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九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礼的实质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孤立的一个人,不会产生礼的问题,只有在与他人相处、交往和比较时,才会产生礼的要求和行为。礼仪本身是有差等的,不可能做到互相对等,那就要从内心情感和交往形式上去寻求互相对等的因素,孟子指出,“恭敬之心,礼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内心情感的对等表现为恭敬,交往形式的对等表现为辞让,从而使人们自觉自愿地践行礼的要求和规范。

       所谓恭敬,“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恭”和“敬”分别属于容貌和内心情感的范畴。然而,对于同一践礼主体而言,无论是貌恭还是心敬,都只能在主体与客体的交往中呈现出来,都是主体指向客体的行为。面貌与内心是统一的,内心敬重,面貌总会好看;内心鄙弃,面貌就会不那么好看。恭敬名为两个概念,实为一个内容,那就是敬的情感,即发自内心的尊敬和敬重。孔子十分重视敬在礼的行为中的意义,他从人与禽兽之别的角度,指出为孝必敬,“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重视祭礼和丧礼,却更在乎敬的内涵,《礼记·檀弓上》记载孔子弟子子路的回忆,“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孔子甚至认为,敬是为政之本,在各种礼仪中,敬的情感最为重要,而国君的婚礼又是最能体现敬的情感。国君迎娶新娘,既是爱慕,又是敬重,把这种爱与敬的情感推而广之,就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所谓辞让,亦称退让,“应进而迁曰退,应受而推曰让”。辞让是与恭敬紧密相连的德行,其本质是厚人薄己、尊人卑己。这在礼的迎送、授受仪式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具体为“三揖三让”。“揖”是拱手致意,展示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和关注。“三揖”是凡入门,将右曲揖、北面揖、当碑揖。“三让”是凡升阶,宾主尊卑相同时,一同升阶;宾主尊卑不同时,则尊者先升。“三揖”作为迎送规定,有利于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三让”并不改变主客体的实质行为,辞让之后仍是尊者先升阶,该先升阶的人还是先升阶,其意义在于给对方以被尊重的心理感受,宾主正是在辞让中体现出教养与风度的。孔子认为辞让既是君子尊礼的表现,又是君子人格的组成部分,“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引。其争也君子”。意思是,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比赛射箭吧!彼此作揖谦让,然后登堂比射。射毕,走下堂来,彼此作揖,胜者罚负者饮酒。这样的竞争是君子之争。无论赢者还是输者,辞让使君子之争变得风度翩翩,真是令人意往神驰。从这个意义上说,辞让并不在于结果,而在于仪式,能够使弱者、居下者、失利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感情上的认同。

(摘编自夏海《浅论儒家之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的要求和行为发生在与他人相处、交往和比较时,单独一个人不存在“礼”的问题。 B、“揖”是重要的辞让礼节之一,指的是客人到主人家做客,主客彼此拱手致意,以表现对对方的敬重。 C、“辞让”的本质是厚人薄己、尊人卑己,这一本质突出表现在迎送、授受仪式中的“三揖三让”上。 D、孔子认为“敬”是为政之本,国君把对新娘的爱和敬推广开来,就有可能治理好国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在结构上是总分关系,第一段概述了“礼”的两方面的表现,第二、三段分别对此进行了具体论述。 B、文章第二段引用《礼记·檀弓上》来说明,相对于礼的外在形式,孔子更重视祭礼和丧礼中的情感因素。 C、文章第三段先解释了辞让的内涵,然后分析辞让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做法,最后阐述了辞让的意义。 D、作者在论证“辞让”时,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内容充实,有理有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礼仪本身是有等差的,不可能做到互相对等,因此古人就用恭敬和辞让来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对等。 B、“恭”是礼在容貌上的表现,“敬”是礼在内心情感上的表现,外表“恭”的人内心也一定会“敬”。 C、即使客人身份不如主人尊贵,主人也应当让客人先升阶,客人也应当听从主人的建议,这符合儒家之礼。 D、辞让是君子人格的组成部分,辞让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辞让的结果,它能使君子之争变得风度翩翩。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

    所谓“视觉文化时代”,也称“读图时代”,是指全球化以来,文化出现了一种从以文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形态的变迁。20世纪最后十年,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审美日益摆脱精英姿态而向社会生活领域渗透和泛化,最终结果是艺术和审美的生活化、普泛化,而其伴随的表现形态就是生活世界的视觉化、图像化。可以说,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正在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然而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视觉文化时代这一大背景下,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人的创造力的美育,却面临着诸多困难。我们以当代视觉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电影中“奇观”效果以及“暴力美学”为例,分析美育在内容和方法上面临着何种冲击与影响。

    在视觉文化时代,电影格外青睐一种被称为“奇观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奇观化”主要指电影借助高科技手段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奇幻影像,作为一种电影表现手法,它轻叙事而重场景,因此契合了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视觉文化时代的电影更将奇观效应作为电影构成的主要支撑,注重场景的铺陈和空间的展示,弱化时间,突出空间,大幅度地削弱情节和叙事。如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该片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电影所呈现的场景奇观:在色彩上运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交替铺陈画面来营造视觉交响,黄叶漫天、红衣舞动、湖面如镜,武者交流;粗犷的敦煌沙漠、壮阔的内蒙古胡杨林,秀美的九寨沟风景。在《英雄》中,一切都是视觉的震撼以及对于高科技媒介的顶礼膜拜。

    奇观虽然带来了审美的震撼,满足了观众追求视觉刺激的猎奇心理,但它往往忽视了一部作品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力量。“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因为以图像来传达意义,注重眼睛的“可视”而忽视了人脑的“可思”,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将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形成被动思维和平面思维,这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暴力美学”是一种在纯粹暴力趣味的追求中发展起来的美学,在电影艺术中,它主要发掘枪战、武打动作或其他一些血腥暴力场面的形式感,并将这种形式感发扬到精美绝伦的程度。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在影片中规避直接的道德评价,因此它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由于图像时代的全面来临,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呈现出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美育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暴力美学通过对暴力内容的美学化的处理,降低了作品的社会功能,宣扬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大了人们对血腥的本能嗜好。所以,尽管暴力影片在形式上眩目诱人,但它严重干扰了人的道德评价。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预示着美育在内容、特征和方法上发生着诸多变化。图像渗透至社会生活,以其感官性(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生动性(图像使人身临其境)、普泛性(图像的接受不受主体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图像面前人人平等)等特点为人所接受,在带给人极大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实现了现代审美教育的目的。作为现代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在图像的审美接受过程中人的整个感性生命投入其中。但不可忽视的是图像中“奇观化”和“暴力美学”对现代美育构成了冲击,这是视觉文化时代美育遭受的困境之一,这昭示着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善。这样审美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在视觉文化时代恢复人性完整,唤醒人的理性,建构全面和谐人格,按照美的内在尺度塑造人类文化的创造主体,促使人类文化健康发展。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如何看待“燕赵文化”

    燕赵区域以燕山、太行山、渤海、黄河为四面分界,主体为次生黄土的平原地带。虽然这一区域具有“地边胡,数被寇”的特点,但燕赵文化仍属于华北平原上以汉族为主的旱地农耕文化。

    燕文化与赵文化有着不同的来源和各自的特征,但又大体接近而趋同。相对于其他周边区域而言,“慷慨悲歌”是燕赵文化的共同基调。燕赵区域的文化特征就是“慷慨悲歌”,也只有“慷慨悲歌”才是燕赵区域的文化特色。

    具有特征主线的区域文化是优越的文化。在全国各个地域中,燕赵区域是极少数真正形成了文化特征的地域之一。燕赵文化得以形成“慷慨悲歌”这一特征主线,为古今所共认,历代所称道,其内涵鲜明,无可否认。这是燕赵区域的优越之处,值得骄傲。

    中国古代“知己”“知音”的价值观念,是“燕赵悲歌”的产生机制。燕丹的精诚与荆轲的侠士志向契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慷慨悲歌”。慷慨悲歌是一个情结,是由经济文化的落后和政治地位的低下而导致的一个情结。这个情结经过一种壮烈的撞击,发生逆转,出现升华,于是就化育成为慷慨悲歌的性格。而这也正是北方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慷慨悲歌”的历史认同,有三次高潮。荆轲刺秦王,与燕太子丹在易水告别,高渐离击筑,荆轲作歌,这是燕赵文化慷慨悲歌特征的第一次概括。汉末曹魏时,曹操等人以邺都为活动中心,诗风雄峻古朴,慷慨悲凉,燕赵文化第二次被称作慷慨悲歌。唐代,高适等人以气质自高,慷慨悲歌,临风怀古,燕赵文化第三次被人称为慷慨悲歌。燕太子丹、荆轲的谋刺秦王,标志了燕地文化的形成和成熟。从此以后燕文化就永久性地定格于此,成为燕赵文化所独有的固定不变的意象。这一特征不仅在当时存在,在后世也存在,如明清之际,燕赵文化的慷慨悲歌特征也有鲜明的体现。

    “慷慨悲歌”的实质,乃是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一种贯穿人生的精神力量。燕赵侠士的轻生尚义,表面上看是不重视生命,实质上却是更加重视、更加珍爱生命的体现。“燕赵悲歌”体现为一种超越“千金”、超越“生死”的价值观,燕赵文化精神在此具有最为突出的表现。了解到人的生命除了肉体的存在,还有精神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教导人们,突破对自我的一己关怀,寻求更高的价值。燕赵文化归根结底是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生命价值观。

    燕赵文化具有多元性。在“慷慨悲歌”激扬人性的同时,也包含了不少世俗的、物欲和肉欲的不良内容。这些流弊在民间、在当今,也都有不同轻重的表现。其救治方法,则莫过于以风俗治风俗,以文化治文化,以精神治精神,如古人所谓“风教”,由低而高,由杂而纯,由俗而雅,由外在而内在。

(摘编自张京华《“燕赵文化”概念界定的要点》,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被称为“春秋战国”时代的东周,是古代中国社会秩序变动最激烈的时期。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看,士人和私学的兴起,是这一时期最值得注意的现象。

    士人和“士”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周代,士曾是贵族阶层的一员,其地位居于大夫之下、庶人之上,和其他的贵族一样,接受《诗》、《书》、礼、乐等方面的教育。在社会大变动的时期,他们极易失去自己原有的位臵,少数人幸运地上升到卿大夫的阶层,但大多数人则降入庶民的行列。士地位下降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四民”这一说法的出现,士民、商民、农民、工民的划分至少在战国时期就非常普遍了。

    士开始大量沦为士人,是在孔子前后。与此前的士相比,他们地位下降了,从贵族降为庶民,但也摆脱了对某些特定贵族的依附,成为自由人。这意味着在社会结构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的阶层。除由士而来之外,士人的产生还有两个途径:王官的下降和庶民的上升。前者如《论语•微子》中所记载的太师挚等乐官散落民间,成为士人。后者则与私学的兴起有关,庶民因此可以接受教育,拥有知识从而进入士人的行列。士人没有贵族的权力和地位,可是也不像其他庶民那样从事耕作等固定的职业。他们最重要的特长是知识和技能,多以此往来于各国,寻求赏识自己的君主。

    士人的兴起与诸子学术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诸子之学,其实就是士人的学问。和王官之学不同,它出现在民间,因此也可以叫做私学。所谓私学,可以从教育和学术两个方面来看。教育意义上的私学是指民间的教育,学术意义上的私学主要指诸子的学术。中国古代的知识和学术,原本为官府垄断,是所谓的王官之学。只有贵族才有机会接受教育,拥有知识。但随着王权的衰落,王官不断流落到民间,因此出现了学术下移的趋势。这为私学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背景。而另一方面,士人的兴起和活动,使得培养士人成为社会的需要,这也是教育上私学出现和存在的一个重要理由。

    与官学相比,私学可以使知识普及到社会的每一个阶层,使任何一个人都有机会获得知识。这在中国古代的教育史乃至整个文明史上都是划时代的大事。但其意义远远不止于此。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私学聚徒讲授之风的孔子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他收授弟子,没有门第的要求,所以很多弟子如颜渊、子张等都出身寒门。孔门教授的内容,主要仍是诗书礼乐,但他已经把新的精神注入到了旧的文献中。譬如他把“仁”作为礼的基础,就与过去对于礼的理解不同。在这种教育中,新的学术和知识其实已经诞生,这就是诸子学。

    诸子学的自由和创造性是官学无法相比的。对于王官而言,知识仅仅是职业,他们的态度是“不知其义,谨守其教”,没有反省的精神,因此也就没有创新的基础。但士人不同,流动不居的身份使他们可以摆脱某种权力的束缚,从而对知识以及当时的政治进行反省,进而发展出新的思想。这些思想当然不是单调的,而是多元的,春秋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也得益于此。

(摘编自王博《士人和私学的兴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李清照说:“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她最早指出词是有别于一般诗歌的一个流派,有它的历史意义。

    词在中唐以后流行,它为晚唐五代以来诗人在五七言诗体之外提供了一种新的诗形式,而且体裁比五七言诗更丰富多彩。根据万树《词律》所列,就有六百六十调,一千一百八十多体,实际还不止此数。然而词在中晚唐开始流行时,五七言诗已发展到极盛的阶段,举凡封建社会各方面的题材,如田园、山水、边塞、闺情,以及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都有大量名篇流传,在诗坛上产生广泛的影响,使后起的词人不容易在各方面跟它争奇竞胜。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讲究句调平仄的格律诗,词的调于更多,可以适应不同的内容自由选用。这比之只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等几种格调的近体诗,有它的优越性,但就每个词调看,它的句调平仄比近体诗有更严格的限制。如比之篇幅长短不拘、声律限制更少的五七言古体诗,形式上的束缚就更多。词在从中晚唐到南宋的流传过程中,虽然也出现不少优秀的词家,却始终没有取代五七言诗的传统地位,成为诗人们普遍掌握的形式,像五七言诗的逐步取代四言和骚体诗的地位那样,向来认为词创作成就最高的宋代,除了柳永、晏几道、李清照、辛弃疾等少数词家外,像欧阳修、苏轼、陆游、范成大等大多数诗词兼擅的作家,仍是以主要力量写五七言诗的,这除了受魏晋以来五七言诗的传统影响之外,还由于词调本身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中唐以后,出现一些工商业比较集中的城市,市民阶层壮大,乐繁兴,需要有一种新的诗体,配合当时在城市流行的乐曲,比较细致曲折地表现城市人民的生活,抒发他们的思想感情。从中唐以后,农村流行的歌谣大多数仍不出五七言,而城市里新兴的长短句歌曲越来越多。在宋元以来的说唱文学和戏曲里,长短句的词曲更居于压倒优势,使五七言诗体仅仅在定场白或下场诗里偶然出现,就充分说明这个问题。

    从现传唐代民间流行的敦煌曲子词及最初文人拟作的词调看,题材本来相当广泛,然而到了晚唐五代时期,文人写的词调却逐渐集中在妇女情态的描写上。因为初期流传的很多词调来自民间,最初出现的文人词也多数是直接模拟民间歌曲的,到了中唐以后,妓乐繁兴,许多新出词调往往是在歌妓的传唱过程中为文人所掌握。这些歌妓是封建社会受压迫最深的妇女,她们既比较熟悉各种妇女的生活,自身又各有其惨痛的经历。这样,她们在唱词时既容易流露自身的不平,往往也倾泻出一般妇女的痛苦。如敦煌曲子词里的两首《望江南》:“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去那人攀,恩爱一时间。”“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后来有些文人嫌这些歌妓们唱的词过于俚俗,自己动手来写。为了适应歌妓的声口和情态,他们的歌词虽然比较华美,内容仍不出痴男怨女离别相思的调调,只是作品所表现的对现实不满的情绪己不及早期歌妓们传唱的词调强烈,生活气息也没有那样浓厚。正是在这种创作情况之下,形成了词的传统风格:“以清切婉丽之词,写房帏儿女之事。”从北宋以来,词这种传统风格虽不断为少数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关心国计民生的词家所突破却仍然影响着后来绝大多数的词家,直到清代的浙西词派、常州词派。前人以婉约派为词的正宗,婉约派总的看来成就不及豪放派,却更多地表现了词的特点,表现了这“别是一家”的词有别于五七言诗的风格上的特点,这特点是从晚唐到宋初,在词的长期创作过程中形成的。

(摘编自王季思《词的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平民社会的另一个特点,是更多的人力资源被激活,社会变得更平等、更合理也更有效率,因此迸发出来的活力是以前的时代不可比拟的。科举变成了选拔人才的独木桥,这一政策使宋朝人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重视读书。宋朝儿童启蒙读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因此,宋朝的识字率、教育普及率大为提高。

    深厚的文化基础、安定的环境、优厚的待遇,使宋代成为一个文化异常发达的文质彬彬的朝代。明代著名文学家宋濂说:“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唐宋八大家,宋居其六。《全宋诗》的作者近万人,是《全唐诗》的四倍。宋词更是宋代文学最辉煌的代表,苏轼、辛弃疾、姜夔等词人成为后世不可能超越的顶峰。宋代的哲学、绘画、雕塑、瓷器等,在文化上也都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峰。

    宋代文化与以前历代最大的不同,是雅文化从俗文化中汲取了大量营养,中国文化头一次出现大众化和世俗化倾向。随着科举的普及和文化的繁荣,上层文化扩展到全社会,宋代平民百姓比其他朝代的人更为彬彬有礼,连市井小贩说起话来,都带着几丝文绉绉。与此同时,随着底层成员通过科举不断涌入上层社会,富于生活气息的底层文化与高雅的上层文化也开始大面积交融。在宋代以前,中国文学一直用典雅的文言文进行创作,宋代则开了以口语化的民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的先河。小说、评书、戏剧等俗文化在宋代蓬勃发展。宋代雅文化从俗文化中获得大量灵感。比如苏东坡就非常善于运用街谈市语:“如街谈巷说,鄙俚之言,一经坡手,似神仙点瓦砾为黄金,自有妙处。”市井文化的活泼自然激活了一定程度上已经僵化的雅文化,使宋代的上层文化富有生活性、感染力。宋代书法从以前庄严刻板的碑书变为更自然洒脱的帖书,士大夫绘画首次出现了百姓的货摊、城中的店铺、市民的生活,比如李嵩的《货郎担图》、王居正的《纺车图》以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宋词更是将士大夫语言和民间语言融合起来,柳永等人的词受到上下层社会的共同欢迎,以至“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如果有人问我中国哪个朝代最适合穿越回去生活,我的答案是宋朝,因为大宋的市井文化悄然崛起,可以提供更适合普通人的文化娱乐。在瓦市勾栏中听评书,看杂技,在州桥夜市煎茶斗浆,在相国寺内品果搏鱼……以今天中国人的文化水平欣赏汉唐大赋之类的贵族文化无疑有些吃力,但如果穿越回宋代就可以找到种种平民化的文化享受。

    许多学者都说,宋朝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比唐代还伟大。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李约瑟博士说,宋代是中国“自然科学的黄金时代”。确实,从许多数字指标看,在唐代臂膀上建立起来的宋代,许多方面超越了唐代。唐代中国人口最多时才五千多万,而宋朝人口超过一亿。“四大发明”中有三项——活字印刷、指南针和火药出现在宋朝。有学者认为宋仁宗时期,宋王朝的GDP占当时全世界GDP的65%。综合各个角度,宋朝在历代王朝中确实是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最高的繁荣鼎盛朝代。

(节选自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第1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世间的物非常多,各有各的道理;世间的事非常多,各有各的做法。一个人要完全懂得一切道理和做法,正像庄子所说“以有涯逐无涯”,事实上必然办不到,而且咱们也并不完全慢得一切的道理跟做法。咱们可以用执简御繁的办法,把所谓道理与做法分为若干门类,提纲扼要地懂得他们。懂得了纲要之后,待碰到个别物跟事的时候,就可以用比照或类推的方法对付,往细密处精深处再加研究。

学校里的各种功课就是这样的。简单说一句。各种功课就是一切道理跟做法的纲要。学习了各种功课,咱们可以懂得许多物的道理,所谓懂得,不仅能够挂在口头上“摆”一阵,而且能够心领神会,真个了解其所以然,学习了各种功课,咱们可能懂得很多事的做法。所謂懂得,不仅能够一是一二是二地说出来,而且确然能够这么做。这么就化成了自身的习惯。懂得了许多道理跟做法,咱们的生活才丰富,才美满。就日常来说,咱们就不会存着迷信的念头,说出无理的语言,做出狂妄的举动,就事业来说,就能把事业做好、咱们现在学习各种功课,就为要增长咱们的知跟能,实现这样的生活。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就是说所学的都归自己受用,生活从而丰富美满、为人,就是所说学跟生活不发生关系,学如未学,徒然说些空话,摆个空架子,使人家误认为他已学了。孔子这个话慨叹他当时的学者学而不得其道。学如未学,义何必学。诚然可以慨叹,咱们从此应该相信,学必须“为己”,才行。

咱们认定了“为己”这个标的,然后去学习各种功课,情况就大不相同。咱们将不再以为做功课仅是“读书”,只须记得牢,背的出,答得了老师的考题,取焊及格的分数,书固然要读,可是印在书上的不过是各种道理和做法的记录,覆宜要的一步还在把这些道理跟做法化为咱们的知跟能,说到“化为”,光是“读”绝不济事,必须随时随地使各神功课跟咱们的思想行为打成一片才成;打成一片是自己受用,咱们不但要知道必须如此,而且要乐于做到如此,“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到了“承之”的阶段,凡是所学的东西还有不是“为己”的吗?

(选白叶圣陶《为己》)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