶啤酒,于是从那以后,不管什么酒她老人家一律都三块钱卖。包括很贵的那种伊犁特。我妈说:“这样可不行,外婆看商店的时候,我们得留下一个人看外婆。”

⑪当然啦,在外面玩多好啊,我们谁也不愿意做留守的那一个。于是便轮流值日。开始我们两个还都挺自觉的,到了后来,就开始赖皮了。谁的动作快,谁腿长,谁就占便宜。我这人比较老实,早上吃了饭,总是要刷锅洗碗什么的,因此总是吃亏,总是眼巴巴地看着她扬长而去,而且还没有多少怨言。我妈就不一样了,每次迟一步让我占了先机的话,就开始使劲怂恿外婆搞破坏了——

⑫“妈,你看,妹仔又要带你出去玩了,还不快点穿衣服,还不快点跟上!”

⑬一面又得意洋洋地冲我大喊:“娟,你等一等嘛,外婆也想去,你顺便把她带上吧!”

⑭我大惊失色,外婆喜出望外。我装作没听到似的,拔腿就跑,外婆来不及穿好衣服,把大衣和拐棍都挟在腋下,跌跌撞撞就冲出来了。我妈又好心地追上她,给她戴上草帽,推着她往我这边跑:“妹仔,你慢一点,等一下外婆嘛!”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

⑮而我呢,总是跑得很远了,又忍不住回头看,看到外婆还在沼泽边的草地里蹒跚着,急急往我这边赶。她的身子瘦小佝偻,闪闪乎乎,摇摇晃晃的。她还一点儿也不知情呢,一个劲儿地怪我走得太快了:“妹仔啊,你慢一点啊,你慢一点啊,我撵不上你呀……”

⑯让人心里忍不住一片动荡,一片汪洋,柔软得呀,于是两只脚再也走不动了。

⑰外婆在这山野里多么孤独……

⑱每次都这样,心一软,就完了。接下来想也想得到这一趟行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通常是我搀着她慢悠悠地磨蹭到前面山路拐弯的地方时,她就满意了:“娟哪,走了这么远了,好了,今天玩够了。我们回去吧,你妈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

⑲我就只好跟傻子似的,再慢悠悠把她搀回去。而在家里,我妈早已收拾妥当,准备出发,只等我回来和她交班了。

⑳当然,我也不是好欺负的,我也会用这一招来对付她。可她的结果总是比我好,因为我一个人在家的话,外婆更“不放心”。所以每次出门没走几步她就能把外婆撂下。

㉑有一次她去爬左边那座山,外婆也跟去了。我估计最多半个小时外婆就该被甩下回来了。可是这一去,去了整整两个小时,而且最后还是外婆一个人回来的。不晓得出了什么事。

㉒我连忙问她走了多远。

㉓她说:“极远极远极远极远……”

㉔我问:“山高不高?”

㉕她说:“极高极高极高极高……”

㉖我说:“那你一个人怎么下来的?”

㉗她连忙转过身,让我看她的屁股,并且问我磨破了没有。

㉘我气坏了,我妈也真是的,怎么能让外婆一个人走那么远的路回来?两个小时呢!

㉙外婆又说:“好高好高的山哟,老子(呃,她老人家向来都这么自称……)从没见过那么高的山,老子爬到半路(吹牛,她能爬到一半?)就累得不行了,你妈硬要老子上去,你妈又拉又扯,硬是把老子拖了上去,背了上去……唉呀呀——好高的山哪!骇得老子一身汗……那里头好多的树子呀,到处都躺得是,那么粗的(展开手臂比画了一下)有,那么粗的(把手臂展得直直的又比画了一下)也有,也没见有谁把它拖回去当柴烧,估计从来也没有人进去过(又在吹了),好高啊好高啊……老子这回可是上去过一次了,呃,老子这回晓得了,呃——再也不想了,老子再也不去想它了……”

㉚可是从那以后,她就天天开始想了。她天天坐在帐篷外,仰着脖子遥望对面半山上那片浓重的森林,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那么粗啊……从没得人进去过……”

㉛出神得,旁边的稀饭沸得都顶掉了锅盖还不知道。那是她平生第一次进入森林。

(选自《阿勒泰的角落》)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梨花风起正清明
丁立梅

①祖母走后,祖父对家门口的两棵梨树,特别地上心起来,有事没事,他爱绕着它们转,给它们松土、剪枝、施肥、捉虫子,对着它们喃喃说话。

​​​​​​​②这两棵梨树,一棵结苹果梨,又甜又脆,水分极多;一棵结木梨,口感稍逊一些,得等长熟了才能吃。我们总是等不得熟,就偷偷摘下来吃,吃得满嘴都是渣渣,不喜,全扔了。被祖母用笞帚追着打,败家子啊,糟蹋啊,响雷要打头的啊!祖母跺着小脚骂。

​​​​​​​③我打小就熟悉这两棵梨树。它们生长在那里,从来不曾挪过窝。那年,我家老房子要推掉重建,父亲想挖掉它们,祖母没让,说要给我们留口吃的。结果,两棵梨树还是两棵梨树,只是越长越高、越长越粗了,中学毕业时,我约同学去我家玩,是这么叮嘱他们的,我家就是门口长着两棵梨树的那一家啊,两棵梨树俨然成了我家的象征。

​​​​​​​④我家穷,但两棵梨树,很为我们赚回一些自尊。不消说果实成熟时,逗引得村里孩子没日没夜地围着它们转。单单是清明前后,它们一头一身的洁白,如瑶池仙子落凡尘,就足够吸人眼球。我们玩耍,掐菜花,掐桃花,掐蚕豆花,掐荠菜花,却从来不掐梨花。梨花白得太圣洁了,真正是“雪作肌肤玉作容的,连小孩也懂得敬畏。只是语气里,却有着霸道,我家还有梨花的。——我家的!多骄傲。

​​​​​​​⑤祖母会坐在一树的梨花下,叠纸钱。那是要烧给婆老太的,她一边叠纸钱,一边仰头看向梨树,嘴里念叨,今年又开这许多的花,该结不少梨了 , 你婆老太可有得吃了。婆老太是在我五岁那年过世的。过世前,她要吃梨,父亲跑遍了整条老街,也没找到梨。后来,我家屋前就多出两棵梨树来,是祖母用一只银镯换回栽下的。每年,梨子成熟时,祖母都挑树上最好的梨,给婆老太供上,我们再馋,也不去动婆老太的梨,

​​​​​​​⑥我有个头疼脑热的,祖母会拿三根筷子放水碗里,嘴里念念有词。等筷子在水碗里终于站起来,祖母会很开心地说,没事了,是你婆老太疼你,摸了你一下。然后,就给婆老太叠些纸钱烧去。说来也怪,隔日,我准又活蹦乱跳了。

​​​​​​​⑦那时,对另一个世界,我是深信不疑的。觉得婆老太就在那个世界活着,缝补浆洗,一如生前。有空了,她会跑来看看我,摸摸我的头。这么想着,并不害怕。特别是梨花风起,清明上坟,更是当作欢喜事来做的。坟在菜花地里,被一波一波的菜花托着。天空明朗,风送花香。我们兄妹几个,应付式地在坟前磕两个头,就跑开去了,嬉戏打闹着,扎了风筝,在田埂道上放。那风筝,也不过是块破塑料纸罢了,被纳鞋绳牵着,飘飘摇摇上了天。我们仰头望去,那破塑料纸,竟也美得如大鸟。

​​​​​​​⑧祖母走后,换成祖父坐在一树的梨花下叠纸钱。祖父手脚不利索了,他慢侵叠着,一边仰头望向梨树,说,今年又开这许多的花,该结不少梨了 , 你奶奶肯定会欢喜的。语气酷似祖母生前。

​​​​​​​⑨我怔一怔,坐他身边,轻轻拍拍他的手背。我清楚地知道,有种消失,我无能为力,祖父突然又说,你奶奶托梦给我,她在那边打纸牌,输了,缺钱呢,我听得惊异,因为夜里我也做了同样的梦,梦见祖母笑嘻嘻地说,我每天都打纸牌玩呀。我信,亲人之间,定有种神秘通道相连着,只是我们惘然无知。

​​​​​​​​​​​​​​⑩祖母走后三年,祖父也跟着去了。他们在梨花风起时,合葬到一起。他们躺在故土的怀抱中,再不分离。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