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同步检测

下列各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D、自/非享午/夜分,不见/魔月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各题。

清官周忱

[明]焦竑

    周文襄公阅一死狱,欲活之无路,形于忧叹。使吏抱成读之,至数万言,背手立听。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遂出其人。

    己巳之难 , 英宗既北狩 , 挞虏将犯京城,声言欲据通州仓。举朝仓皇无措,议者欲遣人举火烧仓,敌之因粮于我也。时周文襄公适在京,因建议令各卫军预支半年粮,令其往取。于是肩负者踵接于道,不数日京师顿实,而通州仓为之一空。

    公巡抚时,往来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处,询访民瘼。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罪。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节选自《玉堂丛语·清官周忱》)

【注解】①周文襄公:指周,历任庶吉士、刑部员外郎、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抚、工部尚书。

②己巳之难: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集兵五十万亲征,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己巳之难”。

③狩:婉指帝王逃亡或被俘。

④达虏:对蒙古贵族及其所拥有的军队的蔑称。

⑤通州仓:设置在通州的粮仓,下文的“通仓”为其简称。

⑥因粮于我:指蒙古瓦剌部的军队要掠夺我通州的粮食来解决供应。

⑦卫军:为明朝初期和中期的军制。

⑧民瘼(mò):老百姓的疾病痛苦。

古人对三峡多有描绘,老师选择了三篇古诗文作品进行阅读赏析,请你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上三峡

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慕行太迟。三朝又三慕,不觉鬓成丝。

【注释】①此诗是李白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流放夜郎途经三峡时创作的作品。

【乙】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丙】

A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嵌崟 , 数十步中,悉作不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B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 , 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慕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四》,有删改)

【注释】①嵌崟:嵌:险峻。崟:山石尖锐,形容山石高大、险峻。②信宿:连宿两夜,两个晚上。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