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阅读

    优秀文化如何实现全球有效传播

    ①英国广播公司的纪录片《杜甫》引起不少国内观众的密切关注,该片主持人和导演是曼彻斯特大学历史学教授迈克尔·伍德,他深度参与的其他作品如《中华的故事》等此前同样被国人追捧和喜爱。

    ②杜甫的诗歌及其精神世界在中华文明中历经千余年依然熠熠生辉,但是如何让西方观众对他们陌生的诗人同样感兴趣?并且让中西方观众同时欣赏和喜欢?伍德认为需要有独特的“密码”。

    ③一个人的故事、情感和心灵世界,往往具有跨时空的共通性。中西文化某些方面能够实现共通,也在于其间的“理、事、情”。杜甫的伟大,在于其传世诗歌的形式之美,还在于他那种超越时空和语言的能在不同文化中流转的“ 共通性”内容,即对生命疾苦的关注——是生命受困之时的坚韧和达观,是在自然和天地中感受到的沉郁和壮阔之美。杜甫一生随唐王朝兴衰而起伏颠沛,但是,他对国家的情意、对妻子的爱意、对孩子的歉意、对朋友的诚意,这是人心最根本的共通之“理”。这个“理”,不会因为肤色、人种、民族、国家的差异就有所不同。杜甫诗歌中始终充满了对人间疾苦的关切,对山河的热爱,对家国的心愿,虽沉郁凝重,但神思飞扬,创造了一个自由且丰沛的情感世界。

④因而,杜甫既活在历史中,也活在当下;既活在中国,也活在世界。伍德是在讲杜甫的故事,也是在讲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

    ⑤钱穆先生曾主张用“温情和敬意”对待中国古代文化和制度。细致观摩《杜甫》和《中华的故事》这样的题材,我们足以感受到这种“温情和敬意”。伍德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让中国观众感觉到这部纪录片是真实的,这是他们最喜欢的诗人的肖像,他们会赞同也会感到舒服,就像《中华的故事》一样。

    ⑥如果制作一部关于外国文化的电影,而这种文化中的人们觉得这部电影不符合他们的感情,也不能触动他们的心灵,那么整个事情就毫无意义了。《杜甫》及《中华的故事》,其视角、态度和话语,让中国观众感受到“他者”对“自我”文化的尊敬和温情,也体会到一种友善和真诚,感受到中国人民的温暖,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美丽和伟大。

    ⑦《杜甫》及此前的《中华的故事》都选择了把旅行、生活文化、风景和遇见与讲故事的人融合在一起。伍德像一个寻访者,踩在中国的大地上,行走在现实与古老并行的路上,用脚步、心思和目光去丈量、打量和思量中华文化的模样,在中国当代探寻古代中国的文化价值。

    ⑧伍德采用了这种合适的方式和结构,通过杜甫当年的实际旅行来跟踪杜甫的生活故事。在《杜甫》中,伍德从洛阳到西安,从奉先一直到成都,顺流而下到白帝城,再到长沙和平江。在实地行走的过程中,切身感知杜甫一生的行走,历史就此铺展开来,人物从史书中跃然而出。对于任何一种文明的寻访之旅,必须是语境化的,如果不能在长出一种文明的土壤中去发现其适宜性和必然性,就无法知晓其文明为何以某种特定形式展示出来。

    ⑨无论是“他者”视角下的中国题材纪录片,还是我们关于中国故事的自我叙述,都是优秀中华文化如何实现全球有效传播需要思考的问题。

(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1)、对中西方观众同时欣赏和喜欢杜甫的主要原因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传世诗歌的形式之美 B、诗歌关注生命疾苦,流露出自由丰沛的情感。 C、杜甫随唐王朝兴衰而颠沛起伏的人生经历。 D、杜甫诗歌中的中国文化和价值观。
(2)、对《杜甫》《中华的故事》表现出的“温情和敬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影片选取中国观众喜欢的对象作为题材,很真实。 B、影片表达了英国观众的感情,能触动他们的心灵。 C、影片从英国人的视角、态度和话语来表达对中国文化的尊敬。 D、作品传达出真诚友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美丽和伟大。
(3)、作者认为优秀中华文化能够实现全球有效传播的“密码”有哪些?下列分析不恰当一项是(   )
A、找到可以融通中西方观众的“理、事、情” B、以温情、平等和敬意之心来对待。 C、找到合适的讲述者和讲述方式。 D、选择“他者”视角的中国题材和中国故事。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丁香赋
          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刻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问花花不语,天地间都在感叹着花与城的奇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伦美奂。
        春天的丁香花,夏天的太阳岛,冬天的冰雪,是每个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几十万株丁香装点着哈尔滨的街道、公园、庭院。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蔟蔟的,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象的驰骋。
        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了,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说丁香是“神树”,它能给人带来幸福。
        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
        “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
         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洁,同向春风各自开”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心。
        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更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
        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能绽放在北纬45度线上,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
        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杆,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
        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娇娆。
       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选自中央电视台《电视散文精品》作者:张福海)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团雾——高速公路上的杀手

       ①2013年6月4日6时许,在京港澳高速公路驻马店833-841千米路段,东西两侧车道突发16起交通事故,共造成56车相撞,致14人死亡。

       ②有关人员在分析上述事故的发生原因时发现,造成这些严重交通事故的杀手就是团雾。

       ③从气象学意义上讲,团雾的本质也是雾。受局部地区微气候环境的影响,在大雾中数十米到上百米的局部范围内,那些雾气更“浓”、能见度更低的雾,就是团雾,秋冬季昼夜温差较大、无风的夜间或是清晨6-8时,较容易出现团雾。团雾的形成,与局部小气候环境关系密切,其易出现的地域一般为地势低洼、空气湿度大的地区。另外,雨后山区的高速公路地段也较易出现团雾。

       ④与普通的雾相比,团雾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与大雾弥漫有所不同,团雾的势力范围比较小,就像一朵落在地上的云彩,团雾似的,四顾朦胧,团雾以外,视线良好;第二,团雾内能见度很低,一般只有10-20米;第三,团雾覆盖范固呈分段形态,有的地方雾很少,有的地方雾很浓;第四,团雾的覆盖面积大小不一,大的团雾覆盖区域长约5000米,小的团雾覆盖区域长度仅有1000米。

       ⑤团雾因其飘浮不定和能见度低的特点,而被称为“高速公路杀手”。高速公路上的团雾,往往与重特大交通事故相伴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⑥团雾的危害之所以这样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⑦首先,团雾的特性造成了其在高速公路上多发。团雾不仅能在大雾天气中现身,就是在天气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在局部区域内出现。

       ⑧其次,驾驶员视觉的明暗适应特性不佳,是团雾路段内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明适应指的是,人们从暗处走到明处,视觉感受性逐步提高的过程。正常情况下,人眼需要1分钟能完成明暗适应性的转换。暗适应就是由明到暗,人的视觉感受性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比明适应慢得多。一般情况下,人眼需要15分钟才能恢复一半的视觉感受性,大概40分钟才能完全恢复。因此驾驶人由明朗路段一下子进入团雾路段时,周围环境的能见度大幅降低,人眼不能迅速适应,视力无法得到及时恢复,由此造成反应滞后,导致交通事故多发。

       ⑨再次,人类的知觉会因参照物的不同而产生错觉,使得团雾路段内交通事故多发。当车辆在高速公路上由明朗路段驶入团雾路段时,虽然驾驶员会本能地采取制动措施以降低车速,但往往会因为知觉错觉,低估进入团雾路段的车速。这就非常容易使前后车发生追尾。

       ⑩最后,人类的反应特性也是团雾路段内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交通刺激信号,并对其中影响交通安全的信号做出反应。选择反应时间的长短,与刺激信号的辨别难度有关,辨别难度越大,反应时间越长。当车辆驶入团雾区后,四周白茫茫一片,降低了车辆给驾驶人的刺激强度,增大了驾驶员的辨别难度,使得他们很难从周围的环境中把车辆辨别出来,也就是使驾驶人的反应时间变长,从而延长了车辆的制动非安全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增。

       ⑪此外,还要考虑驾驶人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与团雾区能见度低的负面效果相互叠加,这也是造成团雾路段内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

       ⑫那么,面对团雾,我们该怎么办?

       ⑬公安部交管局的专家提醒大家,驾车出行前要充分考虑天气情况,注意沿途天气预报。一般来讲,当低层水汽条件比较好的时候,团雾更容易出现,尤其是雨后一两天,如果天气晴好,就比较容易在清晨出现团雾。

       ⑭同时,驾驶员行经团雾多发路段需加倍注意,如遇突发团雾,应保持镇定,不要慌乱,减速行驶。

                                                                                                                                                           (选自《百科知识》2015年第1期,有改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杨绛先生回家记(节选)

    ①2014年9月,杨先生将家中所藏的珍贵文物字画,还有钱锺书先生密密麻麻批注了的那本《韦氏大词典》,全部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移交时,周晓红和我在场,杨先生指着起居室里挂着的字画条幅,笑说:“这几幅虽然已登记在捐赠清单上,先留在这儿挂挂,等我去世以后再拿走,怎么样?免得四壁空荡荡的,不习惯也不好看。”

    ②遗嘱已经公证,书籍、手稿等重要物品的归属,也都做了交代。所收受的贵重的生日礼物,杨先生要我们在她身后归还送礼的人。其他许多物件,一一贴上她亲笔所书送还谁谁谁的小条。为保护自己及他人的隐私,她亲手毁了写了多年的日记,毁了许多友人的来信,仅留下“实在舍不得下手”的极少部分。

    ③杨先生分送各种旧物给至亲及好友留念。有文房四宝、书籍墨宝,也有小古玩器物等。我得到的是一本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28年版的《英诗荟萃》,杨先生在此书的最后一页写道:“学昭妹存览  绛姐赠”。我惊诧于杨先生的神奇:我从未跟她提及我喜读中英旧诗,她竟对我与她有此同好了然于心。我深知这本小书有多珍贵,它曾为先生全家的“最爱”,原已传给钱媛,钱媛去世后,杨先生一直把它放在枕边,夜不成寐时就打开来翻阅,思绪萦怀,伴她入梦。许多页面,留有她勾勾画画的痕迹。我得到的另一件珍贵赠物,是一叠杨先生抄录于风狂雨骤的丙午、丁未年(1966,1967年)的唐诗宋词,都是些她最喜欢的诗词。第一页上赫然写着:“‘文革’时抄此,入厕所偷读。”

    ④杨绛先生表面看似理性、清冷,其实她是很多情的。她一向把读者当成朋友,把理解她作品的读者视为知己。她存有许多对她作品反应的剪报。她拆阅每一封读者来信,重视他们的批评建议。她对中学语文教师对她作品的分析,发出会心的微笑。孩子们听说她跌了跤,便寄来膏药,让她贴。许多自称“铁粉”的孩子,是由教科书里的《老王》开始阅读杨绛作品的。有个小青年因为喜爱杨先生的作品,每年2月4日,都给她送来一大捧花;后来他出国留学去了,还嘱托他的同学好友代他继续送花,被杨先生戏称为她的“小情人”。前些年,她还常与读者通信。鼓励失恋的小伙振作,告诉他:爱,可以重来。她劝说一个癌症患者切勿轻生,要坚强面对。告诉他忧患孕育智慧,病病也可磨炼人格。她给人汇款寄物,周济陷于困境的读者而不署名。

    ⑤2016年的春节杨先生是在医院里度过的。大年初一,我去协和医院探视,跟先生聊聊家常。未了杨先生又交代几件后事。我心悲痛,不免戚戚;杨先生却幽幽地说,她走人,那是回家。

(文:吴学昭,有改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