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2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划线词词义不同的一组是(    )

A、湖中人鸟声俱    哀转久 B、日更定矣    问今何世 C、姓氏    望旗靡 D、强饮三大白别    乃记之
(2)、解释划线词。

①余一小舟       

②见余喜       

下船       

此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湖上影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所表现的景色。

(4)、在文中作者所表现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个“痴”字,表达了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 B、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 C、字里行间流露出与民同乐的情怀。 D、委婉地传达出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父亲的眼神》
①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生悚然汗下。
②那是在我上高中时,尽管我的语文、英语成绩居班里前几名,但是数理化成绩却出奇地差。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估计高考肯定无望,因此,高一期末考试后,我彻底失望,决定回家务农。
③因自觉惭愧,回到家后听说父亲正在田里拔草,我赶紧戴上草帽,赶到田里帮忙。学都上不好,再不勤快一点,会被人骂为“混混”的。顶着烈日,到了田里,我告诉父亲,不想再上学,反正学不好了,还不如回家种田。
④我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因为母亲去世较早,这些年来他节衣缩食,对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当了一辈子的“睁眼瞎”,他不想我走他的老路。但是,父亲始终埋着头,并不理会我,好像并没有听我讲的话。我不敢再说话了,只好随着他卖力地拔草。近晌午的太阳很毒,汗水不住地渗出来,衣服贴在身上,抬起头,父亲仍然在埋头拔草,我怎好意思停下来。
⑤中午,回家吃饭,父亲仍然没有就我辍学的事发表意见。让我说什么好?情况很不妙,我知道,越是在闷热干燥的夏日午后,越会有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这即将燃烧的沉默,真让我忐忑不安。
⑥这时父亲对我说:“走吧,去地里把瓜秧翻一下,要不跨年地瓜就没收成了”。我爽快地拿起锄头就走。我就不信,父亲能干,自己就不行!
⑦夏日午后的太阳实在太厉害了,汗水把我迷糊得睁不开眼睛。要在学校,正是午睡的时候,而现在;我早已经呵欠连天了。看看我的老父亲,光着黑黝黝的脊梁,仍在埋头翻秧——趁着父亲不注意,我跑到树阴底下枕着锄头就睡着了。
⑧好像没过多大一会儿,我就被父亲推醒。睁开眼,我看到父亲冷冷的眼神,那眼神很复杂,既有悲哀、绝望,更有期盼和激励,还有许多我一下子读不出的内容……
⑨“娃儿,种庄稼也像做学问,如果你不上心,啥子事情都干不好。你在地头睡觉,庄稼也会在田里‘睡觉’……”
⑩父亲的眼神让我受不了,我的后脊早已经汗流下来了,不是热汗,是冷汗。
⑪当天晚上,回到家,我觉得浑身骨头都散了。摸着胳膊上已经晒脱了皮的地方,我的心乱成一锅粥。
⑫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父亲又轻轻把我叫醒。一睁眼,除了看见他瘦弱的躯体、苍老的面容外,又是那特有的眼神。想到父亲近70岁了,身体多病,为供我读书,每天仍在田间地头躬亲劳作,毫无怨言……这时,我突然坐起来,大声地喊了一句:“我要上学!”
⑬后来的事情变得很简单。高考后,我上了大学中文系。再后来,到电视台当上了一名记者。
⑭尽管远离了家乡,远离了父亲,但那熟悉的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今夜回想起来,仍然抑制不住自己汹涌的感情。走到院子外,望着深邃的苍穹和满天的繁星,我不由喃喃自语:“山一样沉默的父亲啊,你的期盼,你的鞭策,你的激励,终于成就了我的今天,我永远也忘不了你的眼神!”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苏轼私识范仲淹

苏轼

庆历三年 , 轼始总角 , 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 , 轼从旁窃 , 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轼言,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 , 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 , 始举进士 , 至京师则范公殁⑦。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 , 曰:“吾得其为人,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 , 岂非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呜呼! 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选自《范文正公文集叙》)

【注释】①庆历三年:公元1042年。庆历,宋仁宗年号。②总角:指八岁到十四岁的少年。③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④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⑤嘉祐二年:公元 1057年。嘉祐,宋仁宗的另一个年号。⑥举进士:考中进士。⑦殁(mò):死。⑧待:需要。⑨畴昔:往昔。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