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2 39
①两位同学首先都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将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挂起,在弹簧的另一端挂上一个已知质量为m的小铁球,稳定后测得弹簧伸长d.
②A同学完成步骤①后,接着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将这根弹簧竖直地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并把小铁球放在弹簧上,然后竖直地套上一根带有插销孔的长透明塑料管,利用插销压缩弹簧.拔掉插销时,弹簧对小球做功,使小球弹起,测得弹簧的压缩量l和小铁球上升的最大高度H.
③B同学完成步骤①后,接着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将这根弹簧放在水平桌面上,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被小铁球压缩,测得压缩量为l,释放弹簧后,小铁球从高为h的桌面上水平抛出,抛出的水平距离为x.
A同学测出的物理量x与d、H的关系式是:x=.
B同学测出的物理量x与d、h、L的关系式是:x=.
经过同学们充分的讨论,不断完善实验方案,最后实验取得数据如下:
样 品 | 长 度 | 200N | 400N | 600N | 800N | |
样品A | 1m | 0.50cm2 | 0.02cm | 0.04cm | 0.06cm | 0.08cm |
样品B | 2m | 0.50cm2 | 0.08cm | 0.16cm | 0.24cm | 0.32cm |
样品C | 1m | 1.00cm2 | 0.01cm | 0.02cm | 0.03cm | 0.04cm |
样品D | 3m | 0.50cm2 | 0.18cm | 0.36cm | 0.54cm | 0.72cm |
样品E | 1m | 0.25cm2 | 0.04cm | 0.08cm | 0.12cm | 0.32cm |
分析样品C的数据可知,其所受拉力F(单位N)与伸长量x(单位m)遵循的函数关系式是{#blank#}1{#/blank#}.对比各样品的实验数据可知,悬索受到的拉力与悬索的伸长量成正比,其比例系数与悬索长度{#blank#}2{#/blank#}成正比、与悬索的横截面积的大小成正比.
托盘及砝码质量(g) | 50 | 100 | 150 | 200 | 250 |
弹簧长度(cm) | 8.61 | 7.79 | 6.98 | 6.15 | 5.32 |
(1)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图乙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度L之间的函数关系图像即F-L图像{#blank#}1{#/blank#}(在坐标图中画图像),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blank#}2{#/blank#}N/m。(保留3位有效数字)
(2)若某共享电动车的减震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00N/m,相比于实验小组的弹簧,则共享电动车的减震弹簧是{#blank#}3{#/blank#}弹簧。(选填“软”或“硬”)
悬挂钩码个数 | 0 | 1 | 2 | 3 | 4 | 5 | 6 |
力F/N | 3.00 | 3.80 | 4.59 | 5.39 | 6.19 | 6.98 | 7.79 |
位移L/cm | 18.6 | 19.6 | 20.6 | 21.6 | 22.8 | 23.8 | 24.9 |
实验过程中在位移发射器的挂钩上依次挂上钩码,如图,待稳定后通过电脑采集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数据。力传感器记录力F,位移传感器记录发射端到接收端的距离L(两个端口间的位移可以看成竖直方向),采集到的数据如上表。
(1)悬挂钩码数为4时,由悬挂的所有钩码引起的弹簧伸长量为{#blank#}1{#/blank#}cm;
(2)为了探究弹簧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实验小组成员将悬挂1至6个钩码时的力和位移分别减去未悬挂钩码时的力和位移,通过电脑拟合得到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blank#}2{#/blank#}N/m;(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取下所有钩码,用手托住位移发射器,使位移发射器恰对弹簧无抗力,发现此时位移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为15.8cm,由此可计算位移发射器所受重力为{#blank#}3{#/blank#}N。(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