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统编版2020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课外阅读

你是我最笨的学生

毕业后我留在北京教书,父亲闲着寂寞,便打电话托我买台电脑,他要和我视频聊天。我笑他,都50多岁的人了,对电脑一窍不通,可得专门请个老师才行。父亲说,几年前你是我的学生,现在让老爸做你的学生好不好?我说那老爸你得认真学,我可没时间手把手教你。父亲呵呵地笑着说,那是当然,我得争取做闺女班里最聪明的学生,就像你给爸爸争了光一样。

以后的每个周末的晚上,我都被老爸叫到电脑前,起初是打长途教他申请了QQ号,然后是终于让他学会了使用视频。到了这一步,父亲就有些懈怠,每天我扯着嗓子教他如何搜索资料、如何盲打、如何储存东西。我觉得自己所费的劲,几乎比教班里最笨的学生还要大,但父亲的电脑知识,却始终停留在开着视频,对着话筒和我呵呵说笑的程度。

父亲似乎对自己的愚笨没有丝毫的察觉,他胖胖的脸在视频的镜头里,始终是心满意足地笑着。我说老爸你要实践啊,只是每个周末听我讲,之后一个星期就再也不摸电脑了,那怎么行?父亲照例在视频里笑开了花,说,老爸其实很聪明的,姑娘你只要有耐心,老爸肯定会进步飞速。我看着每一个指令需要我重复N遍后才会点头的一脸茫然的父亲,突然有点泄气了,想究竟是我这个老师不合格,还是父亲太笨,对这样的知识完全没有学会的细胞?

父亲所谓的进步,也就是到能和我打字聊天为止。此后不管我怎么努力,他都停在原地,再不会前进半步。隔壁的同事每每听到我声嘶力竭地在房间里吼,就知道我准是又在教父亲上网了。有一天,她无意中笑着说,对待笨的学生,冷落有时候比耳提面命地教导更管用,为什么不试试呢?我欣然采纳。

父亲对我的这项政策显然有些不适应,没过一个星期,他就撑不下去了,说姑娘你还是手把手地教教老爸吧,我这么一大把年纪,比不上你们年轻人。后来见我无动于衷,他终于急了,竟然和我开始冷战。我打电话给母亲,让她转告父亲,像他这么笨的学生,我还是第一次碰到,都三个月了,打字还像牛车的速度,照这样下去,我岂不是教他一辈子也教不会?母亲听完我的抱怨,叹口气,小声道:孩子,其实你爸哪有那样笨呀,他只是想多听你说说话罢了,他要是什么都学会了,还怎么能认你做老师?你每次在视频上不耐烦地朝他嚷,他都不急不躁,还笑着听你讲课,如沐春风。他花几千块钱,只是买了个能看见你的模样的电话而已,他这么大年纪了,学会上网又能做什么呢?能和你面对面地聊天,对他来说,就已经是精通电脑了呀!

最笨的那个学生原来是我,笨到和父亲面对面,看见他温柔地冲我笑啊笑,却不知道他心里想着的,只是看看千里之外的我,是不是还好好的,是不是还像他想念我一样,将他放在心里最温暖的地方。

(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D、事情发展的顺序
(2)、父亲有些“懈怠”的原因是什么?(    )

A.父亲年纪大了,学电脑费劲。

B.“我”抱怨父亲笨,使他学电脑的兴趣大减。

C.“我”都是扯着嗓子教他的,让他不爱学。

D.父亲有意“懈怠”,好多些机会与“我”交流。

(3)、下面哪句话为第五自然段中的“他花几千块钱,只是买了个能看见你的模样的电话而已”作铺垫?(    )
A、到了这一步,父亲就有些懈怠。 B、父亲所谓的进步,也就是到能和我打字聊天为止。 C、我觉得自己所费的劲,几乎比教班里最笨的学生还要大。 D、父亲说,几年前你是我的学生,现在让老爸做你的学生好不好?
(4)、文章的题目是“你是我最笨的学生”,为什么“我”却说“最笨的那个学生原来是我”?
(5)、本文主要写“我”与“父亲”之间的事,但作者又安排了“母亲”这一人物出现,你觉得有必要吗?为什么?
(6)、你觉得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父亲?请联系本文内容简要写下来。
举一反三
我爱阅读,还会做后面的练习呢!

    吃过晚饭,爸爸端着砂锅走出家门,他又去医院给唐叔叔送汤了。我站在阳台上,看着爸爸小心翼翼地把砂锅放进汽车里,然后钻了进去,关上车门,发动了汽车,缓缓地驶出了院门。

    “爸爸,早点儿回来!”望着爸爸开车消失在夜色中,我在心里默默地呼唤。这几天,我从爸爸身上深深懂得了“朋友”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

    上个星期,爸爸的同学也是好朋友唐叔叔,到北京来看病,被确诊为肺癌,前几天刚刚在301医院做了手术。唐叔叔今年才38岁,就得了这样让人恐惧的病,他非常绝望。我们全家听说以后非常吃惊,也非常难受。唐叔叔到北京那天,爸爸亲自开车到机场去接他。晚上请他吃饭,还陪他住了一夜。爸爸不停地安慰他、鼓励他,让他放下思想包袱,振作精神,战胜病魔。手术那天,爸爸开会没能去医院,就让妈妈一直陪到手术结束。

    手术前一天,爸爸陪唐叔叔聊天时,听他说起喝鸽子汤对伤口愈合有好处,而且鸽子一定要用水呛死,不能用刀杀死,这样才能保证炖出来的汤营养丰富。这可忙坏了爸爸和妈妈。每天妈妈负责买鸽子,爸爸回家后就抓紧时间用砂锅炖汤,每次要炖两个小时。炖好后,就赶紧开车送到医院,好让唐叔叔趁热喝。

    爸爸白天工作非常忙,晚上还要干这些事,真是太辛苦了。我问爸爸:“你们北京不是有其他同学吗,为什么非要你做这些事呢?”爸爸只说了一句:“。”我懂了,在患难的时候,能见到朋友的真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喝茶

    喝茶是我国人民传统生活的一部分

    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茶。公元780年,学者陆羽用几十年的工夫研究茶,写了一本《茶经》,总结了中世纪我国喝茶的经验。从此饮茶的艺术便日益精进。不单茶叶有多种多样,茶具、烹茶的水和烧水的方法也日新月异。

    一般的茶叶可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经过发酵的红茶,半发酵的乌龙茶,蒸软后压成的砖茶和用茉莉、珠兰、玫瑰等香花窨(xūn,同“熏”)制的花熏茶。这些茶又因茶种、产地和制法不同而有无数的名称和品种。

    在古代,我们的茶是煮的,这种茶汁液十分浓涩,需要加盐、香料、薄荷、枣等调味品来中和它。现在我们沏茶都用开水冲泡。泡饮的方法不仅手续简便,更主要的是充分发挥了茶叶本身的色、香、味等特点。我们喝一杯龙井,就感到它翠色可爱,香气清洌、略带甘涩。喝一杯红茶,那紫红丝绒似的颜色和浓厚甘醇的香味,又给人以迥然不同的感觉。

    陆羽认为烧茶的水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讲究喝茶的人分辨得出水的味道。现在都市里的人,喝茶都用自来水煮沸冲泡,但在江南农村则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用杂质较少的雨水或雪水烹茶。这种茶味道纯清,________能显示茶的真味。

    在我国,喝茶的工具——杯、壶和茶灶,也有无穷的品色。因为茶的品种和冲泡方法不同,茶具有各种不同的考究。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风筝

     在我童年的梦里,飞得最高的就是风筝。

    地面上,我们扯着线跑着;天空中,风筝迎着风飞着。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都是我们精心造出来的理想的翅膀啊!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每个人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

    你看,那个样子像一顶水兵帽,后面还飘着两根飘带的风筝就是我的,因为我长大了想当海军。此刻,我的眼睛似乎已在那被线牵着的高高的帽檐下,看见了无边的大海和波浪的花纹……那个飞机风筝是强强的,他想当飞行员都快想疯了。可现在的纸飞机却吃不住这个小胖子的体重,他只好把自己最威武的一张照片贴在风筝飞机驾驶舱的位置上。

    瞧啊,一只美丽的大蝴蝶,翅膀一扇一扇的,正在空中翩翩起舞,这一定是小薇薇的巧手做的,她想像她爸爸一样,当一个昆虫学家。哟,那边张牙舞爪地飞来了一只大蜈蚣,这一定是调皮蛋小狗子的,这家伙,在地上欺负人不算,到天上还要逞霸道!于是我的水兵帽和强强的歼击机立即出击,唉,威力巨大的歼击机竟和一条蜈蚣同归于尽----缠在一起摔了下来。我心爱的水兵帽也牺牲了一根飘带,在空中失去平衡,摇摇摆摆地飞不稳了。

    还有,那瓦片风筝是未来的建筑大师大喜的;那双体花瓶风筝是双胞胎兰兰和红红的。所有的风筝中,要数小音乐家根子的最棒了,那是一个大竖琴。说实话,我见了他的风筝后才知道竖琴是什么样子。但那不完全算他的本事,要是没有他那个会拉小提琴的舅舅帮助,这竖琴不掉下来摔碎才怪呢!不过那风筝上挂的两排风铃可真好听:"得嘟哪,得嘟嘟!"把带着鸽哨的鸽子都引来了。

    最土的风筝要算芳芳的了。因为她直到现在还没有决定长大干什么,所以只好照她的头的样子做了个风筝,让她到天上去好好想想吧。哈,风筝的后脑勺上还拖了一条尾巴似的长辫子,唉,丑死了!

    在地面上,我一边放线一边跑着。啊,每个人的童年也像是一个风筝。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手里的线越放越长,风筝也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可千万别让手中的线断掉啊,风筝,是理想的翅膀!

阅读理解。

森林里的“音乐大师”

    ①每当夜莺嘹亮、甜美的歌声响起,一种难忘的、令人陶醉的感觉就会迅速传遍全身,整个心成了歌声的“俘虏”。那摄人心魄的婉转啼鸣透着力量和柔情,穿过夜色苍茫的原野,越过静若处子的水面,在静谧的树林中游弋,在泛着月光的涟漪里摇曳。

    ②5月初,俄罗斯库尔斯克市郊。月光融融的夜晚,宁静、温暖、和煦的夜风轻轻吹过橡树林,四周一片寂静,静得好像是在等待“音乐大师”出场的音乐厅。“唧——唧——”“大师”登台了,莺喙轻启,树林里立刻响彻着它那清脆、甜美的歌声,整个树林都好像被歌声包裹起来。其间的一草一木、一虫一物都在驻足聆听着这美妙的乐音,伴奏成了多余,清唱征服了一切。

    ③沉寂两个多小时的树林被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它俨然是一位万众瞩目的歌唱家,一定要为听众一展歌喉。它一段接一段,一首接一首地唱,简直就像在开个人演唱会。

    ④通常情况下,夜莺的个唱节目是固定的,但是当有“外人”出现时,节目就有所改变,个唱会就变成对唱会。著名摄影家、鸟类学家什捷因巴赫有幸欣赏到了夜莺精彩的“对山歌”。

    ⑤头天晚上,他偷偷地接近夜莺,用录音机录下了它的个唱专辑,第二天晚上11点,他来到树林里打开录音机,昨晚的音乐会立即重播了。正如什捷因巴赫所期待的那样,夜莺被惊动了,它感觉到这是一位不速之客,于是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开始激昂地高歌,想与录音机里的声音一决高下。

    ⑥当关上小录音机的声音,它以为压倒了对方,就想趁热打铁把入侵者驱逐出境。它抓住什捷因巴赫脖子上的录音机,即使是相机的镁光灯频闪,它也不在乎,甚至有三次把它抓住了,它没意识到自己已经身处险境。看到这种拼命三郎的劲头,什捷因巴赫无计可施,只好关掉录音机。

阅读乐园。

小鸟天堂

    正是北国千里冰封的时节,想不到在南国新会却是一派小阳春的天气。这天,我们去游览闻名遐迩的“小鸟天堂”。

    “小鸟天堂”无愧于天下奇观这一赞誉:一棵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榕树,“一树成林”,竟能枝繁叶茂,盘根错节,覆盖着一个小岛。远看像一簇簇珠帘从半空中垂下。有的低垂于静静的水面,有的则沉默在湖底,尤其是那些色彩斑驳的枝干,峥嵘突兀,千姿百态,无论你从哪个方向观察,也难以分出主干与枝干。

    所谓奇观,不仅是古榕树,还有那成百上千只在此栖息的鹭群,黄昏时分,它们盘旋飞翔,像一片片云彩。这里落户的鹭有三种:白鹭、灰鹭、麻鹭。,早晨,它们飞出去到处觅食,黄昏后归宿。此时灰鹭又掠翅起来夜巡,再于晨曦中回家小憩?它们按时轮换,和睦共处,简直比一家人还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难想象它们是如何共饮一湖水,同栖一小岛的?

    当然,这奇观的形成在于人为,当地人多少年来就养成了保护绿地、爱护鸟儿的传统。他们甚至定下禁令:不准在“小鸟天堂”附近的地区鸣放鞭炮,不准任何人登上小岛一步。

    巴金老人当年来此参观后,禁不住撰文赞美这里是小鸟天堂,而后,又亲笔为此处奇观题字“小鸟天堂”。小鸟天堂原名是雀礅,此一改名,分外添色,让本来就充满诗情画意的游览胜地更是洋溢着分外诱人的春色。

    在“小鸟天堂”里游览,我们不仅为此处的壮观奇景而沉醉,更为新会人民懂得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而深深感动。无论是“一树成林”的奇观也好,还是“百鸟王国”的壮观亦罢,又怎能及他们的远见卓识更令人喟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