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遂宁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耻耳,夫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 , 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处江湖之远则忧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

徭薄赋                  ④自数年之后

(2)、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予尝古仁人之心   不甚解 B、然则何时而耶   怏怏不 C、或请重法以禁    鸿鹄 D、不暇廉耻耳     温知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安用重法邪?

(4)、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①甲文结尾作者发出“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结合全文看,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②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③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举一反三
近期,2024 年第七届海峡两岸暨港澳无人机航拍创作大赛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呈现了一幅幅如诗如画般的醉人美景。你作为本次活动学生记者,负责摄影图片区域的采访,请提前熟悉图片简介文字,并做好相关准备。
【富春山居图】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洗心亭图】

    天下闻寺数十辈,而吉祥尤章章蹲名山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既周览赞叹,于竹石间最奇处得新亭。彤焉如巧人画鳌背上物,即之四顾,远迩细大,杂然陈乎前,引人目去,求瞬不得。征其经始,曰僧义然。啸侣为工,即山求材。槃高孕虚,万景坌来。词人处之,思出常格;禅子处之,遇境而寂;忧人处之,百虑冰息。鸟思猿情,绕梁历榱。月来松间,雕镂轩墀。石列笋虡,藤蟠蛟螭。修竹万竿,夏含凉飔。斯亭之实录云尔。
    然上人举如意挹我曰:“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远夫!”余始以是亭圜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

(节选自刘禹锡《洗心亭记》,有删改)

【注释】①吉祥尤章章:吉祥寺尤为著名。章章,这里指著名。②槃(pán):盘绕,弯曲。③坌(bèn):一齐,一起。④榱(cuī):椽子。⑤墀(chí):台阶上的地面,泛指台阶。⑥上人:佛教称德智善行的人,后用作对僧人的尊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