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一组材料,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一: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安徒生《丑小鸭》)

材料二: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王安石《伤仲永》)

材料三: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资治通鉴 孙权劝学》)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7)》旨在记录全国各族人民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其主题为“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与具体实践”,聚焦于从政策到实践的转化过程。其研究目标为:阐明精准扶贫顶层设计转化为具体实践的丰富过程,揭示取得的成效、经验,分析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提出促进精准扶贫实践的对策建议。

    报告指出,今后要进一步拓展贫困人口就业创业空间,实现贫困人口增收。一方面,要加大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力度,通过产业扶贫和就近就业相结合,来拓宽贫困人口灵活就业和增收的途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西部地区还要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劳务对接工作,依托当地产业发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支持贫困人口在省内就地就近就业。另一方面,西部地区贫困省份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强化与东部帮扶省市的劳务对接关系,完善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

(2017 年 12 月 14 日《中国劳动保障报》)

   

    材料二:中国创新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以每年减贫 1300 万人以上的成就,书写了人类反贫困斗争史上“最伟大的故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誉。

    德国《时代》周报前任总编辑、国际问题专家提奥·索默说:“上世纪 70 年代中国那些极度贫困地区如今都已不复存在。在短短 30 多年间,中国已转变为一个发展动力十足的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先例。”7 亿多人脱离贫困,是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外界评价中国政府成就时,这一点绝不容忽视”。澳大利亚商务论坛主席埃文斯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论说,在减贫脱贫方面,“中国是个英雄”。“贫困是收入不平等的主要表现形式,古今中外的众多事实证明,市场无法解决不平等问题,所以政府干预是必须的。”亚洲开发银行主任经济学家万广华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减贫脱贫成就举世瞩目,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各级政府全方位积极参与。脱真贫、真脱贫,这个提法包含两方面涵义:一是彻底摆脱贫困,不会返贫:二是不仅仅指收入上升,而且要保证群众生活质量,包括教育、医疗、环境等方面都得到根本性改善,从而真正过上美好生活。他说: 这一要求是对扶贫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对全球减贫、实现联合国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17 年 10 月 23 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我国 2013 年 11 月提出的精准扶贫,关键词聚焦在“精准”二字。当前如何做到精准,运用好大数据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可以用得上的大数据类别包括气候数据、地理数据、人口数据、价格数据、文本数据、图像数据、音频数据、交通数据、互联网搜索数据、生命科学数据等。

    合理运用好大数据,能够为精准扶贫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通过科学分析气候和地理数据,我们能精准判断在特定地区、特定地貌、特定环境下的农村适合种植什么作物。采集当地和全国性报章杂志等文本数据和广播电视农技节目的音视频数据,能归纳出近几年公众媒体对于某些经济作物的推广报道偏好,帮助避开种植过度热门的农作物。通过互联网关键词搜索数据进行舆情分析,能精准判断未来市场对于某些农产品的需求走势、市场分布、价格区间、品类标准、包装喜好等市场因素,从而按照市场需求精准生产。将大数据与传统社会经济统计学分析模型相结合,能给农业生产绘出一幅更具慧眼的智能地图,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和脱贫的质量。

    (2018 年 1 月 3 日《浙江日报》)

    材料四:科学评估助力精准扶贫。减贫脱贫成效如何,既要用数字说话、善于运用第三方评价,更要看到老百姓的实际脱贫成效。运用大数据对减贫脱贫进行评估是把双刃剑,有的评估指标过分依赖数字,反而有失准确性。比如,评估一户人家是否脱贫,有评估机构全用数据去评估:每人四季衣服应有多少件?鞋子多少双?粮食多少斤?床有几张?引起一些村民的反感。用好第三方评估这一新生事物,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完善,应该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中央相关部门不久前表示, 要建立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推进信息共享,取消一切不必要的填表报数和检查评估,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在“互联网+脱贫”时代,应积极搭建贫困农民办事不出门、卖货在网上的“互联网+脱贫”新模式。贫困地区的政府应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展农产品销路。用扶贫数据平台实现扶贫的精准,让扶贫对象与帮扶部门的信息实现精准到人,让扶贫进入、退出机制和第三方评估实现适时动态监测,支持互联网企业在扶贫领域的投入和参与,鼓励地方政府在“互联网+脱贫” 领域的尝试和创新。

    (2018 年 1 月 2 日《人民日报》)

现代文阅读

为呈现我校在“绿色环保”方面做出的努力,展区特别开辟“校园行动”专题展板。小温同学负责展板的文案写作,他找了以下三则素材准备进行改编。你认为下列素材中,小温最应舍弃哪一个,为什么?(4分)

[素材一]“不是校园里有一所花园,而是花园里有一所学校。”求知中学的校园绿化不仅停留在绿化、美化、香化,而且体现在润物无声的教化。梅花园、樱花园、紫薇园、海棠园四个主题花园都和精神偶像周恩来有关。每个主题花园都配有主题石刻,梅花园“凛然”,樱花园“灿然”,紫薇园“盎然”,海棠园“卓然”。此外,学校还有红枫园、绿竹园、紫荆园、长春花园。

[素材二]求知中学的核心办学理念是“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因此,学校的中心广场安置了一个地球雕塑。它是世界的象征,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体现,志在让千万个具备独立思考和自由精神的人站立起来,堂堂正正,顶天立地。图案上的飞鸟,既是求知学子翱翔宇宙、俯仰天地的象征,又寓意着学习要放飞想象力,唤醒感受力,培养观察力,丰富表达力,点燃思维力,催生行动力,激发创造力。

[素材三]求知中学建有昆虫馆。蝴蝶传奇区主要展出来自世界各地的蝴蝶标本,另有特色展品蝴蝶拼图、大型蝶翅画等等。昆虫帝国区是以甲虫为主体的昆虫标本展区,特色展品有甲虫帝国和昆虫编年史。昆虫文化区让人从娱乐信仰到衣食住行都感受到昆虫对人类世界的广泛影响,特色展品有昆虫Logo墙和469个昆虫字部。昆虫艺术区让人领略人类艺术家们受昆虫启发和借助昆虫形象创造的各类艺术品。求知昆虫博物馆,展出来自全球各地的昆虫1500多种,以科学的视角、艺术的形式,倾力打造美轮美奂的蝴蝶世界和神奇的昆虫王国,为学生打开一扇认知世界的大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