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5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语文试卷
“互联网+”时代
①“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与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里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生态。简单地说,这就是“互联网+XX传统行业=互联网XX行业”。
②“互联网+”不是对传统产业的颠覆,而是对传统产业的升级。它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网络零售、在线批发、跨境电商、滴滴打车等所做的工作,都是努力实现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比如,传统集市+互联网有了淘宝,传统百货卖场+互联网有了京东、传统银行+互联网有了支付宝,传统红娘+互联网有了世纪佳缘……
③“互联网+”的出现,在许多领域给人们带来不少的便利。
④在“互联网+”出现之前,要打车,必须到路边等车,而等车的滋味大家都知道;上车之后,如果司机和乘客都不熟悉路,乘客认为绕远路了,发生争执,要投诉,影响心情;到了目的地,车费43.8元,乘客给司机lOO元,司机在阳光下一照,看是不是假钱,乘客心里肯定不爽,司机找还乘客56.2元,乘客也要看看其中50元是不是假钱。整个打车过程是一个折磨人的过程。
⑤“互联网+交通”催生了打车软件的出现,有了这种软件,只要在里面输入目的地,这个信息就被数字化、广播化,司机接收到信息,第一时间就赶到乘客面前,节省了等车时间;有了导航软件就可以知道捷径,免除了跑冤枉路、花冤枉钱的苦恼;乘客用手机支付车费,彼此再不用担心收到假钱了。新的打车过程充满了人性化的温情。
⑥“互联网+现代农业”促进了订单农业的发展,省去了人们出门找货源找客户的麻烦。比如,武夷山茶叶、建瓯笋竹产品、浦城丹桂系列产品等,现在都已成规模地通过互联网销售了。通过“互联网+医疗”,人们足不出户,也可以咨询千里之外的名医,并完成疑难杂症的诊断,这就是“互联网+”给偏远地区患者带来的便利。
⑦然而,随着网络平台的线上服务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风险控制的压力也会急剧增加。尤其是随着手机病毒的出现,有更多的黑客将盗号程序嵌入电商的官方应用,从而在后台窃取用户的账号和密码。移动支付不同于银行支付,只要拿到账号和密码就行,很容易成为病毒的重区。一旦被入侵,损失可能会很大,挽回的余地很小。因此,“互联网+”的支付安全问题正待解抉。
(根据《财经》《时代周报》改编)
→“互联网+”是传统产业的升级→→“互联网+”的支付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材料一:
早先,筷子称为“梜”,还有一个名字叫“箸”。据称,筷子是古时姜子牙因神鸟而创造竹丝,抑或是大禹治水时发明:由于工作繁忙,为了省时间,吃饭时他就找了两根树枝做工具。
以上当然是传说。有一种观点看上去比较合理:钻木取火的方式出现后,茹毛饮血的先民们吃上了有温度的熟食,再用手抓就不太方便,早期的筷子就应运而生了。
虽然只是猜测,但先秦时期“箸”只用来夹菜是真的。《礼记·曲礼上》中说:“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羹不是现在所说的汤,而是指用肉或菜做成的带汁食物,用筷子取食显然更合适。
“筷子”之名的出现,应该在明代。明代《菽园杂记》记载:“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
由于“箸”和“住”同音,船家特别忌讳,改称“快儿”,希望船可以快行,讨个口彩。考虑到筷子的材质一般是竹木,所以又加了个竹字头。
这个名字在民间广泛流传,久而久之,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也开始使用。到现代,则统一称为“筷子”。
(选自《一双筷子的诞生与流行:既是餐具,也是文化象征》)
材料二:
四种常见筷子材质优劣全解析
材质 |
优 |
劣 |
健康指数 |
木筷子 |
天然材料,无毒,不会发生氧化,不易变形,不导热,价格便宜。 |
更容易受到污染,容易发霉,需要杀毒灭菌使用,否则易引起肠道传染病。 |
★★★☆☆ |
竹筷子 |
环保无毒,用起来比较轻巧,有韧性不易折断,尤其碳化竹筷不易发霉变质,是较为适用的餐饮工具。 |
外皮和内部差异较大,使用高温消毒时容易弯曲变形。 |
★★★☆☆ |
不锈钢筷子 |
耐腐蚀,不容易生锈,外观靓丽,精致大方,手感光滑亲肤,而且便于清洗,不易有食物残渣附着在上面。 |
容易导热,易烫手,与过酸、过碱的物质接触,易生出有害物质。 |
★★★☆☆ |
密胺筷子 |
无毒无味,不易碎裂,耐酸碱,对油脂、酸、碱及各种溶剂都具备优越抵抗性,耐温性好。 |
价格较高,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殊性,高温炙烤会开裂。 |
★★★★☆ |
材料三:
近日,杭州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的一项提议引发了热议:杭州市政协委员、浙江传媒学院教授葛继宏提议,将11.11”设为“全民公筷行动日”,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文创+公筷”的模式助力公筷落地。
早在筷子的传承过程中,就有着一套使用礼仪。其中,夹菜时不能从底部挑菜拣食、不能在盘子中翻找搅拌、不将筷子一端含在嘴里嘬吸等,都体现着民间对于餐桌文化以及饮食卫生的讲究。这些,都与如今提出公筷制的理念初衷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
世卫组织统计数据表明,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聚餐时私筷取餐、私筷同盘,更是为病毒、细菌、微生物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这次疫情中,因聚餐引发的感染病例更是为大众敲响了警钟——推行“全民公筷”,迫在眉睫。
筷子不仅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饮食工具,更是一种中国表达,一份对中华文明的文化传承。而传承也需符合现代卫生理念,使用公筷公勺,体现真正的尊重与关爱,也是时代文化进步的标志。
(选自《“11.11”=“公筷日”,如何?》)
材料四:
公筷、公勺、夹子的外形尺寸
公筷公勺的外形尺寸应当明显区别于普通筷勺,便于印制(烫)“公筷(勺)”的字样(印、烫面应平整、光滑,便于清洁);公筷公勺和私筷私勺之间宜通过造型、质料和色彩来区分;采用颜色区分,宜为白色或绿色(建议公筷优先选择绿色,绿色代表健康,与绿色食品对应,有利于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度);公筷公勺的尺寸要明显大于普通筷子勺子(普通筷子标准长度为22~24厘米;普通勺子为15-18厘米),方便稍远距离的夹取或盛取,避免混用;夹子应为不锈钢等材质,表面应光滑、平整,便于清洁。
(节选自《酒泉市“公筷公勺”使用规范》)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