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最大的贵人是努力的自己

①追剧《大江大河》,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人生最大的贵人,是努力的自己。

②主人公宋运辉,从小因家庭成分不好,受尽冷眼欺辱,为了改变命运,他拼命学习,年年考第一。可等他拿着年年第一的成绩单,去报考高中的时候,却被拒之门外。因为“社会主义的学校,可不是给坏分子的孩子上的”。恢复高考后,他靠自学考上了大学,并且考了全县第一,可又是因为成分问题,他的政审被压了下来,父母懦弱,叹气流泪,束手无策。他一趟又一趟,去乡里,去县里,去邮局,找人求人,顶着毒辣的太阳背政策背条件,向命运发起一次又一次虽卑微却不屈的抗争。最后,迫于压力,被截留许久的通知书终于发给了他。进了大学后,宋运辉埋头苦读,珍惜每一个机会,每一寸光阴,连人人躲避不及的读报纸,他都不放过。结果,他成了导师青睐的学霸,年年专业第一;他对国家政策非常熟悉,对未来的走向把握精准。给他未来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踏实肯干的宋运辉,靠着自身的努力,不仅改变了家庭的命运,实现了人生价值,还成了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成了新时代的弄潮儿。

③人这一生,想改变现状,改变生活,只有一条路走得最有底气,那就是,靠自己奋斗。努力上进的自己,才是一生最大的贵人。

④邻家的阿亮,从小受其父“人脉关系论”的误导,不爱学习,小升初,初升高,考大学,一样没考上,全靠父亲托关系搞定的,父亲说:“学啥学,学得再好不如关系好!这年头,没有人脉啥都干不成。”所以,阿亮混到大学毕业后,父亲安排他直接去了贵人的公司上班。贵人对他着意栽培,几年工夫,阿亮一路直升,居然坐上了总经理的位置。年纪轻轻就过上了上流新贵的生活,阿亮得意非凡,但好景不长,贵人携款跑路,不知所踪,把个烂摊子留给了他。原来,阿亮是贵人为自己培养的替罪羊。

⑤一旦才德不配位,必然招致祸端,阿亮明明才干不足,却在利欲的驱动下,去当总经理,栽跟头是必然的。如今,替罪羊进了牢狱,父亲的关系也不灵了。(A)如有美德,也不至于此。

⑥向上攀登的路,没有一条是轻松的。如果你没有杨超越的锦鲤,最好不要妄想不劳而获的成功。贵人的提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努力,澳门赌王的儿子何猷君,世界知名的数学精英。1995年出生的他,在2016年就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金融硕士,成为该院历史上最年轻的学生。他没有只靠父辈的光坏,更多的是倚仗自身的天赋和努力,父辈的光环没有阻挡他的个人奋斗,祖上的基业没有成为他享乐的资本,在个人成长的路上,他始终拼搏,做自己一生的贵人。还有一些没有光环可以凭借的孩子,不寄望贵人相助,像宋运辉一样,全靠自己奋斗,给籍籍无名的祖辈挣来光环,从而改写家族历史。

⑦爱默生说:“凡事欲其成功,必须付出代价:奋斗。”停止奋斗,生命也就停止了。踏踏实实地努力,虽然逐梦之路难一些,可每天的日子是踏实的,心是安定的,人是坦荡的。在仅此一次、有来无回的一生里,只有努力的自己是自己贵人。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9年5期,有删改)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论证思路,完成填空。

首先举宋运辉事例,引出中心论点“①”;接着举阿亮事例,证明“②”观点;再举何猷君事例,证明“③”观点;最后引用艾默生名言,得出结论“④”。

(2)、第⑤段A处似乎缺少一个事实论据,请补上。
(3)、第②段至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结合下列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阅读本文后的感悟。(80-100字)

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

(选自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茶可道,茶亦悠然
                                                                                                                   红山飞雪
  西方人喜欢喝咖啡,我们则习惯于饮茶。
  在我看来,喝咖啡是一种享受,饮茶则是一种境界。西方人喜欢严密的逻辑推理,我们则崇尚内心自省,崇尚顺其自然。西方人善于制造,用金属制造刀叉来吃饭,制造器皿来装食物。我们则善于利用。我们的祖先剖葫芦为瓢用来舀水,凿木为碗用以盛饭,劈竹为筷用来吃饭。西方人制造西药用来治病,我们的祖先则采摘大自然之百草为药用以疗伤。西方人喝的咖啡是制造的;我们的茶叶则是采摘的,是采摘了日月之精华,吸收了天地之灵气。茶可以冲浊爽气,颐神养性。
  西方人喝咖啡也讲究气氛,但无法达到“道”的境界。我们饮茶则是一种艺术,一种境界,一种“道”。
  茶是用来喝的,茶道是用来修身养性的。
  一个人,静静地独坐于洒满阳光的室内。用一个精致的玻璃杯冲一杯茶,看那茶在杯中,在水里不断地浮沉,翻腾。那原本细丝般的茶叶在水中慢慢地柔软、舒展,悬在空中,又不断地沉入杯底。漂浮在水面的又一点一点地悬在空中,渐渐变软,展开,完完全全地沉淀下去。这一过程,似乎有不断地挣扎,痛苦地思索,无奈地沉浮,然后一切又都归于沉寂,融于水中。杯里的水渐渐变了颜色,原来纯净而无色的变为淡黄,仍是那么纯,无一点杂质。茶叶全都沉入杯底,水则澄澈在小小的杯中,与茶叶共同酝酿出一种宁静的优雅。杯口有袅袅的茶香飘散,氤氲一室的意境。此刻,你静静地坐在那里,看茶叶融于水的全过程,你一定有所感悟,感悟茶与水的排斥与融合。然后,啜饮一口,那种沁入心脾的微苦、醇美,让饮茶的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不知是苦还是醇美,或者是由苦而醇美的感觉。不知是品茶还是在品味人生,或者茶如人生。
  许多喜欢风雅的人说“茶如人生”。所以,就有了“茶道”之说。那些文人雅士在品茶的过程中品味出了人生的况味。就是将烹茶、饮茶艺术化,渐渐演变成为一种以茶为载体的修身养性的方式,赋予它以浓厚的东方哲学思想,使饮茶渐变为一种“道”,一种“茶道”。
  茶可道,就升华为一种文化。如同佛道、儒道等成为中华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茶亦悠然。茶来自大自然,来自民间,用来解渴消暑,消除疲劳,放松心情。可以置于一雅室,浅酌论道,品味人生;亦可以携游于山野,放浪形骸,一壶茶里看世界。
  茶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兴于唐代,盛于宋、明两代,衰落于清代。
  还记得明代作家魏学洢的《核舟记》那关于茶的描写吗?“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文章的作者说核舟所刻大概是苏轼泛舟赤壁的情景。在那小小的核桃上不惜刻上一个烧茶的童子,可见当时文人雅士们是多么的喜爱饮茶啊。于波涛骇浪之上泛舟赤壁,竟然有童子烧茶,还那么专心致志。这里面到底是“道”,还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呢?
  我们的祖先之所以对茶情有独钟,将它升华为“道”,是因为它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的思想。所以佛家可以跳出三界外,可以了却红尘因缘,却是难以了断茶的情缘。沏一杯香茗,对一盏青灯,手念一串佛珠。无论是面壁十年,还是打坐于佛前,或者风轻云淡对高山流水,都会坐出一片意境,悟出一种禅机。
  佛教是强调“禅茶一味”的,在从茶中体味苦味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在我看来,“莲”在佛教中有清静修为的隐喻,茶则是佛教出尘入俗的媒介。一杯清茶可佛可俗可道,亦可悠然啊。
  道家学说则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一杯清茶在手,独坐于清风明月之中,人与茶都成为了大自然中的一部分。饮茶乎?悠然于天地之间也。
  我也喜欢饮茶,但远没有达到“道”的境界。饮茶只是一种心情,一种休闲的方式而已。
  茶虽不是什么奢侈品,但于我们的生活却是绝佳的饮品。相比于水,它那微微的、淡淡的苦味百尝不厌。茶可以解渴、解暑,消除疲劳,也可以饮出境界,饮出品位;相比于酒,它的优点更是难以一一诉说。同为饮品,同样可以归为“文化”之内,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样不乏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说。但茶采之于树木,冲之以甘泉,洁来洁去,带给人的是神清气爽,可以涵养人的品性。它不会耗费粮食,与人争食。它不会饮之乱性,衍生出许多靡乱的故事。它可俗可雅,是寻常人家的常备饮品。亦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可以很名贵,千金难求;可以很普通,随手可以采摘。可以以“茶道”待之,也可以以悠然之心,慢慢品尝。
  我喜欢茶,喜欢它的大俗大雅。
  茶可以道,茶亦悠然。(摘自“散文网”)(有改动)

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愿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

      ①有人说,当今社会,有一样东西几乎让所有人都无可逃逸,那就是浮躁的风气。这话虽有些偏激,却道出了许多人欲言难言的自我困惑。

      ②浮躁,实质是人们内心的急躁、失衡、不沉稳。浮躁,是丧失定力,随波逐流;是心急如火,投机取巧;是虚浮夸张,一片泡沫;是不要过程,只要结果。人生在世,谁都有各种各样的追求和欲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本无可非议。问题在于,面对浮华世界,人们的欲望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由此衍生出浮躁的社会风气。

      ③浮躁之风盛行,于是,为官者盼望一步登天,为商者盼望一夜暴富,为艺者盼望一举成名。于是,社会被浮躁之风笼罩,清静的人生、专心的工作、精良的产品,变得稀罕起来;因为求快而忽视了细节和质量,导致一些地方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劳民伤财。那些整日忙碌赶场子的人,那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人,那些跟风起哄盲目不安的人,看似日理万机,好像勤奋忙碌,到头来往往难成大事,原因就在于他们“用心躁”而无法“用心一”。

      ④对于浮躁,古人总结出了“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的道理。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节奏加速,变化更快、更多、更大,人们对变化的感受极为敏感;但同时也不要忘记,变动不居之中也有恒定不变的规律——结果需要过程,成功必得付出。即便是插上了新技术的翅膀,站上了创新的风口,如果没有扎实稳固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成功终究是短暂而不稳固的。舒服与辛苦,安逸与劳顿,亦有着互相转换的辩证法。盼望着一步登天、一劳永逸,如同梦呓。

      ⑤人活一辈子,要想给社会给后人留下点东西,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祛除内心的焦躁,扎扎实实、聚精会神地做事,而不要被外界的喧嚣浮躁所裹挟。

      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所揭示的,乃是喧嚣之中的宁静心态。内心的宁静,是一种穿越世俗、撇开浮躁的力量。有了它,便可以每临大事有静气,便听不到外界的吵闹嘈杂,便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看穿陷阱、看淡诱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有了静的底色,才有达的境界、定的气质、和的格调,才能让人生剧本脱俗雅致。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是大家风范,亦属常人能力所及。

      ⑦内心的宁静,是最为深厚的修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古人诗词所描绘的,不光是情景,也是心态。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我们不必超脱凡尘,也一定可以专心致志、成就非凡。

                                                                                                                                                  (《人民日报》2016年4月12日04版)

阅读乔叶《另一种珍爱》,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辛酸的轶事。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会按4/4拍铡的。”为此,我爱上了这位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

    ②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

    ③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已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浇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要成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④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人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⑤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自我欺骗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⑥学会爱自己,这不是 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为强壮。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⑦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天使路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江德斌

       ①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个小高潮。《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和家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据2月20日《新京报》)

       ②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朗读者》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简单的回顾人生片段,以及打动或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并给观众当众朗读一遍。《朗读者》的首播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可谓获得了巨大成功,乃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现象级文化类节目。

       ③《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朗读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经历过的,但大多会忘却,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保持这种习惯,在生活里、工作之余,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字。

       ④总体而言,朗读是一个小众化的领域,与歌舞、真人秀、小品等娱乐节目相比,《朗读者》乃是一股清流,显得平淡恬静,似乎很难吸引到观众。然而,《朗读者》节目唤起了大众对朗读的回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艺术之美。在荧屏到处都是喧闹的娱乐节目之际,观众逐渐产生观赏疲劳,希望看到不同的节目类型,这就给《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创造了空间。

       ⑤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物质财富方面,已经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却仍然寥落荒芜。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化、快餐化等状态,很多人感觉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社会太浮躁,希望节奏能够慢一点,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也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意义所在。

       ⑥事实上,很多电视台也都有读书节目,只是偏重于介绍图书和作者、时代背景等,传递内容局限于知识,并没有延伸到情怀方面,也就容易走高冷化,受众面相对狭小。而《朗读者》比较贴地气,将朗读者的个人经历,与文字连接在一起,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同理心,抵达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⑦诸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的兴起,并受到广大好评,不仅是人文的复苏,也反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在经历多年的娱乐节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优美文字对精神的陶冶,从而喜欢上朗读,重新拾起书本,轻声朗读起来。

(选自2017年2月21日《中国青年网》,有改动)

阅读《荣誉的帽子》,完成问题。

荣誉的帽子

明飞龙

    ①读过一则这样的外国故事。

    ②在一次残疾人运动大会上,有三个特别的人来报名参加游泳比赛:一位失去了双腿,一位失去了双臂、一位双腿双臂都失去了。接待他们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问他们怎样游泳,一位说用双手游泳,一位说用双腿游泳,当问到那既没有双臂又没有双腿的人时,他笑着回答:“我用耳朵游泳”。

    ③按照规定,他们分别进行了试泳,成绩都不错。特别是那位既没有双臂又没有双腿的选手,因为长时间的锻炼,他那两只耳朵像两片船桨,强健而灵活。因此他那失去四肢的躯体犹如一条破浪而行的鲨鱼 , 速度远远超过前两人。人们都私下里传说,一项伟大的纪录将会在他身上诞生。

    ④人们渴望的比赛终于到来了,整个运动场都挤满了人,因为人们都想目睹那位失去四肢的选手的风采。当失去四肢的那位选手出现的时候,整个会场一片山呼海啸。发令枪响后,运动员如一条条鱼钻入水中,向前推进。人们看到的只是浪花四射,谁先准后无法看清。结果出来了,失去双臂的人获得冠军.失去双腿的人获得亚军,但人们渴望的英雄——一失去四肢的人,却没有出现。

    ⑤后来,人们发现他已被淹死在游泳池里,头上戴着一顶漂亮的游泳帽,遮住了他那神奇的耳朵。原来,按照游泳场的规定,比赛前,在参赛的选手中有一人能戴上一顶象征着荣誉的游泳帽,他就是根据观众的意向选出来的人们公认的最有可能成为英雄的人。

    ⑥然而,英雄却被一顶象征荣誉的游泳帽杀死了。

    ⑦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身处困境时进行不折不挠的奋斗是比较容易的。没有脚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手去奋斗;没有手的时候,可以用腿去奋斗;没有手没有腿的时候,还可以咬紧牙关用耳朵去奋斗,或许也就能反败为胜。但我们历经坎坷,走出困境,踏上平坦大道时,却没有获得意料之中的成功,有时反而走向了失败和灭亡。“凶手”是谁?“凶手”就是头上戴着的帽子——那些海市蜃楼般的荣誉。因为这顶荣誉的帽子,我们就像那失去四肢的泳者被掩住了耳朵那样,失去了原有的清醒,忘掉了自己在困境中产生出来的本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别让感恩教育变成了哭泣表演

郭展

    ①不久前,一则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在视频里,某小学的数千名学生在听了某教育家关于向母亲尽孝的煽情感恩演讲之后集体痛哭。上千网友众口纷纭的争议点是在这场感恩教育中体现的“道德绑架”和“道德作秀”。

    ②绝大部分家长认为,就凭“我给了你生命,还把你养大”这一点,子女就绝对不能对父母说“不”。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抓紧机会对自己的儿女进行思想上的控制。那么,父母又为何如此重视来自孩子的感恩之心呢?

    ③答案十分实际。直截了当地说就是——价值。有学者提出,父母期待从孩子身上取得的价值分为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所谓经济价值更多是为了“养儿防老”;而精神价值更多是达到“父为子荣”。

    ④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不理解,难道孩子赡养父母不是义务吗?

    ⑤在我国,孩子赡养父母是义务,当孩子拒绝赡养父母时,父母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但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注意点:中国传统意义中的“老有所养”,在某种程度上比其他国家更加重视老人和子女的同居问题。如果子女将老人委托给养老院,或者只是有金钱上的支援却淡漠了人情上的冷暖,也会招之不孝的骂名。

    ⑥那么在其他国家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日本在20世纪70年前后就逐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社会福祉体系,其中的“年金制度”则较好地保障了大部分老人在退休后能够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这使他们即便不那么依靠孩子也能过上相对不错的生活。同时日本的养老院制度也比我国相对完善。整体而言,赡养老人的职责由政府承担了一部分,这就使子女的负担相对减轻。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的家庭教育便不是那么重视“孝心反哺”了。

    ⑦而新加坡为了推动国家对老人进行支持和赡养从而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鼓励和政策。例如,当子女和老人在同一个家庭中共同生活时,政府会免除该家庭的一部分税金,以及部分面向高龄者的福利政策以家庭为单位实施,等等。这样的政策使得养老的责任被各个家庭所分担,也就是说,用政策来促进子女主动承担养老责任。

    ⑧然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福利制度仍在健全和完善中,加上民族极多、国土面积辽阔造成的地域社会意识上存在差异等原因,因此不能和上述国家一概而论。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国目前只能相对加强关于孝顺的教育,用感恩的力量促使各个家庭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

    ⑨孝乃美德,孝本无错。只是如果社会以及父母过度重视将来能否得到孩子承担的反哺以及担忧老无所养,从而带有强迫性地对孩子实施“填鸭式感恩教育”的话,我们不得不对其有效性表示担忧。毕竟,孝不是体现于言辞与眼泪,而是付诸行动。所以,还是让孩子们和父母一起去公园吧,当小脑袋们在晴空之下绿荫之上,和父母充满温柔的目光对视的时刻,他们心中油然而生的“希望和爸爸妈妈一直这样幸福地生活下去”的愿望,一定比在高音喇叭下催出的泪更能长久地保存下去。

(选自2017《青年文摘》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