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长春市六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材料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让世界粮食问题成为衍生热点,也让国人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关注度提高。危机总是验证一个战略“行不行”“好不好”的最好契机,把中国的粮食问题掰开揉碎,在危机的聚光灯前“照一照”,有两个字很醒目,一个字是“藏”,一个字是“紧”。悟透了这两个字,不仅会夯实信心,也能给人以启迪。
“藏”,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藏”。当然也包括藏粮于库。一个“藏”字,体现了我们在粮食问题上的智慧。曾经我们只知道把粮食藏在农民的小粮仓、藏在国家的大粮库,但粮食藏不了多长时间,时间一长就不能食用,变成陈化粮,新粮压旧粮,这样藏在库里太浪费。既要藏粮,又不要浪费,怎么办?就要把握好库里粮、地里粮和土里粮的平衡,库里粮好理解,地里粮也好懂,就是正在生长的粮,什么是土里粮呢?说白了,就是有可以种粮的地,还包括水、肥、种、具。说到这里,藏粮于地的意思就很明白了,就是要保持足够的粮食生产能力,并且,这种能力在急需时可以马上启动。18亿亩耕地红线绝不能被各种忽悠给忽悠了!
而“藏粮于技”呢?就是发展促进粮食生产的技术,把粮食的生产能力藏在技术里。这技术包括硬技和软技,所谓硬技,指的是高产优质品种选育、土壤改良、农机农具革新等,这些都直接作用于粮食生产。所谓软技,指的是生产形式、经营方式、管理模式、农艺传承、市场能力等,以确保粮食种下后能收获最多、效益最大。有了硬、软两方面的技术储备,只要老天爷不发大的脾气,粮食就能做到急需时能马上生产,生产了一定能丰收,丰收了一定能增收。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本质上是始终保持粮食的生产能力。有了这两“藏”我们不仅在粮食安全上能保持主动权,在决策上也有更大的腾挪空间,而且在国际博弈上有稳固的战略后院。
既然讲“藏”,就不适合太推开天窗说亮话。因此,强调“藏”,就还有一种字面意思需要我们心领神会,这是应对复杂国际形势的需要,也是战略博弈的基本要不。中国文化向来崇尚藏而不露,其实这也是市场竞争的常态。对我们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把实力藏一藏、藏好了,就能进退有据。
“紧”?就是紧张、抓紧、不放松、紧平衡。
所谓紧张,就是“紧张谁”的意思,就是把这个东西当头等大事,当作不能有闪失的事,当作一失万无的事。粮食就是这个紧张的对象,这些年我们国家在粮食上实现的“十六连丰”,除了“地”与“技”上的能力,上上下下对粮食工作“紧张”,是我们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所谓抓紧,主要指抓“两个积极性”,一是政府抓粮的积极性,二是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就是在粮食生产上,一定要让地方政府和农民都“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
所谓不放松,就是时时刻刻都要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这根弦在粮食不够的时候要绷紧,在粮食充裕的时候也不能松,特别是在粮食连年丰收的时候,更要防止思想滑坡、政策滑坡、工作滑坡。这之中,思想滑坡是第一面骨牌,任何时候都不能倒。这是粮食安全上最沉重的警示,也是一切工作最深刻的启示。
所谓紧平衡,既是对我们的粮食供求的一种现状描述,也是粮食供求的一种理想状态。不平衡肯定是不好的,紧缺和太多都不好,虽然多的烦恼比少的痛苦要好,但甜蜜的烦恼毕竟也是烦恼。但紧平衡就不是这样,它总体保持平衡,不会有大缺大余,既保证了稳定供应,又没有供大于求,同时又给市场以一定的张力,向供需双方都发送信号,给生产者的积极性以一定的鼓励和刺激,为消费者的承受力增加一些预期和韧性,也能引导更多资源投向粮食产业。同时,对国际市场也是一个明里暗里的讯息,价格合适我就买一点,让自己的土地歇口气:价格不合适我就不要了,大不了让自己的地再辛苦点:如果太贵了,我还可以卖一点,赚一笔钱。这就是紧平衡的主动!
(选自2020年09月16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
可以说,历史上的任何盛世都没有做到像如今这样物质极大丰盈,不怕买不到,只怕想不到。坐在家里,轻点鼠标,千山万水外的农产品,都能风雨兼程地给你送来。
但与此同时,在一些人心目中,对粮食问题出现了一些认识偏差,亟待纠正。
一个是粮食一般商品论。认为粮食与其它农产品、甚至工业品一样,都是一般商品,这犯了颠覆性错误。这些年来,舌尖上的浪费现象非常严重,确实到了“触目惊心、令人痛心”的程度。对全社会来说,粮食降格为一般商品,而且还是价格偏低的商品,人们又怎么会打心里爱惜粮食、悯农崇农呢?粮食不是一般的商品,一旦成为一般商品,那它一定会以它固有的特殊方法证明给你看,它不一般!只是这样的证明过于激烈,毕竟饿肚子的感觉才走了40年。
一个是粮食国际购买论。这些年,一些人认为,不需要种那么多根食,只要有钱,哪里买不到粮食?对粮食尤其是主粮,必须始终坚持我们的新型粮食安全战略不动摇。一个新冠肺炎疫情就导致了国际贸易链的问题、导致多国囤粮。到了危急关头,你买不利,即使买得到,你也运不到。何况,国际战略博弈不一定讲究成本核算。你的对手,尤其是强势对手,为了消耗你,不讲道义原则,不讲市场规则。只讲丛林法则。而我们对国际购买形成了市场和心理依赖。撂荒了“自给”的物质和心理基础,危急时候必会手忙脚乱。
一个是粮食比较效益论。这种观点认为,生产粮食比较效益不高,我们为什么不发展自己的比较优势产业呢?在他们看来,招商引资搞发展,搞工业、搞项目、搞城市化建设,就业多、税收高、发展快,而且增长数字、政绩数字很亮眼,综合效益很明显。而抓粮食呢?不但对一地的就业、税收、发展没有显著的增加作用,而且还要多花钱,政绩作用也不明显。如果每个地方的决策者,都这么想、这么做,大家都不抓粮食,都等着别人去抓粮食,我们工业、城市、发展肯定会耀眼,但饿着肚子恐怕欣赏不了这“耀眼”!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和农业,粮食安全性命攸关,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天。
(选自2020年09月16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一:
大城市比中小城镇更有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首先,大城市的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更低。大城市的经济活动和公共服务成本会因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摊薄,聚集在大城市中的个人、企事业单位都将因相互之间的协调而从中受益。其次,相比中小城镇,大城市土地利用率更高。根据住建部数据,从整体来看,2017年我国小城镇、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人均占地面积依次递减,分别为130平方米、125平方米、118平方米、113平方米、99平方米。再次,大城市控制污染的能力更强。在创造相同GDP的条件下,大城市污染物排放量远低于中小城镇。而且,由于规模经济效应,大城市降低单位污染的成本也远低于中小城镇。最后,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和超大城市能为外来人口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由于大城市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依托,它们远比中小城镇更能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就业机会。
(摘编自潘家林《大城市的聚集效应与规模效应》,《城市发展论坛》2019年第1期)
材料二:
图表1:北京、上海、首尔、东京四城市中心城区出行情况比较
中心城区面积 (平方公里) |
中心城人口密度 (人/平方公里) |
轨道交通出 行比例 |
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公里) |
私家车 出行比例 |
上下班高峰 期交通状况 |
|
北京 |
668 |
17774 |
23% |
631 |
38.7% |
重度拥堵 |
上海 |
664 |
17056 |
25% |
683 |
36% |
重度拥堵 |
首尔 |
605 |
15087 |
69% |
1098 |
20.9% |
轻度拥堵 |
东京 |
627 |
14525 |
62¥ |
2705 |
14.7% |
轻度拥堵 |
图表2:全球部分都市人口总数及人口密度比较
(摘编自熊柴等《大城市病主因是人口分布失衡》,《财经》2017年2月)
材料三: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的发展本应服务于人的需要,但是许多城市如偏离了人本轨道,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引发了严重的“城市病”。
城市化不是楼宇化,而是家园化。但是,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却只重表面工程,认为修建高楼大厦就是城市化,违背了城市建设与人类发展的规律,使得许多城市出现了“千城一面”的情况。城市的功能化不是产业化。城市的功能包含生产方面的功能,即人们通常理解的产业规模化,但产业发展不是城市唯一的功能。城市是人、境、业的综合体,产城一体,人城和谐,才是城市发展的归宿。不应该把城市看成是一个生产产品的机器,城市应是人类成果融合发展的一个有机体。
(摘编自 阎明《“差序格局”探源》,有删改)
材料四: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城市“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但过犹不及,过度的人口资源聚集,带来宜居度和各种边际效用下降,问题由此而生。
21世纪的北京,繁华前所未有,却受到“大城市病”的困扰,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北京集聚了过多的非首都功能。把脉问诊、开方抓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为治理北京“大城市病”望闻问切、全面谋划,推动破解“大城市病”的中国探索。“要坚持和强化首都核心功能,调整和弱化不适宜首都的功能,把一些功能转移到河北、天津去,这就是大禹治水的道理。”北京正面临一次历史性抉择,从摊大饼转向在北京中心城区之外,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集中承载地,将形成北京新的“两翼”,也是京津冀区域新的增长极。
(摘编自《破解“大城市病”的中国探索》,新华网2017年9月18日)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