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新疆昌吉市教育共同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的艺术创作理论通常不以创意为中心,更加强调创作的技巧、素材等问题。而在创意写作视野中,创意是第一性,写作是第二性的。

    创意写作学认为,创意最初从写作者的意识转化为笔端的文字,这个过程是“一度创意”,一度创意是原生态的(文字态、文案态创意),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无法产业化的(例如很多没有市场的纯文学作品),一部分是直接以文字的形式直接产业化的,另外一部分则无法以其原初的面目进入市场(如舞台剧本等)。“一度创意”常常并不以它本来的面目进入市场,它需要通过一定的转化,如转化为符合产业要求的创意形态(舞台剧、电影、网络等)。这种转化,并不是样态的简单变化,而是一个再创意过程,我们称它为“二度创意”。创意写作主张将写作从文学领域拓展出去,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其中,将写作文本分为欣赏类阅读文本、生产类创意文本、工具类功能文本,这样,创意写作学对“创意”的研究,拓展了传统的文学创作理论,将其引申向产业态创意——“二度创意”。

    传统的文学理论家伊瑟尔认为作者创作完成的文学文本是不完整的,其中充满了空白,这些空白需要依靠读者的想象去完成,而只有当读者填补了这些空白,一部文学作品才算是真正地完成。伊瑟尔的观点为我们研究文学创意的产业化提供了思路和理论基础:创意写作也将是作者、读者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结果,文学创意要进入市场,实现产业化,创作者必须充分重视消费者的参与地位。

    文学正是因为其创意本质,才具有产业化可能。产业化转化过程本质是“一度创意”向“二度创意”的转化,这才使得文学从文字态转化为影视、戏剧、摄影等形式,从而使文学能与市场经济更紧密结合,推动文化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深入,又反过来促进文学创意的不断涌现。文学创意离不开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非但不会扼杀文学,反而会使文学重获新生,更加繁荣。

    在市场化的今天,在这个以视听文化为主导的时代,文学产业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文学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如果过分强调“二度创意”,纯粹基于文学接受者和消费者视角进行创作,则陷入了一种媚俗的困局。同样,如果过于强调“一度创意”而忽视“二度创意”,也不利于文学的发展。在传统的观念里,我们普遍习惯于将文学与市场割裂开来,传统的艺术创作论把文学界定为审美和意识形态的观点也遮蔽了我们对文学的全面认识,文学产业化正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基于文化消费的角度考察文学的方法。这就要求创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纳入市场意识,用一种全局性的观念来促进文学的发展。

(摘编自葛红兵、高尔雅《从创意写作学角度重新定义文学的本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 项是 (   )
A、传统的艺术创作理论将文学界定为审美和意识形态,更加强调创作技巧、素材等问题。 B、创意写作以创意为中心,主张将写作从文学领域拓展出去,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其中。 C、“一度创意”是将写作者的意识转化为笔端的文字,作品呈现为原生态无法产业化。 D、文学产业化要求创作者在创作时有市场意识,用一种全局性的观念来促进文学发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 项是 (   )
A、“二度创意”是一个再创意的过程,它将“一度创意”的作品转化为符合产业要求的创意形态。 B、伊瑟尔认为文学创意需要在产业化过程中才能完成,因此创作者必须充分重视消费者的参与地位。 C、文学的本质是创意,没有文学的“一度创意”这一基础和前提,也就没有“二度创意”的转化。 D、将文学与市场割裂开来的传统观念,在视听文化为主导的今天已经与文学产业化的趋势相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 (   )
A、创意写作将文本分为欣赏类阅读文本、生产类创意文本、工具类功能文本,这种分类体现了创意写作学对传统文学创作理论的彻底颠覆。 B、在市场化的今天,文学很难再像过去那样以文字形态作为传播的主要形式,它所依托的媒介将更加多样,如舞台剧、影视、网络等各种形态。 C、文学创意进入市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又反哺文学创作,使文学重获新生,更加繁荣。 D、市场化背景下的文学的发展要求强调“一度创意”和“二度创意”的结合,换言之,文学的产业化就要求创作者将市场意识纳入文学创作之中。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传统文化事业下的人和自然

楼宇烈

    当前的生态问题源于人类中心主义,人类自视无所不能,能够征服自然。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自我膨胀,肆意向自然攫取,不尊重天地万物,非但没有取得真正的独立,反而是被物质、财富牵着鼻子走,失去了自我。

    从“人和天地浑然一体”的观念,变成“人与天地相对立”,于是天地就被作为外在的研究开发、对象。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在中国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我们曾引进了很多西方哲学理论和思想学说,例如欧洲理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自然并不是存在于人类之外、与人类实践无关的自然,而是经过人类实践改造了的自然,具有社会历史性的自然。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要依靠自然界而生活。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必须与自然界持续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很多人却将其误读为:人类的根本任务是征服、改造自然。

    上世纪初,中国的学术界就开始从中国哲学里寻找改造自然的资料。但是,在中国哲学里面没有“改造自然”的提法,于是人们开始研究历史上国人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学者们找到的天人关系资料大都是讲“天人合一”的,当时把“天人合一”“畏天命”“奉天”理解为天是绝对不可侵犯的,人在天面前无能为力,只能去适应天。但后来,有人把荀子“明天人之分”的主张理解为人不能做天的奴隶,提升到“人定胜天”的高度,为征服、改造自然找到了了理论根据。但这显然不符合荀子的原意——天、地、人各有其道,能够分清天与人的职责的人是圣人。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的思想值得借鉴。道家认为,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很伟大,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很渺小。人确实有伟大的一面,但人不能主宰万物,天无为,人也要学着无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个世纪,西方一些思想家提出要重建人文主义,人既不能成为神的奴隶,也不能异化为物的奴隶。人类破坏自然,源于人的贪婪,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破坏了生态环境之后再去治理,所需成本比破坏它的收益要更多,也无法再完全恢复原貌。因此,开发自然资源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而且考虑环境问题时,需要抑制人的欲望。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淡薄,推崇以消费来推动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富有人文精神。倡导不耗尽资源,让现代人可以发展,让子孙后代也可以持续发展。生态平衡是建立在生态伦理的基础上,生态伦理的核心是要相互尊重,要建立起人与自然相互尊重的观念,不去随意破坏、改造自然。另外,食品安全问题也值得关注,我们不能光吃人造的东西,还要多吃自然的东西。这里讲的“自然”是老子讲的“道法自然”,我们要把自然人文的精神和现代科技更好的结合,不是用现代科技去淹没自然人文。

    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便利,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数据化让人越来越失去主动性,人在征服物质世界的同时,也丧失了自我;随着技术的发展,有些人成了机器、信息的奴隶。“欲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人类要思考一下,有没有必要向自然、社会攫取那么多的财富呢?

(选自《大家》,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宋代童蒙教育与前朝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突破了门阀士族严格的等级制度,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宋代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强化,促进了庶族地主阶级与小农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为宋代童蒙教育的大众化趋势的形成,奠定了广泛的社会阶级基础;宋代最高统治者提倡的“兴文教,用文人”,改革科举制度,为宋代童蒙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形成,开辟了现实途径。

    宋代童蒙教育对象,除了赵宋宗室子孙和一般官僚地主家庭的子弟以外,相当一部分是出身于平民的农家子弟。此外,历来位居四民之末的商人也非常重视对其子弟的教育。“农工商各教子读书”成为宋代社会的一道独特风景。

    宋代社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童蒙教育目的多元化趋向的形成。宋代童蒙教育除了以理学为核心的道德教化目的进一步彰显,以及为科举之预备目的进一步强化以外,童蒙教育为生计和职业准备的目的初步显现。由于科举考试竞争十分激烈,能及第者毕竟是少数,当人数众多的农工商子弟的科举之梦在屡试屡败中破灭时,其读书目的往往也随之发生变化。袁采在《袁氏家训》中明确指出:如不能为儒,则巫医、僧道、农圃、商贾、伎术,凡可以养生而不至于辱先者,皆可为也。

    宋代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促使童蒙教育重心下移至民间,童蒙教育出现了事实上的双轨制,即一是包括专为皇室、贵族子弟设立的宗学、诸王公学、内小学和国立、地方小学在内的官学教育系统,二是包括专门为广大中下层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子弟设立的私塾、义学、家塾、村塾、冬学以及其他民间教化形式在内的私学教育系统。私学教育系统中接受教育的主要是人数众多的田夫牧子和工商小民,他们的天职“无非辟土植谷”、“作巧成器”、“通财鬻货”,因此,他们所读之书系“杂字”、《百家姓》之类。广大中下层平民及其子弟在“常读熟记”中了解五谷杂粮、农什器具、日用家什以及生产、生活方面的基本技能,进而达到“上账不难”等基本技能的掌握的目的。

    此外,宋代许多著名学者如朱熹、吕祖谦等,在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对蒙童进行一些自然、科学常识的教育,以培养博学、广闻的儿童。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宋代童蒙教育内容中不仅有“云维何兴,以水之生。雨维何降,以云之蒸”等自然常识,也出现了以欧阳修的《州名急就章》、方逢辰的《名物蒙求》等为代表的专讲名物制度、自然常识及科技知识的童蒙教材。

    宋代童蒙教育凭借其大众化的特点,不仅促进了整个宋代社会文化的相对普及和下层民众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上层精英文化向下层大众文化的传播和转变,对维护封建宗法社会的稳固和延续封建统治发挥了独有的文化效应。同时,宋代童蒙教育的大众化,也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童蒙教育社会化普及化发展的先河。

(摘编自郭娅《试论宋代童蒙教育的大众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据说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原始思维孑遗极浓重的思维方式——这样说绝对没有贬低中国人的意味,因为各种不同思维方式之间并非线性的历时性关系。而这种思维方式投射在中国古典语言文字上,又使中国古典语言尤其是书面文字呈映出以下特征:一是它保存了原始文字的图画性,文字直接表示事物,它无须经由语音便达成意义——而西洋文字却总是“隔”了语音这一层——并保留着鲜明的视觉印象;二是由于它的图画性,每个汉字都是独立完足的,并不需要上下文来确定它的“所指”,因此,它无论安放在句子的任何位置,那种直接呈现意义的视觉印象总使人不至于误解;三是因为图画式的文字已经决定了句的意指,限定了话语的语义范围,而传统的“以意逆志”式的阅读习惯又自动组合了这些“块状”的文字,使它们不言自明地呈现着意义,因此它保存了原始“思维—语言”的那种简略性。

    古诗语言的语序要求不严格——诗句中词汇不定位,能任意转换它在句中的位置,语法简略而松散,伸缩舒卷的随意性强,这正表明中国古典语言文字比西洋表音文字更多地残留了思维的深层结构原貌,而这又正是中国古典语言文字的特色所在。

    恰恰因为汉语与汉字的这一特色,却使它非常地适用于诗歌。诗人面对着的是一个五彩缤纷、众相杂陈的生动世界,而不是一个由冷冰冰的逻辑链条缀合起来的抽象世界,所以汉字的充分视觉性、图画性和汉语非直线性组合的特征使它正好成为了诗人直接触摸与描述世界的天然质料;诗人的思绪有如儿童,因为他们的思维都淡化了逻辑性而富于跳跃性,所以汉字块状的拼合与语法的简略松散恰好在诗人那里是诗思的直接呈现;诗人的体验乃是一个朦胧混沌的境界,所以汉字语法的省略错综恰好在他试图表现这种境界时是一种避免确定与限制的极佳工具;最后,诗人希望于读者的正是追求多义性即多向的意会,所以汉字构成的诗句由于词汇间的“脱节”、“颠倒”所引起的歧义,恰好是启发读者“纯粹默想”以神游诗境的手段。

    以温庭筠那一联著名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为例,如果我们采取简单的方式,可以把它分成六个名词性词汇: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它们都是平行陈列的听觉意象和视觉意象,互相之间并无关联。除了第一个“鸡声”之外,平列的五个视觉意象构成了一个“全景图”,使读者似乎在瞬间就领略了诗境。可见,在诗人直接呈现思维深层结构的诗句中,只有那些看见的与听见的意象,但你能说它没有规定语义范围么?你能说它的意脉没有贯穿这些孤立呈现的“块状”因子并使他们流动起来么?可是语法所必须的那些黏连成分,却都隐没不见,它以深层的本相直接呈现,待读者“以意逆志”,把它们再度转换组构成形。

    因此,语序的话题如果追寻它的“思维—语言”本源的话,它乃是中国传统思维及其赖以表述的汉字所决定的。这语序无论如何“省略”与“颠倒”都“毫无限制”并且人们都能接受,乃是由于中国人的思维及阅读习惯所决定的。

(节选自葛兆光《汉字的魔方》,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刘东生:阅读黄土高原这部大书

刘世昕

    旁人眼里普普通通的黄土却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刘东生心中的宝贝。这位“面朝黄土背朝天”达半个世纪的87岁老人,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贡献在于通过“阅读”中国的黄土,翻开了百万年前地球古气候、古生态变迁的历史。

    地理学界有这样的说法:目前人类了解地球的自然历史有三本书,一本是深海沉积物,一本是极地冰芯,第三本便是中国的黄土。国际上认为,把黄土这本书念得最好的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

    从1804年以来,国际上对于黄土的成因有两种学说——“风成说”和“水成说”。从20世纪50年代起,刘东生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中国的黄土堆积》等多部专著,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新风成说”。

    1909年国外学者提出的第四纪四次冰期理论,主导了20世纪前半叶的古气候学研究。1958年,刘东生根据黄土中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发现第四纪气候冷暖交替远不止四次,对经典的四次冰期理论提出挑战,最终建立了环境变化的多旋回理论,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转折。当时刘东生提出,240万年前开始堆积的黄土高原中保存着非常完整的古土壤系列,它们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可以揭示古气候信息。黄土中那些丰富的生物遗迹,就像一部非常丰富的典籍,使人了解200多万年来黄土高原地区,乃至欧亚大陆所发生的重大地质事件,包括生物气候环境变迁、新构造变动、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等。

    为了探究青藏高原隆起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从1964年起,刘东生先后参加了希夏邦马峰、珠穆朗玛峰、托木尔峰、南迦巴瓦峰的登山科学考察,多次登上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峰。“在那种境界,人类可以领略‘一览众山小’的韵味,陶醉于对大自然壮丽景观的畅想。只有被自然打动,才能不断地有兴趣去探寻自然的奥秘。”每每回忆起那些贴近自然的日子,刘东生总是很动情。

    1964年至今,刘东生还致力于青藏高原隆起与东亚环境演化研究,把青藏高原研究同黄土高原研究结合起来,把地球固体岩石圈的演化同地球表层圈的演化结合起来,开辟了地球科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刘东生带领研究小组运用古地磁年龄测定、同位素分析等多种手段建立了完整的黄土沉积序列资料,并开始与深海沉积物序列对比,使中国黄土成为古气候变化记录的最重要档案库,由此拉开了将中国黄土纳入研究全球环境演化框架的序幕。

   1991年,74岁的刘东生随中国科考队远征南极,在南极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科学考察。5年后,快80岁的老人禁不住北极的诱惑,又远征那里的斯瓦巴德岛,并不畏险阻,登上一座冰川。他说,去两极不是想创造什么纪录,只是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什么东西都想亲自看看。刘东生的脚步就是停不下来。2001年这位耄耋老人居然在南海科考船上度过了一个多月。家中客厅里那张他最喜欢的以布达拉宫为背景的照片,是他85岁去西藏考察时拍的,对他来说,青藏高原、中国黄土还有太多的故事。

    熟悉刘东生的人都听他讲过这样一则典故:19世纪一位西方地质学家在他的中国之行后说,中国学者喜欢在窗明几净的书斋中吟诗作画,不喜欢跋山涉水到野外观察大自然,若干年后其他科学领域或可发展,惟有地质学不可能有多大进展。刘东生偏要证明,中国学者不仅懂风花雪月,更吃得起野外科研的苦。受刘院士影响最深的是搞古生物研究的老伴,她回忆说:“我们夫妇俩的青春都献给了野外考察。攀高崖、越鸿沟、睡野外、忍饥饿……都是家常便饭。年轻的时候,家里常常连续好几个月都大门紧闭。”

    2002年,有“环境科学诺贝尔奖”之称的“泰勒环境奖”授予了刘东生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华莱士·布洛克。两人都致力于研究全球环境变化,刘东生研读的是中国黄土,布洛克的“书”是深海沉积物。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从鸡汤到家园有多远?

史一棋

    如今,随着全民阅读的呼声日渐高涨,不少告别阅读良久的人重新将目光投向落满灰尘的书架,暗暗发誓:“从今天起,我要多看书了!”然而,这种激情又常常是短暂的。拂去尘土,双手捧书,不少人忽然发觉:自己还是没法沉下心来专注阅读,尤其是当自己面对深度阅读的时候。

    如何面对深度阅读,这是个值得细细思量的问题。泛泛的阅读虽然比干脆不读好很多,但蜻蜓点水地轻描淡写无法达到水滴石穿的深刻效果,更难以深入心灵深处。时间花了很多,精力投入不少,等合上书页,却是一问三不知。这种阅读,毋宁说是消遣。

    深度阅读,或许首先应当选好恰当的主题领域。如果所选书籍内容过于深奥,与自身理解能力严重脱钩,阅读是不可能走向深入的。如果平时只阅读中国社会、历史方面的书籍,却拿来一本尼采的《论道德的谱系》,骤然投身西方现代哲学,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读来必然是云山雾罩,不得要领。假如平时只是阅读浅近平易的网络小说,突然入手一本大部头的《资治通鉴》,也自然会有不得门径而入的感觉。

    将阅读推向深入,就得尊重阅读规律,慎重选择领域,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完成不同阅读阶段的精神攀爬。准备涉足西方哲学,大可不必一头扎进尼采的悖论思辨和虚无主义中去,不妨先翻看罗素的《西方哲学简史》,了解西方哲学的门派和流变过程,再选择感兴趣的领域渐进深化。计划研究三国历史,如果对《三国志》惜墨如金的笔法感到费解,不如先从一些轻松通俗的三国读物入手,宏观掌握这段历史之后,再回过头来攻读,或许更容易读进去。

    更进一步,要想在根本上提升阅读质量,不妨试着变流于表面的零散阅读为主题阅读。其实,阅读也分为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是篇章阅读,即读懂一本书中的每个章节;第二层是书本阅读,即领会整本书的意旨;第三层就是主题阅读,即选准某个具体的知识领域,广泛涉猎该领域内有价值的中外所有书籍、资料,甚至相关学者的研究论文,力求穷尽所有。相比主题阅读,篇章和书本层次的只能算零散阅读。

    试举主题阅读一例,如将领域锁定为先秦哲学,那么遍览诸子原著只是一个开始,为诸子著作做注者如郑玄、王弼、郭象、朱熹、王先谦等都应在摄取之后批判继承,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等经典的总括性著述也该择精汲取,再如梁漱溟、牟宗三、李泽厚、陈鼓应等知名学者的观点论述也应做到心中有数。

    果真能完成这样有效的主题阅读,你自然会成为相应领域的专家,而主题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在读书,不如说更像在研究。大多数人平时都在进行零散阅读,这未必不好,但正因其零散而容易使阅读泛化,东一榔头西一斧子,最后所得无多。当我们将零散阅读的粗浅体验升华为主题阅读的凝神研究,阅读将不再只是睡前床头的鸡汤慰藉,而是渐渐盛满充盈的灵魂家园。

(选自《人民日报》2017-09-1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近来,《无问西东》等影视作品相继登上热播榜首。这些作品故事情节生动传奇,叙事布局环环相扣,人物形象立体饱满。然而它们最引人注意的闪光点却不是这些,而是结尾时主人公之间关于信仰、生命和爱的对白。其作品内涵的丰富性标志着中国当代战争文艺作品的表达力和反思力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这意味着当代中国战争文艺作品的自信力开始变得真正强大,因为只有具备了足够强大的自信力,才会产生相应程度的表达力和反思力。

    就战争题材而言,改革开放初期的作品对战争进行了回望性的思考,但在创作主旨、审美理念和写作手法等方面都没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八十年代之后,战争文艺创作开始摆脱单一性态势,出现了新历史主义和国家民族形象意识较强的重构型作品,如《红河谷》等作品。新世纪以来至今,人们开始对历史进行更为深刻的反思,哲理反思型的战争文艺创作逐步成熟,如《集结号》等。这类作品对生命个体的战争体验进行了存在主义式的追问,对宏大战争历史进行了本质性的探索,具有浓郁的生命哲学思考和理性精神叩问的色彩,达到了中国战争题材文艺创作的新高度。《无问西东》等作品能做到在叙述历史、表现战争的同时,既真切再现了战争年代的惨烈风云,又在再现时拥有着足够的自信,对战争双方的个体都表现出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达到了从容自信、包容悲悯的哲思之境。

    究其原因,主要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既在经济层面上走向了繁荣与富足,在国际事务中呈现出底气十足的大国自信,更在文化领域建构起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意识形态话语新体系。这一体系接续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在开放化、多元化的语境中确认了前行的思想资源。这一种以“推己及人”“和而不同”为核心的思想,使得文艺作品具备了超越性的自我生长力,为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哲理反思品质奠定了思想资源。

    战争文艺应当表现战斗者的牺牲精神和英雄壮举,也应当探索战争的历史意义,但却不应热衷于简单地表现胜利方的欢欣之情。战争文艺应该更加关注的是战争如何影响了人,影响了人的身体、生活、命运、灵魂,从而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更好地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质和时代特征的中国故事。中国文艺虽然不能回避诸多不足,甚至也有过大量“抗战神剧”一哄而上的情况,但我们相信,有了立足于本土民族文化传统的底气和全球化的视阈,有了来源于强大自信的深刻反思力,中国的文学艺术就有着更加值得期待的未来。

(摘编自赵启鹏《战争文艺的新时代品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