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阅读提升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青藏高原的明珠

    青藏高原的土地上镶嵌(qiàn)着一颗美丽的明珠,那便是青海湖。那里水蓝、鸟多、人美。

    青海湖的水真蓝啊!极目远望,湖面像幽蓝的神镜,在层叠的白云烘托下,有一抹蓝,如大地献出的一颗蓝色钻石。走近细看青海湖,湖水蓝得那样明媚,蓝得迷蒙又清新,蓝得温柔却又透出异样的感觉。我顿时心旷神怡。

    青海湖是乌的王国。青海湖上的鸟岛因数以十万计在此栖息的候鸟而得名。其实鸟岛是两座岛,西边小岛叫海西山,又叫小西山,也叫蛋岛;东边的大岛叫海西皮。海西山地形似驼峰,面积原来很小,鸟类数量却有八九万只之多。海西皮为鸬鹚(lú  cí)鸟的王国,岛上的鸬鹚窝一个连一个,所以海西皮又叫鸬鹚岛。

    青海湖畔的牧民朴实、热情、好客。牧民对于远道而来的客人非常热情,请他们喝新鲜的老酸奶,吃美味的牦(máo)牛肉,还为客人提供休息的坐垫和帐篷。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如同爱护亲人一样,爱护着这片富饶的草原和清澈的湖水,让远方的客人们能够看到自然的美景,感受到当地独特的风貌。

    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我希望,这份自然的美好能永存!

(1)、请选择括号中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jìn  jìng)    湖(bàn  pàn)

(xié  jié)

(2)、文中说青海湖“蓝得温柔却又透出异样的感觉”,请为“异样”选出正确的解释(    )
A、青海湖的湖水不应该有这么蓝,这里的“异样”说的是怪异不正常。 B、青海湖的湖水太蓝了,让作者不敢相信,这里的“异样”有“不同寻常的,特殊”的意思。
(3)、请用横线画出第2自然段中的两处比喻:。第一处将青海湖比作,第二处将青海湖比作
(4)、《青藏高原的明珠》这篇文章是围绕第自然段来写的。文章写出了青海湖的特点。

A.水蓝    B.鸟多    C.人美    D.岛多

(5)、读了全文我认识到(    )(多选)
A、青海湖的美丽是因为那里水蓝、鸟多、人美。 B、要想让青海湖的美丽一直不变,就要像牧民们一样爱护青海湖。 C、如果我到了青海湖,也要像牧民们一样爱护青海湖。 D、为了更美好的未来,我们应该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6)、这篇文章与《美丽的小兴安岭》都是围绕来写的,找到这样的句子,可以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笔和墨水壶

       有人看诗人桌上的墨水壶,不住的称赞,认为他很了不起。

     “的确如此”,墨水壶对桌上的鹅毛笔说,“我能产生出许多美好的东西,让人们几乎不敢相信。当人们把笔伸进我的身体时,我也不晓得自己能产生出什么东西,但我能在纸上写出好多。我太了不起了,身上总能焕发出诗人的情怀,丰富极了。坦白的说,我真想不到自己会有这么多丰硕的成果。” 

    “是的,你根本不用头脑的,”鹅毛笔说,“你只是为我提供些液体而已。真正在纸上写字的是我呀!任何人都不会怀疑的。” 

   “你的经验少的可怜,”墨水壶说:“你不到一个星期就累得半死,难道梦想自己是个诗人吗?你只是个用人而已。在你来之前,我就认识你的同类,有英国造的还有法国造的。他们对我都很礼貌,因为他们都是来为我服务的。”

     夜很深了,诗人仍未回来,他去听一个音乐会,很快就被提琴家美妙的演奏迷住了。回到家里,他还想着那场演奏,并记下了提琴家的名字,还写下了这样的感想:“提琴和手只会吹嘘自己,这实在太蠢了。其实,人类也常常干这种蠢事,我们都想表现出伟大,但都是上帝所演奏的乐器而已,光荣永远属于他!” 

     “喂,这是讲给你听的。”鹅毛笔对墨水壶说:“你难道没有听清他高声朗读我写的东西吗?”
     “但这是我让你写出来的,”墨水壶说,“这无疑是对你莫大的讽刺!别人挖苦你,你却不知道,这真是太可悲了。”

    “喂,你这个墨水罐子!

    “喂,你这个臭笔杆子!”

       他们互相攻击了一会后都睡了。而那位诗人却没有睡,他心里有好多思想,这些思想像提琴奏出的美妙乐曲轻轻漫过森林,不断启发他,让他看到一线光明。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锁匠选徒弟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二)心底盛开一朵花

    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

    司机倒是不错,可能是看我不像经常逃票的人,让我在皮包里继续找零钱。

    在车上,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整钞,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硬币。那种尴尬和狼狈是我从来没有过的。面对车厢里几十人诧异的目光,我恨不能马上掏张百元大钞扔进投币箱来证明自己的粗心大意和清白。慌乱时,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先生,我这里有一块钱,你拿去吧。”我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位七十岁左右的老太太,满脸黑色的皱纹,一套灰色的布衫,头上裹了条很旧的白毛巾,脚套一双褪了色的绣花鞋——个典型的外地老太太。言语间,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我慌忙解释说:“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

    老太太笑了:“一块钱,还什么?又不是1万元。”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了,这种让我捉摸不透的笑容使我越发不安起来。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迫不及待地说: “大娘,要不这样吧,我和您一道下车,您等我几分钟,我去买包香烟,换开零钱后给您。”老太太又笑了:“我下一站就到了,下午回山东枣庄老家。我儿子一家都在南京打工,我是专门来看孙子的。三年前,我第一次在南京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南京人一份情。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时保存在你那里。

    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

阅读理解。

目送(节选)

龙应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题记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树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一百个婴儿同时啼哭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彩色的书包往前走,但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換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ー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了,在海关窗ロ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ー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ー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马路对面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个邮筒。(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