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广西梧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略无处(阙,通“缺”)  B、虽乘御风(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C、千二百里(间,间隔,相距) D、哀转久(绝,极)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疾也。        皆美于徐公。 B、间千二百里。   安陵君许寡人也。 C、夏水襄陵。    贤材人远矣。 D、春冬之时。          辍耕垄上。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写三峡的山的特征,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水的特点,布局自然。 B、文章第三段以“春冬之时”领起,时易则景异,先扬后抑,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C、文章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如“清荣峻茂”,以极为凝练的语言状写了四种各具特色的景物。 D、文章采用了对偶句式,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等。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成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