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同步习题

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值此“世界读书日”之际,九年级某班开展以“经典作品  伴我前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活动中,班级宣传栏上有两则材料,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开卷有益”是人们的共识。每一个人要想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越壮阔,就越要拥有渊博的知识。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必须多读书,读好书。

材料二:

(2)、学校计划开展“经典阅读”大赛,比赛开始前,记者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采访,如果记者问你对此活动的态度,并阐明理由,你会怎样回答?
(3)、请仿照下面画波浪线句子的内容和结构仿写两个句子。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中国古人爱“海淘”

    ①大米、宝塔、中医……不少我们熟悉的“中国造”,估计许多人都不知道,其实都藏着外来基因,来自“海淘”。

    ②我们熟悉的小麦、牛、羊、马都源自西亚和中亚,被引进至少5000年。石榴原名叫“安石国的榴”,标明其伊朗基因。汉代,中国陆续引入首蓿、葡萄、芝麻、胡瓜等物种。菠菜和榨菜则是唐太宗时候从尼泊尔引入的。

③如果没有外国美食,我们的饭桌会单调许多;如果不曾引种外国植物,中国也养活不了数量庞大的人口。1593年,福建人陈振龙从菲律宾将番薯藤带回中国。几十年后,番薯成了中国又一种主粮。同为晚明时期,中国从菲律宾引进了多种源自美洲的作物,比如玉米、花生、南瓜等,使得中国人口翻番。

    ④金庸在以宋朝为背景创作的小说《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中多次写到人物食用花生、玉米的细节,出现知识性错误。可见,许多人对这些物种何时传入中国,知之不详。

    ⑤除了这些让我们先辈受益的外来物种,还有许多物种或物品属于“出口”转“内销”。

    ⑥水稻原产中国,但北宋从越南引进了耐旱的占城稻。1011年,宋真宗在宫里种植,并推广到全国。这种穗子长、不挑地的越南水稻很快成为中国的主粮,使宋朝出现了人口高峰和商业繁荣。

    ⑦造纸术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创造,但唐朝中期进贡来的日本纸有蚕茧的光泽,国人未见

    唐宋时高丽纸为贡品,时称“发墨可爱,此中国所无,亦奇品也”。另外,日本的泥金画漆,还有贝壳嵌漆器,也令漆器祖源的中国人爱不释手。

    ⑨元初,忽必烈征召了许多尼泊尔建筑工匠。其中,阿尼哥技艺精湛,1273年被任命为匠人总管,首都的寺观(如北京的白塔寺)多出其手。同受忽必烈重用的,还有阿拉伯人也黑迭儿父子,他们建造了元大都的城墙。忽必烈还命阿拉伯人管星象和医疗,皇家医院全用阿拉伯医生。明初,朱棣从交趾网络人才16000名,建筑师阮安是最有名的一位。紫禁城的前三殿后三殿,就是阮安主持监造的,北京的明代内城墙也是他的手笔。

    ⑩茫茫人海里,没有人是孤岛。世界上,也没有哪一种文明可以孤立地存在。与亚洲邻国的各种交流,是中国古代文明强大的基础。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交流将会更加多元和深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