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    )

A、于是入朝威土/才美不外(《马说》) B、美于徐公/有好事者船载入(《黔之驴》) C、上赏/乡为身死而不(《鱼我所欲也》) D、寡人之耳者/不求达于诸侯(《出师表》)
(2)、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倒装句?(    )

A、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B、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 C、相与步于中庭(《记承灭寺夜游》) D、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3)、选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要写“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4)、《邹忌讽齐土纳谏》一文在写法上很有特点,它是由多个“三”组合而成的。请举一例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举一反三
阅读《宽容是美德》 ,回答相关问题
      ①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想起了周恩来的一个故事:一次,理发师给周总理刮脸,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把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周总理和蔼地说:“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桩小事,使我们看到了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
      ②宽容是一种美德。留心一下,不难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凡能做到宽以待人者,一般都深受众人的欢迎。像周恩来这样的好总理,待人宽容,平易近人,当然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与尊敬。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些小摩擦。只要是无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像周恩来那样主动承担责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所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如果在日常的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以宽容对待,就等于给对方提供改过的机会。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依靠这一点得到众臣鼎力相助的,从而开创了唐代盛世。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征曾鼓励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帝位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再说秦王嬴政,若不是听取了李斯“海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的喻谏,收回逐客令,实行不计前怨,广纳贤才的政策,恐怕就会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难以顺利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纵观历史与今天,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宽宏气度,不具备宽容的美德,开创一方事业只能是一句空话。
      ③有的人就不具备宽容的美德,他们心胸狭隘,凡事斤斤计较,不肯吃亏。如慈禧太后,仅因为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中说了一句:“我杀老佛爷的马。”就勃然大怒而起:“你杀我的马,我杀你全家”,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像这样的狭隘心胸,这样的暴行,又怎会不遭人唾弃呢?当今社会上有一些人,也是这样,你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会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还有的人对别人的过失总是耿耿于怀,时时想着揪别人的小辫。这样的人,典型的“小肚鸡肠”,心胸狭隘,待人刻薄,根本没有一点宽容之心,这种人还能谈什么成大器,立大业呢?
      ④总之,宽容是一种美德,只要我们本着“和为贵”的原则,决不斤斤计较别人的过失,又多为别人考虑,就能确立起友善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⑤当然,对于那些蓄意冒犯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或是破坏人民安定生活的破坏分子及人民的敌人,就不能盲目地宽容,避免重演“农夫救蛇”的悲剧。一定要利用法律力量予以重锤打击,决不心慈手软。
      ⑥宽容是美德,当今社会大有发扬之必要。让我们大家都来讲一点宽容,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

文本阅读

越山五佚记·蛾眉山

张岱

蛾眉为八山之一,然实不见山。越之人恒取蛾眉土谷祠几下一块顽石,以足八山之数。余初疑曰:“一块顽石,可以山,则城中顽石多矣,何以山此而不山彼也?”

天启五年,姑苏周孔嘉僦居于轩亭之北。一日,至其屋后厨庖之下,有石壁丈余,苍蒨逼人。余曰:“此鼎彝青绿,真三代法物也,何以屈居于此?”问其邻老,邻老曰:“此蛾眉山麓也。山高丈余,阔三丈,长数十丈。石皆劈斧皴法 , 望之如蛾眉一弯,横黛拖青,浑身空翠。”余向左右邻墙摸索,皆从鸡栖、豚栅、灶突、溷厕之下,得其寸趾尺麓,便大叫称快。余遂妄想,安得一日尽伐其墙垣,尽撤其庐舍,使此山岿然孤露,亦宇宙间一大快事。至二十年后,陵谷变迁,遭兵遭火,外屋燔尽,而缘墙一带,仍得无恙。则是天意欲终秘此山,勿使人见。奇峦怪石,翠藓苍苔,徒与马两相污秽 , 惜哉已矣!

余因想世间珍异之物,庸人所埋没者,不可胜记。而尤恨此山,生在城市,坐落人烟凑集之中 , 仅隔一垣,使世人不得一识其面目,何山之不幸一至此哉!虽然,干宝记山亡,桑钦志石走,山果有灵,能久困?东武怪山,有例可援。余为山计,欲脱樊篱,断须飞去。

(选自《嫏嬛文集》,有删改)

【注】①八山:指当时绍兴城内的八座山,其中有蛾眉山。②蒨:形容草长得茂盛的状貌③三代:指夏、商、周三代。④法物,犹宝物。劈斧皴:中国画技法,此处形容山石外表的形状。⑤马浡牛溲:借指不值钱的东西。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