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聊城茌平区振兴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3月语文线上检测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最后的铁匠

①铁匠比那些城外的农民们,更早地闻到麦香。在库车,麦芒初黄,铁匠们便打好一把把镰刀,等待赶集的农民来买。铁匠们知道,这些东西打早了没用。打晚了,就卖不出去,只有挂在墙上等待明年。吐尔洪· 吐迪是这个祖传十三代的铁匠家庭中最年轻的小铁匠。他十三岁跟父亲学打铁,今年二十四岁。

 ②吐尔洪的父亲吐迪·艾则孜也是十二三岁学打铁。他父亲是库车城里有名的铁匠,一年四季,来定做铁器的人络绎不绝。父亲说,我们就是干这个的,祖宗给我们选了打铁这一行都快一千年了,多少朝代灭掉了,我们虽没挣到多少钱,却也活得好好的。只要一代一代把手艺传下去,就会有一口饭吃。吐尔洪· 吐迪从父亲手里学会了打制各种农具。父亲去世后,他又把手艺传给四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他们又接着往下一辈传。

③铁匠家有自己的规矩,每样铁活儿都必须学到师傅满意了,才可以另立铁炉去做活儿。不然学个半吊子手艺,打的镰刀割不下麦子,那会败坏家族的声誉。但吐迪·艾则孜知道,有些很微妙的东西,是无法准确地传给下一代的。每一代间都在失传一些东西。尽管手把手地教,一双手终究无法把那种微妙的感觉传给另一双手。

④一把镰刀面对的是广阔的田野,各种各样的人。每一把镰刀都会不一样,因为每一只用镰刀的手不一样。打镰刀的人,也靠一双手,给千万只不一样的手打制如意家什。铁匠的每一把镰刀,都针对他想到的某一个人。从一块废铁烧红,落下第一锤,到打成成品,铁匠心中首先成形的是用这把镰刀的那个人。在飞溅的火星和叮叮当当的锤声里,那个人逐渐清晰,从远远的麦田中直起身,一步步走近。这时候铁匠手中的镰刀还是一弯扁铁,但已经有了雏形,像一个幼芽刚从土里长出来。铁匠知道它会长成怎样的一把大弯镰,铁匠的锤从那一刻起,变得干脆有力。

⑤不论什么情况,打镰刀的人都会将这把镰刀打好,挂在墙上等着。不管这个人来与不来,铁匠活儿不会放坏。它们在铁匠铺黑黑的墙壁上,挂到明年,挂到后年,有的一挂多年。有一回,吐迪的太爷给一个左撇子打过一把歪把儿大弯镰。那人交了两块钱定金,便一去不回。直到大爷临终前,终于等到了这个人。铁匠每年都取下那把镰刀敲打几下,每次都能看出一把镰刀的欠缺处:这个地方少打了两锤,那个地方敲偏了。手工活儿就是这样,永远都不能说完成,打成了还可打得更精细。随着人的手艺进步和对使用者的认识理解不同,一把镰刀可以永远地敲打下去。那些锤点,落在多少年前的锤点上。叮叮当当的锤声,在一条窄窄的胡同里流传,后一声追赶着前一声,后一声仿佛前一声的回音,一声比一声响亮、幽远……

吐迪·艾则孜打镰刀时眼皮低垂,眯成细细弯镰似的眼睛里,只有一把逐渐成形的镰刀。 吐迪家的每一把镰刀上,都留有自己的记痕。那些记痕留在不易磨损的镰刀臂弯处,像两排月牙形的指甲印,千年以来他们就这样传递记忆。那把千年前的镰刀,又神秘地、不被觉察地握在某个人手里。他用它割麦子、割草、芟树枝、削锨把儿和鞭杆……千百年来,就是这些永远不变的事情在磨损着一把又一把镰刀。

 ⑦打镰刀的人把自己的年年月月打进黑铁里,铁块烧红、变冷、再烧红,锤子落下、挥起、再落下。 那些从铁匠铺里,一锤一锤敲打出来的镰刀,就像一弯过时的月亮,暗淡、古老、陈旧,却永不会沉落。这些看似简单,千年不变的手艺,也许一旦失传便永远地消失了,我们再不会找回它。

(作者:刘亮程  有改动)

(1)、结合全文说出第③段中“微妙的东西”具体指什么?
(2)、读了第⑤段,你从铁匠身上看到了怎样的精神?
(3)、请品析文中第⑥段画线语句的妙处。
(4)、联系题目谈一谈如何看待传统手工技艺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举一反三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她就用这副神情接连打发走了许多主顾,这便理所当然地引起大家对她的注意,对她说长道短起来。有个人已经来过一次想买这头牛,遭到了拒绝,现在又折回来,出了一个大价钱,那诱惑力简直令人难以抗拒。安恩老太太还是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答说:“不!”但是她似乎有些窘迫不安。

      “那么,它是已经卖出了不成?”那人问道。

      “没有,这头牲口是不卖的。”

      “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光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这个男人刨根究底地追问着,“是你自己的奶牛吗?”

      “是呀,当然是的喽。”在这头奶牛还是条小牛犊的时候,就是她的了,那是一点都不假的。安恩想,要是同他多说上几句话能够消消他的气的话,那就不妨多同他闲聊一会儿。

     可是他打断了她:

      “难道你站在这里就为了拿大伙儿开心吗?”

     天哪,怎么能这么说呢!安恩老太太气愤得说不出话,神色有点慌乱。她收起毛线针,从牛角上解下拴牛的绳索,预备回家去了。在这个时候,她睁大了眼睛,用恳求的眼神看着那个人。

      “这头奶牛太孤单了!”她终于吐露了真情,“我的小村庄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它又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所以我就想到不如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是这样的,真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我的打算没有什么不好的,不会对别人有什么恶意……这样,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不过,我刚才应该讲一句‘对不起,我很抱歉’。好吧,再见了,谢谢你。”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拒绝病从“手”入

      ①在全球,每年有超过350万儿童被腹泻和呼吸道感染夺去生命。俗话说“病从口入”,但实际上“口”是被冤枉了,疾病的真正幕后黑“手”往往被我们所忽视。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做什么都离不开手。手与手之间的交流是温暖的,但无处不在的病菌可把这里当成温床,因而手也就成了病菌传播的载体。据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一个研究小组研究发现,每个人每只手上大约会携带有150多种细菌,都可以开个卖细菌的超市了!除了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体也可以通过手广泛传播。研究发现,手也是传播流感的环节之一!

      ②对于这次突如其来的H7N9流感风波,尽管其来源和传播模式还不能确定(目前认为它还不能在人和人之间传染),但通过保持基本卫生来预防感染是一种谨慎的做法,而洗手是针对预防传染病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建议。为了预防流感上身,除了尽量少接触活禽,出门戴口罩之外,与高危人群或鸟类接触之后一定要及时洗手。

      ③研究表明,用肥皂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可使儿童因腹泻死亡的人数减少50%,因呼吸道感染死亡的人数减少25%。洗手还可以有效预防以手为传播途径之一的疾病,如腹泻、流感、手足口病、肺炎、沙眼、蛔虫病等。

      ④另外,据一项3000多人参加的洗手小调查显示,我国仅有4%的人可以正确洗手。关于洗手,你会有下面这些疑问吗?

      ⑤流动水洗手PK快干手消毒液,哪个更好?一项国内小样本研究表明,快干手消毒液对于手部细菌的去除率明显不如流动水洗手。这提示我们,尽管快干手消毒液可以去除部分手部细菌,但它绝不能代替流动水搭配肥皂或其它洗手产品的组合。在接触完脏东西或去过公共场所之后,一定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清洁双手。

      ⑥洗手时间越长越好吗?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次洗手持续时间不少于20秒,才能完成各个洗手步骤,真正把手洗干净。但有的洁癖症患者常常洗手时间过长或反复多次的洗手,这容易使皮肤表面的脂质成分流失过多,从而破坏表皮屏障,引起皮肤粗糙皲裂甚至湿疹等皮肤问题。因此,虽然洗手时间要足够,但并不是越长越好。平时洗完手要涂上含有油性成分的护肤产品,以补充过度流失的皮脂。

      ⑦手要洗几遍才“干净”?一项研究表明,在洗手时,一次取皂与三次取皂在流动水下洗手,其除菌率无显著差异,因此,一次取皂洗手就已经足够清除手上过多的细菌,并且便捷、省水、省肥皂,对手的表皮损伤也更小。

      ⑧关注双手卫生,不仅仅是关爱自己的健康,也是关爱他人健康的一种文明行为。看完这篇短文,正在用手拿零食吃的你,用手写字的你,准备去吃饭的你,是不是要去洗洗手,给自己和身边人“十全”地保护呢?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近乡情更怯

       ①故乡,是我永远无法忘怀、也不敢忘怀的。

       ②那个山村,很小。几十户人家,错落在前后两条沟里。人们日出作,日落息,互相帮扶,其乐融融。一家杀年猪,全村人去吃酸菜白肉血肠;一家娶媳妇,全村办喜事;一家夜里有了病人,全村男丁壮妇会应声而起。故乡,是真的“桃花源”。

       ③山脚,有一合抱粗的垂柳。柳下,是一条极瘦、极清澈的小溪。月悬夜空,中学刚毕业的我坐在溪边。是走,是留?心情郁闷。此时,总有乡亲驻足询问。他们珍爱脚下的黄土,与那土地已结成一个不可分的整体而世代相安,却也支持、怂恿对这块土地的“叛逆”:“争口气,有出息的进城去。”你稍有不顺,又会说,“回来,还是山里的大葱蘸酱养人!”这是一种看似相悖却意味深长、专属于那块土地的情怀。

       ④我参军要走了,乡亲们来道贺。那贺物,是一两束存放很久舍不得吃的挂面,是几个尚带着母鸡体温、需换油盐用的鸡蛋。一位长辈,送来3元钱,是由一沓角币、一堆“钢镚儿”组成的。“拿着补补吧,别屈着孩子。”我知道,这是“一堆”不知攒了多久的钱,即便在物价尚廉的彼时,也实在“补”不了什么,却在我的记忆中定格。

       ⑤几年后,我真的“出息”了,进城了。黄土、老树、瘦溪悄然远去,生活之舟将我载入另外一个世界:装模作样穿西服,故作绅士扎领带,虚情假意赴酒宴……可是,我却时时感到灵魂深处的失落与不安。

       ⑥盛夏。回家。县里小车来送。汽车艰难地爬行在故乡的土路上,车窗外不时掠过老少乡邻的身影,我清晰地感受到这冰冷的“铁壳子”给我与乡亲们带来的隔阂。车近村边时,陷进泥浆。田间,有一乡亲,赶着两头黄牛犁地,竟是我儿时的伙伴。见是我,他脸上现出惊喜,随即愣在那里,搓着手。“哦,回来了?……”不等我回话,他便径直走去卸犁杖,为我赶牛拉车。我赶紧搭话,庄稼茬口好吗?几成苗?雨水“赶趟”不?猪羔什么行市?终于无话可问,终于无话可说。曾经,在淅沥的雨帘中,我们在葱郁的草地上骑着牛儿穿行,任凭雨水把周身浇个“响透”,那样的惬意,而此刻我清晰地感受到被作为局外人、观光客对待的距离与悲哀。

       ⑦深秋,老父发病,去世。父亲戎马半生,刚烈正直,极有声望,举丧之日来人便也极多。我这个被乡邻公认的孝子,因如今的“身份”所限,出殡乡俗,均改由弟弟代做。那一刻,乡邻谴责与不屑的目光,是我绝不敢直视的。当呜咽的唢呐奏出如嚎啕般凄凉的曲子,满山庄顿时响起穿云裂石之声,仿佛这山村底蕴的瞬问迸发!我第一次感受到灵魂的巨大震悚与空灵般的明净,我被一种巨大的、无法抗拒的力量征服,不由自主长跪在地!在乡亲们顿时和缓的眼神中,我又重新看到宽容、理解与接纳。我终于知道,我实在是农民的儿子。骨子里仍完全是农民的底色,是不被任何世俗所改变的本色与天然!

       ⑧有人说,乡村生活是陈旧落后的,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注定会逝去。我无论如何不敢苟同。在这块厚重而又古老的土地上,有着任何“现代文明”永远无法取代的人间真情!

       ⑨故乡,我心底的珍藏,我的财富,我的根!

(文/郑有义,有改动)

阅读《撞上百分之一的几率》,完成下列小题。

    库伯教授的心那年特别狠。有人说是因为他的书稿没能通过编辑的审查,也有人说他就是对学生厌烦了。然而,不管是什么原因,事实令人触目惊心:那年埃及史课全班63.6%的学生都没有及格。要不是我的运气好,那个百分率就该上升到65.4了。

    给我记忆最深的就是,他讲课快得吓人。谁记笔记的速度都赶不上他说话的速度快,特别是他激动的时候。我奋笔疾书,记的几乎是无法辨认的缩略语,但仍然有一半以上记不下来。笔记不全,学习成绩就好不到哪里去。有一次考试,我竟得了38分。我明白,起死回生的唯一机会,就是把笔记记全些。

    考试成绩出来当晚,我努力想进入梦乡,哪怕是能将那让我伤心欲绝的分数忘记片刻也好。【A】可是“象形文字”啦、“罗塞塔石碑”啦这类词语像万花筒一样在我脑中不停地转啊转。突然,我的脑子灵光一闪:干嘛不在笔记本上隔行留空呢?这样下课以后,我就可以回想授课的内容,把落掉的部分补上。为了表达对古人的敬意,我把这种方法称之为“奥西里斯计划”(奥西里斯是古埃及的法老,传说死后成为地界的主宰和死亡判官——译者注)。

    第二天,我就开始尝试“奥西里斯计划”没想到一试就奏效。刚开始的时候上课的内容很难回忆起来。但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这种回忆成了一种游戏。我常常呆在宿舍里,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模仿老教授讲课,并试着不看笔记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复述课堂的内容。

    一天晚上,我在默诵白天上课的内容时,得到了一个重要的发现。为了使我的复述尽可能地流畅,我用了过渡性的语句,比如“我们已经讨论了霍弗拉法老获得重大胜利的主要原因,现在我们讨论一下次要原因。”此时,我突然想起,教授从来没有把课上的内容分成主要的和次要的。然而,这些主要和次要的内容都整齐地排列和隐藏在看似滔滔不绝的语言中,等待学生们去发现。破解这个秘密后,我发现我的课堂笔记做得更好了,而且课后能够轻而易举地把每隔一行所缺的内容填上。

    【B】我试图让同学们和我一起分享这一发现,但他们总是说:“把那些笔记都记下来,你也太傻了!坐着听听就行了嘛。”

    考试前一天,我把自己假想为教授,站在他的角度拟出了十道题。拟好题目后,我再想象自己是在考场,结果,我花了四个小时答完了自己出的这十道题。最后,根据讲座和课本笔记评阅我的答卷,我高兴地发现,我准确地论述了所有史实和观点。我觉得应该可以顺利通过考试了。但没过多久,我的高兴劲就消失得一干二净。我的生死存亡可都押在这十道题上了,要是教授他不考这些,我岂不要完蛋?我心一横:“反正现在再改也来不及了!”

    第二天早晨,在去考场的路上碰到杰克后,我更加确信自己要倒霉了。整个学期杰克一直坐在我旁边,我没见他记过笔记,甚至连书都没见他翻过。我问他怎么不紧张,他告诉我说:“这学期应该是考第四套题,会考各种历史事件时间、法老的名字、各个朝代、历朝的战争等等。”“第四套试卷是什么?”

    我估计,除了我,学校里没有人不知道库伯教授备有五套试题(每套十个问题),五年期间轮换使用。尽管考完后他将每份试卷都收了回去,但绝没料到学生联谊会的组织能力如此出色。他们是这么干的:专门指定一组学生来记第一套试卷的内容,另外一组记第二套试卷,依次类推。学生离开考场后,凭记忆迅速将这些问题写下来,然后存入联谊会的资料库。这招挺绝,很多学生就这样得到了这五套试题。

    听完杰克的解释,我几乎晕倒。我知道,即使奥西里斯和太阳神都来帮我也无济于事了。

    唉,我要倒大霉了。试卷一排一排地往下传,我听见考场里不断响起各种悲鸣:“哦,上帝”“这次完啦!”我想大概是教授误发了第五套试卷,而不是大家预料中的第四套试卷。

    试卷传到我手中的时候,我同样不由自主地倒抽一口气:“哦!这不可能!”那就是我昨天自己出的十道题——顺序不一样但完全相同的十道题!怎么会有如此巧合的事?我相信那是百万分之一的机率。还有比我更走运的人吗?我恢复了镇静,开始奋笔疾书。

    最后,库伯教授给我打了100+,还写了这样一句话:“感谢上帝让我在从教之年碰上了一个高材生!”我因此顺利拿下了学士学位。20年过去了,我想我可以把这个秘密公之于众了:这里有一个家伙能拿下学士学位,完全靠的是运气。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启蒙老师

贾平凹

    ①5岁那年,娘牵着我去报名,学校不收,我就抱住教室的桌子腿哭,老师都围着我笑,最后就收下了,但不是正式学生,是一年级“见习生”。娘当时要我给老师磕头,我跪下就磕了,头还在地上磕出了响声。

    ②那个女老师倒把我抱起来,我以为她要揪我的耳朵了,那胖胖的、有着肉窝儿的手一捏,却将我的鼻涕捏去了。

    ③“学生了,还流鼻涕!”大家都笑了,我觉得很丢人,从此就再不敢把鼻涕流下来。因为没有手巾,口袋里常装着杨树叶子,每次进校前就擦得干干净净的了。

    ④老师长得很白,讲课的声音十分好听,每每念着课文,就像唱歌一样。我从来没有听到过她这么好听的声音,开头的半年时间里,几乎没有听懂她讲的是什么,每一堂课却被她的声音陶醉着。所以,每当她让我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我一句话也答不出,她就说:“你真是个见习生!”见习生的事原先同学们都不知道,她一说,大家都开始小瞧我了,以后干什么事,他们就朝我伸小拇指头,还要在上边呸呸几口,再说一句:“哼,你能干什么,你真是个见习生!”我们为此打过几次架。

    ⑤娘后来狠狠地揍了我一次,罚我一顿不准吃饭。老师知道了,寻到我家,向我和娘做了检讨,说是她的不对,问我是不是听不懂课。我说:“我光听了你的声,你的声好听!”她脸红红的,就笑了。从此,我就下了决心,一定不落人后,老师对我格外好起来,她的声音还是那么好听,但一下课,就来辅导我,惹得同学们都眼红起来。

    ⑥一年级学完后,老师对我说:“你年纪小,不让你升级。”我当即就吓哭了。老师却将我抱起来,说她是哄我,宣布我再也不是见习生了。我一高兴,就叫她“姨姨”,叫完就后悔了。她却并没有恼我,还拧了我的嘴一下,她笑了。我也笑了

    ⑦我那时最爱语文,尤其爱造句,每造一句都要写得很长,作业本就用得费。后来,就常常跑黄坡下的坟地,捡那死人后挂的白纸条,回来订成细长的本子;一到清明,就可以一天之内订成十多个本子呢。但是,句子造得长,好多字不会写,就用白字或别字替着,同学们都说我是错别字大王,老师却表扬我,说我脑子灵活,每一次作业都批“优秀”,但却将错别字一一挑出。让我连做三遍。学写大字也是我最喜欢的课,但我没有毛笔,就曾偷偷剪过伯父的羊皮褥子上的毛做笔,老师知道后,就送了我一支。我很感谢,越发爱起写大字,别人写一张,我总是写两张三张。老师就将我的大字贴在教室的墙上,后来又在寺庙的高年级教室展览过。她还领着我去让高年级学生参观。高年级的讲台桌很高,我一走近,就没了影儿,她把我抱起来,站在那椅子上。那支毛笔,后来一直用到没毛了,我还舍不得丢掉。

    ⑧从一年级到二年级,我的父亲一直在外地工作,娘要给父亲去信,总是拿着几颗鸡蛋来求老师代写,教师硬是不收鸡蛋,信写得老长。到了二年级下半学期,她说:“你现在能造句了,你怎么不学着给你父亲写信呢?”我说我不会格式,她说:“你家里有什么事情,你就写什么,不要考虑格式!”我真的就写起来,因为家里的事我都知道,都想说给父亲听,比如奶奶的病好转了,夜里不咳嗽了。娘的身体很好,只是唠叨天凉了,父亲的棉衣穿上没有。还有我学习很好,考试算术得了100分,语文得了98分,是一个字又写错了。信花了3天才写好,老师又替我改了好多错字,说:“以后到高年级做作文,或者长大写文章,你就按这路子写,不要被什么格式套住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熟悉什么就写什么,写清、写具体就好了。”我从那时起就记住了老师的话,之所以如今我还能写些小说、散文,老师当时的话对我影响很大。

    ⑨这一年,我们上完了二年级。寒假里,同学们都去挖药、砍柴卖钱,商量春节给老师买些年画拜年。到了腊月三十中午,我们就集合起来,拿着一卷子年画,还有一串鞭炮去找老师,但是,老师却不在。问校长,原来她调走了。校长拿出一包水果糖来,说是我们的老师临走时,很想到各家去看看我们,但时间来不及了,就买了这些糖,让开学后发给我们每人一颗。我们就都哭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到我的那位老师,在寺庙里读了4年书,后来又到离家15里外的中学读了3年,就彻底毕业了,但我的启蒙老师一直没有下落。如今,老师还在世没有,我仍不知道,每每想起来,心里就充满了一种深深的惆怅。

(选自《自在独行》,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版,有删改)

阅读《去看崖花》,完成后面小题

去看崖花

董华

    ①走进大山五年了,人世间的纷争,已渐渐忘却;世上的名利俗欲,亦如过眼云烟,杳然不知其归。在这百里深山,和山作伴,和云对语,总感心性怡然。山川草木,风土人情,举凡之物,都和我结下情缘。

    ②但是,引我对山地牵魂彻骨,时时愿回眸以望的,却是那岭上的崖花。

③大概灵性所至,在我走入大山的第二年,便给这里成立了一个文学社,起了个美韵撩人的名字——“绿谷”。这样,就招来一些文学青年和我一起“修炼”。我也就不显寂寞了。这天,又来了一个山民之子找我串门,叙谈之间,我谈起山地的新鲜。之后,略乎抱怨地说,山里是物都好,就是花开得晚,比平原城镇差时节多了。他听了,微微一愣,便摇头,连说不对不对,正着眉眼看我说:“我们这里的崖花不算么?现在正开着呢!”

    ④看他认真,我直想笑。心细忖量,“春分”节才过两天,春寒未消,这北方峡谷能有花开的踪影么?虽说不信,但也商定,第二天去看崖花。

    ⑤十渡这地方,我已经熟悉了。这里山有山的形,水有水的样儿。山既有北方大山的雄奇伟岸,又有江南水乡山脉的灵秀;只不过缺少植被,少了那雅歌投壶的名士兴怀弄娱的茂林修竹。这水呢,清流见底,四时不涸,河湾处大抵行得船。我乐得随我的伙伴逍遥而行,不图看花赏景,只想领悟这山水奇秀。

    ⑥跳过两排拒马河浅流的“搭水石”,迈过一道荆梢柳枝篷拱的木桥,便开始进入峡谷山道。山道真是山道,磕磕绊绊尽是大大小小石块儿。石块堆里寻踏处,走过三里许,棉裤可就有些裹腿,我早就没有了之前的“逍遥”。有心喊“歇”,伙伴已登半山梁。远远地,见他招手,山风里送来一声粗犷:“崖花开了哎——”

    ⑦好不容易站到他立脚的位置,顺他手指去望,就见光光一面崖壁上,有一蓬蓬绿,一团团白。像山阴积雪,像绿云靠石……山地人腰腿真是劲捷!眨眼间,这个伙伴猿行雉伏,手勾岩缝,攀援而上;又如同驾一片青云,怀拢绿枝,飘至近前。

    ⑧拣一块平石,我们坐下。疲劳之感瞬间消散,拉直了眼睛去看那采来的崖花。它花瓣玉白,叶儿苔绿,枝梗是绛红。簪立的花朵宛若大枚玉扣,白的宁静;那叶如老桑,绿的沉实;绛红的枝梗,像是紫铜铸就的筋挺……我端详着花,又去眺望朋友采摘的地方,好生奇怪:那危崖耸立之处,裸露的全是绛色的山石,一根草都不长,何以这崖花却生长得如此茂盛呢?自然界的伤害是少不了的,旱冻两极是它天敌,偏又不择地势,降生在坚硬无比的危岩峻岭,春寒料峭却可以怒放天香,这是生命力多么强韧的植物!如果不是身历其境,怎会相信这深山野岭有这么一种生存强壮的物种啊。

    ⑨“这崖花……不生平川,只长在京西山地……”耳边传来闷闷气音,“我们这儿是老区,抗战时期山地埋种了许多悲壮……”说着,他依然正眉看我,眼神里压上一道沉郁,我心倏的一紧。他指点着让我看:哪道山掩藏过兵工厂,哪个村庄建过抗小学堂,哪片洼地平西支队在那里操练,哪儿歼灭了多少“扫荡”的日寇,哪儿是六壮士为掩护乡亲和县政府转移舍身跳下的悬崖……尽管他把沉积在山谷半个世纪的往事,说得轻声慢语,但我却似乎有“轰轰”的大音在耳边彻响。是风声,抑或是雷声。

    ⑩——真有了山风。我解开衣襟,任山风灌进胸膛,灌得满满。此时,风也吹动了崖花,簌簌作响,像是和着苍邃的风声歌唱。我忽然想起,前不久读过的《晋察冀革命诗抄》,里面陈辉烈士的《拒马河之歌》就作于此地。我在小学课本里就读过他坚持信仰、忠诚人民的诗歌,却不知他早已是平西根据地富有才华的诗人。伸手掬起一束崖花,从绿叶和圣洁中我些许明白:青山依旧,烈土长已,这山地之花莫非承受天泽,具有了灵性?它一年一度在清明节前开放,不思迁移,是怀恋抗日将士为之洒下热血的这块疆土,还是抚慰青山掩埋的民族精魂?

    ⑾忍住迭起的心澜,我眺望高山,俯视四野,心胸豁然开朗。虽是早春气候,我感觉山地春光十分明媚。影绰绰,看那边一片松林,正有人忙,像是在干着什么事情。朋友告诉我,几日前曾有几位老将军来过,要在那儿修建一座烈士陵园……

    ⑿突然间,我觉得我开始读懂了崖花。这山间花木,其实就是一部涵盖万千的大书。从书里,任谁都可寻到描述自己、对照人生的章句。它生在高山,长在岩隙,虽百次枯荣,却不失对生养大地的眷恋,它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位置;它挽着大山的肩膀一起生长, 因而也具有大山一样坚实的身骨,脚步扎实、稳固。它有气节,不畏孤寂;穷不失节,达不奢逸,耐得生命之旅的寂寞……它是平凡的,也是崇高的!

    ⒀此时,在苍莽的山岭,我真想拍打山石如鼓,呼唤我的朋友:勇敢地到山地来吧,来看山地的崖花!我要告诉他们,这山间草木于你于我,都可以壮骨髓,调脾胃,驱浮欲,正阳刚!

    ⒁我还该告诉我的朋友,按山地土音,崖花的“崖”读作nié,而不读yá或ái。

    ⒂我记住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