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北京市朝阳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选项 | 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比较Mg、Al的金属性 | 将去除氧化膜的镁条、铝片分别放入沸水中 |
B. | 鉴别MgCl2和 AlCl3溶液 | 将过量稀氨水分别滴入MgCl2和 AlCl3溶液中 |
C. | 证明苯环对羟基活性的影响 | 分别向苯和苯酚溶液中滴加饱和溴水 |
D. | 比较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将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稀H2SO4与同浓度的H2C2O4溶液混合 |
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向盛有10滴0.1mol/L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mol/L 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mol/L Na2S溶液 | 证明AgCl能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2S |
B | 向2mL甲苯中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振荡;向2mL苯中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振荡 | 证明与苯环相连的甲基易被氧化 |
C |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 | 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 |
D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 | 验证淀粉已水解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向0.1mol·L-1 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再滴加0.1mol/L Na2CO3无现象 | 证明Ksp(BaSO4)<Ksp(BaCO3) |
B | 向盛有KI3溶液的两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AgNO3溶液,前者变蓝色,后者有黄色沉淀 | 证明KI3溶液中存在:I3- I2+I-平衡 |
C | 向NaAlO2溶液中持续通入气体,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完全溶解 | 该气体可能是CO2 |
D | 在Fe(NO3)2溶液中滴加硫酸酸化的双氧水溶液,溶液变黄色 | 证明氧化性:H2O2>Fe3+ |
坩埚质量 | 坩埚+试样 | 失水后,坩埚+试样 |
11.70g | 20.82g | 16.50g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 蔗糖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
B | 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 | 溶液变成棕黄色,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出现气泡,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 Fe2+催化H2O2分解产生O2 |
C | 铝片先用砂纸打磨,再加入到浓硝酸中 | 无明显现象 | 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铝表面被浓硝酸氧化为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
D | 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KCl、KI的混合液中逐滴滴加稀AgNO3溶液 | 先出现黄色沉淀 | Ksp(AgCl)>Ksp(AgI)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