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广东省中考语文预测试卷(一)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①故不为得也

②故患有所不

尔而与之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将鱼与熊掌进行对比,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 B、文中所说的“甚于生者”指的是义,“甚于死者”指的是不义。 C、儒家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良的,但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第一段中“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和这一观点相近。 D、屈原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终遭奸臣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汨罗江,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孟子舍生取义这一主张。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水益涩 , 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 , 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

【注】①涩:不通畅。②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③陇:通“垄”。④牧竖:牧童。⑤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文言文阅读

    (甲)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xiù)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綿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③。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选自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薜萝(bì):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英英:同“嘤嘤”,形容虫鸟等动物的鸣叫和谐动听。③办:具备。

    (乙)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①纡回,虽途径信宿②,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黄牛滩》)

【注释】①长江的急流。②信宿:连住两夜。

    (丙)壬寅岁①,余游天台石梁……梁长二丈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水来自华顶②,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凡水被石挠必怒,怒必叫号。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磥砢③所挡,自然拗怒④郁勃,喧声雷震,人相对不闻言语。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走山脚仰观,则飞沫溅頂,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瀑上寺曰上方广,下寺曰下方广。以爱瀑故,遂两宿焉。

    (选自袁枚《浙西三瀑布记》)

【注释】①壬寅岁: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②华顶:即华顶峰,浙江天台山诸峰之一。③磥砢:石众多而乱。④拗怒:抑制愤怒。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