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汪清县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夫蛮狄羌夷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非谓本国而外,凡教化之国皆谓之“夷狄”也。……诚知乎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古今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内之良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呜呼!八荒以外,存而不论,乌知宇宙之大哉?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夫今日当大地忽通,万国竞长之时……各国治法、文学、技艺、制造、财富、武备之盛,迥非匈奴、突厥愚犷之风。……皇上与诸臣,审时度势,图谋自强,亦固知法之不能不变矣。徒以根本未变,大制未新。少袭皮毛,未易骨髓。……狂中国之体制,而不能保中国之民,与稍变其制,而能保其民,孰为轻重?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1898年1月)
请回答:
材料一 洋务派创办的著名新式学堂
年代 |
学堂名称 |
类别 |
1862 |
京师同文馆 |
外语 |
1866 |
福州船政学堂 |
军事 |
1876 |
福州电气学塾 |
科技 |
1880 |
天津电报学堂 |
科技 |
1887 |
广东水陆师学堂 |
军事 |
材料二 中国近代型的新式学堂最早是由西人创办。到1860年,基督新教在华办的各类学校不下50所。国人自办新式学堂始于洋务派,但这些学堂一般都规模小,为科举正途所歧视。与此相适应,当时中国的旧式书院约有4500所,就读秀才有90万,童生约200万。到1909年,新式学堂已达59117所,在其中就读的学生人数超过160万。
材料三 康有为指出:“夫因(八股)文体之极弊,而欲废四书文者,过激之说也。……厘正文体乃以尊四书,变通流弊乃以符旧制。其为事至顺,其图变至易,其所关至大,其收效至神。”维新派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
一 | 《四洲志》《海国图志》 |
二 | 《资政新篇》 |
三 |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