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3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去年暑假,爸爸带我去潜山爬山,___________________,山顶上,电视塔高高矗立,煞是雄伟。
A、这里的景色真美!山脚下,温泉河静静流淌,碧波粼粼 B、这里的景色真美!山脚下,静静流淌的温泉河,碧波粼粼 C、那儿的景色真美!山脚下,温泉河静静流淌,碧波粼粼 D、那儿的景色真美!山脚下,静静流淌的温泉河,碧波粼粼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寻常

李娟

    有人问画家黄永玉,您的人生哲学是什么?他只回答了两个字:寻常。

    说得多好。

    烟花三月,我坐在书房读书,窗外的鸟儿在桃花丛中谈天。累了,倚着窗子向外张望,就看见小区的围墙外那户农家。春日的午后,老婆婆抱着一个小婴孩,哼着小曲,哄他睡觉。院中的水池边,年轻的女子在浣洗衣物。墙角的几枝桃花开得灿烂,树下落了一地嫣红的花瓣。我看着她们,仿佛回到童年的故园。陌上桃花开遍,听燕儿一家在屋檐下呢喃,这就是寻常人家,寻常的幸福。那么静美、温馨。

    读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其中写家乡的集市,“若是逢集,则有一些卖茄子,辣椒,疙瘩白的菜担子,一些用绳络网在筐里的小猪秧子,我们就怀着很大的兴趣,看凤穿牡丹被面,看铁锅看茄子,看辣椒,看猪秧子,心底无事,只那样一路看去便是境界。”是啊,一路看过去,看市井人生,看世间百态,便是境界,透着寻常人世的喜悦和安然。

    年纪渐长,喜欢去的地方也是早市。喜欢看卖菜的小车上摆着白玉似的豆腐,担子里水灵灵的青菜,红艳艳的辣椒,紫色的茄子,青萝卜,路边的水池里养着一群活蹦乱跳的鲤鱼,生动鲜活,透着寻常日子的脉脉温情。汉江畔的小城里一家早点摊卖“蒸面”,每天清晨,小店门前的人排起了长龙。老板是位中年的女子,手腕戴着手指粗的金镯,手里端着小盆收钱,大声叫着:一大一小,大碗不要辣椒,小碗不要大蒜——招呼往来的客人,挥洒自如,有条不紊,犹如一位将军。门前十几人排队,她收钱找零不慌不忙,从未见她出错。人声鼎沸,食客们吃得热火朝天,俗世的烟火气都在小店里。原来,寻常日子就是一粥一饭,鲜活饱满,生生不息。

    读陈丹青整理的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木心讲《红楼梦》中的诗词,这样说:“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多好。”从没有人这样评价《红楼梦》中的诗词,却是如此妥贴、自然,让人折服。简洁不芜,水气泱泱,更有万千气象。

    他还讲过,大仲马是个老板,他和兰姆是好朋友,一起喝茶聊天,散步、打电话。他说:“人生和艺术,要捏得陇,要分得开。能捏拢,分开,人生、艺术,两者都成熟了。”原来大作家也有寻常的人生。他还说:“卡夫卡苦命、肺痨、爱焚稿,该把林黛玉介绍给卡夫卡;西蒙种葡萄养写作,昔年陶潜要是不种菊花改种葡萄多好。”在木心笔下,信手拈来,文风流利,至情至性,令人莞尔。他出入古今,洒脱自如,文学巨匠在他眼中也是寻常人,大师仿佛皆是他的芳邻,一出门就会遇见他们,见他们提篮买菜,过柴米油盐的日子,他们的爱恨悲欢如俗世中任何一个凡人。好文字正是这样,拿得起,也放得下。举重若轻,从容淡泊,耐人寻味。

    有记者采访作家史铁生,问他,您的专业是写作吧?他笑了笑,回答说:“我的专业是生病,业余爱好是写作。”听着他的话,内心无比的酸楚。他去世后,将身体的器官肝脏、脊髓、大脑都捐献了,毫不吝啬传递给了另一些陌生的生命。他二十一岁就瘫痪了,而后又患了严重的肾病,每周数次去医院做血液透析,直到生命的终结。距离他六十岁生日只有四天,那个在地坛里玩耍的孩子,走了。那个几十年坐在轮椅上的哲学家,站起身走了。他来世上一趟,告诉人们,这就是他寻常而又不寻常的人生。这样的人能将冰雪融化,让尘世温暖。

    寒冷的夜晚,从医院回来,因为父亲正在住院。夜里,疲惫的我坐在电脑前看书稿,怀里抱着暖水袋取暖。看得久了,眼睛干涩难忍。于是,在心里暗暗问自己,这般辛苦到底为了什么?原来,我只是为了让父亲早一天看见我的第二本散文集出版,趁一切都还来得及的时候,两代人生命的衔接处,光阴只是窄窄的台阶啊。想着病中的父亲,我再不能行走自如的父亲,再不能像从前一样谈笑风生的父亲,眼泪忍不住落下来。翻书,读到卡莱尔的一句话:“没有在长夜痛哭过的人,不足语人生。”仿佛那句话是为我写的,这就是我那段寻常的人生。

    在江南水乡的小镇西塘闲逛。晨曦里,一家小店铺前,一对老人在卖馄饨。白发的婆婆坐在木桌前包馄饨,馄饨如一只只小白鸽乖巧地卧在竹匾里。老爷爷手持蒲扇,弯着腰,忙着给炉子生火,粉墙黛瓦的屋顶正升起袅袅炊烟。寻常是什么?是一对白发老人,相依相伴着,一同老去。

    寻常,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寻常,是春和景明,好花好天。寻常,更是细水长流,一粥一饭。人世的踏实和温暖。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艾青诗学”

    国庆假期,某校九年级语文老师布置学生阅读《艾青诗选》,阅读中允许学生借助网络学习,来丰富自己对艾青和“艾青诗学”的认识,假期回来班级将开展“艾青诗歌”阅读交流会。以下是小悦同学摘抄的诗选和网络学习的相关材料。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诗歌甄选】

手推车

艾青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到那一条路

交织著

北国人民的悲哀

一九三八年初

盼望

艾青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

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一九七九年三月  上海

【诗学流长】

    “如果在现代文学史上只选择三个诗人,我毫不犹豫地第一个就选择艾青。”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吴思敬如是说。

    在第二届艾青诗歌节新闻发布会上,谢冕、吴恩敬、王光明、刘福春、陈晓明、赵振江、黄怒波、程步涛、孙晓娅、张黎明等与会诗人、学者提出,虽然艾青的诗歌广为传颂,但是对艾青的价值挖掘和研究还远远不够。在诗人艾青笔下,不仅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还有更多未被发掘的理论富矿。他们明确提出,需要建构“艾青诗学”,这不但是文学史研究的需要,更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和诗歌发展的需要。

    在吴思敬看来,①、②与③构成了艾青诗学最重要的支撑。

    艾青“归来”后,首先强调诗人要说真话,做一个真诚的写作者。这本不是个大问题,但在假话、大话、空话流行于世的年代,“诗人应当说真话”就成了一句千钧之重的诗学声音。艾青认为,诗歌最基本的品格就是真,没有真就谈不上美谈不上善,必须要先有真,然后才用独特的眼光表现独特的审美,代表这个时代底层人民的声音,这就是善。

    在艺术主张上,吴思敬认为艾青对智性的强调在中国现代诗史上是不可忽视的。在艾青的诗学中,诗不是简单的情绪的抒发,也不是简单的哲理的书写,而是把生活的经验通过诗人的构思,凝结成象征性的含义。所以艾青最好的诗,都是用意象说话的。艾青对诗的智性的强调,使我们的新诗能够进入新的水平、新的阶段,而非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抒情上。

    艾青的诗学中,对自由精神的渴望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发布会现场,吴思敬对艾青的诗论出口成诵:“诗是自由的使者”“诗的声音,就是自由的声音;诗的笑,就是自由的笑”。很难想象,如果丧失了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艾青一身铮铮铁骨如何练就。可以说,艾青的一生和他的诗学就是自由的化身,自由就是艾青探索诗学之深的方式。

    当下诗歌书写疼痛,却没有灵魂的痛苦。“我们的诗人面对灾难的时候,更多的是用身体感到疼痛,而没有用灵魂感受到痛苦,但艾青做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刘福春的发言令人深思。诗歌如何表达民族国家的重大苦难,诗人如何书写时代,这是艾青一生的探索,也是我们今天的诗歌创作依旧没能解决的问题。

    刘福春谈到,汶川地震后涌现出诗歌创作的热潮,这些诗作让人感动,但是能被传颂的不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缺乏重量,只停留在了疼痛的层面。同样,抗日诗选很多,但是在今天依旧被阅读的却不多,可艾奇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依然是20世纪诗歌史上不朽的名篇。在诗中,艾青“在没有灯光的晚上”对着“中国”书写“无力的诗句”,他对“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的人们深表同情,对“敌人刺刀”“烽火”强烈憎恨,而这一切,都是他在武汉看到流离失所的难民后的创作。这种对个人、民族、国家切肤之痛的联结,构成了艾青诗学中强有力的一方面。

    艾青“让西方的诗歌传统落在中国大地”,把“法兰西的芦笛”转换成“中国的号角”,艾青把中国的现代白话文写成诗,让中国的现代汉语走向世界。

    与会者认为,确立艾青诗学是建设新时代中国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创作意义深远,他们希望能及时、深入、系统地整理艾青诗作,把艾青的诗学发扬光大。

【诗韵纷争】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它和日常语言相比,更有利于情感的抒发。但是艾青的诗歌呈现口语化、散文化的特点,缺乏诗意美。

——网友的话

    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

——聂华苓

    口语是美的,它存在于人的日常生活里。它富有人间味。它使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而口语是最散文的……这样的语言,能比上最好的诗篇里的最好的句子。

    最能表达形象的语言,就是诗的语言。称为“诗”的文学样式,音韵不能作为决定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在它是否有丰富的形象——任何好诗都是由于它所含有的形象而永垂不朽,却绝不会由于它有好的音韵。

——艾青《诗论》

阅读

食品标签会说话

      食品标签会说话,你知道吗? 食品标签,你又能看懂多少?

如何挑选既安全又营养的食品,是现在普通民众都普遍关心的问题。学会读懂食品标签变得越来越重要,那么该如何看懂食品标签呢?

首先看配料表。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配料表中食品配料名称按比例从多到少排列,也就是说,前几种配料就是该食品的主要成分。比如,某种酸奶,它的配料表依次写着生牛乳、白砂糖等,说明含量最多的是生牛乳,其次是白砂糖。甲】再比如,某品牌黑芝麻核桃黑豆粉,它的配料表依次写的是黑米、黑豆、大米、黑芝麻、核桃粉、麦芽糊精、食用葡萄糖等,说明含量最多的是黑米,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黑芝麻,而商家更加注重黑芝麻的养生功能,故而在商品名字上有了一定的调整。学会看配料表之后,消费者就不会被商家的“障眼法”所欺骗了。(你现在庆幸你读了这篇文章了吗?)

配料表中排列靠后的那些陌生名词大多是食品添加剂。有的添加剂能提供特殊风味,如让薯片有番茄味道的香精,改善果冻口感的卡拉胶,还有让酸奶更稠的果胶。如果去掉它们,你恐怕会对很多食物失去胃口。【乙】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实行许可制度,只有确有必要使用、安全可靠并经过批准的才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只在超范围使用或超量使用的情况下,才可能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消费日有不少不合格商品被报道出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标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营养成分表,它标有食品营养成分项目、含量和占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NRV%)。我国要求必须注明5个基本营养参数——能量(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钠的含量。【丙】需要特别关注的是NRV%,即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它表示食品中的某种营养素含量占人体全天需要量的百分比。以某种吐司面包为例,100 克面包“能量”的 NRV%是20%,这意味着吃掉 100 克这种面包,即可满足人体全天能量需要量的 20%。NRV%是帮助人们判断食品营养价值的重要依据。

除了看清楚以上信息,你还得关注食品的其他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以及致敏原等。【丁】生产日期比较“淘气”,它可不一定会乖乖待在食品标签里。如矿泉水,生产日期有时会印在瓶盖表面或四周,有时会“跑”到瓶身上,还有可能在瓶子的包装上和你“躲猫猫”。保质期就像一个守护健康的卫士,让我们和不新鲜的食品说拜拜。除此之外,食品标签又是非常“贴心”的,它会在非常醒目的位置标注致敏原,这对那些对某种食物成分过敏的人来说,可是“救命警钟”。

当你关注到这些食品标签的信息,你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购买到安全、营养又适合自己口味的食品了。

(选自《谁动了我的食物》,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