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魏晋时代的“啸”

    魏晋名士,风流倜傥,雅好长啸。然而啸却不是由他们所首倡,早在《诗经》里就屡次提到“啸”,《小雅·白华》中就有“啸歌伤怀,念彼硕人”之语。啸,郑玄说它的意思是“蹙口而出声”,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吹口哨。值得注意的是,《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她们心怀幽怨,发而为啸。在其他记载中也常提到妇女作啸,如《古今注·音乐篇》说商陵穆子婚后五年无子,将别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妇女用吹口哨来舒其不平之气,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不过,啸也不完全是抒情的,它也用在某些行施巫术的场合中。葛洪的《神仙传》记西汉人刘根学成道术,郡太守知道后,命刘召鬼,如召不来,将加刑戮。刘根于是“长啸”,啸音非常清亮,“闻者莫不肃然,众客震悚”。忽然南壁裂开数丈,有许多兵护送一辆车出来,车上以大绳缚着郡守已亡故的父母。

    至东汉时,这种音调既清越、用意又含有若干神秘色彩的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魏晋以后,关于吟啸的记事更加常见。这时的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而且当其意趣恬适、心境旷放、谈玄挥尘、登高临远之际,也常常且吟且啸。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自然有点旁若无人的样子。可是“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士人多苦闷,卓荦不群之士由主张达生任性而走向逸世高蹈的时代背景下,这却正是他们很欣赏的一种姿态。所以吟啸之风,广泛流行,成为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啸只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世说新语》用“傲然”来形容周顗啸咏时的神态,可谓搔中痒处。而这种动作和神态又可被简称为“啸傲”,即郭璞《游仙诗》所说的“啸傲遗世罗,纵情任独往”,陶渊明《饮酒诗》所说的“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至于《归去来兮辞》中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虽不言傲,而傲世之态,已尽在其中。但魏晋时的吟啸,现代却有时把它理解为“唉声长叹”(新版《辞源》)或“感慨发声”

    (新版《辞海》),果如是,它就只不过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既谈不上什么音乐性,也和讲风骨、讲谈吐的魏晋名士的气质颇不相投了。实际上并非如此。《世说新语·任诞篇》说刘道真少时“善歌啸,闻者留连”,《陈留风俗传》说阮籍的歌啸“与琴声相谐”,都反映他们的啸声是带有旋律且相当优美的。啸之发声的特点不是唱,而是吹。正像《啸旨》中说的:“夫气激于喉中而浊,谓之言;激于舌而清,谓之啸。”

    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李白《游太山》“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等句便可为证。唐以后,此风渐息。到了宋代,学者讲义理,士子重举业,没有谁再像魏晋时那样动不动就长啸了。诗文中偶或提到啸,多半是在掉书袋,不一定实有其事。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但它和魏晋之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已经完全不同。经过长时间的隔膜,现代人对魏晋之啸不甚了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注】①孑余(孑馀):剩余,残余。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在记载中常常提及的妇女作啸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 B、魏晋时的“吟啸”并不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而是带有旋律的、相当优美的声音,有一定的音乐性。 C、因为啸的用意含有若干神秘色彩,所以至东汉时,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 D、宋代诗文中偶或提及的啸多半是在掉书袋,大多并不像魏晋长啸那样反映着一代风流卓荦不群的气质了。
(2)、下列关于“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啸”虽不是由魏晋名士首倡,但却成为魏晋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B、“啸”在先秦时代便已有之,“啸”的发声特点是吹而不是唱,且啸者多为女性。 C、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唐之后,“吟啸”之风渐渐平息。 D、古代妇女作“啸”主要是舒其不平之气;术士作“啸”主要是用来召鬼。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魏晋时吟啸之风广泛流行,究其原因,“魏晋之际,天下多故”,长啸应该是魏晋士人精神苦闷的一种象征和心灵倨傲的一种表达。 B、魏晋时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也可以出现在意趣恬适、心境旷放之际,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 C、啸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等都体现了作者的傲世之态。 D、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已经失去魏晋时代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吹口哨在杂剧演出中已经可有可无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面题目。

灾异与人事

葛剑雄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对水旱灾害相当敏感。加上中国东部主要农业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大小灾害频繁,成为统治者和民众经常性的威胁。现实的需要使中国古代对天文、气象、物候的记载和研究相当重视,并注意考察人类活动与自然变化的关系,形成了一些独特的观念,其中之一即“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

    时下流行的看法都将天人合一解释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多的是反映了时人的愿望,是对传统观念一种积极的但也是实用主义的解释。尽管原始的天人合一观念的确包含了这样的内容,却并不是它的主体。所谓天人合一,是指天意决定人事,而天意是通过天象或灾异来显示的。君主是“天子”,由天意确定,也代表天命。所以君主如有失德,或治理不当,或人事有悖于天意,必定会受到天象的警告或灾异的惩罚。正因为如此,从最古老的史书开始,天象和灾异都是不可或缺的记载。“二十四史”中大多有《五行志》《天文志》《灾异志》,但所记内容无不与朝代兴衰、天下治乱、君主贤愚、大臣忠奸相一致。凡国之将兴,天子圣明,大臣贤能,则风调雨顺,紫气东来,吉星高照;反之则灾异频仍,天象错乱。

    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一旦出现罕见的天象或异常的气候,如日食、太阳黑子、流星、陨石、星宿异位、地震、山崩、水旱灾害等,皇帝就要换上素色服装,不吃荤腥辛辣,不近女色,迁居偏僻清静的场所,反省自己的过失,征求臣民的意见。有的皇帝还会下“罪己诏”,公开承认错误,宣布改弦更张的政策。有的虽没有具体措施,却会请求上天千万不要与天下百姓为难,一切罪责由自己担当。为了通达上天,感动诸神,往往还要在正常的祭祀典礼以外,按需要举办各类额外的祭祀或祈祷仪式。

    这样做一般不会错,因为皇帝总有失德之处,政府的举措不会十全十美,臣民们平时不敢说的话、不便提的意见也可趁机上达天听。即使是昏君暴君,在上天的警告面前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在专制集权体制下,只有这样的机会才能给最高统治者一点警诫。何况举办这些活动一般花不了多少人力物力,一旦渡过难关,就能博得万民称颂,名垂史册。万一无效,也是天威莫测,天意难违,君臣都已尽了人事。这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无积极作用,因为人能敬畏天命天意,总会格外小心谨慎。

    不过“天人合一”也是一把双刃剑,奸臣小人也能利用天象灾异做手脚。因为对天象的解释在人,也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所以大权在握的人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将矛头指向政敌异己,或者趁机按自己的意愿改变政策。正人君子和书呆子往往泥古不化,只知援引古代圣君贤臣的先例,只会侈谈修身进德,不屑采取具体措施,或者不知如何应对灾情。极端的做法就是听天由命,毫无作为,以为只要绝对敬畏,专修人事,灾害不除自灭。如唐玄宗时发生严重蝗灾,一部分大臣的意见竟然是不应消灭,只能听任蝗虫自生自灭,才符合天意,皇帝只要深刻自省,定能得到上天的宽恕。幸而唐玄宗听从宰相姚崇的建议,下令灭蝗,才没有造成更大的灾情。

    现在面对异常气候和严重灾情,自然又会想到天人合一的观念。我希望在运用和阐述这一观念时能实事求是,尊重历史,采取辩证而积极的态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魏晋新风

李泽厚

    内的追求是与外的否定连在一起的,人的觉醒是在对旧传统旧信仰旧价值旧风习的破坏、对抗和怀疑中取得的。“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与儒家教义显然不相容,是对抗着的。曹氏父子破坏了东汉重节操伦常的价值标准,正始名士进一步否定了传统观念和礼俗。但“非汤、武而薄周、孔”,嵇康终于被杀头,可见思想对立和争斗之改变。从哲学到文艺,从观念到风习,看来是如此狂诞不经的新东西,毕竟战胜和取代了一本正经却更加虚伪的旧事物。人在这里不再如两汉那样以外在的功业、节操、学问,而主要以其内在的思辨风神和精神状态,受到尊敬和顶礼。是人和人格而不是外在事物,日益成为这一历史时期哲学和文艺的中心。

    当然,这里讲的“人”仍是有具体社会性的,他们即门阀士族。由对人生的感喟咏叹到对人物的讲究品评,由人的觉醒意识的出现到人的存在风貌的追求,正以门阀士族的政治制度和取才标准为中介。后者在将这一着眼点转向人的内在精神的社会氛围和心理状况上,有直接的关系。自曹丕确定九品中正制度以来,对人的评议正式成为社会、政治、文化谈论的中心。又由于它不再停留在东汉时代的道德、操守、儒学、气节的品评,于是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性分、能力便成了重点所在。总之,不是人的外在的行为节操,而是人的内在的精神性(亦即被看做是潜在的无限可能性),成了最高的标准和原则。完全适应着门阀士族们的贵族气派,讲求脱俗的风度神貌成了一代美的理想。不是一般的、世俗的、表面的、外在的,而是表达出某种内在的、本质的、特殊的、超脱的风貌姿容,才成为人们所欣赏、所评价、所议论、所鼓吹的对象。

    这当然反映在哲学——美学领域内。不是外在的纷繁现象,而是内在的虚无本体,不是自然观(元气论),而是本位论,成了哲学的首要课题。只有具备潜在的无限可能性,才可发为丰富多样的现实性。外在的任何功业事物都是有限和能穷尽的,只是内在的精神本体,才是原始、根本、无限和不可穷尽的,有了后者才可能有前者。而这陆探微便正是“穷理尽性,事绝言象”的。反过来,也可说是,要求树立一种表现为静(性、本体)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人格理想,其中蕴涵着动(情、现象、功能)的多样现实性。“言不尽意”“气韵生动”“以形写神”是当时确立而影响久远的中国艺术美学原则。它们的出现离不开人的觉醒这个主题,是这个“人的主题” 的具体审美表现。人的主题是封建前期的文艺新内容,文的自觉则是它的新形式。两者的密切适应和结合,形成这一历史时期各种艺术形式的准则。以曹丕为最早标志,它们确乎是魏晋新风。

(选自《美的历程》,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梁思成先生在世的时候,曾经感慨:城市里到处是房子,而没有建筑。的确,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首先发现,和世界那么多号称国际化大都市相比,我们似乎最缺少的就是高楼大厦,于是,人配衣服马配鞍一般,我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的外观,于是便越来越倾心倾力地盖房子。城市建设仅仅沦为梁思成先生批评的住人的房子,恰恰淹没了人本身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主体性位置。

    楼房可以是城市最为直接醒目的外观,重视它,也没什么错。但城市的本质从来都是人的精神的外化。有多少不同的精神风貌,就会有多少不同的城市景观,并不只是豪华的外观所能够呈现出来的。人们经常称赞城市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正是对这种美的理想追求,使得城市成为了人的精神的载体,并得以艺术性的外化和升华。在现代化的行进途中,城市精神,或曰城市文化的体现,首先需要对在城市建设中如此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说不,而多建设一些富于艺术气质的建筑,如北京的“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苏州贝聿铭新设计的博物馆等。

    城市精神,或曰城市文化的另一方面体现,还应该在于城市管理的大气,它的眼界,它的以人为本,尤其是对下一代的关怀方面。毋庸讳言,我们许多城市的公共设施、公共交通和公共天地,并没有真正充分地为公众服务,不少公园的门票一涨再涨,博物馆更是绝少对儿童免费开放。城市之所以不能够完全听凭经济的管理,还需要文化的领引,就在于文化更有益于世道人心以及对下一代心灵的滋润。城市管理中所体现的公共关怀丰富细致,是一座城市精神与文化品质的提升与彰显。

    城市精神与文化,最终要落实在人的身上,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品质与风貌。人与城市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不断提升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才能够不断提升城市的精神高度与文化的海拔线。说到底,重视城市精神的建设,其实关系着城市建设的最终归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史上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对南方地区的影响及其意义

刘铮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人民为避战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南迁的历程,北方人民的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族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隋唐五代这一时期,南方经济继续发展,“安史之乱”后伴随着第二次人口南迁,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史称“天下大计,仰于东南”。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在“靖康之乱”后,随着第三次的人口南迁的高峰出现,南方的粮食产量、农业技术、手工业技术与规模、商业贸易、城镇数量都超过了北方,江浙一带已经成为全国粮仓地带和最大的纺织中心和商业中心,同时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进程也终于完成。

    北方人口南迁者绝大多数为劳动人民,他们来自封建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黄河流域,拥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经验。从《吕氏春秋》、《四民月令》等文献资料中可以清楚看到,自战国秦汉至两宋时期,黄河流域的生产技术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相比之下,同一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以南地区则要落后得多,北方人口南迁将黄河流域的先进生产技术与工具带到长江流域,必然推动这一地区的农业与手工业生产。有些南方地区开始实行区种法,并开始采取轮作复种制。这些进步虽不能完全归功于北方移民,但是北方移民所起的突出作用,是应该得到充分肯定的。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在南迁过程中,能够顺利到达南方地区并且能生存下来的,多为一些青壮年,他们能够承受一路南迁的颠簸与艰辛,同时他们也是廉价的劳动力。当时南方的士族地主阶级具有从事土地开发的强烈冲动,他们迫切要求开发江南,建立强大的经济基础,以增强南方的军事力量。北方南迁人民来到南方地区后,两手空空,一无所有,而政府无法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所以士族有需要劳动力来开发山川泽林的积极性,南迁人民有需要解决生计问题的积极性,在这两个积极性的推动下,终于使南方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史上的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和其所带来的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是南方地区逐步开发、发展的历程,它改变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的历史现象,使南方摆脱了“荆榛遍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经济得到飞跃发展,进而后来居上,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对中国经济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南传播,进而向边疆地区渗透,使各地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并且南方经济的发展也拉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而且,人口的南迁促进了我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使各族人民交错杂居,接触频繁,甚至互通婚姻,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

(选自《中国国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漾濞槭——一种云南大理漾濞县的特有物种,最初被发现时全世界仅存4株,经过10多年的保护,如今已经繁育出数万株。漾濞槭物种是怎样繁殖壮大、摆脱濒危境地的呢?孙卫邦介绍,漾濞槭的濒危和人类活动对其生境的影响有关,也和其自身特性有关。漾濞槭本身花期短,单性花(雌花和雄花)和两性花同株。人类活动又导致其植株减少,现存植株之间距离远,授粉有效性不高,结实率低。即使授粉成功结岀种子,种子落地后,由于适宜种子萌发的生境遭到破坏,萌发也不容易。

    挽救处在濒危状况的漾濞槭,必须突破授粉和种子萌发两大关口。

    最初,科研人员曾指导张国树尝试嫁接但未成功。无奈之下,张国树想了个土办法:到了漾濞槭花期,他将一棵树上开花的枝条砍下,绑在了另外一棵树上,没想到竟然授粉成功了秋季,他收获了一批漾濞槭种子。

    孙卫邦收到种子后,他的团队攻克了漾濞槭种子育苗的关键技术,通过人工技术处理让种子萌发,隔年2月,终于用张国树寄来的两三千粒种子培育出了1600株漾濞槭幼苗。这些幼苗有的种在了昆明植物园,有的回迁到苍山西坡上张国树家附近漾濞楲的原生境中。

    经过遗传学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张国树寄给孙卫邦的种子均来自同一植株,但花粉还有来自这5棵树以外的其他植株。据此判断,应该还存在其他尚未被发现的漾濞槭植株。2014年,孙卫邦的学生陶丽丹开展了漾濞械的系统调查与种群生态学研究,最终发现,漾濞槭共有12个分布点、577株。

    2016年,研究人员又采集了一批漾濞槭种子,并于2017年培育岀5万祩漾濞槭苗木。前后繁育的5.1万余株漾濞槭苗木中,昆明植物园专类园保育了50余株,苗圃保存了约3.8万株供下一期回归自然试验工作。此外还分别在大理云龙自奔山林场和红河州芷村林场迁地保育各4000株,在漾濞槭原生境回归了4600余株。现在,2009年在昆明植物园种下的第一批漾濞槭已经能够开花,产生成熟的种子。

    为了保护漾濞槭,2016年以来,研究人员平均每年去漾濞县4次,开展调查、采种、回归种子实验、开花观察等工作。此外,每年还要不定期去两个漾濞槭重建居群进行幼苗生长监测等工作。

(节选自《漾濞械重生记》,《人民日报》2019年3月26日,有删改)

【注释】①生境: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由马克思主义文学观所决定的。一个民族优秀的作家大都是心怀人民的作家。19世纪初,普希金在《论文学中的人民性》中就提出了人民与文学的联系。正因心中装有人民,他最终才能成为俄罗斯文学的代表。同时,文学创作具有人民属性,还是由我们的社会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同于其它任何制度的一个根本点,就在于是否以人民为中心,是否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某一个或几个少数阶层作为文学创作与工作的目的,这是社会主义文学与其它文学的一个分水岭。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文学艺术成果的享有者,更是判别一部作品是否优秀的评判者。马克思曾指出,“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如何面对和迎接人民的判断,中国文学在百年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也用实践经历提炼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文学什么时候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文学之树就会枝繁叶茂;反之文学之树就会枯萎凋零。这一点,一再为历史所证明。

    对于作家而言,真正实践人民文学的路径就是要自觉了解人民的理想愿望,走入人民群众,深入基层一线,听取人民的想法,学习人民的经验,表达人民的心声。人民是一切伟大作家写作的出发点。周扬同志曾讲,“中国作家中真正熟悉农民、熟悉农村的,没有一个能够超过赵树理。”今天我们要了解中国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太行山区的生活,了解那个时代晋东南人民的基本生活情况,赵树理的文学是绕不过的。他的《小二黑结婚》写了一对农村青年男女小二黑、小芹冲破重重封建传统而最终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孟祥英翻身》又写了一个太行山区的受欺压的年轻媳妇在党的引领下如何成为英雄的故事,还有李有才、田寡妇,这些农民身上代言着人民的理想。从某种程度上讲,赵树理小说中的人物是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农村发展情况的一面镜子,其背后蕴含着独特的时代内容。何以赵树理能做到?因为他不但来自农民,而且始终不脱离背弃农民,他讲述的是真正属于农民的心灵故事。

    另外,作家还要提高服务意识,使创作更好地服务人民。来自于人民生活的文学创造,必须以满足人民的理想愿望作为主要目标。这一目标要求我们要有服务于人民的强烈意识。

    建国初期,作家柳青任陕西长安县县委副书记,为更深入了解农村,1953年他辞去副书记职务,定居皇甫村,在一个破庙改成的住所里住了14年,从而创造出了《创业史》。他的全部心思都在如何使农民过上好的生活上,这也是他小说的来源。

    人民是具体而不是抽象的,坚持文学的人民性,作家们还要认真研究不同群众的思想文化需求,以及需求的共性与个性,从而面对一个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政治环境均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时代,认清与辨识人民群众对精神产品的需求的多元化、多样化趋势,精心取舍,多用心在内容、形式、风格方面的学习。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凡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文学作品,都是由具备相当高的艺术传达力的作家所传递和表达的。这种艺术传达力的获得,没有捷径可走,必得通过增强艺术本领才能达到。真正优秀的文学,必得有能力提升有需要的读者的精神世界,有能力激发这些读者向上向善的情怀。

(摘编自铁凝《与人民同心与人民同行》,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