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天天】统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双休阅读作业第三单元试卷

阅读专项训练。

八仙过海

        一天.八仙兴高采烈地来到蓬莱阁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对众仙说:“都说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景致秀丽.我等何不去游玩、观赏?”众仙齐声附和,并约定渡海不得乘舟,只凭个人道法。

        八位仙人聚到海边,个个亮出了自己的法宝。逍遥闲散的汉钟离,把手中的芭蕉扇扔到大海里,那扇子大如蒲席,他醉眼惺忪地跳到迎波踏浪的扇子上,优哉游哉地向大海深处漂去。清婉动人的何仙姑紧随其后,将荷花往海里一放,顿时红光四射,花像磨盘。仙姑亭亭立于荷花中间。风姿迷人。众仙谁也不甘落后。吟诗行侠的吕洞宾、倒骑毛驴的张果老、隐迹修道的曹国舅、振靴踏歌的蓝采和、巧夺造化的韩湘子、借尸还魂的铁拐李纷纷将宝物扔入海中。

        八仙邀游。海面顿时巨浪滔天,这震动了东海龙王的宫殿。东海龙王怒不可遏,率兵出来干涉。八仙据理力争。与之抗辩,东海龙王命令虾兵蟹将抢走蓝采和。众仙大怒,各显神通。酣战之际,恰巧南海观音从此处经过,便喝住双方。一番调解后,东海龙王放出蓝采和。八仙拜别观音,乘坐龙舟,乘风破浪,遨游而去。

(1)、阅读短文,了解了故事内容,可以详细复述故事。按故事发展顺序排列下列图片。

(2)、八仙过海时使用的法宝各不相同:汉钟离用,何仙姑用,吕洞宾用宝剑,张果老用毛驴,曹国舅用玉板,蓝采和用花篮,韩湘子用横笛,铁拐李用葫芦。文中抓住汉钟离的详细描述了他使用法宝过海时的情形。除文中所写之外,请你任选一位仙人,结合他使用的法宝,展开合理想象,依照文中的写法写一写。
(3)、要想把故事讲得更精彩、更生动,可以进行创造性的复述,如为故事增添更生动的情节、以主人公的口吻讲等。下列做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合理补充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的热闹场景 B、合理补充众仙大怒,各显神通,上前厮杀的情景 C、展开想象,再加一仙。使渡海时和激战时的情节更丰满 D、以汉钟离的口吻讲述故事的具体情况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给颜黎民的信(节选)

颜黎民君:

    昨天收到十日来信,知道那些书已经收到,我也放了心。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è  wù)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________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进文学里。譬如说罢、吉人看见月缺花戏,________泪下,是可(nù  shù)的他那时________科学还不发达,________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下泪,那他就是胡涂虫。不过我向来没有留心儿童读物,所以现在说不出哪些书合适,开明书店出版的通(xú  sú)科学书里,也许有儿种,让调查一下再说罢。

    其次是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借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风俗和物产。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电影:我是看的,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是看美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piàn  piān)子,因为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非洲或南北极去,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

鲁迅

四月十五夜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公交车上的启示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告别妈妈到姥姥家去。姥姥家离我家很远,需要搭乘公交车才能到那里。在车站等了一小会儿,一辆墨绿色的公交车缓缓地驶过来。我的左脚刚踏上车门,一股令人窒息的闷热气息便从四面八方向我袭来。我屏住呼吸,使劲往里钻,才勉强挤进车里。

    车缓缓地开动起来,行了一小段路,不知什么原因,只听得“吱”的一声,公交车停在了马路中央。车上所有的乘客顺着惯性猛地往前一冲。我倒在了一位穿着满身“白骨头”衣服的大哥哥身上,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又压在了我的身上。大家努力站稳,挺直了身子,相互微微一笑,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一切都显得那样自然,那样和谐。可是,就在我感受着温暖和谐的一幕时,车厢后面传来一阵激烈的吵闹声。我寻声望去,看到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位阿姨紧紧拉着一个身穿粉红色上衣的小女孩不放。

    我从人群的间隙挤过去,一股浓浓的香水味儿迎面扑来。这位阿姨的脸上涂抹了厚厚的一层化妆品,眼睑上擦了深绿色的眼影,还安着一副又长又黑的假睫毛。她上身穿一件吊带背心,下身穿一条紧身牛仔裤,中间露出一圈雪白的肚皮,脚上穿着一双高得不能再高得高跟鞋。这身打扮,与公交车上的其他乘客形成了鲜明地对比。

    仔细倾听她们的争吵,我明白了,原来是这个小女孩在刚才急刹车的时候不小心踩了这位阿姨一脚。这算什么大事,还值得这样吵闹吗?我这样想着。

    一位叔叔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不要吵闹了。坐在车上,不小心被人踩一脚,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正常?你看看我这新买的皮鞋!”这位阿姨伸出脚来让大家看。

    一位头发花白,身穿白色衬衣的老爷爷说话了:“姑娘,你看她还是个小孩子,你这样吵闹都把她吓坏了。我看,让她道个歉就算了吧?”

    那位阿姨还没有消气,她大声说:“踩坏了我的鞋子,道个歉就算了?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她得赔!”

    车上的生科听她这样无理,都大声斥责起来,有的说“什么德行”,有的说“怎么还有这样不讲理的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埋怨和斥责,使得她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等车到了下一站,这位阿姨便飞也似的逃走了。

    面对眼前的一幕,我悟到了这样一个道理:

    心窄天地窄,心宽天地宽!

现代文阅读

哨卡

    在风雪迷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

哨卡。

    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路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路上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心就可能坠落悬崖。

    上校走在将军前面,遇到危险路段,总是先把脚踩实,再回头拉将军的手。将军最近考察了这带的所有哨卡,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海拔最高的哨卡,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早上,将军还在山下的战士宿舍。屋外狂风怒号,发出阵阵怵人的尖啸。雪珠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将军戴上厚厚的皮军帽,扶正,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过来,面有难色:“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将军摆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他凝望着远处的山峰,全然不顾漫天的飞雪和彻骨的狂风。上校走到将军面前,贴近他的耳朵,几近请求地说:“太危险了……”上校是边防团的团长,是从军二十几年的老兵了。长年的高原生活,他的脸色变得紫黑。“战士们更危险,走!”将军拍拍上校的肩,打断了他的话。

    接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登上了海拔五千米的哨卡。狂风更加肆虐,雪拍打到脸上,像刀割一般疼痛。

    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一行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卡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注视起他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

将军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高海拔地区值勤年限的规定是什么?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得更生气了,他提高了嗓门:“你就这么带兵的?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

    “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样?”

    上校没有回答。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上校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这时,一个随员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弟弟……”

    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立正的战士。突然,他脚跟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军人,行了一个军礼。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