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黑龙江省青冈县第一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娱乐圈的“雷人”现象

    作为当下的流行语,“雷人”一词据称最早源自2008年8月26日的一则新闻“男子发誓欠钱被雷劈,话音刚落被雷电击伤”,这个倒霉蛋也因此成为了打造流行语的先驱,自那以后,所有被“雷到”的人的血液中似乎也延续了他被雷时的情绪因子:无奈,无语。

    不过,不仅仅是中国的选秀舞台上站着外表雷人的歌手,不仅只有中国在播放雷人的影视剧,欧美娱乐圈时时有“雷阵雨”划过天空。

    2009年4月11日,英国独立电视公司著名的选秀节目《英国达人》正在进行。身材臃肿、相貌普通、打扮老土的苏珊博伊尔上了台,著名“毒舌”评委西蒙克威漫不经心地问道:“你的梦想是什么?”48岁的苏珊回答:“当一个专业歌手,成为伊莱恩佩吉那样的歌星。”所有的人哄然大笑。

    之后,苏珊在音乐声中开始演唱音乐剧《悲惨世界》中的曲目《我曾有梦》。歌声响起的一刹那,评委和观众都震惊了,而这一幕也成为2009年4月中旬全球网络点量最高的视频。数据显示,苏珊大妈比赛视频的收看人次在短时间内就突破了1亿,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典礼视频的5倍,她还获得了好莱坞明星黛米摩等名人的支持,博彩公司也围绕她的比赛名次随时调整赔率。

    尽管在《英国达人》决赛中,苏珊惜败于歌舞组合Diversity的10个孩子,但是全世界都记住了这位自强不息的大妈。

    苏珊自曝最初参赛的目的仅仅是想通过电视节目找到一个伴儿,但她雷人的外形与天簌般嗓音形成的巨大反差,却成就了今年娱乐圈的最大神话。英国媒体评论,“许多人被感动,是因为苏珊颠覆了以貌取人的大众娱乐文化”。美国《娱乐周刊》著名记者施瓦茨鲍姆在博客上写道:如今的大众流行文化充斥着外形包装,而苏珊·博伊尔毫无矫饰的艺术力量“重新定义了美丽的衡量标准”。

    苏珊本人表示,自己早就预料到人们看到她的外表会有些鄙视,但自己决定让他们刮目相看。“你必须不断努力,一步一个脚印,终究会成功。永远不要放弃梦想。”她热情的说。

    娱乐明星也并非时刻以“雷人”为己任,更多时候他们只是在制造“drama(戏剧性事件)”,但是每次这类事件发生都会吸引众人目光,而此时讨论这些事件的道德意义着实没有太多必要。“我这一路走来,就像在耍空手道。”几度做出疯癫事的小甜甜布兰妮在谈及自己如何驾驭“名气”这一双刃剑时如是说。但一路走来像在耍空手道的明星们,何止布兰妮一人?

    在国内娱乐圈,类似的话题人物也是层出不穷,但这些“雷人”标杆与西方前辈相比,显然还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当西方娱乐圈的高手们已经把“雷人”玩成一种风格,一种行为艺术,我们的“雷人雷事雷片”却大多还停留在作坊式的山寨阶段。

    在求新求变的娱乐圈,“雷人”有时候并不是坏事,麦当娜出道时那些骇世惊俗的装束早已成为最经典的流行符号,谁能断定LadyGaga的白发皮衣不会在20年后被视为时代象征?就在我们身边,当年《庐山恋》里张瑜和郭凯敏的惊世之吻、费翔连蹦带跳的“一把火”,当时看来不也很有“雷人”之嫌,可很快就化为流行。要想化“雷人”为时尚,靠拾人牙慧式的山寨大法肯定是不行的,还要挖掘创意,真正抓住在流行风潮前到来的那缕闪电,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摆脱低级状态的“雷人”境界,成为引领潮流的那一声巨雷。

节选自《环球》2009年第九期《欧美娱乐圈的“雷人”现象》

(1)、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雷人现象”表现的一项是(    )

A、“无奈,无语”是娱乐圈“雷人”流淌在血液中的情绪因子。 B、娱乐明星更多时候只是在制造戏剧性事件,但是每次这类事件发生都会吸引众人目光。 C、西方娱乐圈的高手们把“雷人”玩成了一种风格,一种行为艺术。 D、“雷人”要化为流行,还要挖掘创意,真正抓住在流行风潮前到来的那缕闪电。
(2)、从原文看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雷人”一词最早源自2008年8月26日的一则新闻“男子发誓欠钱被雷劈,话音刚落被雷电击伤”。 B、2009年娱乐圈的最大神话是苏珊雷人的外形与天簌般的嗓音,她颠覆了以貌取人的大众娱乐文化。 C、娱乐圈中的“雷人”现象主要是从装束打扮上来界定的,是一种行为艺术。 D、在国内娱乐圈,“雷人”现象也是层出不穷,但却大多还停留在作坊式的山寨阶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苏珊大妈比赛视频的收视率远远超过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典礼的收视率,说明人们对国家大事并不特别关心。 B、苏珊·博伊尔的自材臃肿、相貌普通、打扮老土创造的“雷人”艺术力量,使人们对娱乐圈的美丽有了新的衡量标准。 C、“名气”是一把双刃剑,所以一个人在成名后,只有耍空手道,才能不让“名气”伤了自己。 D、中国娱乐圈真正抓住流行风潮到来前的那缕闪电,就一定能够摆脱作坊式的山寨“雷人”境界。
举一反三
阅读

重在引领 贵在自觉

仲呈祥

    从去年开始,一部不趋时、不媚俗的被称为“三无”(无女角色、无婚外恋、无明星偶像)的电视剧《士兵突击》火爆荧屏,并持续到了今年,引发了一种蔚为壮观的社会文化现象:从电视台的文化类谈话节目到大学生论坛,从部队到工厂、机关和社会大众,人们都在议论“许三多艺术形象”的审美价值。一部文艺作品引发一种波及上亿观众主动参与的社会文化现象,这在当下并不多见、且值得珍视。彪炳人类文艺史册的古希腊喜剧游乐活动,参与者不过数以万计,而今凭着现代传媒优势的电视剧艺术,得到了具有欣赏章回小说和连台本戏剧艺术传统的中国人的青睐。究其原由是历史品位、美学品位使然。这部作品最终社会效益的完美实现,不仅在于作家、艺术家及其作品自身的创造,有时也必须靠读者、观众及全社会一起共同创造。惟其如此,重视对一部文艺作品引发的社会文化现象的正确引领,极为重要。

    譬如如何认识和评价“许三多艺术形象”?如何从这一独特的艺术形象中获取精神营养?这里面有个“引领”课题。我孤陋寡闻,也至少耳闻目睹了几种不同的声音——在一家省级卫视面向全国观众的谈话专栏节目中,年轻漂亮的主持人向在场的观众发出这样的提问:“诸位女嘉宾,你愿意嫁给许三多吗?”全场哗然,然后无人应答。稍顷,一位勇敢的时髦女性站起来应对:“我愿意!”主持人追问其由。再答:“第一,许三多憨,不怕苦,我可以叫他玩命挣钱,供我花;第二,许三多实,不怕累,我可以叫他全包家务活,我轻松。”答毕,一片笑声,并无辩难。此可谓一种“引领”。另一种,某大学研究生论坛上,莘莘学子与编剧、导演、制片人对话,探讨“许三多性格”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你一言,我一语,认为其性格既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力倡的“抱定宗旨”“自强不息”的因子,又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力倡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因子,且在改革开放后的人民军队熔炉中锻造而升华为一种具有当今时代精神和现代人文精神的理想人格,它在一定程度土反映出时代与人民的呼唤和现实社会道德的某种缺失。此可谓又一种引领。

    两种“引领”,孰高孰低,不言自明。应当说,盛世文化,乃包容多样的文化。一个成功的典型艺术形象,引发各种社会舆论,不足为怪。但各种舆论与见解的高下是非,确须引领分辨。上面某电视台谈话节目中主持人面对那位年轻女士以庸俗的实惠主义去选择和理解“许三多形象”一言不发、一笑了之好呢,还是与人为善、外柔内刚地引领在场有高见的观众入情入理地加以辩难好呢?我看,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的电视台,还是理应坚持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坚守人类神圣的精神家园,永远不忘胡锦涛同志早已阐明的“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的伟大真理。

    能否在一切文艺活动中真正做到以先进文化引领整个文化建设,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文化自觉。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临终前深刻总结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文化建设经验,认为可以归结为“文化自觉”这个大题目,并明言这便是他“要过的最后一重山”,并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来阐释何为“文化自觉”。这确为至理名言。惟其有了美自己民族文化之美、借鉴学习其他民族文化之美,并善于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将这两种美交融、整合、创新的自觉性,才能真正做到以先进文化引领和谐文化建设,以达到天下大同,即社会和谐。

    重在“引领”,贵在“自觉”——这是我们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须铭记在怀的—条要诀。

(节选自2008年2月14日《人民日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点。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康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乎。”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正如沈德潜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说诗晬语》)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辉煌灿烂的,但其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沈从文的眼泪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沈从文一家居住在昆明呈贡的乡下,被敲响的搪瓷盆子震醒,加拿大老人彼得满村子奔跑,把喜悦传递给饱受战争灾难的乡村。一声声撼耳的敲击声,撕裂夜的安宁。破碎的瓷盆震动沈从文的心灵,他永远不会忘记。

    放下笔,抬头向窗外望去,天色放亮,新的一天如期降临。在澄澈的空气中推开门,沈从文离开了家,向着滇池的方向走去。

    清晨的大地,风播送让人抑制不住的兴奋。阳光下的野花,似乎开得和往日不同。叶脉上滚动的露珠,处子一般纯美,沈从文流泪了。这不是个人的小资的伤感,而是大爱和大恨。一个民族经历了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把侵略者赶出了家门。9月9日,是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结婚纪念日,报上刊登的消息,这天是日军在南京举行受降仪式,两件大喜事,像中国传统的双喜字,喜上加喜,对于情感丰富的沈从文来说,怎能在床上、在睡眠中度过不平静的夜呢?

    面对滇池,阳光在水波中欢快地跳跃,群峰在雾气中时隐时现。大自然清洗了淤积的痛苦,一缕雾岚,一朵阳光,扑面的风儿,把沈从文牵往远方。眼前流动着逃难的日子,在天津,在烟台,在济南,在武汉,在常德,在昆明,饥寒交迫的人们,在逃难的路上,生离死别。大好河山沉沦在战火硝烟的背景里,沈从文记住的情景,是不可愈合的伤口,不是文字所能录下的。想起了家乡,想起亲人,沈从文的眼泪流了出来。

    当天亮的时候,放下手中的笔,沈从文的心态和九年前相比发生了变化。时间不但改变了人的年龄,经历过的事情,也使人有了沧桑的味道。

    沈从文的眼泪复杂,他的哭声从胸中爆发出来,发出的呐喊伴着冬夜,向人生宣战,向黑夜宣战。饥饿和寒冷,贫穷和艰苦,虽然,会使人的肌体遭受磨难,但却让人坚定了信心。

     沈从文的眼泪纯粹,经受了人生的大起大伏,却没揉进一点杂质。对于沈从文来说,保持平常的心态,对人,对事物始终用善良和宽大的心胸迎接一切,不管是风,不管是雨,不管是阳光,都能在他大地似的胸膛上存留。这和他少年时留恋大自然有关系。沈从文喜欢听音乐,听肖邦,听贝多芬,听文图里尼淳朴的歌声。每次听,那音符如同家乡河水上的阳光,在情感的河流中跳跃,他露出久违的激动。沈从文在音乐的河流,驾驶文学的船,写下对家乡的思念,心灵世界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

    沈从文爱家乡的“傩堂戏”,有一次他和李辉在聊天,一说到“傩堂”两个字,平静的脸上,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张开嘴,笑出了声,那种开心的笑,到了沈从文这样的年龄,所有的功利都是云烟。但是家乡在他的生命中不是轻描淡写的场景,是他一生的牵挂。一句家乡话,尤其是从小就好听的“傩堂戏”,泪水涌了出来。

    沈从文的笔,触进大地的深处。他的文学和人生都带有童话的色彩,他用笔在童话的罐子中吸足了五彩的墨水,写出了淳朴的人,博大的土地,清澈的河流。沈从文关注民间,这和他从小喜欢沈从文的笔,触进大地的深处。他的文学和人生都带有童话的色彩,他用笔在童话的罐子中吸足了五彩的墨水,写出了淳朴的人,博大的土地,清澈的河流。沈从文关注民间,这和他从小喜欢“傩堂戏”有很大的渊源。民间形成了沈从文的艺术个性,在自己的思想脉络中,他选择人物,选择题材与众不同。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很多的作家,从大地走出来,但却没沈从文的个性鲜明,那么强烈。

    沈从文的眼泪有声音,有色彩,有记忆。

(摘自《浪漫沈从文》,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日前,酝酿了十余年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上映,首日票房即冲破7000万元人民币。从上古神话中取材或改编其故事创作国产影视作品,这不是第一次:此前有电视剧《远古的传说》《女娲传说之灵珠》,也有最近票房大卖的电影《捉妖记》。

    上古神话是指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这些先民口耳相传的故事经过先秦两汉作家的记录和再创作,主要保存在《诗经》《楚辞》《庄子》等传世典籍中,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

    上古神话如何在今天的电影改编中重生?

    首先,主创者需找到上古神话与当代相呼应的精神内核,创造出既符合神话精神又与时代审美相契合的艺术形象。这就需要创作者做好充足的功课,深入了解上古神话的文化内涵,借鉴当前神话研究的最新成果,为自己的二度创作打下扎实的基础,避免由于自身知识的缺陷而导致创作时一叶障目、捡了芝麻丢西瓜。《大鱼海棠》的形象设计镌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纹章:鲲鹏、大椿、凤凰、祝融、貔貅、嫘祖等神话形象汇聚一堂,其姿态动作抓住了中国道家文化的气质,其法术神力抓住了东方美学中的自然灵韵。影片的人物矛盾设置意在凸显家族伦理、敬畏生死、天道有常等传统伦理价值与个体自由、个性解放等现代价值观的碰撞,并最终在人(片中的神即人)与大自然的博弈中获得新的价值平衡。遗憾的是,创作者想塑造的形象过多,每一个都没能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个性特征和文化内涵,模糊和弱化了角色的艺术力量。电影《捉妖记》对上古神话的化用则较为浅层次,其人物塑造虽取法《山海经》中的异人异兽,但角色的行动则带着好莱坞电影的喜剧色彩,没有传递出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

    其次,上古神话往往并不具备完整的叙事结构,而讲好一个故事并对人性有深刻的挖掘与表现,则是影视改编的核心。遗憾的是,在这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比如《捉妖记》对妖与人类、妖族内部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得不够充分,《大鱼海棠》对主角椿、湫和鲲之间的情感线索铺展不足,人物动机不合理,故事主题也不够凝练,比如灵魂交易的情节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主角为理想不断反抗乃至自我牺牲的崇高感。英国的魔幻电影《指环王》情节虽有拖沓之处,但做到了叙事上的合情合理,并始终紧扣人性对抗恶欲,最终实现自我救赎的主题,这种创作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改编自上古神话的大银幕作品,离不开一个具有代入感的奇观世界。伴随电影特效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实现虚构形象的写实已不是问题,然而容易被忽视的,是从细节着手,凸显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确保影片整体风格的统一。

    上古神话承载了华夏祖先对世界最初的认识和奇谲瑰丽的想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故地。让上古神话在当代电影中重生,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对当代大众文化的丰富与提升。

(摘编自林炜圣《上古神话如何“重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資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仅局限于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这类非物质文化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遗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特合其自身的传承发展规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西戏剧观众的心态视角存在着很大差异。中西戏剧观众心态视角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中西戏剧的起源和形成过程不同。西方戏剧产生于祭奠,是宗教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始终带有宗教色彩。宗教仪式是庄重肃穆的,参加宗教仪式的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赞颂神的伟大,在观看表现神的伟绩的戏剧时,同样怀着崇敬的心情。这时,戏剧演出处在一种精神上的高位置,观众处在一种精神上的低位置,观众的心态视角是仰视的。后来的戏剧虽然脱离了祭奠的宗教气氛,但这种仰视的心态视角却带着祭奠仪式的痕迹保留了下来。

    中国戏曲的形成过程是多种娱乐样式的综合。宗教祭奠仪式对它的形成影响并不大,相对于西方戏剧的形成渊源来说,它本质上是一种娱乐手段,而且,它对多种娱乐手段综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娱乐性加强的过程。人们去瓦肆看戏就是为了娱乐,自然在心理上处在高位置,去俯视处在低位置的戏曲。后来的戏曲中也有具有宗教意味的神仙道化剧,但它完全没有西方戏剧初期的庄重神圣的宗教氛围。

    这种形成渊源上的差异,影响了中西戏剧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的差异,影响了戏剧在正统文艺中地位的差异,这些都加强了观众的心态视角的差异。

    观众心态视角和戏剧的悲喜色彩的选择倾向有着密切的联系。观众心态视角的差异使得戏剧的悲喜色彩倾向不同。反过来,戏剧悲喜色彩的不同又加强了心态视角的差异。西方人推崇悲剧的重要原因是悲剧肃穆的气氛,和作为戏剧渊源的宗教祭奠的庄重气氛最接近,都是用仰视的心态视角。中国戏曲观众喜欢看喜剧。这和戏曲形成时的娱乐滑稽传统有着直接的联系,其中反映出的俯视心态也是与之一脉相承的。

    同样是看悲剧,中西戏剧观众的心态视角也不相同。中国戏曲悲剧冲突带有鲜明的伦理批判倾向。冲突的基础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伦理道德。西方悲剧不管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都是人对于其强大的对立面,即命运、社会、性格所做的奋力挣扎反抗。如俄狄浦斯之于命运,哈姆雷特之于性格,斯多芒克之于社会,但他们最后都以毁灭告终。中国戏曲悲剧中的主人公往往是弱小善良的老百姓,尤其是有不幸遭遇和无辜受冤的女性。而西方悲剧的主人公多是高贵、威严、有强大力量的帝王将相、贵族富人、神人英雄等。由此可见,中国戏曲的悲剧是把观众推在高高的道德伦理的评判席上,让观众俯视这些可怜的无辜的弱者,进而对这故事、人物做出道德评判。而西方悲剧的观众仰视着台上那些比自己更有力量的主人公在命运、性格、社会面前做拼死抗争,却仍逃不脱失败的结果,进而产生了“惧怕和怜悯”,从而使观众感情得到“净化”。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