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5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历史试卷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这是某学习小组在历史课上设计的知识卡片。据此判断该历史课的主题是( )
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二: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把关税平均提高了20%以上。其他各国也相继提高了关税,进行报复。除关税战外,各国还展开了货币战。从英镑贬值开始,56个国家相继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中国债权的启示》
材料三: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欧洲和世界的位次
1913 | 1928 | 1932 | 1937 | ||||||
世界 | 世界 | 世界 | 欧洲 | 世界 | 欧洲 | ||||
工业总产值 | 5 | 5 | 3 | 2 | 2 | 1 |
材料四:入世至今,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排名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年均增速11%……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
——《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报道
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到1760年前后,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葡萄。美洲的特产也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等。
——摘编自齐世荣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欧洲出现了生产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摘自中国经济网
材料三: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
国家个数 |
1970年 |
1992年 |
33个发展中国家 |
108美元 |
209美元 |
21个发达国家 |
3129美元 |
22185美元 |
——摘自《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