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朝阳区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零模)

现代文阅读

①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②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③“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④“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来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⑤“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⑥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⑦“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⑧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 。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⑨“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年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省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作出了表率。

⑩“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踏实做事,坦荡为人,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2)、选文第③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
(3)、阅读第⑥-⑨段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4)、下面三句话均出自选文结尾段,请选择其中的一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①“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

②“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

③“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石  磙

                                           凌泽泉

       ①乡间场地上,一抬眼,就会目睹到两三个石磙或立或卧凄冷地靠在慵懒的稻草堆旁打着瞌睡。细瞧去,立着的石磙上端晒着农家自做的一坛麦酱,卧着的石磙旁定少不了几个围着它玩游戏的孩童。大人见了,总要吼几声,生怕那些听不懂人话的石磙使个坏心眼儿压了孩童们的脚

       ②收割时节到来之前,晒谷的场地先得整平。[甲]趁一个太阳在枝头噼啪作响的天气,不厌其烦的农人操起锄头一寸寸松开场地上的表层土,尔后挑几担水浇湿,用铁锹把那些不老实的泥土铲平 , 再从灶下掏些渴得嗓子眼快要冒烟的草灰们撒上,然后将羞答答躲在一旁的圆磙连推带搡拉上场,随后,结实的磙架束缚了石磙的手脚,一根根草绳便成了它的牵引。老实巴交的石磙跟在农人身后不停地绕圈,木质磙架两端的那一对溜圆的木楔在磙两头的圆洞里“吱吱呀呀”地哼着小调,像是性急的孩子放学后催促父母快揭饭锅。

       ③树梢上知了整天嘹亮叫着的日子,情窦初开的磙才怏怏上场抛头露面。等到场地上铺满了稻草,一头摆动着双角的大黑牛傲慢地踱着方步走来,架起齿槽深深的大石磙,不用农人催赶也能在场地上绕着圈儿碾轧。[乙]石磙在黑牛的身后“哐咚哐咚”诉说着积蓄了一载的相思,而不解风情的贪嘴黑牛只对口边的那一束稻草情有独钟。扭动着肥胖身躯的石磙,气得执意要把谷子与稻草的姻缘拆散。

       ④孩提时,爱玩石磙的我们,时常趁大人不注意,拼尽吃奶的力气硬是从细的那端将石磙竖将起来,站上去然后猛地跳下;抑或立在石磙上面,用调皮的脚踏着它在场地上转圈。直到现在,农家孩子的这种乐此不疲的冒险游戏仍在乡间的场地上演。

       ⑤依稀记得村里那位石匠姓许,孤身一人栖身于两间低矮的茅屋,陪伴他的只有门前堆放着的那些已雕凿或未及雕凿的石块。让人称奇的是他家门墩上安放的那对石磙,质青、料优、凿工精细,像是一对情侣伫立在那里默默对视。据说前些年有个外地人愿出高价购买,可在金钱面前,许石匠沉默得如同门前的石磙。每天天刚蒙蒙亮,他习惯坐在门前的石块上,借助锤和凿,“丁丁当当”地在石上犁出一道道深沟。方圆数十里村庄的大小石磙皆出自他的巧手。

       ⑥及至长大,偶然中得知,许石匠年轻时爱上了后山老石匠的女儿,两人情深意笃。一个红枫似火的日子,老石匠放炮炸石,不料想一块飞来之石竟砸向他心爱的女儿,此刻,群山惊呆,百鸟哑然。殷红的鲜血一瞬间便染红了她身下的那块巨石。强忍悲伤的许石匠把那块浸着深爱之人鲜血的石块拉回了家,一边流泪一边开凿,终雕凿成了门前的那对石磙。

       ⑦谁说石头无情?在许石匠的心里眼里,石磙也是有情物。生活在黄土地上的许石匠,朴实得就如同这些石磙,正是有许许多多像许石匠一样的人,承载了和承载着生活的最沉重。虽然他们无法用美妙的语言穷尽心曲,但他们心头的爱和石磙一样实实在在且分量沉重。不信侧耳倾听去,那石磙滚动的声响里,定掺有亘古不变的爱的回音。

       ⑧岁月在变,风景在改,不变的就是这些石磙,即使在农闲时受冷落,但忙季一到,那吱呀的响声依然传递出一份执著,一份坚贞。

                                                                                                                                                                                            (选自《合肥晚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隐忍的痛 恣意的爱

      ①医院里。医生瞅了X光片半天,让母亲走两圈。

      ②母亲走得很慢,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医生问,这样瘸着多久了?我有些不高兴,一直都这样,哪是瘸呀?

      ③母亲忙说,17岁时上地里干活,跨一个沟坎时闪了一下,就这样了。医生眼镜后的眼珠凸出来,就这样走了30年?不疼?

      ④父亲说,一直都疼,前两年活重,下地拾棉花,她弯不下腰,就跪着一步一步地挪。

      ⑤我和弟弟都瞪直了眼睛。医生摇着头,不可能啊。腿骨脱臼了,怎么走呢?他指着片子说,你看,腿骨脱出骨巢,偏向一边,骨巢里已长满了厚厚的细胞,都长平了。现在腿是靠着臀部的肉支撑着,上面的肉都磨死了,成硬硬的结块。即使手术把骨巢刮平,要让骨头重回原位也是不可能了。

      ⑥一股深秋的风从窗外吹过,吹动了母亲额前那一绺枯黄的头发,母亲似乎瑟缩了一下。

      ⑦医生感叹道,真是奇迹!你看她全身都变形了,怎么不觉得整个身体都疼呢?

      ⑧在我们的目光下,母亲两手扭着衣角,低头掩饰着不自在。我鼻子一酸,急忙转开脸。

      ⑨记忆中,家中光景很是贫窘,父亲的腿不能干重活,矮小的母亲就扛起了重担,背起沉重的喷雾器给秧苗打药,弯着腰除草,低着头做饭、缝衣……竟然搜索不到静坐的记忆。近几年,我师范毕业,弟弟下学打工,父亲的腿也渐渐康复。谁知弟弟又早早有了孩子,母亲忙前忙后,日夜都抱着孙子……

      ⑩回去的时候,离车站不过200米,我们却用了很长时间。父亲扶着母亲走在前面,母亲不愿被弟弟背着。她说,以后的路还长呢,都要你们背着?

      ⑪每次出门,我们总是走在前面,嫌母亲走得慢,现在,我们的目光终于落到这个世界上离我们最近,却最少注意的那两个人身上。一直以来,我们的目光,只看向自己,灼热地投向神秘的前方,从来没有回过头看一看,始终把整个生命都投注在儿女身上的父母,他们的目光里有没有隐忍的痛、化不开的渴望?

      ⑫深秋的阳光静静洒下来,落到因萧索的风吹得有些苍凉的母亲身上。 母亲的背影一如20来年的老样子,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这一次,我却仿佛听到骨肉厮打,血肉模糊的呻吟,每一步都像尖锐的刀深深刺到我的心里,心里也是一片血肉模糊。

      ⑬我任凭汹涌的泪水肆意流淌在秋风中,母亲,30年来,是什么力量竟能支撑一条瘸掉了的腿,挑起我们晴朗蔚蓝的天空,自如行走在天地间?

      ⑭泪眼蒙眬中,我听到弟弟重重地说,明天我们就去省城大医院里看。真不行,我和姐就是您的双腿。

      ⑮不知是不是泪眼闪动的关系,我看到,母亲单薄的肩膀在颤抖着。她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像极了舞蹈着的美人鱼。那是喂养我们、给我们无穷力量的姿势,那是生命华美的律动,那是为爱在刀尖上舞蹈着的奇迹!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最好的温柔

小宁

    ①那天一大早情绪就有些坏,因为在“砰”的一声关闭大门后发现,钥匙落在了门口的鞋柜上。这差不多是半年来第三次犯同样的错误了,想着下班后要联系开锁公司,又是一番折腾,我不由得恼怒,去到单位,坐下便发了一通牢骚。

    ②当然,是冲自己,这样的事,与旁人何干?最后说:“我都烦死自己了。”同事大多跟着附和,唯有对面的沈笑笑不语。倒也是,同屋相对坐了两年多,从没有听过沈发过类似的牢骚。同样是过了而立之年的女子,也许她的记性要好一些吧,或者她细心、性子慢,能顾及这些小事情。

    ③牢骚发过了也就算了,还是得给开锁公司打电话,约好时间回去开门。但是没想到,下班时,沈递给我一张粉色卡纸,上面用不同字体写了两句话:乖,要记得带钥匙、带手机、带钱包哦。字体不同,色彩各异,还加了很文艺的花边。远远看去,像一幅缤纷图画。

    ④沈说:“找个漂亮的夹子夹在房门上,每次出门都能看到,这样就不会再忘了。我用了好几年了,很管用的。”见我愕然,又补充说,“总比生气好吧,何况是跟自己生气,划不来的。”

    ⑤愣怔片刻后,才恍悟。心底忽然就生出细碎的温柔来,原来我们都一样,“健忘”是时光贴在每个成年人身上的“标签”,可是,不一定要自己怨怼自己,还可以这样温柔提醒的。

    ⑥我将卡纸接过来,向她道谢,她笑说:“对别人都能那么温柔,何苦对自己刻薄呢?至少也要一视同仁吧?”我也笑,想起前几日看到的一篇文章标题:情商高就是好好说话。

    ⑦没错,好好说话,对别人,也对自己。从那之后,我出门时,再没有忘记过带钥匙、手机或者别的什么,每次抬头,看到那句话,看到一个软软的“乖”,也会让心底变得柔软起来。

    ⑧后来,侄女假期过来小住,回去后,也在母亲的门上贴了类似的一张卡纸,只是内容略有改变,她写:亲爱的奶奶,出门时记得关好煤气,记得带钥匙。想来,母亲常常会因为这两件事懊恼,说得多了,孩子记住了,便也用这样的方式提醒奶奶,让母亲“每每看到都开心微笑”。

    ⑨想起一本心理学书上写的:“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座冰山,冰山的最上层是我们看得到的行为。我们忙碌,我们冲突,我们拼搏,我们失落……但是这一切之下,是我们未曾察觉的真实的内在。那里有我们的观点,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感受,还有最深层的,我们的自己。你可曾温柔地对待自己?”忙碌的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心事,着急上班公车却迟迟不来,突然生病却挂不上号……对此,我们难免愤怒,想好好发泄一番,但是,这决不是明智的选择。

    ⑩事情来临,好好说话,对别人,也对自己,不对抗、不自怨自艾,才是聪明做法。时光总会把我们好的记性、敏捷的反应甚至健康一点点带走,不管怎么恼怒,也不会再如数奉还。我们都会慢慢变得丢三落四、轻微强迫也偶尔失眠,与其为此怨怼自己,宽宥和包容甚至更加宠爱,真的是更好的选择。

    ⑪素养不仅教会我们要善待旁人,同时也轻轻提醒我们温和地对待自己——这是一个聪慧女子最好的温柔,请将它留给自己。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12期,有增删)

阅读莫言的《讲故事的人》,完成小题。

    ①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A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②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B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出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③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那里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地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默许我去集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④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

    ⑤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子里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说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⑥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我有父母亲的谆谆教导,但我并没有改掉我喜欢说话的天性,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对自己的讽刺。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2016文化热点看什么?

    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一个繁荣的时代,一个活力大爆发的时代……这里我们选取了与群众日常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展望2016中国文化。——编者

实体书店,会持续回暖吗

    在所有人都在为书店之死而惋惜和哀叹的时候,2015年,实体书店竟然渐渐回暖。亚马逊,这家曾经给实体书店沉重打击的网络书店宣布要开设1000家实体书店,而且首家书店已经开业。亚马逊的中国同行当当网也应声宣布未来要在全国开l000家实体书店。书店怎么又成了香饽饽?

    因为书店已经不仅仅是卖书的地方了,实体书店正在变得时尚和复杂起来。卖服装、开咖啡店、办活动、做APP……实体书店带给读者的体验日益舒适和丰富;线上线下的结合将更有利于网络书店巨头吸引客户、培育读者的忠诚度;遍及全国的书店体系将有利于整合资源,开辟新的销售通路……实体书店不是负担,而是财富。这样的观念正在改变投资者的态度。而且,政府对实体书店的大力扶持也会使这一趋势保持下去。2015年,天津市已经宣布未来3年,每年投入2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实体书店发展,推动建设书香社会。因此,2016年,实体书店还将继续回暖,更多时尚温馨的书店将出现在读者身边。

电视剧,会更年轻吗

    如果你对电视剧的理解还停留在仅在电视台播出的连续剧,那肯定是落伍了。随着与互联网相伴成长的一代观众的文化消费能力越来越强,电视剧中“小鲜肉”的魅力逐渐盖过了“大叔”,娱乐性盖过了严肃思考和说教。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2015年的热剧《琅琊榜》《花千骨》和《伪装者》。

    年轻观众的喜好决定了电视剧市场的变化,电视剧从“中老年人专属娱乐”转向面对更多年轻观众,这意味着题材要更加多元化、内容要更有新鲜感、与观众的交流和互动要越来越强,同时也意味着仙侠玄幻题材受到更多追捧、叙事节奏更加紧凑、画面细节更加精致、演员“颜值”更加考究……

    显然,在这场电视台与互联网关于电视剧的博弈中,互联网的优势非常明显:它们本身的机制更灵活、资本流动性更大、播出方式更多样、盈利模式更多元……互联网正在重塑文化产业,电视剧行业也不例外。2016年,除了“小鲜肉”,一定还有更多新鲜给你好看。

老人跌倒,会有更多人相助吗

    老人跌倒扶不扶,这样一个简单的事情,近些年竟然已经成为一个问题,不断在讨论,但就在一些人不敢扶、一些人远远观望、一些因此而产生的纠纷闹上法庭的同时,依然有许多人毫不犹豫地向老人援之以手。在“中国好人榜”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好人。2016年,眼见倒在地下的老人究竟扶不扶,是不是仍旧成为一个问题?而且,是扶的增多,还是观望的增多?

    尽管扶不扶问题的产生有其特殊原因,老人跌倒不扶的事情也难保将来不会再次发生,但随着社会舆论对这类问题监督的成熟化,更随着各种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好人有好报依然会是社会主流。在各级道德模范的评选中,在“中国好人榜”上,被表彰的见义勇为行为就包括扶助跌倒的老人;有的地方还发出《在公共场所主动扶助老年人的倡议书》,其中就明确提出对主动扶助跌倒老年人的市民给予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奖励。相信在今年,帮扶跌倒老人的人会越来越多。

(选自2016年1月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