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写作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以“当我走进考场的时候”为题,写一段文字。写进入考场时的心理活动,不超过300字。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思维定式的建立与突破

    ①有这样一道智力测验题:一笔画出四条连续的直线,把图中的九个点连接起来。

    ②很多同学费了好大劲也画不出来,原因在于他们总是局限在这九个点的区域内画线,总是觉得只能在点上转折。而只要突破了这两条思路限制,并不难按要求画出来。其实题目本来并没带那两个条件,为什么解题的人却不自觉地给加上了呢?这是人们思维的习惯性在作怪。

    ③这种思维的习惯性,又称思维定式。人们的学习过程,实质是各种思维定式的建立过程。所谓熟能生巧的“巧”,实质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某种固定联系。有的同学解数学题、物理题特别灵,有的同学背外语背古文明显比其他人快,有的同学写起文章来极富灵感,正是因为他们头脑里形成了优势各不相同的思维定式的缘故。可以说,多种思维定式的建立对于同学们来说意义十分重要,它有利于我们对各学科及时人门,有利于深人学习各学科知识,并且为我们将来的成功做好了知识准备。总而言之,一个人如果任何思雏定式都建立不起来,那是很糟糕的事情:早晨起来,先穿鞋还是先穿袜子都要思考半天,可就麻烦了。

    ④但是遇上类似本文开头提到的问题,思维定式又显出了它另一方面的属性:使人们的思索总是沿着固有的轨道进行,从而限制了创造性的发挥。思维定式可以使人工作高效率,但它很难产生新的思路,新的概念。人类历史上的一切发明创造,都是突破思维定式的结果。非欧几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计算机的二进制原理、史丰收的速算法等等,无一不是如此。据说在一般飞机发明之前,很早就有人设计了直升机,但直到定翼飞机飞了几十年,直升机也没能上天。因为根据反作用力原理,螺旋桨转动起来,机舱就要向反方向旋转,坐在里面谁受得了?直到处40年代,这一难题才得以解决,而解决方式却又大出前人意外地简单:给机舱加一条长长的尾巴,端点放置一个向侧方旋转的小螺旋桨。这有点像同学们做几何题的体会,必须加设辅助线才能解的题要难得多,原因在于给原有图形凭空加一条或几条线,是需要一点创造性思维的,而辅助线一旦画上,难题立刻变得十分简单明了。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后人一看都非常简单,活字印刷,有线电报,有什么难的?难就难在第一个把它想出来。一位教授让学生把鸡蛋立起来,谁也办不到,这位教授把鸡蛋一磕,立住了,然后说:“就这么简单,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得到的。”

    ⑤整个人类思维的发展史,可以说是无数定式的建立与突破的历史。因此,我们不但需要建立思维定式,更需要不断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突破了某种原有的习惯性思维,人们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而建立起新的思维定式,人们才能享用这些发明创造的成果。学生了解思维定式的两重性,掌握思维定式的建立与突破的辩证关系,就获得极大收益:既能较快地摸清规律,学好各科知识,又能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各种原理,搞一些小制作、小发明,为将来的成才打下基础。教师在不同时候,对不同学生,分别有侧重地引导建立或突破思维定式,才能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教学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不少于5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或校名。

(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②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

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都认为思考对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请你结合上面两则名言,以“为学习插上思考的翅膀”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言之有据,论证合理。

(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上面这首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道出了一位老者内心的凄苦与心系苍生的仁爱。你是否在这首诗中读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你在忠于原作内容的基础上,发挥你的想象力,幻化为诗人,根据这首诗的内容,仍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题,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