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寒假返校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老灶台

    ①老灶台,那是乡村里不知留传了多少年的百姓做饭的锅台,所以许多人也叫锅台。那是奏响锅碗瓢盆交响曲、吟唱柴米油盐灶房歌、伴奏“咕哒、咕哒”协奏曲的舞台,那是过去寻常百姓一日三餐离不了的“简易厨房”,那是连结飘零在外游子心中的一缕乡愁。

    ②灶,火、土结构,指很久以前,灶是由火和土结合而成的,后来大都是用砖垒砌成的。有的匠人垒灶时,还特意在砖上刻出了灶王爷的像,大都是在灶头供奉着灶王爷像。灶王爷被认为能掌管一家祸福。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亦称“辞灶日”,傍晚时分,乡村里家家户户都烧香烧纸,送灶王爷上天,这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祭灶习俗。民间还有在灶头上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除夕日再放鞭炮迎回,有些地方叫做:“迎灶日”。

    ③老灶台,大都由十几印的大锅、风箱构成。灶台上摆放着盖垫、油盐酱醋、箅子、箅梁棍、刷碗盆等日常生活必备用品。老灶台大都连通着土炕,再通过屋上的浮炱冒出烟去。

    ④在过去的乡村里,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一座或两座灶台。有了它,家里就有了烟火气,就有了聚合和生息;没有它,家里就像缺少了许多东西,空落落的,用庄稼人说法就是“不像个过日子来头”“这家没有牌谱”,三天二日的没有灶台可将就,长久居家过日子,没有个灶台真不行。锅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没有了锅就没法做饭,人长期不吃饭就不能生存下去,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所以,砸锅在乡村里是很忌讳的一件事情,也带有某种人格侮辱。锅在百姓中须臾不离的程度也就说明了灶台的重要。

    ⑤灶台,还与时代发展相联系,与一家的兴衰相关联。譬如,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有人就说:“家里穷得几天都揭不开锅了。”“他家穷得浮炱都不冒烟了。”从灶台就看出了贫穷的程度。后来,生活条件好了,乡村里也经常飘出鸡鸭鱼肉的香味,飘出山珍海味的鲜味,有人就羡慕地说:“整天吃香的,喝辣的,天天像过年一样。”从灶台上飘出的香味,就推断出时代在发展和发展的程度。过去在乡村里,如果几天听不见有的人家拉风箱的“咕哒”声,看不到浮炱冒烟,邻居们就会关切地相互打听着:“是不是到他子女家去了?已经好几天没听着拉风匣了。”出于关心,还会过去看个究竟,这都是灶台发出的信号。只要听着家里“咕哒”的烧火,就昭示着一家人平平安安过日子,灶台昭示着一家人的贫富、兴衰、健康、平安。所以说,不要小看了灶台。

    ⑥我从小在农村长大,老灶台对于我来说,是多么熟悉和亲切。从记事起,就见我家堂屋南端的东西两边并立着两座灶台,像一对孪生姐妹一样,几乎一般大,都是那种大大的灶台,两个灶台几乎占了半间屋子;模样也长得像,大概都是出自心灵手巧的父亲之手。两个灶台脾性相近,气味相投,一起相守了几十年。

    ⑦我家的老灶台与我就像老朋友一样,有着很深的感情,儿时与灶台的经历历历在目。还记得母亲用大锅炒花生的情景。那时候,生产队里分了剥花生任务,全家人都围坐在炕上 剥花生,剥着、剥着,就打瞌睡了,我和弟弟都无精打采了,我已睁不动眼,弟就眯缝着眼。这时母亲就说:“炒长生果了。”我俩接着就睁大了双眼,母亲忙说:“一听说要炒长果,都来精神了。”接着母亲就把交任务剩回来的花生拿过来,刷好东间锅。我就〖A〗下炕去烧火,一会儿工夫就炒熟了,那时觉得母亲炒的花生真香,那是母亲的味道。直到现在我还时常想起母亲深夜用大锅炒花生的情景,灶台上凝聚着深深的母爱。

    ⑧如今,常常围着灶台转的祖母、母亲都早已离开灶台,去了天堂,留下了我不尽的思念,每每想起与灶台的历历往事,我就会深深怀念天堂里的祖母和母亲。

    ⑨离开老家几十年了,我仍能记起老灶台的模样,我始终记得在老灶台烧火做饭的情景,我始终记得忘记添水烧坏了盖垫、差一点引起火灾的情景,我始终记得烧了很多松针也没煮熟地瓜的情景,我始终记得我烧火、父母轮流炒菜的情景。现在想来,不管当时如何,都是浸透着感情的美好回味。

    ⑩随之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灶台渐行渐远了,在民间已很少了。老灶台,寄托着老感情,感情老鼻子了。随之老灶台的离去,也带走人们对它的感情。带不走的是人们对它的怀念和美好回味。

(有改动)

(注)①印:锅尺寸大小的计量单位。②浮炱:烟囱。③老鼻子:多极了,方言。

(1)、〖批注一〗读散文,标题不可忽略。“老灶台”记录着童年的生活场景,请根据第⑤-⑦段内容,写出3个场景,每个不超过10个字)

(2)、〖批注二〗读散文,可以学着炼炼字。比如第⑦段〖A〗处的动词,有人说填“跑”,有人说填“走”,有人说填“跳”……你觉得填哪个字最好呢?说说理由。
(3)、〖批注三〗有些散文是“卒章显志”的,读第⑩段,揣摩作者在“渐行渐远”中蕴含的情感。
(4)、〖尾注〗怀念老灶台,但现在的生活中,我们更习惯用燃气灶。有人说,老物件是用来回忆的。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文章内容和实际生活,说说你对“老物件”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训练

“敌变我变”求胜道

纪平

    抗日战争中,“敌变我变”,我军开始在运动中伏击敌人,让敌人根本摸不清虚实,糊里糊涂前来送死。1939年中秋的陈庄战斗,便是其中典型一例。

     1939年9月初,我八路军120师358旅一部和兄弟部队,在群众掩护下进行整训,准备执行新的战斗任务。

    聂荣臻司令员和关向应政委联名来信通知,敌人正调动兵力,有向我进犯迹象,要部队做好反“扫荡”准备。果真如聂、关两位首长所料,驻守在正定、无极、行唐和灵寿的日军步兵独立第31大队和伪军守备队共约1500多人,在驻石家庄的日军独立第8旅团旅团长水原义重少将指挥下,突然于24日集中于灵寿,企图袭击陈庄。陈庄,位于鲁柏山区的西侧,慈河北岸,距离灵寿仅百余里,是我晋察冀边区较大的集镇之一,边区的许多机关、学校、团体都设在陈庄附近。

    从灵寿到陈庄,除几条绕行道路外,主要道路是经慈峪镇到陈庄的一条。我军分析,敌人会经慈峪进攻陈庄,因此将主力集结于北谭庄至岔头一线两侧的山岭上,布下一个口袋阵等待来犯之敌。但从中午等到黄昏,连敌人的影子也没有看到。这是怎么回事呢?看来敌人不肯上钩。我军指战员只好抑制着急切的求胜心情,把胜利推迟到明天了。不料,次日上午,敌人仍按兵不动。到了傍晚,情况又有了新的变化,我侦察人员报告,慈峪镇的敌人正向灵寿撤退,大炮、辎重已退去很远了。

    难道敌人真的会这样轻易地撤走吗?分析各种情况,答案是否定的,日军同八路军、新四军已经打了整整两年交道,在我军面前吃尽了苦头。敌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对其部属所作的一份指示上说:“对付八路军必须采用一套新的战术。找准敌人的弱点,出其不意,以大胆勇敢精神和动作,进行包围、迂回、欺骗、急袭,在近距离进行很快的袭击。”可见目前敌人的行动正是采取“新战术”,突然撤退,显然是一种欺骗动作,用来迷惑和调动我军主力。

    第二天拂晓,军区司令部打来电话,说敌人只留下几百人控制慈峪镇,主力1000多人正沿着鲁柏山的小路向陈庄轻装疾进,我军两个连正紧紧尾随敌人,监视敌人的行踪。这个消息完全证实了我军先前的判断。27日正是中秋节,敌人想趁我军民过节时偷袭陈庄。但敌人的花招是徒劳的,陈庄早已作了几次坚壁清野。敌人进占陈庄后,以为他们的“新战术”奏效了,但他们扑了一个空,在陈庄没见一个人影,没找到一粒粮食。入夜,我军分别从东西两侧袭扰占领陈庄的敌人。

    贺师长指示部队:“敌人是孤军深入,北无据点接应,南边接济也十分困难。因此,他们在陈庄必然不敢久留。等敌人回窜时,必须抓住时机,在运动中把他们消灭掉。”

    按照贺龙师长的指示,在敌人逃跑时将其歼灭,就要准确判断敌人逃跑的路线。我军指挥员经过缜密分析,认为既然敌人来时耍了一套“花招”,那么逃的时候也可能来个“新战术”——改变过去的老规律,不走来时的小路,而顺东南大路逃跑,敌人这样做,既可避免像过去一样遭我伏击,又可与留在慈峪之敌相呼应。敌变我也变!

    敌人逃跑时果然又耍了“花招”,在途中离开了大路,给人以沿来时小路退去的假象。我军未受其迷惑,坚持按原计划设伏。结果陈庄战斗我军最终获得大胜。

(选自《新民晚报》2015年8月20 日,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磨盘是故乡的一颗痣
                                                                                                    朱成玉
       ①磨盘,是故乡的一颗痣,让漂泊在外的游子,日夜挂牵。
       ②傍晚,在电脑上和几千里地以外的父亲视频,唠着家常。忽然对父亲说:“用手机拍一下咱家那个磨盘,给我传过来,我想看看它。”父亲充满怨怼地说:“浑小子,这么多活物你不稀罕,却稀罕个不会说话的石头。”
       ③是的,我稀罕那块石头。有一次在梦里,我光着脚,站在那磨盘上,大声朗诵着自己的诗歌。我把那磨盘当成我的听者,把那呼啸而过的风当成掌声,我像一尊雕塑,伟岸而悲怆,眼里含满泪水。所以,一直想,用那个磨盘做背景,拍一幅照片,我知道,我脸上的皱纹,已经可以和那些斜着的磨齿匹配。
       ④和我不一样,磨盘的皱纹与生俱来。它一出生就老了,它没有童年。这算是它的不幸吧。不过,它却可以比我永恒,这又是它的幸运。
       ⑤小时候,父母大声喊我们回家,不外乎只有两件事,一件是回家吃饭,一件是回家拉磨。一件令我们兴冲冲地回,一件令我们灰溜溜地归。还好我们兄妹四人,可以轮流着拉磨,我们几个讲好,二十圈一换人。咬着牙,一圈一圈地数,等累得眼冒金星的时候,总算有人接替,松口气,过一会,还要接着来。磨盘,因为闻到了新鲜豆子的味道而生机勃勃起来,吱吱呀呀仿佛哼起了老掉牙的歌儿。
       ⑥磨了大半夜,总算把一袋豆子磨完了。我们去睡觉,父亲和母亲却要接着挑灯夜战,把磨出来的豆汁再做成豆腐,早晨去卖掉。
       ⑦后来买了驴,我们总算解放了。驴子被蒙上眼睛,套上枷锁,围着磨盘开始转圈,我总在想,驴子这一生要围着磨盘走多少圈呢?它自己会不会也在数自己走了多少圈呢?数了又能怎么样,没有另一头驴子可以替换它,永无休止的劳作就是它的命运。
       ⑧磨盘,曾是我们最简朴的桌子。盛夏的夜里,我点着煤油灯,在那上面写过作业,众多的飞蛾绕着那微弱的灯飞个不停。月亮像块发霉的干粮,却也不妨碍我幻想着一口咬下去。
       ⑨我在那上面磨过铅笔尖儿,砸过核桃,一家人围坐在那里吃饭,就着没有消散的豆汁的香味。
       ⑩闲暇时,父亲与老哥们在那上面下棋,父亲的棋艺不敢恭维,基本属于“臭棋篓子”的范畴,气势上却总是压人一等,把个象棋子摔得啪啪作响。我和小伙伴们也常常在那上面打扑克,激战正酣的时候,母亲总是不合时宜地走过来,像撵鸭子一样地撵走我们,拿出一把菜刀在上面磨来蹭去。
       ⑪磨盘,经年累月守在那里,吸纳阳光也吸纳着月色,承接雨露也承接着雪花,无声地铭刻着村庄的历史。
       ⑫如今,村庄里很少能再寻见磨盘了。如今的乡村也有了成排的楼房,有了健身的广场,乡村仿佛一个质朴的女子做了美容一般,顷刻间妖娆了起来。
       ⑬乡村变漂亮了,可是磨盘,那颗最美的美人痣,却也因做了美容而一并给做了去,不见踪影。
       ⑭魏明伦写过一篇《磨盘赋》,文辞诙谐,用意深远,非常喜欢,忍不住辑录一段:“磨盘推日月,磨道绕春秋。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愿仓廪积粮成山,守磨房挥汗成雨。稻麦磨成白玉屑,包谷磨成黄金沙。青纱高粱,磨成红粉;绿荚大豆,磨成雪浆。北方磨豆汁,南方推豆花。蒸不烂,捶不扁。响当当铜豌豆,铁铮铮石磨盘。天生一对,地配一双。珠落玉盘,耳鬓厮磨。顷刻销魂酥骨,化为软玉温香。碓窝舂碎紫八角,磨盘改造黑五类。乌豆乌丝粉,黑米黑馒头。白案技巧,水磨功夫。削面挥刀即削,燃面点火欲燃。御厨蒸饺,乡炊麦粑,中秋月饼,春节年糕。古人之主食,多从石磨而出;前人之营养,半与石磨相关。磨盘腹中之物,皆可磨碎;而磨盘本身之功,却不可磨灭也!”
       ⑮磨盘和井一样,是村庄的精神。就像美酒是粮食的精神,金子是矿石的精神。而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颗痣,长在思乡人的心上,永远不能剔除。
       ⑯磨盘,故乡的一颗痣。一颗令人魂牵梦萦的美人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沙枣

梁衡

    沙枣是农田与沙漠交错地带特有的树种,研究黄河沙地和周边的生态不能不研究沙枣。

记得我刚从北京来到河套时就对沙枣这种树感到奇怪。1968年冬我大学毕业后分到内蒙古临河县,头一年在大队劳动锻炼。我们住的房子旁是一条公路,路边长着两排很密的灌木丛,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第二年春天,柳树开始透出了绿色,接着杨树也发出了新叶,但这两排灌木却没有一点表示。我想大概早已干死了,也不去管它。

    后来不知不觉中这灌木丛发绿了,叶很小,灰绿色,较厚,有刺,并不显眼,我想大概就是这么一种树吧,也并不十分注意。只是在每天上井台担水时,注意别让它的刺钩着我的袖子。

    6月初,我们劳动回来,天气很热,大家就在门前空场上吃饭,这时隐隐约约飘来一种花香。我一下就想起在香山脚下夹道的丁香,清香醉人。但我知道这里是没有丁香树的。到晚上,月照窗纸,更是香浸草屋满地霜。当时很不解其因。

    第二天傍晚我又去担水,照旧注意别让枣刺刮着胳膊,这才发现,原来香味是从这里发出的。真想不到这么不起眼的树丛能发出这么醉人的香味。从此,我开始注意沙枣。

认识的深化还是第二年春天。那是4月下旬,我参加了县里的一期党校学习班。党校院里有很大的一片沙枣林,房前屋后也都是沙枣树。学习直到6月9日才结束。这段时间正是沙枣发芽抽叶、开花吐香的时期,我仔细地观察了全过程。

    沙枣的外表极不惹人注意,叶虽绿但不是葱绿,而是灰绿;花虽黄,但不是深黄、金黄,而是淡黄;个头很小,连一般梅花的一个花瓣大都没有。它的幼枝在冬天时为灰色,发干,春天灰绿,其粗干却无论冬夏都是古铜色。总之,色彩是极不鲜艳引人的,但是它却有极浓的香味。我一下想到鲁迅说过的,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它就这样悄悄地为人送着暗香。当时曾写了一首小词记录了自己的欣喜:干枝有刺/叶小花开迟/沙埋根,风打枝/却将暗香袭人急。

    1972年秋天,我已调到报社,到杭锦后旗的太荣大队去采访,又一次见识了沙枣的壮观。

    这个大队紧靠乌兰布和大沙漠,为了防止风沙的侵蚀,大队专门成立了一个林业队,造林固沙。十几年来,他们沿着沙漠的边缘造起了一条20多里长的沙枣林带,沙枣林带的后面又是柳、杨、榆等其他树的林带,再后才是果木和农田。我去时已是秋后,阴历十月了。沙枣已经开始落叶,只有那些没有被风刮落的果实还稀疏地缀在树上,有的鲜红鲜红,有的没有变过来,还是原来的青绿,形状也有滚圆的和椭圆的两种。我们摘着吃了一些,面而涩,倒也有它自己的味道,小孩子们是不会放过它的。当地人把它打下来当饲料喂猪。在这里,我才第一次感觉到了它的实用价值。

    首先,长长的沙枣林带锁住了咆哮的黄沙。你看那浩浩的沙海波峰起伏,但一到沙枣林前就止步不前了。沙浪先是凶猛地冲到树前,打在树干上,但是它立即被撞个粉碎,又被风卷回去几尺远,这样,在树带下就形成了一个几尺宽的无沙通道,像有一个无形的磁场挡着,沙总是不能越过。而高大的沙枣树带着一种威慑力量巍然屹立在沙海边上,迎着风发出豪壮的呼叫。沙枣能防风治沙,这是它最大的用处。

    沙枣还有顽强的生命力。无论怎样干旱,只要插下苗子,就会茁壮生长,虽不水嫩可爱,但顽强不死,直到长大;它的枝条上长着尖尖的刺,动物不能伤它,人也不能随便攀折它,正因为这点,沙枣林常被栽在房前屋后当墙围,或在地边护田;它的根扎在白色的盐碱土上,枝却那样红,叶却那样绿。因为有这些优点,它在严酷的环境里照样能茁壮地生长。

    过去我以为沙枣是灌木。在这里我才发现沙枣是乔木,它可以长得很高大。那沙海前的林带,就像巨人手挽手站成的队列,那古铜色的粗干多么像男人健康的臂膀。我采访的林业队长是一个近60岁的老人,20多年来一直在栽树。花白的头发,脸上深而密的皱纹,古铜色的脸膛,粗大的双手,我一下就联想到,他像一株成年的沙枣,年年月月在这里和风沙作战,保护着千万顷的庄稼不受风沙之害。质朴、顽强、吃苦耐劳,这些可贵的品质就通过他那双满是老茧的手在育苗时注到沙枣秧里,通过他那双深沉的眼睛在期待中注到沙枣那红色的树干上。

    不是人像沙枣,是沙枣像人。

    第二年的端午节,我到离沙地稍远一点的一个村子里采访。这个地方几乎家家房前屋后都是沙枣,就像成都平原上一丛竹林一户人家。过去我以为沙枣总是临沙傍碱而居,其叶总是小而灰,色调总是暗而旧。但在这里,沙枣依水而长,一片葱绿,最大的一片叶子居然有一指之长,是我过去看到的三倍之大。清风摇曳,碧光闪烁,居然也不亚于婀娜的杨柳,加上它特有的香味,使人心旷神怡。沙枣,原来也是很秀气的。它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能上能下,能文能武,能防沙,能抗暴,也能依水梳妆,绕檐护荫,接天蔽日,迎风送香。多美的沙枣!

    那年冬季,我移居到县城中学来住。这个校园其实就是一个沙枣园。一进校门,大道两旁便是一片密密的沙枣林。初夏时节,每天上下班,特别是晚饭后,黄昏时,或皓月初升的时候,那沁人的香味四处蒸起,八方袭来,飘飘漫漫,流溢不绝,让人陶醉。这时,我感到万物都融化在这清香中,充盈于宇宙间。

    宋人咏梅有一名句“暗香浮动月黄昏”,其实,这句移来写沙枣何尝不可?这浮动着的暗香是整个初夏河套平原的标志。沙枣飘香过后,接着而来的就是八百里平原上仲夏的麦香,初秋的菜香,仲秋的玉米香和晚秋糖菜的甜香。

    沙枣花香,香飘四季,40多年了还一直飘在我的心里。

(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纯洁;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吉祥;

    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靠“雄谢巴”的解说和艺人们的说唱来描述。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

    在几百年的发展中,藏戏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程式:开场陈说藏戏历史以招徕观众,正戏表演故事的主要部分,结尾则有庆贺演出成功之意。

    藏戏艺人的唱腔、动作丰富多彩,不一而足。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唱腔来演唱,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舞蹈动作来表达,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戏班更是有各种风格的表演形式。观众在吃喝玩耍中看戏,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大家随心所欲、优哉游哉,毫无倦意。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①一只青蛙,最近走红起来。

    ②这是一款名为“旅行青蛙”的游戏,让一只“特立独行”的青蛙成为人们竞相争养的“宝贝”。它独自吃饭,读书,做手工,外出旅行。你能做的,就是在庭院里采摘三叶草“赚钱”,为它准备餐食,给它整理出发的行囊,然后发现它一声不响地离开,再等它悄无声息地归来。偶尔,它会为你拍一张照片寄回,让你知道它身在何处,甚至还寄来一些“土特产”,给你些小惊喜。不过,你们的联系也仅限于此,更多时候你见不到它,也不知道它在哪儿。

    ③没有激烈炫目的画面,没有复杂的操作流程,朴素到寡淡的游戏设置,却能让这么多人走心地投入,原因在于这款游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隐喻”,引发了人们的内心共鸣。

    ④养蛙,养娃。相似的读音,勾勒出的是相似的生活场景。而回看你为这只蛙所做的一切,也像极了自己的父母。傍晚归家,推开家门,总会看到餐桌上摆好父母准备已久的可口饭菜;离开家乡,奔向远方,日益年迈的父母除了惦念,能做的,也只是帮我们整理行囊,多备些衣物吃食,将这份家的温暖尽力延续得久一点。父母辛劳半生、奔波忙碌,所希望的,也是多换得一些“三叶草”,让孩子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更安稳的成长条件。这份长情的付出,这些默默的奉献,是游戏内外并无二致的父母深情。

    ⑤只不过,这份深情常常被一种“空巢”的孤独所覆盖。前一晚你还看到“蛙儿子”在桌前吃饭、床上读书,第二天一早,房间里已不见踪影,空无一蛙。更多的时间,是你自己一人,面对空荡荡的房间,等待它的归来。你只能凭借它从远方寄来的一张张照片去想象“蛙儿子”过得怎样,现在何方。你离不开这座房子去陪它看外面的世界,只能守在原地等它回家。那份独自思念的寂寥,那份不知归期的守候,让我们隐约体会到为人父母“空巢”之后的苦楚与不易,却也难说真正懂得那些一别数载、难得团聚的“空巢老人”的复杂心情。毕竟,游戏的体验与现实相比,终究还是浅薄了些。

    ⑥而反观这只青蛙,何尝不是另一种“空巢”角色?独自吃饭,独自远行,独自生活,这只蛙的日常状态,也是背井离乡、独自于远方拼搏的“空巢青年”们的现实侧写。他们每天迎着人流上班、回家,日常饮食常靠外卖速食陪伴,更多的时间是形单影只排解内心的孤独。偶尔给家人打一个电话,想一吐心中的落寞和艰难,但电话接通的瞬间,心又坚强起来——报喜不报忧,不能让家人为我担心。于是寒暄和问候中,多说一些新成绩,少说一些不容易,就像游戏里青蛙寄回的照片,不时展现的各种美景,让你感到愉悦和安心。

    ⑦青蛙所到一地,便会寄来一张照片,让你知道它看到了怎样的风景,正和谁在一起。生活中的你,是否也如这只青蛙一样,及时和父母分享你的生活?你未必需要每日一次的联络,哪怕几天跟他们通一次电话,发几条微信,告诉他们你最近在忙些什么。他们未必懂,也未必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但他们感觉到你对他们的在乎,参与进你的日常,知道自己没有游离于你的生活。而那些来自父母的关怀与问候,在某个寂寞夜晚,也能成为温暖身心的热汤。

    ⑧这只青蛙虽令人着迷,却总让你有种隔膜感,因为哪怕回家,它也只是低头做自己的事,默不作声。反观自己,每次回家,是不是只有在“该吃饭了”“该睡觉了”“该起床了”这样的时刻才和父母搭上一句话?在回程的路上,和父母告别时,才想起原来这次回家也没和他们好好地说几句话?或许你已经习惯一个人每日的虚拟社交生活,但那几日的抽离,可能换来的是父母更久的快乐与温暖。哪怕是一起看看电视、一起散散步,也远比“低头看触屏,抬头摸鼠标”的“自处”要好。那种“一起”的状态,是年迈的父母最渴望的事。

    ⑨其实,所谓“空巢青年”的“孤独寂寞冷”,并非老无所依的惆怅,很多时候,恰是封闭和“懒宅”的衍生品。跳出这种慵懒的心理区,用积极的心态去丰富自己的生活,用充实的规划来填补无所事事的“无聊”时光,暖的不只是我们的“冷巢”,也是给家人一个安心的回应。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赵的麦田

刘立勤

    老赵的麦子终于黄了,眼前是金灿灿的一片。浓浓的麦香冲破重重的混凝土气息在老赵的胸腔肆意地冲撞,他的脸上是说不出的悲伤。

    为了这块麦田,老赵把人都得罪完了。

    城市是条贪吃的狼,要吃掉老赵的村子,老赵的麦田也被卖了。老赵不答应,他任凭村干部磨烂嘴皮子,也不愿让出自己的土地,而且不顾劝说地在地里种下了一茬麦子,他想用一地的麦子来阻挡拆迁的步伐。可那又有什么用呢?土地是集体的,村长还是带着挖机“轰隆隆”开往麦田。谁想老赵却不知死活地钻进挖机的轮下,愣是不让挖机进地。

    老板见多识广,以为老赵想讹钱,就拿来了大把大把的钱。那些钱够老赵盖三间大瓦房,也够买老赵种了一辈子的麦子呢。村里人眼红得不得了,都劝他见好就收。老赵还是不答应。有人不明白一向和善的老赵怎么会是这样,还有人骂他心重得像是吃了秤砣。老赵依然不管不顾,还是躺在轮子下面不出来。

    还是镇长出面,当了一辈子顺民的老赵才松了口,答应让出自己的土地。老赵也不要老板的青苗补偿,老赵的条件是等到夏天麦子黄了,他要收回自己那一季的麦子。

    老赵说,这也许是我这辈子能收获的最后一季麦子了。

    老赵是种庄稼的好手。只要有土,他就会撒下一把种子,或苞谷,或麦子,或黄豆,种下就是生机一片,让人眼气得恨不能挖了砍了拔了,却又让人喜欢得下不了手。就说老赵那一地的麦子吧,真是一地的好麦子呀,绿油油,齐壮壮,看一眼就会想到黄亮亮的麦粒、白胖胖的蒸馍、筋道道的捞面,让人忍不住咽口水。

    镇长讪讪地走了,村干部气愤愤地走了,老赵的亲戚来了。亲戚也舍不得那块麦子,可亲戚更关心老赵的日子。亲戚知道老赵是一根筋,亲戚就帮老赵算账。一笔一笔算,算到最后,亲戚说一根麦草都值两块钱了呢!老赵还是咬住那句话:我舍不得那一地的麦子。

    亲戚不高兴地走了,老赵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回来了。儿子不喜欢种地,初中毕业就去了南方打工,打了几年都是穷光蛋,混得远不如他这个种地的,臊得几年都不好意思回家。老赵不明白儿子为什么舍不得回家,不明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往城里跑。

    儿子不喜欢种地,也不喜欢地里的麦子,可儿子喜欢地里麦子换来的钱。儿子逼着老赵让了土地好去领钱。儿子说,拿了钱可以在城里买房,可以在城里开店,可以买车,还可以给老赵娶一个儿媳妇生一个孙子。但任凭儿子说得天花乱坠,老赵就是不答应。儿子急了,就和他吵,和他闹,而且嚷嚷道要把地里的麦子割了去喂牛。儿子混,老赵不胜其烦,只好把攒的钱都给了儿子,把儿子赶进了城里。

    老赵好不容易保住了那一地的好麦子。他和老伴就在麦田的尽头搭了一个窝棚,守护着那一地的麦子。晴天里,老赵忙着给麦子拔草,杀虫,施肥;雨天了,就看麦子洗澡,喝水。四周的拆迁工程已经开始了,村里的人高兴地大呼小叫,麦田边的老赵呢,心里是一片宁静,安心等待着一田的麦子。

    麦子终于黄了,该割麦子了。镇长来了,村上的干部来了,老赵的邻居亲戚也来了,他们想看看老赵的麦田,想看老赵的麦田收割的是金子,还是银子。

    早先的挖机也来了,等着老赵收完了麦子,好在那块田里种上一座楼,或是一间厂房,或是一条街道。

    谁想到,老赵只割了三把麦子就离开了,挥手让挖机开进了麦田。挖机好像对麦田有仇一般,老赵的手还没有放下,就“轰隆隆”冲进了麦田。立马,麦田便是一片狼藉。片刻之间,麦田就没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