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7届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对下面文句中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而去之                委:离开 B、天下不以兵革利        威:威慑 C、亲戚之                  畔:通“叛” D、以天下之所            顺:归顺、服从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三里城                                   多助 B、环而攻之不胜                           面山 C、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不物喜,不以己 D、君子有不战                              日月星辰移焉
(3)、下列语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不如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B、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译文: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不是不充足。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译文:限制百姓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家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短小的议论文,采用的是总起分承、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作者抓住论述的中心,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做扼要的论证,观点鲜明突出,读后发人深思。 B、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C、本文的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把战争比作治国的道理。 D、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很强的说服力。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幸福的开关    林清玄
       我小时候对汽水有一种特别的向往,原因不在汽水有什么好喝,而是喝不到。我们家有几十口人,小孩依次排行就有十八个之多,记忆里东西仿佛永远不够吃,更别说是喝汽水了。偶尔有机会,也只能分到小半杯,几乎喝一口就光了。
       有一回,我走在街上,看到一个孩子喝饱了汽水,站在屋檐下呕气,呕——长长的一声,我站在旁边简直看呆了,羡慕得要死掉,忍不住忧伤地自问:“什么时候我才能喝汽水喝到饱?什么时候才能喝到呕气?”能喝汽水喝到把气呕出来,不知是何等幸福的事。
       三年级时,有一位堂兄快结婚了,我在他结婚的前一晚竟失眠了,我躺在床上暗暗地发愿:明天一定要喝汽水喝到饱,至少喝到呕气。第二天我一直在庭院前窥探,看汽水送来了没有。到上午九点多,看到杂货店的人送来几大箱的汽水,堆叠在一处。我飞也似的跑过去,提了两大瓶汽水,就往茅房跑去。那时农村的厕所都盖在远离住屋的几十米之外,有一个大粪坑,几星期才清理一次,我们小孩子平时很恨进茅房的,因为里面实在太臭了。但是那一天我早计划好要在里面喝汽水,那是家里唯一隐秘的地方。
       我把茅房的门反锁,接着打开两瓶汽水,然后以一种虔诚的心情,把汽水咕嘟咕嘟地往嘴里灌。一瓶汽水一会儿就喝光了,几乎一刻也不停的,我把第二瓶汽水也灌进腹中。我的肚子整个胀起来,我安静地坐在茅房地板上,等待着呕气。慢慢地,肚子有了动静,一股莫之能御的气翻涌出来,呕——汽水的气从口鼻冒了出来,冒得我满眼都是泪水,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喝汽水喝到呕气更幸福的事了吧!”
       不过,有时候幸福不是来自食物。我记得当时我们镇上住了一位卖酱菜的老人,他每天下午的时候都会推着酱菜摊子在村落间穿梭。他沿路都摇着一串清脆的铃铛,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见他的铃声,每次他走到我们家的时候,都在夕阳落下之际,我一听见他的铃声跑出来,就看见他浑身都浴在黄昏柔美的霞光中。那个画面、那串铃声,使我感到一种难言的幸福,好像把人心灵深处的美感全唤醒了。
       我有一位朋友,是大公司的经理,有一天,我约他去吃番薯稀饭,他断然拒绝了。他说:“我从小就是吃番薯稀饭长大的,十八岁那年我坐火车离开老家时曾对天发誓:这一辈子我宁可饿死,也不会再吃番薯稀饭了。”我听了怔在当地。就这样,他二十年没有吃过一口番薯,也许是这样决绝的志气与誓愿,使他步步高升,成为许多人欣羡的成功者。不过,他的回答真是令我惊心,因为在贫困岁月抚养我们成长的番薯是无罪的呀!  
       当天夜里,我独自去吃番薯稀饭,觉得这被目为卑贱象征的地瓜,仍然滋味无穷,我也是吃番薯稀饭长大的,但不管何时何地吃它,总觉得很好,充满了感恩与幸福。
       走出小店,仰望夜空的明星,我听到自己步行在暗巷中清晰而渺远的足音。我知道,生命的幸福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人间的困厄横逆固然可畏,但人在横逆困厄之际,没有自处之道,找不到幸福的开关才是最可怕的。
                                                                                                                                               (本文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错过就会永远失去

       ①几年前,在北京孔庙的卖纪念品处,反复地放着古乐器埙的音乐磁带,十分地悠远苍凉。从远古飘来的声音,重重地敲击着自己麻木的灵魂。问了一下价,卖15元一盘,只觉得太贵,就放下了。出了孔庙大门,立即就后悔了,可是再进去还得花15元买门票,便作罢。心想或许别处还能买到。然而,别处竟然没有。那埙的奇音至今揪扯着心中的悔,想起来就隐隐地针扎般地痛。

       ②一次,街上来了个卖水仙花根块的,我正骑着车去上班,懒得停下来,心想等一会儿下班时再买也不迟。可是,下班后再找时,那人早已不知去向。我本来非常喜欢水仙花的翠叶,哪怕就是不开花,只为那一丛亭亭昂首的青葱也值得。然而,又一次与美好的东西失之交臂,那个冬的居处就没有了一簇蓬勃的春意在案头挺立,心中也就怎么也生不出厚重的诗情画意来。

       ③……

       ④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一次又一次地失去。失去的都是让自己梦魂牵绕的好东西。失去了,竟然就从此永远无法找寻,无处可觅了。

       ⑤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人们非亲历不能明白这一点。

       ⑥一次失足,将导致一生走不出创伤的阴影;一次堕落,将写下黄河水洗不清的履历;一次抉择的不当,即能造成终生懊悔的遗憾;一次关键时刻的错判,将形成永远不能弥补的过失。

       ⑦命运有时就是一根洪水中的木头,抓不住就失去了生存的机遇;成就有时就是沿着选中的路头也不回地走下去,观望等待得久了也会被淘汰;幸福有时就是吃尽百般苦后品出的甘甜,贪图享受安逸的人很难体味得到;事业有时就是少说多做的人捡到的一枚果实,夸夸其谈者永远嗅不到她的馨香;荣誉有时就是付给孤独的创造者的酬金,不甘寂寞的人不可能获得这份报偿。

       ⑧功业、幸福、成就、荣誉,一个个都曾经从每个人面前经过。抓住的人就走出了碌碌无为的平庸,一步步踏上胜利的顶峰;错过的人即将陷入无尽的烦恼,一点点跌入失败的深渊。所以,世人永远有高低中下之分。

       ⑨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这一点不容置疑。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