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独立与合作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

    学生只有具有合作精神,才能积极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序地展开;学生只有具有合作精神,同学之间才能团结协作,互助友爱,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学会了与别人合作,不仅可以帮助自己找到成功的捷径,还可以帮助别人得以提高和发展,并且也可以为大家今后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很好的基础。

    学生的独立意识在学习当中更是不容忽视,在课堂学习中,一定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生的思维不能总是跟着老师转,也不能总是随着同学跑,而应该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去掌握。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理解的东西,才是他真正要掌握的东西。智慧若离开紧张的动脑,离开思考,离开独立的探索,就不会得到发展。所以,我们应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使得知识在深刻理解和运用的情况下不断地发展。“没有思考就不会有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师要善于提供机会让学生独立思考,把独立发现的道路让给学生走;要不惜花费时间,让学生去深入思考他们接触到的事实、现象及规律的实质。学生想得越深入、越透彻,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就越深刻、越牢固。

    在巩固知识与做习题方面更应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促使学生思维积极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不要过分迷恋集体作业的形式,那只会造成一种一切顺利的表面现象。教师是否能及时地得到每一个学生脑力劳动情况的信息,取决于是否能正确地选择让学生运用知识去解答的题目,是否能考虑到学生的个人能力,特别是考虑到脑力劳动的独立性和个体性。虽然我们平日要求学生要互助友爱,教师对学生要诲人不倦,但这并不是说学生有了困难,我们就一定要帮他或替他去解决。当学生的头脑需要考虑、深思和研究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应当只是减轻学生掌握教材时的难度,帮他摆脱思考,那样只会适得其反,让他们的智力和才能逐渐变得迟钝起来。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使学习、掌握知识变得很轻松,毫无困难。恰恰相反,教育者的任务在于要使学生遭遇困难,只有当学生遇到困难并克服这些困难的时候,他的智力才会得到发展,并且也可以让他认识到,不付出劳动就体会不到克服困难的快乐,这又有利于培育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也是学生愿意学习的内动力之一。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需要合作的社会。如果不学会合作,闭关自守,不善于吸取别人的先进经验和科学技术的话,那么落后的将永远落后,甚至会更落后:同样一个人若缺乏独立的意识,不积极地拼搏、努力开拓的话,也不会取得大的成就。作为一个现代人,尤其是中学生,只有学会合作和具有独立意识,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在论述合作的重要性的同时,从两个方面论述了独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这两个方面是什么?
(3)、在现代社会中,如果缺乏合作意识,造成的后果将是什么样?
(4)、文章题目是“独立与合作”,而作者却用大量的篇幅论证“独立”的意义和作用,这样安排是否合理?说说你的理由。
(5)、第2段中说“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你尝到过与他人合作的甜头吗?请用一段简略的文字举例说明。
举一反三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石缝间的生命

林 希

    ①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②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瘦的薄叶,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根须,只为了不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己去寻找那不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的不可遏制。

    ③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做野菜。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它们的根深埋在石缝狭隘的间隙里。它们默默地为攀登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④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的,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巅峰。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由此,它们才能迎击暴雨的侵袭. 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一片土地。

    ⑤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找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⑥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它又是美学的,它具有如此震撼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学习的目的

    ①学习,似乎是我生活的全部。它对我、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然而,在学习之余,我却从未想过学习的目的。

    ②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学习的目的都是不同的。意志消沉的人是被迫去学,学的目的在于别人;胸怀大志的人是自发去学,学的目的也在于别人。不过,更多的人学的目的在于自身。为财源广进,为位高权重,为人之仰慕,为光耀门楣……但,这些似乎都不是学习的真谛。

    ③为别人而被迫学习的人,自然心有不甘,意有不满。怀着这许许多多的不甘和不满,无心去学,无意去学,便也在情理之中了。倘使被逼得紧了、急了,便借着“冲动年代”的冲动脾气闹个鸡飞狗跳、永无宁日。学习对于这些人来说,反成了祸害。

    ④为别人而自发学习的人,自然胸怀宽广,学有动力。正如范仲淹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刻苦修学;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发读书,声载华夏;钱学森潜心钻研,振兴民族科技,终成伟业。还有许多平凡岗位的技术人员为了实现技术革新不断钻研。学习对于这些人来说,便成了责任。

    ⑤若是抱着求名、求利、求权之心而学,便成了“动机不纯”。根既朽之,叶岂荣焉?拿起书本、金钱、美女、令牌、绶带,先一一在眼前云烟般缭绕,结果绕花了双眼,罩住了心智,蒙晕了头脑,再去看那些公式、定理,又怎么能钻得进去、想得出来呢?纵然能缚住心思,不再心猿意马,却治不住求名之切,用心浮躁。学习时难免受到利欲所迫,急于求成。这时,学习就等于通向失败之路。

    ⑥其实,钱、权、名都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过分地追求就会身陷世俗,难以自拔。若利用学习来追求,便是入了更大的误区,到头来得到的只不过是一枕黄粱,满腹辛酸罢了。

    ⑦然而,做学问先要静心。诸葛亮曾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可见,静心学,学心静。只有心中天高地阔,静如止水,才能专心去学;只有不受世俗外物干扰,才能用心专一。反之,个别人为世俗浮华所干扰,杂念搅扰了内心的平静,追求假学历,不学无术,最终只能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⑧如此说来,学习的目的就是求“善其身,增其智,兴其国”。

(选自《智慧背囊》,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济南的冬天

老舍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

       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

       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

       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睛,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水井与符号文化

       ①伴随岁月的积淀,水井的文化意义远远超越了功能意义,成为一种因情景不同而文化意义不同的符号。

       ②“井”最常见的符号意义即代表了家国故园,自古就有“背井离乡”、“乡井”之说。“九夫为井,四井为邑”、“改邑不改井”。中国的传统观念视之为命根子,把“背井离乡”看成是人生一大苦事,中国古人安土重迁,具有很强的乡土文化情结。一口水井成了故乡家园的象征,他乡的一碗井水常常让人充满了离愁别绪,思念之情涌上心头。同时,水井本身又恰恰位于地上而深入地下,井口小,如果人在其中,所见井上之天也就小。这种特殊的空间视野便引申出“井”的又一重符号内涵,即坐井观天。这一意思的形成是源于刚刚提到的“水井作为家国故园的象征”的符号象征,集中体现了固定的生活区域对人思想的禁锢、束缚,阻碍着人们超越现状、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的脚步。

       ③佛教作为一件舶来品(指进口的货物),已经完完全全打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它与中国民间文化相融合,借“井”喻理,常常体现了佛法无边的大智慧。水井在佛家教义中被看作是功德的载体,它具备了普渡众生、解救众生于水火的拯救功能,成为一种可以依托的身心归宿的象征。

       ④北京故宫里有一口水井,名为“珍妃井”。关于这口井的传说是慈禧太后在杀害戊戌维新派志士后,对支持光绪变法的珍妃百般加害,并将其打入冷宫,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携光绪逃离京城,走前令太监把珍妃推入井中溺死。历史上关于珍妃的死因有不同说法,但这口令珍妃香消玉殒的井是的的确确存在的,这也是“水井”符号最为凄惨的一层表达,“井”常常成为受欺凌妇女最后的归宿。“井”象征着受侮辱受欺凌的女性彼岸的家园,是她们灵魂与肉体最后的归依,同时也是她们悲惨命运的象征。

       ⑤水井通往地下,而地下世界是无人知晓的、神秘的,因此井也就成为文学家借以虚构和想象的最好工具。特别是在中国的志怪小说中,井往往成为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象征,据此产生了很多关于神仙、鬼怪、隐士、异人的故事,如《搜神记》、《聊斋志异》、《西游记》等等。在正史当中也记录了不少关于井的怪异事情,表达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对理想的永恒追求,井也因此被赋予了神性和魔性。

(节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白马湖

朱自清

    今天是个下雨的日子。这使我想起了白马湖;因为我第一回到白马湖,正是微风飘萧的春日。

    白马湖在甬绍铁道的驿亭站,是个极小极小的乡下地方。在北方说起这个名字,保管一百个人中一百个人不知道。但那却是一个不坏的地方。这名字先就是一个不坏的名字。据说从前(宋时)有个姓周的骑白马入湖仙去,所以就有了这个名字。这个故事也是一个不坏的故事。假使你乐意搜集,或也可编成一本小书,交北新书局印去。

    白马湖并非圆圆的或方方的一个湖,如你所想到的,这是曲曲折折大大小小许多湖的总名。湖水清极了,如你所想到的,一点儿不含糊,像镜子。沿铁路的水,再也没有比这里清的,这是公论。遇到早年的夏季,别处湖里都长了草,这里却还是一清如故。白马湖最大的,也是最好的一个,便是我们住过的屋的门前那一个。那个湖不算小,但湖口让两面的山包围住了。外面只见微微的碧波而已,想不到有那么大的一片。湖的尽头,有一个三四十户人家的村落,叫做西徐岙,因为姓徐的多。这村落与外面本是不相通的,村里人要出来得撑船。后来春晖中学在湖边造了房子,这才造了两座玲珑的小木桥,筑起一道煤屑路,直通到驿亭车站。那是窄窄的一条人行路,蜿蜒曲折的,路上虽常不见人,走起来却不见寂寞。尤其在微雨的春天,一个初到的来客,他左顾右盼,是只有觉得热闹的。

    春晖中学在湖的最胜处,我们住过的屋也相去不远,是半西式的。湖光山色从门里从墙头进来,到我们窗前、桌上。我们几家接连着;丏翁的家最讲究。屋里有名人字画,有古瓷,有铜佛,院子里满种着花。屋子里的陈设又常常变换,给人新鲜的受用。他有这样好的屋子,又是好客如命,我们便不时地上他家里喝老酒。丏翁夫人的烹调也极好,每回总是满满的盘碗拿出来,空空的收回去。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湖上的山笼着一层青色的薄雾,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影子。水光微微地暗淡,像是一面古铜镜。轻风吹来,有一两缕波纹,但随即平静了。天上偶见几只归鸟,我们看着它们越飞越远,直到不见为止。这个时候便是我们喝酒的时候。我们说话很少,上了灯话才多些,但大家都已微有醉意。是该回家的时候了。若有月光也许还得徘徊一会;若是黑夜,便在黑暗里摸索、醉着回去。

    白马湖的春日自然最好。山是青得要滴下来,水是满满的、软软的。小马路的两边,一株间一株地种着小桃与杨柳。小桃上各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疏星。杨柳在暖风里不住地摇曳。在这路上走着,时而听见锐而长的火车的笛声是别有风味的。在春天,不论是晴是雨,是月夜是黑夜,白马湖都好——雨中田里菜花的颜色最早鲜艳;黑夜虽什么不见,但可静静地受用春天的力量。夏夜也有好处,有月时可以在湖里划小船,四面满是青霭。在船上望别的村庄,像是蜃楼海市,浮在水上,迷离惝恍的;有时听见人声或犬吠,大有世外之感。若没有月呢,便在田野里看萤火。那萤火不是一星半点的,如你们在城中所见;那是成千成百的萤火。一片儿飞出来,像金线网似的,又像耍着许多火绳似的。只有一层使我愤恨。那里水田多,蚊子太多,而且几乎全闪闪烁烁的是疟蚊子。我们一家都染了疟疾,至今三四年了,还有未断根的。蚊子多,足以减少露坐夜谈或划船夜游的兴致,这未免是美中不足了。

    离开白马湖是三年前的一个冬日。前一晚“别筵”上,有丏翁与云君,我不能忘记丏翁,那是一个真挚豪爽的朋友。但我也不能忘记云君,我应该这样说,那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