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大城市比中小城镇更有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首先,大城市的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更低。大城市的经济活动和公共服务成本会因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摊薄,聚集在大城市中的个人、企事业单位都将因相互之间的协调而从中受益。其次,相比中小城镇,大城市土地利用率更高。根据住建部数据,从整体来看,2017年我国小城镇、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人均占地面积依次递减,分别为130平方米、125平方米、118平方米、113平方米、99平方米。再次,大城市控制污染的能力更强。在创造相同GDP的条件下,大城市污染物排放量远低于中小城镇。而且,由于规模经济效应,大城市降低单位污染的成本也远低于中小城镇。最后,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和超大城市能为外来人口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由于大城市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依托,它们远比中小城镇更能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就业机会。

    (摘编自潘家林《大城市的聚集效应与规模效应》,《城市发展论坛》2019年第1期)

    材料二:

    图表1:北京、上海、首尔、东京四城市中心城区出行情况比较

中心城区面积

    (平方公里)

中心城人口密度

    (人/平方公里)

轨道交通出

    行比例

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公里)

私家车

    出行比例

上下班高峰

    期交通状况

北京

668

17774

23%

631

38.7%

重度拥堵

上海

664

17056

25%

683

36%

重度拥堵

首尔

605

15087

69%

1098

20.9%

轻度拥堵

东京

627

14525

62¥

2705

14.7%

轻度拥堵

   

    图表2:全球部分都市人口总数及人口密度比较

   

    (摘编自熊柴等《大城市病主因是人口分布失衡》,《财经》2017年2月)

    材料三: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的发展本应服务于人的需要,但是许多城市如偏离了人本轨道,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引发了严重的“城市病”。

    城市化不是楼宇化,而是家园化。但是,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却只重表面工程,认为修建高楼大厦就是城市化,违背了城市建设与人类发展的规律,使得许多城市出现了“千城一面”的情况。城市的功能化不是产业化。城市的功能包含生产方面的功能,即人们通常理解的产业规模化,但产业发展不是城市唯一的功能。城市是人、境、业的综合体,产城一体,人城和谐,才是城市发展的归宿。不应该把城市看成是一个生产产品的机器,城市应是人类成果融合发展的一个有机体。

    (摘编自 阎明《“差序格局”探源》,有删改)

    材料四: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城市“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但过犹不及,过度的人口资源聚集,带来宜居度和各种边际效用下降,问题由此而生。

    21世纪的北京,繁华前所未有,却受到“大城市病”的困扰,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北京集聚了过多的非首都功能。把脉问诊、开方抓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为治理北京“大城市病”望闻问切、全面谋划,推动破解“大城市病”的中国探索。“要坚持和强化首都核心功能,调整和弱化不适宜首都的功能,把一些功能转移到河北、天津去,这就是大禹治水的道理。”北京正面临一次历史性抉择,从摊大饼转向在北京中心城区之外,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集中承载地,将形成北京新的“两翼”,也是京津冀区域新的增长极。

(摘编自《破解“大城市病”的中国探索》,新华网2017年9月18日)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北京、上海相比,首尔、东京中心城区私家车出行比例偏低,而使用轨道交通比例明显较高,这可能是其交通拥堵程度相对较低的原因。 B、首尔、东京中心城区面积与北京、上海相差不大,但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优势明显,较强的公共交通运力使得几乎没有人选择私家车出行。 C、人口密度与人口总数并不一定成正比。东京的人口密度要比首尔和孟买低得多,但人口总数却远高于首尔和孟买,就能证明这一点。 D、北京、上海全市的人口密度远低于首尔,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却比首尔高一些,表明北京、上海人口分布不够均衡,中心城区人口过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相比中小城镇,大城市具有更明显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大城市的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更低,降低单位污染的成本也低。 B、城市越大,土地利用率越高。从单位面积的土地所负载的人口数量以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来看,大城市要明显大于小城镇。 C、一些城市只重表面工程、以楼宇化代替城市化的行为,虽然没有损害城市的独特性,但违背了城市建设与人类发展的规律。 D、只要不再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不把城市看成是一个生产产品的机器,就能根治“城市病”,使城市成为人类成果融合发展的有机体。
(3)、面对“大城市病”,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产业化步伐加快以来,中国电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中国电影的大发展相伴随的是两个始终难以化解的矛盾:一个是市场业绩的向好与舆论口碑的欠佳;另一个是在国内市场的风生水起和“走出去”的举步维艰。这两个矛盾同时指向中国电影升格为电影强国的一大掣肘——叙事水平的低下。

    当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掀起武侠片的创作风潮时,他们的尝试虽提升了国产电影的制作质量,但因不适应商业大片的生产机制,他们不可避免地舍弃了构成好莱坞电影内在精髓的叙事法则,其结果是影片大多在叙事层面出现各种硬伤,观众也很容易对此产生审美疲劳。而在国产大片呈现颓势之际,以当下生活为题材的中小成本电影登上荧幕,引发追捧。但它们弱化甚至放弃了对剧情逻辑性和结构完整性的追求,在叙事上过于依赖“拼盘化叙事”而无法讲好一个完整的长故事,正如小品串演不等于一部话剧,一部由多部短片堆砌成的影片无法与一部标准规格的长片相提并论。要破解口碑与票房、本土和海外市场形成的深刻矛盾,回归行之有效的“经典叙事”成为关键。

    就电影创作而言,“经典叙事”是指在电影诞生以来不断获得丰富和修正的一套被世界各国主流电影所接纳的电影叙事规范和叙事方法。它由明晰完整的情节链条、因果分明的叙事逻辑、强烈的冲突、闭合式的结局等众多相对稳定的叙事元素及其交织而成的复杂结构系统组成。时至今日,“经典叙事”已成为一种可跨文化通约的基本“语言”,我们也许会见到偏离这种“语言”的电影叙事,但几乎找不到完全可以将其取代的另一套被普遍接受的表达方式。

    中国电影在叙事上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一是创作者对“经典叙事”不以为然,以为它不过是粗浅的套路或僵硬的模式。事实上,“经典叙事”并不刻板教条,也不阻碍艺术创新,相反,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一方面为艺术创新预留足够的生长空间,另一方面则理性地维持着艺术创新与观众接受之间的平衡。其二是所谓“经典叙事”就是好莱坞电影的认识误区。事实上,它最初的构建与好莱坞有密切的关系,但自形成之后便不再是好莱坞的专利品了。它一方面吸纳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养分,以修正自身的形态;另一方面也和区域文化相结合,生成具有民族多样性的主流电影。事实证明,那些可以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有效地抵御好莱坞的电影产品,几乎都是遵循“经典叙事”并对之加以精彩发挥之作。这些电影常有着虽称不上严密复杂却足够清晰流畅的叙事,观众总能品出与好莱坞电影相异趣的地方,这正是融入其民族文化特质的“经典叙事”。由此可见,我国那些真正在票房和口碑上取得双赢的影片恰好可以证明回归“经典叙事”是我们向电影强国迈进的必经之路。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小题。

姥姥的端午

王瀛

    ①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

②以前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③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④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⑤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更多地呆坐在门前 , 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⑥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⑦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

    ⑧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

    ⑨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常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⑩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选自《散文百家》2006年03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专家指出,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近十几年来,核心素养的教育与测评日益引起全球的关注,甚至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制定教育政策、开展教育改革的基础。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与经济变革,全球许多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都在思考如何培养未来的公民,以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与生活。

(摘编自人民日报《今天,为何要提“核心素养”》)

材料二: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注:“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基于全面发展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它包含多方面多层次的品质结构。对于“核心素养”一词,不同国家表述不同,如美国将其称为“关键素养”,澳大利亚称为“综合能力”,但都表达了对于未来的公民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具备怎样素质的追问。

材料三:

作为与终身学习战略并行的教育变革的指导体系,核心素养已成为近十年来欧盟教育发展的支柱性理念。欧盟希望以核心素养取代传统的以“读、写、算”为核心的基本能力,引发并指导各成员国的课程变革。2006年12月,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和欧盟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向各成员国推荐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等八大核心素养体系,每个核心素养均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进行描述。在这一建议案中,核心素养被定义为:在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

欧盟核心素养的核心理念是使全体欧盟公民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其突出特点在于统整了个人、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的目标与追求。相比分科知识,欧盟的核心素养理念具有更强的整合性、跨学科性及可迁移性等特征,但它并没有排斥母语、数学和科学等传统意义上的基本技能,这印证了欧盟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是强调跨学科、综合性的能力培养,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传统的基本技能,而是将其作为核心素养的基础。

    (摘自胡升平《核心素养·欧盟的观点》新浪博客)

材料四:

知识在人的外层,能力在人的中层,素养在人的内层。也就是说,素养跟人的关系最紧密。知识、能力一般只停留在人的认识领域和范围,但素养还进入人的情意、精神,乃至于血液、神经,它和人的整个生命融为一体,变成人的天性、习惯、气质、性格,所以它会在一切场合、一切活动中自然流露、表现出来,这是素养最本质的特点。素养具有综合性、包容性。一般而言,能力包含知识,而素养包含知识和能力。但值得强调的是,不是所有的知识和能力都能转化为素养,只有当知识由公共知识真正转化为个体知识、能力,由只在特殊情境表现出来的能力转化为具有广泛的迁移性的能力时,知识和能力才会成为人的一种素养。反过来说,最有价值的知识和能力就是可以转化为人的素养的知识和能力。

(摘编自余文森《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意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节日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其设定以月的弦、望、晦、朔为基准。在春节、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形成最晚,但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

    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殷人将日月称东母与西母,周代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夕月”即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春秋战国时,日月神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沂南汉画像石中东王公、西王母分坐在柱收物(昆仑山)上,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言之有据,而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演变而来。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此后直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

    上古时期祭月列入皇家祀典而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无缘祭享。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人们对月亮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对一般平民来说,月亮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唐朝虽没有中秋节,但唐人精神浪漫,亲近自然,中秋赏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如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云:“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在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文人沿袭赏月古风,但其情趣大异于唐人。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诗酒风流,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就借秋月抒发了感物怀人的情思。宋人常以月之阴晴圆缺,喻人生变化无常,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就寄托着这种浩叹。似乎中秋明月的清光,也难掩宋人的感伤。不过对于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一种形态,即世俗的欢愉。北宋东京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东京梦华录》)。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热闹,在银蟾光满之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梦粱录》);市井贫民“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

    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宋人的团圆意识已与中秋节令发生关联,宋代城市居民阖家共赏圆月,就体现了这一伦理因素。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浸染,民间社会乡族观念增强,人们对家庭更为依恋,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的良机。“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连,取团圆之义”(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奈》),月饼在宋代已经出现,但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馈送。

    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经历了文人赏月的雅趣,民间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饼而无心看月的俗趣,节俗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史,也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

    (摘编自萧放《团圆饼与月亮节——中秋节俗形态的变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已有8亿多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超过欧洲44国家的人口总和。从2013年到2019年,我国每年减贫规模都在1000万人以上,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9000多万,脱贫攻坚完成后将有1亿左右人口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可以说,这种大体量的脱贫规模,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25.5万个驻村工作队、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战斗在扶贫一线,带领群众攻破一个个贫困堡垒,筑起一道道防返贫堤坝,书写了新时代最动人的脱贫故事。

(摘编自《唯愿苍生俱饱暖》,《光明日报》2020年8月13日)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不久前,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预测,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2020年饥饿贫困人数新增约8300万,甚至可能新增1.32亿。

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尽管我国粮食安全的“饭碗”已端稳,也有自信、有能力面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然而,我国的粮食生产仍面临需求增长、资源约束、结构性矛盾等问题,隐忧仍在,必须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未雨绸缪。

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须形成有效的机制。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同时,还应在教育和宣传上,进一步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摘编自常莹《对粮食还是要保持敬畏之心》,《光明日报》2020年8月14日)

材料三:

在央视批评所谓大胃王吃播秀浪费严重,有的甚至吃了再把食物吐掉后,各平台迅速响应。8月12日,斗鱼回应:将积极响应中央相关号召,加强对之后的美食类直播内容审核,杜绝餐饮浪费行为,共创风清气朗的直播氛围。抖音、快手也回应:吃播内容有浪费粮食,或是以假吃、催吐等方式博眼球的行为,将予以删除作品、关停直播、封禁账号等处罚。

(摘编自澎湃网《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推动“吃播”优胜劣汰》)

材料四:

越来越多的报告证实饮食和碳排放的关系密不可分。总部位于挪威奥斯陆的非营利性组织EAT最近发布的报告称,不健康的饮食模式不仅增加了人类的疾病负担,与此相关的生产活动也正在挑战地球的承载极限,比如造成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前所长樊胜根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一次营养转型,从营养不足、饥饿到现在的超重、肥胖,各种慢性基础疾病,像心脏病、糖尿病、癌症……它们大多都跟饮食有关系;我们吃的与我们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吃越多的肉就需要越多土地来生产粮食来喂养动物,而这里头,就有一定的比例,是以砍伐热带雨林和森林为代价的,所以说,饮食上,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健康饮食对减排、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资源保护也同样重要,通过饮食转型可以获得健康和营养,也可以保护环境、延缓气候变化,这两个方向是一致的。

(摘编自良食《疫情之后……》,瞭望智库2020年8月18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反映着城市的特质品位和形象风格,也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魅力所在。近年来,哈尔滨以“文化创城”为牵动,打造冰城符号。通过深度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韵味,培育出具有标志性的城市精神,展现出生机勃勃、大气厚重的文化新境界和文明新高度。

哈尔滨是一座音乐之城。19世纪末,歌剧、芭蕾、爵士乐等传入哈尔滨,与本地文化交融,诞生了中国最早一批音乐学院和交响乐团。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数以百计的业余合唱团定期、定点活动,音乐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2010年,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称号。音乐,是哈尔滨深入骨髓的文化印记,也是哈尔滨“文化创城”的发力点。2019年6月至10月,哈尔滨音乐厅、老会堂音乐厅等演出场馆及专业文艺院团,陆续推出136台264场国内外经典演出。

从2020年起,道里区提出打造具有冰城音乐文化特色的10公里“松花江文化旅游观光带”。将东起中东铁路公园、西至松花江公路大桥的沿江10公里地带打造成一条集休闲、活动、学习、展示于一体的文旅融合观光带。

(摘编自娄雪松《“文化创城”打造冰城符号,滋养一座城市》)

材料二:

文化符号是记载人类发展历程的重要工具。文化是由多种多样、五彩缤纷的符号组合而成的一个庞大的符号体系,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合理地选择并运用文化符号。对于文化符号的提取可以从当地文化、风土人情、民俗礼仪等方面入手,也可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深入挖掘具有代表象征意义的符号。建筑本身就是凝结的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恰到好处的文化符号运用到建筑设计中,赋予了建筑更多的精神文化内涵。城市文化符号包罗万象,如文字符号、色彩符号、图象符号、特色建筑等多种样态。城市文化符号是构成城市文化的最外层,当人们提及北京这座城市时,我们就会想到胡同、四合院、天坛、京剧等。法国作家雨果曾讲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

位于黄河中游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在这座拥有浓厚文化的古城中有一条西大街,西大街的建筑体现的是仿唐建筑的风格。经过多年的岁月洗礼,现代人发现了西安西大街珍贵的文化内涵,将其进行新的改造。整个建筑立面的改造上延续着传统的历史文脉,对沿街原有的和新建的建筑都采用以唐风为主的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并下大功夫恢复了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城隍庙牌坊,大大增强了古城的历史特色。

建筑立面的设计也同样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手段,它通过色彩、形态、均衡、比例等造型元素,体现着建筑立面对城市文化符号的表达。建筑美不美观,好不好看,它需要经历岁月的检验,这些都是与建筑的色彩、形态、光影、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的,往往这些就是设计师们所要表达的。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历史需要不断地传承与弘扬,即通过对建筑立面的设计运用“象征”“引用”等表现手法来展现它深刻的寓意。在中国人的思想里那些缺乏高意的造型符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那些蕴涵着丰富文化内涵、代表着城市文化的城市文化符号应用于建筑立面的设计中才有真正的深刻高意。

一座城市的建筑立面体现着城市面貌的特点和视觉连续性,体现着城市文化特征,也可以说城市建筑设计的改造重点是对建筑立面的改造。在改造中,以尊重原有年代风格和特点为核心,保留结构,改变外观,将城市文化符号运用到现代建筑立面的设计上,不仅提高了使用价值,也提高了其艺术欣赏价值。在现代建筑立面设计中应按照形式类的法则,在大和谐中寻求小变化,以城市文化符号为设计手法进行改造设计,让现代建筑立面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感的实用艺术。

(摘编自李梅红《浅谈城市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立面设计中的应用》)

材料三:

每天一份报纸,每月固定的《读者》和《知音》,这些许的文字信息需求,在小区门口的报刊亭就能实现。作为城市重要“文化符号”之一的报刊亭,承载着许许多多海口市民以及阅读爱好者的美好回忆。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迅猛普及,这一原本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风景线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而正在逐渐消失。在第24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记者对海口市的多家报刊亭进行了实地走访。

“以前的报刊享很多,相隔一公里就有一个,现在两三公里都不一定能见到一个,甚至有些新的小区周边乃至整条街上都没有一个。”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对报刊亭没有那么深的需求,但像他们这拨人都已经保持了30多年的阅读习惯了,每天一份报纸是必不可少的。

经营者也普遍反映生意不好做,读书看报的人越来越少,收入也就相应的少了很多。经营者章女士告诉记者:“原来一天从早到晚开门12个小时,现在能有4、5个小时就不错了。没有生意守着也白守,你看现在好多人都增加了很多‘副业’,要不然真没办法。”

每天在报刊享购买报纸的人鲜而有之,记者蹲守海口某处报刊亭2个小时,才有一人路过购买一份报纸。市民李女士也表示,定期阅读的那些杂志和期刊,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了。“现在工作部比较忙,能闲下来阅读一下自己喜欢的书籍和杂志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人是手机不离手的,加上电商的出现也对传统书店和报刊亭等行业的冲击很大。但对于我们普通市民来讲,回家的途中路过报刊享,买上一份读物,很方便的,这对于我来说才是‘生活’。”李女士说,现在的报刊亭少了,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但就算多走两公里也还是希望到店里翻一翻、看一看,这是一种情怀。

希望这一抹充满文化魅力的城市风景线不会消失,而是更好地为那些心存情怀的阅读爱好者们营造一个文化驿站、一个心灵港湾,也为这个城市,留下充满人情味的无限美好与遐想……

(摘编自《海口城市“文化符号”——报刊亭现状:经营难“副业”多》)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