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辽宁省营口市第七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①占领遵义②冲破四道封锁线③四渡赤水河④渡过金沙江⑤强渡大渡河⑥与陕北红军会师
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之一。以下是红色旅游重要景点的图片,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嘉兴游船 图二 遵义会议 图三 延安圣地
请回答: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一次巨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史开天辟地的大事。某班级围绕这两件事开展了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四种课外学史的方式收集了一些资料,制成学习卡片,现请你共同探究。方式一:看图学史“望风而起”喻指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1)写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以及历史意义。方式二:咏诗学史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请回答: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是什么?方式三:赏乐学史“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黄河大合唱》以气势磅礴的旋律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鼓舞中华儿女奔赴前线,奋勇杀敌。(3)举一例抗战期间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战役。请你为同学们再推荐一首抗日歌曲。(写出歌曲名称)方式四:识物学史(4)标语是“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此时集结在泰州的人民解放军正在准备什么战役?领会与创新(5)除了上述四种方式,请你再举出两种课外学史的有效途径。
素养一: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分析下图:
素养二:历史理解,是指将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阅读材料:立足亚洲看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是亚洲之幸也是亚洲之不幸,是(亚洲)黄色人种的骄傲也是灾难。
素养三: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分析材料: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的一切民族和国家当作全体轴心国共同的敌人,这就是他们简单明确的总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与之抗衡。”
材料一: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