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线上检测试卷
材料一:
5月1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中国企业华为列入“实体名单”,也就是说,华为被美国政府“封杀”了。事情的影响很快显现。美国谷歌公司表示将停止对华为新制成终端设备的支持,毫无疑问,这对华为智能手机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面对美国凌厉的攻势,华为启动了“B计划”。使用海思研发的芯片作为手机现有芯片的替代品,同时华为也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最晚于明年春天面市。该系统打通了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汽车以及其他智能穿戴设备,兼容所有的安卓应用和WEB应用,是面向下一代技术设计的操作系统。但是,这样的新系统是否为市场、用户所接受,仍然是个未知数。
不过,如果认为华为受特朗普政府的禁令影响,仅限于此,那么就是对华为公司的低估。
华为绝不仅仅只是一家5G网络或智能手机的供应商,同时也是一家在物联网、云计算及云服务、人工智能等方面均具备相当实力的综合型企业。在2018年的年报中,华为将公司愿景描述为: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因此,尽管美国政府针对华为,频繁对其欧洲盟友施压,但其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较低。
(摘编自郑伟彬《美国制裁华为,背后不可忽视的变量》,《新京报》2019年5月26日)
材料二:
日媒《日本经济新闻》6月27日发表一篇名为《解剖华为P30 Pro》的报道,称华为公司智能手机在全球销量中排名第二。在其最新机型P30 Pro手机当中,美国制造商的零件占比仅为16%(以价格计)。
依据日媒统计的P30 Pro的零部件成本数据,一台P30 Pro手机当中,来自美国的零件为15个,总价值为59.36美元,占总价的比例为16.3%;来自中国大陆的零件为80个,总价值为138.61美元,占比为38.1%;来自日本的零件为869个,总价值为83.71美元,占比为23.0%;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零件为83个,总价值为28.85美元,占比为7.9%;来自韩国的零件为562个,总价值为28美元,占比为7.7%。
(摘编自《日媒把华为最新款手机拆了,发现一组惊人的数据!》,环球网2019年7月2日)
材料三:
美国动用国家力量,对中国华为公司实施全面制裁。美国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美国之所以对中国华为公司实施制裁措施,最根本的目的是因为美国已经意识到,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美国并没有充分的比较优势。美国对中国华为公司采取制裁措施,目的主要体现在:第一,通过对中国华为公司实施制裁,使世界其他国家在与中国华为公司合作的时候有所忌惮,不要为了商业利益和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建设而加强与中国华为公司的合作。第二,美国通过对中国华为公司实施全面制裁,试图迫使中国华为公司开放自己的知识产权系统,放开自己的设备和通信网络,随时接受美国通信安全专家的检查。
实际情况是,德国公司和法国公司与中国华为公司有竞争关系,因此,虽然德国和法国的企业并非不想采用行政手段将中国华为公司的设备和技术排除在本国市场之外,但是,他们知道,如果建设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离不开中国华为公司的知识产权。因此,他们不能充当政府的帮凶,公开拒绝中国华为公司的第五代设备和技术。现在中国华为公司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战略,一方面加快生产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终端设备,另一方面改变了自己的经营战略,不断地收缩阵地,以便让中国华为公司在未来的商业合同谈判中拥有更多的优势。如果中国华为公司为了推销自己的设备或者网络技术,屈从于一些国家的压力,被迫开放自己的商业秘密,那么,中国华为公司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必然会一败涂地。
美国在通信领域采取的是“两步走”战略:一方面通过对中国华为公司采取制裁措施,要求中国华为公司必须开放自己专利技术和商业秘密,另一方面则试图采用跨越式发展战略,开展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工作,争取在未来的通信技术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摘编自乔新生《美国制裁华为的真正目的》,中评网2019年4月23日)
材料一:
“每到四五月份,办公电话就成了热线,十有八九是咨询转专业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上大学前,都不知道所报考的专业到底要学什么。”近日,一位高校教务处负责人表示,与转专业相对的是高考生报志愿时的迷茫:“高考学生都说不清楚自己兴趣点是什么,将来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往往由家长、教师甚至委托机构代为填报。”有调查显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仅有13.6%的人了解所选专业;有超70%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选择一次专业。
“新高考背景下,中学生需要尽早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主动了解社会,积极探索自我,找到合适的目标,明确前行的方向。”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惠英介绍。
(摘编自河北新闻网《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找到前行航标》)
材料二:浙江省高中学生自我认知情况调查表
选项 |
非常了解(%) |
不了解(%) |
不是很了解(%) |
一点不了解(%) |
没有考虑过(%) |
个性 |
30.2 |
60.3 |
7 |
1.9 |
0.6 |
兴趣 |
28.5 |
49.7 |
18.1 |
3.2 |
0.5 |
能力 |
27.9 |
53.2 |
15.6 |
2.5 |
0.8 |
选项 |
很强(%) |
较强(%) |
一般(%) |
不具备(%) |
没有考虑过(%) |
合作意识 |
19.7 |
32.4 |
45.8 |
1.2 |
0.9 |
竞争意识 |
21.3 |
24.5 |
45.6 |
5.4 |
3.2 |
创新意识 |
15.5 |
33.3 |
41.9 |
5.9 |
3.4 |
社会适应能力 |
23.5 |
21.2 |
51 |
0.3 |
4 |
人际交往能力 |
22. |
37.9 |
36.7 |
0.3 |
2.5 |
(摘编自《浙江省首届新高考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材料三:
在生涯发展及其各个维度上,性别、科别、学校性质、是否是独生子女等变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作用;年级、学业成绩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变量对于生涯发展及其各个维度有显著作用,并且年级越高,生涯发展水平越高,成绩越好,生涯发展水平越高,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生涯发展水平越高。
(摘编自卢淑芳《高中生生涯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
材料四:
高中生生涯教育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是学生在适当时期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这个过程中,学生应全面展开自我评估,客观进行生涯选择,稳妥进行人生管理,由此,可以将盲目选择对人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应全面评估自我,对自身能力、性格、兴趣、优劣势、个性、身处环境等有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业规划、生涯规划。生涯规划具有导向性,是随着学生年龄、经历、身处环境不断调整并继续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的规划都有助于学生清晰认识到“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能成为谁”等问题。
新高考改革下,学生学会选择是其高中阶段的重要任务,也是其人生规划初期的基本要求。学生不仅要提前清晰认识评估自我,规划高中三年的选修课程,确定高考的选考科目,更要明确认识到课程选择的意义、生涯选择的重要性、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以及人生的价值和责任。
高中生选择权的增加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和权力去思考规划未来的专业方向和职业道路,促使学生更早地思考人生,选择满意的生活方式,进而寻求个人价值和幸福。通过生涯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兴趣、优劣势和身处环境等有清晰的认识,对高中学习、大学专业、未来职业、自我需求和社会需要有正确的认知,进而进行客观地、主动地选择。基于此,学生思考评估后的选择更能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有助于其终身发展和自我实现。
(摘编自刘瑞颜《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