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资阳、眉山、遂宁、广安、自贡、广元等六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历史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卷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王韬游历英法等国后提出“恃商为国本”“商富即国富”的思想。而梁启超在1897年明确提出“中国他日必以工立国”,康有为也在1898年主张将“定为工国”作为“国是”。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B、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 C、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D、“中体西用”主张彻底破灭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庄园是英国中世纪的基层组织。12 世纪,随着工商业经济发展,城市的创建和复兴活动,不少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农奴还常利用领主法庭及国王法庭等进行合法斗争。1200 年英国王室法令明确规定,如果农奴在城里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自由身份。“城市的空气让人自由”,成为当时流行谚语。但对于大多数村民而言,他们的生计是与耕地、牧场联系在一起的,很难一走了之。13 世纪末兴起的货币地租是关键性变革。此后劳役折算为货币,农奴实际上成为领主的承租人,与自由佃农已没什么区别。1348—1354 年发生的黑死病,英国人口下降三分之一,越来越多的农奴要求摆脱庄园,发起了群众抵抗,14 世纪末英国农奴制全面崩溃,英国社会逐渐形成一个富裕农民阶层。此后经过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英国逐渐确立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的经营模式。到 1750 年英国被誉为“欧洲的粮仓”。

——摘编自候建新《资本主义起源新论》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当中国农民家庭棉手工业开始受到洋布洋纱的冲击时,即引起人们的注意。1846 年,包世臣就说:“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江)太(仓)布市削减大半”。从非产棉区到产棉区,洋纱洋布的市场逐渐扩大。随着自然经济解体,大量失业人口只能涌向本已紧张      的土地之上:失去副业的农民无力支付高额地租,乡村的租佃关系变得异常紧张。部分人口流入城市,推动城市畸       形繁荣,但作为消费型城市,工业产业并不发达,其结果是大部分人只能过着寄生虫般的闲人生活,或者沉迷于追       逐权力;传统士人讲究叶落归根,而现代大学学到的东西常常是来自西方的知识,当学生毕业回到乡村后无人与他       讲话,没有人理解他,也就不再回乡。乡村流失的不仅是金钱,更是人才。

——摘编自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费孝通《中国士绅》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